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文化館經過一年多的重新裝修後,已於10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煥然一新的場館不僅外表現代簡潔、清新淡雅,透露出特有的文化內涵和氣質,而且內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優化升級,可謂「內外兼修」。
去年6月啟動改造,採用新中式主義風格
市文化館位於市區車站大道625至627號,近年來作為溫州文化藝術展覽、研究、交流的重要場所,年接待市民10餘萬人次,是市民學習的重要場所。隨著溫州文化事業發展,原有的場館主體功能布局、設備設施越來越不能滿足市民更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
館舍加固改造及功能完善工程於2017年11月立項,去年6月全面啟動。本次改造內容包括結構加固、裝修改造、功能布局、智能化等,涉及面積約11060平方米;採用新中式主義設計風格,整體造型講究現代簡潔,色調統一,以淺木紋色、白色為主色調,營造出清新、淡雅、富有文化韻味的室內空間環境。
館後的小花園清靜別致
藝術長廊結合分享沙龍,走近藝術名家
經過一年多的改造裝修,現在的市文化館大門清新雅致,透露出濃濃的文化味,尤其是大門南面面向道路一側打造了一條長約35米的藝術長廊。「在這裡將面向廣大市民不定期舉辦《名家視野》專題展覽,推介我市藝術界的名家名作;與之相應的會在二樓文化驛站同時推出相關主題的藝術分享沙龍。」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兩者結合的好處可以讓廣大市民欣賞到精品佳作的同時,走近我市的藝術名家,了解他們的藝術理念、創作視野,以推動我市的全民技藝普及,提升欣賞水平,助力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進入一樓大廳,迎面而來的是21平方米大小的LED顯示屏。「原先這裡舉辦展覽活動時,背景用的是噴繪,不僅浪費,而且不環保。有了這個顯示屏後,可以根據不同需要,以其豐富的色彩、圖案,實時呈現完美的多媒體效果,而且節能環保。」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
在大廳南北兩面都設有一個展廳,大小分別約為900平方米和600平方米,不僅增加了空間高度,達3米多,還設置了多塊可移動展架,擴大了展覽規模;大廳還設置了休息區域,供市民休閒娛樂;並修復安裝了一部電梯,方便市民出入大樓。
升級公共活動場地,推出預約服務
通過改造裝修,該館在功能布局上進一步完善、優化。在二、三樓,共增設了6個排練廳,可以提供舞蹈、聲樂、戲劇、器樂等不同類型的排練,還設置了錄音棚、琴房等,並升級了原有的培訓教室、階梯教室、多功能廳等場所,以全新面貌為市民營造更為人性化、更為溫暖的文化環境。
在二樓過道上,還開闢了近百平方米的休閒區域。「將來,我們會把這塊區域功能再升級,設立一個互動區域,提升文化功能。」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
重新改造後的二樓階梯教室擁有110個座位,增設了多媒體和網絡直播設備,今後的講座活動可以採用網絡直播,惠及更多的市民;原有的多功能廳改造成了小劇場,可以容納300多個觀眾席位,演出設備一應俱全。
「過段時間,我們將會推出場地預約服務,屆時社會團體可以向我們申請,經審核通過後就可以免費使用。」市文化館副館長何畏說,這次改造裝修縮減了辦公區域,擴大公共文化服務面積,增加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還將在一樓開闢網紅打卡點、二樓開闢文化館九十年發展歷程的時間軸圖,竭力把市文化館打造成新的文化坐標。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DC
這些內容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