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護士安全誰負責?使用「網約護士」要注意安全的不只是患者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身體機能會逐漸減弱,部分老人還會患上慢性病。雖然生活上能夠自理,但定期去求醫問藥也是少不了的功課。而對於半失能甚至失能老人來說,每一次前往醫院進行治療,都是一次艱難的跋涉。

插圖 王金輝

網際網路運營者也發現了這一龐大需求,於是醫護人員上門服務的App平臺開始出現。但在方便了患者在家享受醫療服務的同時,居家醫療服務的範圍限制、安全保障隱患、醫護人員資質等問題也飽受公眾質疑,平臺存在權責界定不清晰帶來的法律風險。

用戶說

網約護士上門服務太方便了

「共享經濟」是近兩年大熱的詞彙,而當網際網路與居家醫療服務相結合,用戶也可以像預約出行服務一樣,預約醫護人員上門進行醫療服務。

據統計,目前我國2.2億老年人中,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人數量達到近4000萬。如果這些老人日常的輸液、導尿、吸痰等醫療護理服務都需要前往醫院完成,這對他們自己和家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林女士的母親因乳腺癌正在接受化療,由於母親體內放置了留置針,林女士需要定期帶母親去醫院進行留置針的維護。但只為了維護,就需要每周兩次、一次半天的就醫,讓林女士感覺壓力頗大。一次,母親甚至因為就醫等待時間過久,出現了身體不適。

正是針對這些老人的需求,以醫護人員上門提供醫療服務為主要功能的手機應用陸續上線,最多時,市場上此類軟體多達幾十家。

這類軟體的服務範圍大致相同,均包括了打針、輸液、採血、導尿、吸痰、造口護理等基礎護理服務,還有的軟體提供推拿、母嬰保健等上門服務。記者嘗試操作幾款軟體發現,其預約流程基本一致,需要用戶註冊並驗證身份信息,同時還需上傳醫院處方、就醫證明等材料。

對林女士來說,原本需要半天的就醫,可以通過預約護士上門將治療時間縮短到半小時以內,「真的是太方便了,在家就能完成,還是一對一的服務。」

醫護到家營運長解琦介紹,目前其平臺上註冊的老年人用戶佔比超過30%。考慮到一些老人使用網絡不熟練,會由家人代為預約服務,平臺實際服務老年人的比例會更高。

在職護士說

家庭環境醫療操作顧慮多

但醫療上門服務在脫離了醫院的完備搶救體系後,仍存在著不小的隱患。畢竟醫院操作環境和居家環境有著極大的差別,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生命危險。

記者採訪了多家醫院的在職護士,她們大多對入戶提供醫療服務這種模式表現得較為謹慎。

「安全隱患太大。」在房山區某二甲醫院工作的護士韓雪(化名)這樣評價。她表示,在院外實施醫療行為會面臨很大的風險,特別是對於緊急情況的處置,患者家中是不可能具備應急搶救條件的,而藥物反應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平時韓雪只會幫助相熟的親戚朋友進行院外輸液等治療,但即使大家關係親近,她也會謹慎地問清楚藥品的情況。如果從來沒有在醫院注射過,或者藥品屬於消炎藥,她都會建議親戚朋友先去醫院接受治療。

而除了患者的安全外,入戶服務同樣可能威脅到護士自身的安全,進入陌生人的家中進行服務,韓雪還是有所顧忌。

昌平區某三甲醫院護士唐菲(化名)告訴記者,上門服務很難保證操作流程的正規。例如輸液,正規的流程是護士首先根據處方核驗藥物,核驗無誤後才能輸液。而上門服務時,護士無法得知藥物的來源,甚至患者自行提供的紗布、敷料等用品能否符合無菌標準同樣要存疑。「說實話,患者家裡的材料我們不敢用,有些藥品還有存放條件的要求,患者自己保存藥物可能會出現問題。」

平臺護士說

嘗試新模式 讓護理實現更大價值

當然,也有一些護士樂於嘗試新模式,李震三年前便加入了醫護到家平臺,開始為居家的老人提供醫療服務。

李震曾經是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護士,但隨著工作年頭變長,她感到在醫院內做護理工作的重複性太強,個人的提升受到了一定限制。在她看來,上門提供醫療服務不僅是醫院工作的延伸,而且對老人的健康教育和指導同樣是入戶工作的重點。

