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新手媽媽帶娃記】,每天分享新手爸媽和寶寶的那些事兒~
我們知道,寶寶6個月以後就可以慢慢添加輔食了。那麼輔食怎麼做,可以讓寶寶吃得美味又營養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適合6-14個月寶寶的食譜,讓寶寶每周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營養輔食。
這時候的寶寶對鐵的需求量開始增加,但是此時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免疫功能也還不完善,因此建議選擇溫和低敏的穀物類食物或比較溫和的水果類輔食。
7個月的寶寶能夠分泌一定的澱粉酶,食物也從全流質變成半流質,此時,媽媽可以根據寶寶對輔食的適應情況,酌情增加一頓輔食,減少一次餵奶量。
到了8個月,有些寶寶開始長牙了,且寶寶的活動量增加,對熱量的需求也在增加。寶寶主食食譜應該以湯汁或者是糊狀為主。
寶寶9個月大的時候,輔食不僅僅需要加大量,而且也需要多元化,以滿足寶寶的需求。此時大部分寶寶已經開始出牙,喜歡咬東西,媽媽也要學著變花樣來給寶寶做輔食了。
10個月大的寶寶可能會對某種食物產生偏好,媽媽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形成偏食的習慣。寶寶的消化能力比以前好了,媽媽可以適當給寶寶吃一點餅乾或饅頭片,以促進牙齒的生長,鍛鍊咀嚼能力。
11個月的寶寶已經長有幾顆牙了,你可以選擇寶寶喜歡的進食方式,給寶寶做一些可以用牙床捻碎柔軟的固體食物。
為了讓寶寶的牙齒長得更好,媽媽在寶寶的輔食中要注意添加含有鈣和磷的食物,如魚肉、土豆等。此外還可以給寶寶餵食點心、麵包等。
13個月的寶寶已經長出上下牙了,能咬較硬的食物,寶寶需要更多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媽媽可以慢慢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讓寶寶慢慢適應和大人一起吃飯。
此時寶寶已接近幼兒的角色,對輔食的選擇也越來越多,輔食每天提供的能量佔寶寶所需熱量的比例越來越大,食物的營養應該更加全面和充分。
1、月齡:輔食分段逐步添加
建議純母乳餵養的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混合餵養的寶寶可以在4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當然這一點也可以根據寶寶個人的發育情況來稍作調整。
2、品種:添加不同輔食至少隔3天
如果在短時間內給寶寶添加多種不同的輔食,可能會引起寶寶腸胃的不適。應當等寶寶適應了一種食物之後,再去添加另一種輔食,時間最好間隔3天以上。
3、濃度:由稀到濃,由少到多
媽媽在添加輔食的時候,要注意由稀到濃,由少到多,讓寶寶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
4、品類:從含鐵的米粉開始
含鐵米粉是比較溫和低敏的食物,且容易吸收,建議寶寶的第一道輔食是含鐵米粉。
5、佐料:少糖無鹽
過早添加糖,會過早刺激寶寶的味蕾,使寶寶對其他食物失去興趣,變成挑食的寶寶。1歲以下的寶寶每天所需要的鹽量不到1克,因此最好不要給寶寶的輔食中加鹽。
關注【新手媽媽帶娃記】,每天分享一點育兒小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