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遊客在遊覽瓶窯老街的非遺館群。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當日,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老街內的非遺館群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非遺館群包含良渚玉雕館、餘杭紙傘館、瓶窯陶藝館、風箏燈彩館、蠶桑文化館等5個非遺館,瓶窯老街內還有法根糕點、朱一堂、中泰竹笛、徑山茶、萬隆醬鴨等各類特色「非遺」產品。
瓶窯老街經過小城鎮綜合整治後,充分保留還原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風貌,是杭州市餘杭區重要的傳統非遺街區之一。非遺館群是瓶窯老街非遺街區和文創區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讓本土非遺文化與文化產業相融合,讓非遺技藝得到更好的保護、利用和傳承,也讓傳統的非遺技藝能夠被更多人知曉和關注。
6月6日,空中俯瞰瓶窯老街內的非遺館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遊客在瓶窯老街的「瓶窯陶藝館」內體驗陶藝製作。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遊客在瓶窯老街內參觀「風箏燈彩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遊客在瓶窯老街內參觀「風箏燈彩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遊客在瓶窯老街的「蠶桑文化館」內感受傳統蠶桑文化。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遊客在瓶窯老街的「蠶桑文化館」內感受傳統蠶桑文化。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遊客在瓶窯老街內參觀「良渚玉雕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瓶窯老街的「餘杭紙傘館」內,一名工作人員在製作傳統油紙傘。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