張恨水小說《現代青年》,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

2020-12-16 熱情的木旦鳩茲

張恨水筆名來自「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坊間傳言追求冰心不成,才「恨冰不成水「。

張恨水墨寶

張恨水作品很多,被公認為「民國第一寫手」,為同是寫小說出名的大家沈從文張愛玲推崇,其作品《啼笑因緣》《金粉世家》被翻拍成影視劇,尤其後者,陳坤董潔劉亦菲的表演讓更多人認識到張恨水的寫作才華。此外,個人比較喜歡另一部作品《現代青年》,感覺非常適合現今大學生或初到大都市的年輕人一讀,對養子防老理念的中老年人也有啟迪。

書中幾個場景是作者比較熟悉的,從潛山到省城安慶再到北平南京,最後又回到安慶。

張恨水,安徽潛山人

其主角周計春本是一純良少年,與年邁父親相依為命,因家窮,懂事的周計春七歲就給人放牛,因天天偷聽先生講課而被老師認定為可造之材,得以免交學費,後更被先生推薦到省城安慶(安徽的省府,取「安慶和徽州」首字)讀書,其父周老爹於是變賣田地水牛,決定將命運壓在兒子讀書上,這個舉動也感動了原來放牛的東家弟弟孔大善人,結果得以租住其房屋,磨豆腐為業,在那裡還認識了後來成為其未婚妻的菊芬。

初中畢業會考,周計春竟考了全校第一,令人刮目相看,於是被校長推薦至北平讀書,且相託給愛才的馮子云教授。但就在北平這個大都市,周計春開始迷路墮落了。其遇到了孔善人的女兒孔令儀,因為是同鄉,結果認識且被引誘。

92版《秋潮》

原來這個孔令儀是孔大善人的私生女,與菊芬是同胞姐妹,因為環境不同,其任性嬌寵,因為讀書不好,想賄賂馮子云,結果被拒絕,以此懷恨在心,得知馮子云器重且極力栽培周計春,於是想方設法勾引他,請他喝茶看電影上舞廳等,最後在那個十裡洋場裡,周計春開始不求上進,徹底墮落了。

其不再是那個質樸鄉下人,沉醉於金錢和虛榮裡不能自拔。因為有孔令儀錢財的支持,其住進了高級公寓,穿上了筆挺西服,周旋於各大「名媛」之中,結識了舞女情美、小九等,最後被舞女騙走鑽戒,聽信人言去南京尋找,結果成了明星秋哥。

秋潮

馮子云教授看不過去,於是寫信給周老爹,讓其北上相勸,結果在北平,周老爹差點客死他鄉,回到故鄉也一病嗚呼。幾年後,孔令儀在南京偶遇歌星周計春,兩人重歸舊好,孔令儀於是想讓周計春扮新加坡華僑身份,誆騙父親孔大善人,獲得資助到國外留學。

當兩人回到安慶時,被菊芬和其母倪洪氏認出,孔令儀的私生女真相暴露,結果菊芬上吊自殺,倪洪氏也變得瘋瘋癲癲。此時,周計春這才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孤單!

當他跪在父親墳前時,才想起過去的一切,於是迎著慘陽,開始懺悔,「父親!我是天地間一個罪人,你饒恕我,讓我自新吧!我的心碎了!」

2011版《夢幻天堂》

這部小說讓人不忍卒讀,張恨水在書中曾說其不贊成養兒防老的舊觀念,他說不少西裝革履的年輕學子,皆為父母血汗之資所得,這些青年耗其父兄血汗掙來之錢,如泥沙擲去,勞逸相懸,亦良為不平。可這些人卻高談闊論,高談理想,高談主義,高談自由,以現代青年自命,不免讓人感到可笑。

這也提醒我們今天在外求學或打拼的年輕人,無論何時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夢幻天堂

現代青年曾先後被拍成兩部電視劇,1992年《秋潮》和2011年《夢幻天堂》,前一部比較忠實原著,後一部改編較大,商戰碟片,明道主演的周計春成了數學天才,在證券市場上大顯身手,很適合喜歡股市的投資人。

