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科學經典、弘揚科學精神」活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和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聯合主辦,旨在激勵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傳承好老一輩科學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中科院朗誦藝術團成員積極參與活動,以科苑誦讀之聲弘揚科學家之精神。
▾ 點擊收聽 ▾
作 者:錢學森
朗誦人:姚 婷
作者: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錢學森,著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今天找你們來,想和你們說說我近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即人才培養問題。我想說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養問題,而是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問題。我認為這是我們國家長遠發展的一個大問題。
今天,黨和國家都很重視科技創新問題,投了不少錢搞什麼「創新工程」、「創新計劃」等等,這是必要的。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創新思想的人才。問題在於,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東西,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一直是這個樣子。我看,這是中國當前的一個很大問題。最近我讀《參考消息》,看到上面講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情況,使我想起我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所受的教育。我是在上個世紀30年代去美國的,開始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麻省理工學院在當時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覺得沒什麼,一年就把碩士學位拿下了,成績還拔尖。其實這一年並沒學到什麼創新的東西,很一般化。後來我轉到加州理工學院,一下子就感覺到它和麻省理工學院很不一樣,創新的學風瀰漫在整個校園,可以說,整個學校的一個精神就是創新。在這裡,你必須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們競賽,才能跑在前沿。這裡的創新還不能是一般的,邁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會被別人超過。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別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裡的學術氣氛非常濃厚,學術討論會十分活躍,互相啟發,互相促進。我們現在倒好,一些技術和學術討論會還互相保密,互相封鎖,這不是發展科學的學風。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別人趕上來。今天我們辦學,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學院的那種科技創新精神,培養會動腦筋、具有非凡創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國這麼多年,感到中國還沒有一所這樣的學校,都是些一般的,別人說過的才說,沒說過的就不敢說,這樣是培養不出頂尖帥才的。我們國家應該解決這個問題。你是不是真正的創新,就看是不是敢於研究別人沒有研究過的科學前沿問題,而不是別人已經說過的東西我們知道,沒有說過的東西,我們就不知道。所謂優秀學生就是要有創新。沒有創新,死記硬背,考試成績再好也不是優秀學生。
我在加州理工學院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國以後,我覺得國家對我很重視,但是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更多的「錢學森」,國家才會有大的發展。
我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要向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學習它的科學創新精神。我們中國學生到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的,回國以後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學習過的人都受它創新精神的薰陶,知道不創新不行。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我今年已90多歲了,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憂慮的就是這一點。朗誦人:姚婷,來自中國科學院朗誦藝術團、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第一黨支部
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