「網際網路讓護士除了能在醫院貢獻價值,也能在居家護理方面發揮作用,擴大了護理的技術價值。」李震說,她還在醫院做護士時,就有需要定期輸液的患者家屬私下來詢問她能否上門服務。但當時沒有成熟的平臺,李震擔心一旦出現事故,責任很難說清。現在依託平臺,李震成為送醫上門的一名護士。

不過上門服務對多為女性的護士群體來說,也存在一定不可控因素。曾有一名30歲出頭的男性在醫護到家平臺上預約導尿服務,平臺在例行與患者聯繫溝通時,發現患者不能說清他的病情,考慮到安全因素,平臺便關閉了該訂單。

解琦表示,為了保障上門服務的安全性,平臺在審核訂單時會嚴格把握。針對用戶訂單,會有專業醫師對處方、藥品等進行評估,如果處方存在問題或藥品危險性較高,不適合在家中進行治療的,平臺將不會提供服務,而是建議用戶前往醫院。

在雙方都能得到保障後,李震再進行上門服務就少了很多顧慮。由於輸液等操作比較耗時,有時她離開患者家中時已是晚上,一些患者還會幫她預約計程車或將她送回家,「這些小事都挺讓人感動的。」

運營方說

嚴格審核 護士有權拒絕高風險操作

針對「網際網路+醫療」的新模式,國家衛健委曾在今年6月公開回應,會總結各地平臺的做法和經驗,引導其規範發展,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和數據信息安全。

去年8月1日,北京放開了對護士多點執業的限制,護士可在多個醫療機構註冊執業。而為了保證平臺上的護士能夠合法實施護理行為,醫護到家、金牌護士等平臺通過在北京建立護士站的方式,接納護士進行註冊。

上門醫療囿於用戶家中條件的限制,各平臺僅提供最基礎、安全性有保證的醫療服務。但即使是諸如輸液、更換尿管等常規操作,也可能出現危險。

2013年,北京某社區醫院的醫護人員上門為患者吳某導尿時發生出血,但沒有引起在場醫護人員的重視。最終吳某休克並被緊急送醫,因搶救無效死亡。法院經審理認為,社區醫院存在醫療過失,但因未經屍檢明確死因,考慮到患者自身比較嚴重的既往病情,法院判決社區醫院承擔50%的責任。

對於上門醫療服務的風險,目前各公司的主要解決方式均為預先購買保險。在使用金牌護士App時,患者會獲得一份免費的人身意外保險,其護士註冊協議中也寫明「本平臺會以購買保險的方式對您提供的實際服務進行保險」。

「患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解琦表示,除了投保外,嚴格的審核也是避免風險的重要一環。在有的月份,未審核通過的訂單數量就能佔到總訂單的三分之一。

而針對護士的操作,平臺內部制定了護士上門服務標準,明確了護士有權拒絕高風險操作、操作前籤訂知情同意書、嚴格清潔消毒、操作後觀察檢驗等步驟。

律師說

權責不清晰 儘快立法界定各方責任

京都律師事務所賈志恆律師認為,「網約護士」平臺的性質應視為網際網路醫療信息平臺,其不同於「網際網路醫院」這種依託實體醫療機構、具有診療資質的平臺,而僅僅是為醫患雙方提供信息服務。

目前,國家對於相關平臺權利義務邊界的界定並不清晰。賈志恆律師認為,依照現有的民事法律規定,網絡平臺作為醫患雙方的中介,其所負擔的應是審核責任。如果患者上傳了偽造的病例,或護士偽造了資質證明等情況,而平臺沒有盡到審核責任,那麼一旦出現醫療損害,平臺就需承擔責任。

而如果平臺並不存在過失,而是護士在護理操作中存在違規操作或操作不當,導致患者受到傷害,則護士本人也有可能擔責。「所以護士自己也要有一個判斷,哪些操作是被禁止或者高危的,作為專業護士應該很明確。」

而針對護士們擔心的藥品安全問題,賈志恆律師表示,如果損傷確實是由患者自行提供的藥品所致,那就需要查清導致藥品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再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確認各方責任。

「目前平臺選擇投保,這是一個很好的責任補充,但更重要的還是立法。」賈志恆律師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儘快完成立法,將「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中的各方責任進行明確界定,通過法律規範更好地促進行業發展。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劉蘇雅