相關焦點

  •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對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啟示
    關鍵詞:青年毛澤東;當代青年;成長成才;啟示 一、解讀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感受和學習一代偉人的成長成才歷程 (一)立志高遠,胸懷天下,關注國家興亡和民生疾苦。毛澤東生於湖南湘潭縣韶山村的普通農民家庭。五四精神在一 定意義上塑造了現代青年精神,也影響著當代青年,可以說《新青年》在 中國現代社會轉型中發揮了重要的精神橋梁作用。
  • 五四精神的當代意義及對青年的啟示
    五四精神的當代意義及對青年的啟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五四愛國主義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仍激勵著中國青年去爭取實現祖國繁榮富強、民族偉大復興。 五四精神的當代價值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
  • 讀張恨水散文有三恨
    ,他寫的散文,被淹沒在小說的盛名之下。「山窗讀畫」主要選自作者廣獲盛譽的小品集《山窗小品》,這是一組記錄作者抗戰時期在大後方重慶貧困生活的文章,篇幅短小,文字雋永,善於在平凡和貧苦中發現生活的美,充滿了詩情畫意,堪稱是小品文的典範,不難看出這是張恨水實踐明清小品文的一種成功嘗試。張恨水的小說很通俗,他的散文很雅致,「山窗讀畫」這一輯文章是用文言文寫就的。
  • 張恨水的小說經常被催稿,為了打麻將,他練出這麼一手絕技
    張恨水的小說經常被催稿,為了打麻將,他練出這麼一手絕技文/無計讀史都說中國人是個會吃的民族,其實不然。但這幾位和張恨水先生比起來,可是真真地落了一個大差距。張恨水可能諸位還不太熟悉,但提起他的那部代表作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金粉世家》曉得不,就是劉亦菲主演的那部劇,這就是按照老先生的原著改編的。張恨水的小說只要一經出版,那絕對會引起一片狂熱粉的追捧。而且人家還是出了名的文學聖手,靠著章回體的文學手法,位居民國章回大家之首。
  • 略論當代青年的信仰困境
    【摘要】當代青年的信仰困境主要表現為理想與社會的錯位、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博弈、主流信仰與多元信仰的競爭、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的疏離等方面。信仰傳承要契合青年人的情感或利益需求,結合物質條件的發展程度、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經驗以及大學生的思維特徵等進行闡釋和引導,並且要避免過度政治化、功利化、世俗化傾向。
  • 首屆埃及中國當代小說青年翻譯大賽啟動
    由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和埃及國家翻譯中心合作主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承辦的首屆全埃中國當代小說青年翻譯大賽於6月18日在埃及國家翻譯中心舉辦比賽發布儀式。中國駐埃及使館文化參贊兼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埃及國家翻譯中心主任安瓦爾·穆吉斯、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以及《當代》雜誌副主編、魯迅文學獎得主石一楓出席活動。
  • 毛澤東成長經歷對當代青年的啟示
    該書中關於「毛澤東成長經歷」的內容引起了筆者的強烈共鳴,由此聯想到了當代青年的「兩難三誤」問題。  所謂當代青年的「兩難三誤」問題,就是指當代青年就業難和升職難的兩大困惑,以及為解決這兩大難題「憂心忡忡、躍躍欲試、各顯其能」,進而自覺不自覺地陷入唯學歷、靠背景、傍傍族等三大誤區的問題。這個問題對當代青年群體乃至社會風氣影響很大。
  • 民國鴛鴦蝴蝶夢——張恨水一生娶了三位太太,卻只對她痴心一片
    她孝敬婆婆,為人也算寬厚,也因為如此,張恨水一直供養著她。現實中得不到愛情的滿足,張恨水便把自己的感情宣洩在了小說中。最早的長篇小說《南國相思譜》,就是張恨水感情的宣洩地。作為言情小說的作家,張恨水孤身一人,沉浸在小說裡的愛恨情仇裡面,他感受到了無盡的孤獨。在朋友的建議下,張恨水來到了北平一所專門收養流浪女子的平民習藝所,與胡秋霞結了婚。總歸是有了一個家,只是這個家並沒有讓張恨水安穩。張恨水找來的胡秋霞是一個老實本分的女子,她不識字,但卻心直口快,單純善良,那些耍手段、玩心眼的事她做不來。
  • 張恨水寫"八十一夢"揭財閥孔祥熙老底 遭特務盯梢
    張恨水陪都寫《八十一夢》   張望/重慶合川區  著名作家張恨水原籍安徽省潛山縣,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寇大舉進攻中國,張恨水於1938年1月來到重慶,擔任《新民報》主筆兼副刊主編職務,開始了他在重慶近七年的生活和創作。  重慶市郊南溫泉桃子溝,張恨水的三間茅草屋,就建在這裡。
