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觀鳥經濟推動生態、人文齊發展

2020-12-20 騰訊網

原標題《觀鳥觀到「好風光」——龍州縣發展觀鳥經濟推動生態、人文齊發展》

弄崗晨曲。嚴造新 攝

2020年11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上龍鄉民權村坡那屯,平層小樓前齊屋高的燈籠花開得正盛,一朵朵橙紅飽滿的花朵垂吊枝頭,嬌豔憨嫩。38公裡外,2020年中國·龍州「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會場裡,「鳥友」們正聚首切磋探討,此時的蒙振海對著家門前的燈籠花叢滿臉舒展和期待:「等一會兒,太陽鳥就來了。」

家住坡那屯的蒙振海是龍州觀鳥界知名的「鳥導」,平素喜愛觀鳥、餵鳥,談起村子周圍的鳥點,他如數家珍。2015年以後,蒙振海從廣東返鄉,專職從事「鳥導」工作,每日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觀鳥者,帶領他們到各觀鳥點觀鳥、攝鳥。

「來了!來了!」蒙振海忽然抬手指向屋頂。順著其指引的方向,嬌小個頭的太陽鳥正在他家門前齊屋高的燈籠花間跳躍,不時發出清脆的啼鳴。蒙振海稱,自己只負責給前來觀鳥的「鳥友」們引路,不做額外接待,僅靠這個按人數收費的「導遊」活計兒,他每年可以掙到2萬元左右的收入。

自2017年起,龍州縣舉辦每年一度的國際觀鳥節活動,「龍州觀鳥」名聲日益響亮。

龍州第四屆「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中參賽隊員在觀測鳥類

絡繹而來的「鳥友」也讓蒙振海的堂哥看到了商機:何不在村子裡開起觀鳥民宿為「鳥友」們提供食宿服務?兩相合計,蒙振海也入股了堂哥經營的民宿,親友幾人分工合作:有的負責餵鳥帶路,有的拎包扛設備,有的提供食宿……

「我剛帶了兩撥『鳥友』到觀鳥點,這才趕回來給手機充會兒電,帶人觀鳥比以前外出務工輕鬆多了。」蒙振海憨厚地笑著說。

依託觀鳥活動,村子裡逐漸形成「觀鳥風光」。如今,在坡那屯這個共42戶人家的村莊裡,不少人做「鳥導」帶路、做食宿接待,僅開車接送「鳥友」就有8戶人家。

這是龍州縣發展生態旅遊觀鳥經濟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龍州縣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探索通過發展觀鳥經濟推動脫貧攻堅,促進觀鳥旅遊和鄉村旅遊深度融合。

隴亨觀鳥基地民宿—許秋梅/攝

首先是推進社區觀鳥生態經濟的發展。依託弄崗保護區的建設,龍州縣打造了「弄崗黃金觀鳥經濟帶」,帶動周邊社區群眾開展以觀鳥為主的生態旅遊產業。

除了帶動一批農戶成為職業「鳥導」,不少村民也轉身成了「老闆」。

龍州縣逐卜鄉弄崗村隴亨屯的「印支綠鵲」是當地建起的第一家農家客棧,專為各地而來的「鳥友」提供食宿服務。深秋正午,西南邊陲的鄉村裡陽光正好,「印支綠鵲」裡砰砰作響,「正在擴建修繕廚房,提升客棧的整體環境。」老闆娘趙梅蘭向記者介紹道。

客棧民宿外栩栩如生的鳥類牆繪

正值觀鳥節期間,趙梅蘭透露,客棧裡的6間客房已被預定完畢,平日裡除了觀鳥淡季顧客較少,全年大概四分之三的時間裡總有「鳥友」光顧。她說:「農家客棧每年能給家裡帶來五六萬元收入,如今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目前,「弄崗黃金觀鳥經濟帶」涵蓋了隴亨、汪那、坡那、楞壘、隴廣、派母等8個村屯,涉及344戶共1422人。18名專業「鳥導」從事職業工作,建設觀鳥水坑20餘個,開辦觀鳥生態農家客棧10家,其中有10戶貧困戶共33人參與了農家客棧經營、建設。

此外,創新自然研學活動、發展研學旅行也是龍州縣依託觀鳥活動激活生態旅遊發展的重要舉措。僅2018—2019年,龍州弄崗國際研學旅行基地接待旅客、研學師生達2萬多人次,帶動基地周邊166戶農戶開展觀鳥相關服務,每戶增收1.5萬元左右。