編輯:tf012

相關焦點

  • @患者朋友,您的網約護士發來護理服務……
    針對社區無法滿足的醫護服務,積極探索網約護士是網際網路技術提供的現實解決方案。據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學梅介紹,病人從大醫院出來,許多問題家庭自己解決不了,仍需要專業護理人員幫助,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限於技術服務能力,無法提供相應服務,這類需求大量存在。據調查,在濟南市歷下區某一不到20萬人口的區域範圍內,就有近2000名各類患者需要上門護理服務。
  • "網約護士"平臺問題挺多 打針價格遠高於公立醫院
    丁少磊告訴記者,對「網約護士」存在剛需的用戶,通常是需長期護理的人群,他們的家人或他們請的保姆、護工並沒有專業的護理能力,而醫院裡的醫護專業人士又出不來。「這些人會考慮子女請假、叫車下樓、途中安全、醫院交叉感染風險等『大帳』,而非計較單次服務的具體價格。」不過,網約護士類APP為何不願像「網約車」、「網約家政」等那樣,在市場推廣初期採用燒錢補貼的模式?
  • 湖南試點「網約護士」「滴滴打針」能隨叫隨到嗎?
    湖南試點「網約護士」,越來越多的長期病患使用居家上門護理服務,但網約護士仍然面臨醫療與安全評估難、高資質護士積極性不高、尚未納入醫保等困局「滴滴打針」能隨叫隨到嗎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羅悅打開微信中的小程序,註冊並選購所需要的居家護理服務,等待護士確認服務信息後接單
  • 2020國考面試熱點:網約護士如何才能發展的更好?
    從2017年年底開始,10餘個提供「網約護士」服務的手機App陸續上線。近兩年,在北京、上海等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地區,「網約護士」應運而生。從2017年年底開始,10餘個提供「網約護士」服務的手機App陸續上線。   患者在手機上進行註冊和身份認證後,選擇所需服務,上傳醫療機構開具的處方、藥品及病例證明,即可等待護士接單。訂單通過審核後,護士就可與患者預約時間,開展上門服務。
  • 東莞首個網約護士平臺上線了,上門服務費300元/次
    只需一部手機在手,東莞患者就可以預約護士上門服務了。9月17日,東莞康華醫院「天使到家」網約護士信息平臺正式上線,東莞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東莞首個上線網約護士平臺的試點醫院。 「初期服務對象主要為醫院出院患者或門診就診後患者,下來將逐步擴大覆蓋人群。」
  • 精神病院護士女多男少 女護士常被性騷擾(圖)
    精神病院護士女多男少 女護士常被性騷擾(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6日 09:18 來源: 信息時報  圖片說明:女護士照顧精神病人     5月中旬,200多名廣州市腦科醫院江村分院的精神病患者將轉至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 攸縣「網約護士」初體驗,優質服務送上門
    網約護士上門服務。護士查看術後恢復情況。紅網時刻株洲1月14日訊(通訊員 尤偉健)最遠的距離,不是隔山望海,而是行動不便患者的求醫路程。得知攸縣人民醫院開展了「網約護士」上門體驗活動,在線下單預約後,該院PICC專科護士賀蔚、吳育敏等人按需準備好護理用物,來到住在同樂湖的譚女士家中為她更換PICC專用貼膜,同時將PICC置管的注意事項向譚女士及其家屬進行了宣教。
  • 你們科室的女護士給男患者備皮導尿嗎?
    其實,女護士給男病人導尿,這就是一個克服自己心理障礙的現實命題。話題你們科給男患者備皮導尿,都是自己上還是請男同事,或者是男醫生?安子:我實習的醫院是一家省級三甲,一般情況下,備皮和導尿都是請男醫生幫忙做的,一直以來的規矩就是這樣,大家心照不宣,也不會不願意什麼的。
  • [網連中國]價格高出醫院數十倍的"網約護士",你會約嗎?
    此外,「天使有約」服務項目的價格中包含耗材費,「醫護到家」不提供耗材。 雖然價格略高,但由於「網約護士」的用戶通常是需長期護理的人群,考慮到子女請假、叫車下樓、途中安全等因素,請「網約護士」上門,反而是「最合適」的選擇。
  • 對於這種患者護士一定要注意!
    看看下面的內容~ 在急救工作中經常要對患者進行呼吸道的管理,經口氣管插管是最有效、最安全的人工氣道,可以有效解除呼吸道梗阻,及時改善通氣、避免誤吸。但在臨床工作中對急危重症患者進行緊急經口氣管插管時,患者可能發生牙齒損傷,如牙齒鬆動或脫落,發生率為 0.2% ~12%。
  • 東莞:「網約護士」來了!17家醫療機構月底全部開通
    「網約護士」提供43項護理服務據了解,「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俗稱「網約護士」,是指符合要求的醫療機構派出在本機構註冊(含多機構執業備案)的護士,依託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主,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的護理服務。
  • 護士接種流感疫苗,讓流感「舉手投降」保障自己與患者安全