  • 首屆全埃中國當代小說青年翻譯大賽頒獎典禮在開羅舉行
    埃及文化部國家翻譯中心主任安瓦爾·穆吉斯致辭埃及《廣播與電視》雜誌主編哈立德·哈奈菲致辭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米春澤):當地時間11月28日晚,首屆全埃中國當代小說青年翻譯大賽頒獎典禮在埃及首都開羅中國文化中心舉行
  • 【延邊青年說】不懼危險、甘於奉獻,是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青春建功新時代」延邊青年說:不懼危險、甘於奉獻,展示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為您介紹高鐵琿春站青年志願服務突擊隊隊長、清華大學在讀學生李沅洪。
  • 小劇場京劇的啟示 京劇如何與當代無縫銜接
    小劇場京劇的啟示 京劇如何與當代無縫銜接 2020-12-02 10:29:57   京劇如何與當代無縫銜接
  • 重慶珍檔 | 南泉桃子溝七年艱苦生活,成就張恨水800萬字的重慶書寫
    在這個文人作家名單上,還有一個不可被忽視的名字:張恨水。張恨水原名張心遠,祖籍安徽潛山。1924年,張恨水開始在《世界晚報·夜光》副刊上連載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1926年,張恨水又發表《金粉世家》。
  • 近現代作家小說改編影視劇,一共六部,你們都看過其中幾部呢?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近現代作家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一共六部,看看你們都看過其中的幾部呢?《白鹿原》張嘉譯,何冰,秦海璐,劉佩琦電視劇版《白鹿原》是根據已故作家陳忠實的同名小說改編,由張嘉譯、何冰、劉佩琦、秦海璐等實力派戲骨演繹的經典之作,「全景式」地還原了這部長達50萬字原著作品。
  • 張恨水奉母命結婚,洞房花燭夜當晚,揭開蓋頭一看,新娘被調包了
    1915年,20歲的張恨水奉命回家結婚,洞房花燭夜當晚,張恨水揭開蓋頭一看,頓時傻眼了——新娘被「「掉包了」。張恨水本來很反感包辦婚姻,但他是個大孝子,不敢違抗母命,他僅有的要求就是婚前看一眼未婚妻,於是母親就帶她去看了,只見那女子溫婉秀麗,氣質優雅,張恨水也沒多說什麼。新婚之夜,張恨水揭開蓋頭一看,眼前的新娘子並非之前所見的那個女子,而是一個神態呆板,嘴唇上翻,又矮又胖的」醜女。
  • 聚焦當代青年的「空心病」: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活下去
    如果說「潘曉來信」點燃了上世紀80年代青年自我意識的火苗,徐凱文提到的「空心病」則是當代青年在探索自己生活道路過程中值得關注的熱點現象。在當代,究竟為誰而活?為怎樣的生活而奮鬥?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奇想青年π」大學生VLOG大賽完美收官 共情有趣展現當代大學生...
    據了解,此次奇想青年π全國大學生Vlog大賽全面升級。西瓜視頻開闢了專屬通道,參賽者獲得快速審核、智能推薦、奇想青年訓練營、萬元獎金、拍攝器材、網際網路大廠實習、創作扶持等定製福利。萬支作品耀目呈現,展當代大學生奇思妙想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多樣快捷,思想也更加開放多元,成長於這一時代的年輕人擁有了對時代變遷更具象的感知
  • 大學生閱讀史,一代不如一代?
    與傳統書籍一併躺在民國大學生書桌上的,還有新文化運動以後興起的白話文作品,其中既有本土作家的創作,也有用白話文重新翻譯的西方著作。1915年出版的《新青年》雜誌受到當時大學生的熱捧,魯迅寫作的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也刊載於《新青年》。與此同時,嚴復等人最早翻譯的文言文版世界名著已經少人問津,閱讀新的翻譯作品或者原版成為時尚。
  • 當代青年所該具備的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給予大學生的回信中,深情囑咐包括大學生在內的當代青年群體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誠然,在進入百年富強夢的衝刺之年,青年應當承擔起這一歷史賦予的重責,不斷加強自己素養、提升自身能力,在心智、能力和眼界上全面成長為能參與到這一轟轟烈烈事業的主力軍。
  • 首屆埃及中國當代小說青年翻譯大賽頒獎儀式在開羅舉行
    新華社開羅11月28日電(記者李碧念 塗超華)首屆埃及中國當代小說青年翻譯大賽頒獎儀式28日在埃及首都開羅中國文化中心舉行,4名埃及參賽選手分獲一、二、三等獎和鼓勵獎。  本次翻譯大賽由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和埃及國家翻譯中心合作主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承辦,今年6月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