發現·弄崗研學旅行活動

「觀鳥者來到龍州有好鳥可看可拍,身心愉悅;而鳥類得到保護,保護區事業獲得發展,老百姓增加了收入,真正體現了和諧互利、合作共贏。」中國朱雀會理事長鍾嘉說道,龍州觀鳥節組委會在第三屆國際觀鳥節時就邀請朱雀會主辦的每年一屆的中國觀鳥組織年會到龍州舉辦,於龍州研討觀鳥事業的宏圖與組織發展的建設,在整個中國大陸的觀鳥事業發展進程中,龍州已是重要一筆。

北京觀鳥會理事長關雪燕已是第5次來到龍州,「這裡的特殊鳥種一直吸引著我。」她說,幾次來龍州,她愈發感受到龍州城市環境的改善。

關雪燕認為在觀鳥節活動推進的過程中,在潛移默化裡藉助了關注鳥進而關注生態,在龍州能常看到印支綠鵲等鳥種,說明了當地生態環境的優越。「希望龍州弄崗觀鳥節活動在政府支持和村民的鼎力相助下,辦得越來越有特色,也希望每年我們全國的鳥友都能齊聚弄崗。」她說。

印支綠鵲餵食圖。趙文慶 攝

紅腳苦惡鳥。陳淵文 攝

白喉冠鵯。陳淵文 攝

來源:崇左新聞網-左江日報、龍州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廣電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廣西龍州:弄崗村村民「借」充足電力吃上「旅遊飯」
    弄崗村村民依靠「觀鳥經濟」建起民宿。黃學林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7月23日電(黃學林)走進廣西邊境小城龍州縣的逐卜鄉弄崗村,遊客們會發現:樹蔭匝地,花香蝶舞,鳥囀蟲鳴;白牆綠瓦的民宿,點綴在紅花綠樹中。
  • 廣西龍州:革命老區摘窮帽 邊境小城展新顏
    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曾經播撒龍州起義革命火種,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的故鄉。長期以來,由於歷史、自然等多種條件限制,龍州的發展緩慢,於1986年被定為國家貧困縣。「盼了幾十年,終於脫貧了!」2018年8月,龍州成為廣西首個脫貧摘帽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消息迅速傳遍全縣,鄉親們奔走相告。
  • 2019年龍州縣經濟社會發展回眸
    這一方面,龍州縣大力推進大灣生態牛產業示範區、龍州鑫桂龍冰糖生產、龍州洽好味食品有限公司、崇左市響水光伏發電項目、崇左低品位難處理鋁土礦開發及綜合利用項目、國軒新能源年產3億Ah新型鋰動力電池生產線、廣西龍州北部灣現代農業銀耳生產全產業鏈項目、龍州縣120MWp光伏項目、水口邊貿扶貧產業園一期工程二期標準廠房項目等多個產業項目,為縣域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
  • 龍州:通過思想「破冰」實現行動「突圍」用擔當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龍州縣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通過思想「破冰」實現行動「突圍」,改革創新,擔當實幹,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龍州縣黨委政府不斷創新思維,針對當地產業基礎仍比較薄弱的問題,積極引進廣西龍州甘牛養殖項目,在龍州打造龍頭養殖實驗基地。現在基地牛存欄1500頭,目前已經有四批肉牛成功出欄,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帶動貧困戶269戶。未來公司還將加大資金投入,利用龍州豐富的甘蔗尾梢資源,從養殖、青儲、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等方面,投資建設甘牛生態循環產業鏈,促進全縣養牛產業發展。
  • 龍州縣隴亨屯發展觀鳥生態經濟 愛鳥護鳥發「鳥財」
    據了解,弄崗保護區在2006年就開始開展全球環境基金(GEF)項目,其中協助保護區周邊社區的發展,是項目的一項重要內容,項目旨在通過幫扶、培訓,改善社區生產生活狀況,緩解社區與保護區的衝突與矛盾,通過發展觀鳥生態經濟幫助群眾增收。但由於缺少規劃,隴亨的觀鳥存在著諸如鳥導數量不足、食宿條件不能滿足觀鳥需要、鳥坑設置不合理、社區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
  • 龍州旅遊千帆競渡 力爭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廣西新聞網龍州11月19日訊(記者 陳思羽)11月18日,龍州縣委、縣政府召開旅遊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何子才就龍州縣旅遊產業發展有關情況做介紹。龍州是紅八軍故鄉、中國天琴藝術之鄉、中國長壽之鄉,「紅色邊關、天琴古韻、巖畫瑰寶、秀美龍州」是龍州旅遊的四張亮麗名片。
  • 美麗鄉村 四季風景 生態文化助推龍州走上致富路
    :「春光爛漫·花季廣西」讓我們一同探訪中國西南邊陲之秀麗,大美龍州。   逐卜鄉借勢將生態觀鳥科普基地的建設發展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重點之一,指導幫助群眾算好經濟帳,制定村規民約,鳥經濟,讓村民脫貧致富,也讓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最直接的保護。