    流感對護士群體的危害流感是導致人群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流感每年導致全球5-10%的成人和10-20%的兒童發病,並造成約29萬至64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護士群體是直接面對各類患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其罹患流感的風險很高。
  • 護士給患者注射時,被同病房37歲患者用注射器劫持,網友:病不輕
    護士給患者注射時,被同病房37歲患者用注射器劫持,網友:病不輕素材來源於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這年頭都說看病難,小病一場一年都白費。這也確實是現代社會的一大難題,有些病的治療藥物費用是真的蠻高的,但是生病了不管醫藥費再貴,還是要治病對吧,活著最重要。那去醫院治病了,就會和護士打交道,這幾年來發生的關於護士態度不好、給病人注射扎了好幾次還沒成功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這幾天,也有一件關於護士的事情傳的沸沸揚揚。
  • 「網約護士」通過無資質App接私活 律師:涉嫌非法執業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也就是俗稱的「網約護士」,在此之前,已有多款網約護士App上線,並推出多項護士上門服務,如打針輸液、褥瘡護理、鼻飼護理等。用戶只需註冊下單,上傳醫生處方,即可等待護士上門。  此外,網約護士的服務價格也不菲,並且沒有統一的標準。以打針為例,多款app的服務價格動輒數百元,是公立醫院同等項目的幾十倍,網約護士只提供相應的醫療技術,並不提供藥品和相關耗材,因此在服務過程中產生的醫療糾紛如何處理,也是一個問題。現在試點方案已經落地,網約護士市場都存在哪些問題?網約護士服務又該如何規範呢?  記者以諮詢的名義撥通了「金牌護士」APP軟體客服電話。
  • 「網約護士」用無資質APP接私活 律師:涉嫌非法執業
    這不,最近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共享服務——「網約護士」,就是可以手機在線叫護士上門進行醫療服務。乍一聽不錯,可現實卻是這樣的。前些天,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了《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及試點方案,確定了在京、津、滬、蘇、浙、粵6省市試行!隨後各種「網約護士」APP接踵而至,服務的項目也很明確!
  • 安慶市立醫院女患者捅傷女護士 當地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日前,安慶市立醫院發生一起暴力傷害醫護人員案件,一名女患者手持一把尖刀在病區護士站將一名值班女護士捅傷,在其準備繼續施暴時,其丈夫衝上前將其攔下。6月4日,安慶市迎江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涉嫌犯故意殺人罪的陳某作出批准逮捕決定。目前,該案在進一步審查中。
  • "網約護士"用無資質App接私活 律師:涉嫌非法執業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也就是俗稱的「網約護士」,在此之前,已有多款網約護士App上線,並推出多項護士上門服務,如打針輸液、褥瘡護理、鼻飼護理等。用戶只需註冊下單,上傳醫生處方,即可等待護士上門。顯然,這種第三方平臺作為服務提供主體,護士以個人身份註冊接單的行為,是不符合衛健委發布的要求的。那麼在法律層面,這種行為是否涉嫌違法?第三方平臺擅自從事網約護士服務,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規,涉嫌非法執業,因為它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能開展診療活動,衛健委可以對其依法取締和進行處罰。
  • 新護士輸錯血 護理管理要反思
    導語近日,河南某縣醫院一名新護士「工作失誤」,將別人的AB型血,錯輸給了其他患者,導致患者出現渾身寒顫等危急情況,幸虧經搶救後轉危為安。此案例再次為臨床護理人員敲響了警鐘!案例:年前,患者羅某因「痢疾」入住某縣級醫院病區。入院後第二天一名20多歲的女護士手持一袋血液,要給患者輸血。患者家屬專門問護士,「為啥要輸血?
  • 護士擠母乳救患者被贊無私 網友:為無私奉獻精神點讚
    護士擠母乳救患者被贊無私 網友:為無私奉獻精神點讚時間:2015-10-22 22:43   來源:伊秀女性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護士擠母乳救患者被贊無私 網友:為無私奉獻精神點讚 近日,瀏陽市一女護士擠母乳救患者的事件在網上傳的火熱。
  • 網約護士來了! 溫州已有醫院探索居家上門服務
    人在家中坐,護士上門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進行「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這也意味著,未來像網約車一樣,通過手機預約護士上門進行服務的「網約護士」將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