  • 龍州全力打造全域旅遊品牌
    近年來,龍州縣經過不懈努力,全域旅遊已初具雛形,東、西、南、北4大板塊映入遊客眼中:左江山水田園生態休閒旅遊區、中越邊關歷史邊境民俗旅遊區、龍州紅色文化邊疆風情旅遊區、弄崗喀斯特森林生態旅遊區。  該縣全力打造左江自然山水生態文化旅遊品牌、龍州紅色革命歷史文化品牌、中越邊關歷史民俗文化旅遊品牌3大旅遊品牌;構築國際山水生態養生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中國跨國紅色旅遊目的地、中國著名邊關歷史文化體驗旅遊目的地3大旅遊目的地;建設國際山水生態養生度假基地、國際戶外體育運動休閒基地、國內外藝術家文化創作基地、中國天琴藝術文化產業基地4大旅遊基地。  「龍州處處皆風景。」
  • 龍州全域旅遊初具雛形
    2017年12月14日 12:19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莫迪 許志平 編輯:陳麗婕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龍州訊
  • 廈門經濟特區成立40年 走出一條「速度與質量齊升、發展與生態共贏...
    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記者周步恆 陳庚)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廈門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擴大對外開放的「窗口」、對臺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作用,走出一條「速度與質量齊升、發展與生態共贏」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 春節黃金周龍州旅遊紅紅火火
    本報龍州訊(記者 羅承品)2月10日,記者從龍州縣旅遊部門獲悉,201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該縣共接待遊客32.17萬人次,同比增加21.95%,旅遊消費17493.2萬元,同比增加29.06%,實現了2019年旅遊市場開門紅。
  • 高新率隊到崇左市調研推動口岸業務發展
    高新率隊到崇左市調研推動口岸業務發展 2020-05-31 0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崇左龍州縣逐卜鄉「扶貧+旅遊」模式顯成效
    龍州訊1月5日,崇左龍州縣逐卜鄉330戶貧困戶在櫻花谷鄉村旅遊區現場領取2018年入股旅遊開發的分紅,旅遊+扶貧模式成效明顯。近年來,逐卜鄉把鄉村旅遊作為一項扶貧和富民工程,同時作為旅遊產業轉型的重點來抓,積極探索「旅遊+扶貧」產業的發展新路子,將精準扶貧與鄉村旅遊相結合。
  • 別宅在家裡了,來崇左龍州體驗一場文化旅遊體育活動盛宴吧
    這裡風光秀麗,生態優美,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是旅遊出行的勝地。 紅八軍軍部舊址位於龍州縣城新街,原為「瑞豐祥」錢莊,鄧小平同志1929年到龍州組織和領導龍州起義建立左江革命根據地時,曾在此居住和辦公。
  • 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造高品質生活
    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造高品質生活   唐良智代表(重慶市市長)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 擠爆日報哥後臺評論的龍州粉絲們
    你們真的是點燃了大家的熱情像追尋自己最愛的偶像一樣力薦龍州推送詞也千變萬化為此,我們特意製作這個頭條送給你們愛的龍州↓↓↓龍州是一座具有1290多年歷史的邊關商貿歷史文化名城。1889年,龍州被闢為對外陸路通商口岸,是廣西最早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我國與東南亞各國進行文化、貿易交往的重要門戶,素有"邊陲重鎮"、"小香港"之稱。境內自然風光秀麗,地質景觀獨特,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
  • 龍州發放「金稅甜蜜貸」900萬元
    本報龍州訊 「『金稅甜蜜貸』不僅解決了我們春耕購買農藥、化肥的問題,也讓我們吃下『定心丸』,不怕拿不到蔗錢。」3月14日,龍州縣武德鄉甘蔗種植大戶農理強拿著到手的「金稅甜蜜貸」說。龍州縣今年累計發放「金稅甜蜜貸」938萬元。
  • 貴陽論壇:綠色金融推動生態文明發展
    貴陽論壇:綠色金融推動生態文明發展 2014-07-12 18:50:46「可持續基礎設施:如何讓金融建設推動生態文明發展」分論壇。  論壇圍繞「什麼事可持續發的基礎設施」、「如何讓融資促進可持續基礎設施」、「投資與發展可持續基礎設施需要什麼樣的機制和過程」、「可持續基礎設施的最佳案例」、「投資可持續基礎設施從哪裡開始」等話題展開交流。  基礎設施是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與發達國家一二百年的城鎮化過程相比,中國城鎮化起點低、發展快,人口轉移規模大,需要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