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省文化館看廣東非遺文化展

2020-12-22 大洋網


在省文化館的非遺展覽廳裡,一對父子饒有興趣地觀察展出的「陶瓷微書」。信時記者 陸明傑 攝  

大洋網訊 廣府繡品、湛江儺舞、潮州音樂……站在青石板鋪就的老字號一條街,似乎還聽得到熱鬧的叫賣聲。長假時間過半,想要避開人群又希望品嘗文化大餐的市民,不妨移步廣東省文化館看一場乾貨滿滿的非遺展。

「會呼吸」的灰塑讓民居冬暖夏涼

滿洲窗投下斑駁的光影,古舊的木門上貼著門神年畫……踏入嶺南元素滿滿的非遺展廳序廳,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雙眼圓睜的灰塑獨角獅,活靈活現。

據悉,灰塑作為嶺南地區特色傳統裝飾工藝,在西關大屋等傳統民居中很常見。西關大屋之所以冬暖夏涼,正是跟「會呼吸」的灰塑材料密不可分。灰塑的主要原料是生石灰,看起來外表堅硬,但內部柔軟,可以熱脹冷縮適應天氣,不會輕易開裂。再加上利用太陽光的熱輻射,能夠帶動建築內部的空氣流動,使溫度恆定,還能實現屋內防蟲防蛀防潮。

而在傳統工藝美術區,有2樣展品被稱為「鎮館之寶」,其中一樣就是酸枝圓座屏山水微書《唐詩》。遠看是瓷屏上的山水畫,再湊近一瞧,畫裡的連綿青山居然都是一個個字寫成的,總共收納了305首唐詩,在約1平方釐米的瓷面上就要書寫50多個繁體字。

據了解,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廳面積530平方米,展示內容精選廣東省的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呈現了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和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多彩。市民可以去一覽非遺文化的風採。此外,進入公眾號「廣東省文化館」—「微文化」—「非遺展館」,通過VR技術還能「掌上看展」。

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已有701項

迄今為止,廣東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4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701項。針對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創新,省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面臨著兩個問題。第一,年輕人學習這些技藝之後,如何在市場中養活自己,讓這些技藝得以流傳。第二,怎麼讓非遺作品加入現代設計的元素,適應現在的市場。

據介紹,非遺項目本身就是以往生活中的東西。因為社會的發展,這些東西原本功能缺失,導致使用越來越少。因此,怎麼讓非遺活下去,在適應市場後回歸生活,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今一些非遺項目已成功引入市場,如石灣酒的機械化生產,用石灣陶技藝做酒瓶,在皮包上加入廣繡和潮繡元素等等。省文化館也積極搭建平臺,讓非遺傳承人、設計師、媒體、高校以及資金方等一同對話,商討在輸血的同時,如何真正造血。

展覽信息

1.廣東省非遺展

地點:廣東省文化館綜合樓2樓——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廳

時間:10月1日~10月7日

備註:上午10點和下午3點各有一場免費講解,可通過廣東省文化館官網、微信公眾號,或撥打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電話020-87318413預約

2.「聚焦廣東·美麗家園」——慶祝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航拍作品展

地點:廣東省文化館綜合樓1樓——公共文化展廳

時間:9月30日~10月7日,上午9點至12點,下午2點至5點

交通指引:

市民乘坐30路、51a路、51路、56路、136路、140路、252路、303a路、303路、502路、502路沙田班車、504路、508路、540路、804路、836路、841路、b12路、b16路、b6路,到廣州體院站下車即可。

(信時記者奚慧穎、孫小鵬 通訊員李劭侹、伍碧泉)

相關焦點

  • 體驗四大非遺項目!廣東省文化館再推節慶「嘆」非遺
    本次活動包括「解碼非遺」體驗課和「雲賞非遺」專題展播兩個版塊,讓市民朋友盡情感受嶺南乞巧文化,提前感受七夕節的快樂。「縴手巧思會七夕」由四場非遺體驗活動構成,分別是8月22日上午的「七夕佳期見乞巧」——乞巧工藝品體驗課、「縴手穿針出巧思」——廣繡體驗課;8月23號上午的「鵲橋粵韻來相會」——粵劇體驗課、「丹霞紅豆系相思」——紅豆飾品編制體驗課。
  • 國慶一起去看沙雕?湛江推出沙雕文化展,還可看非遺吃美食
    令人興奮的8天國慶中秋小長假終於來啦!還有更值得興奮的是2020第七屆湛江海洋周也如期而至!記者從湛江市文廣旅體局了解到,10月1日至5日,湛江市區主會場和各縣市區10個分會場,50多項特色活動精彩上演。
  • 臺灣非遺文化展精選臺灣八大傳統工藝引驚嘆
    見習記者王雅萍濰坊新聞網9月2日訊9月1日,第20屆魯臺會在濰坊魯臺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臺灣非遺文化館(展)」也正式亮相。據悉,臺灣非遺文化展精選了臺灣漆工藝、掌中布袋戲、錫工藝、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中國結工藝等八大項傳統工藝的百餘件精品參展。
  • 2020廣東省文化館端午節活動一覽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端午習俗特色鮮明,賽龍舟、食粽子、佩香囊、飲蒲酒、沐蘭湯、懸艾葉菖蒲……值此品粽懷古之際,省文化館也為您精心烹飪了端午文化大餐,陪您一起過一個豐富而有趣的假期!    內容:端午節期間,每天推出不重樣的非遺體驗課程,邀請傳承人到現場教授包粽子、編藤編、做香囊,讓大家用最直接、最親密的方式走進非遺,感受傳統文化,登陸廣東省文化館官網即可報名參加。
  • 學手藝、吃月餅 湖南省文化館裡體驗非遺迎中秋
    9月13日,一場主題為「月圓中秋·情滿非遺」的2019年中秋節「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行。9月13日上午,一場主題為「月圓中秋·情滿非遺」的2019年中秋節「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行。數百名市民慕名前來,學手藝、吃月餅,在體驗非遺活動中迎接中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動由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是2019年湖南省文化綜合發展專項資金(非物質文化遺產類)支持項目:「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系列活動之一,分為外場和內場兩個區域。
  • 廣東非遺巡禮:木雕、嵌瓷、剪紙、抽紗,潮汕地區的四大傳統美術
    在廣東省入選的147項國家級非遺中,傳統美術類別入選的項目最多,達31項,這反映了嶺南大地傳統美術的繁榮,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我們熟知的廣繡、佛山木版年畫、潮州木雕、潮繡等都有入選,但從入選國家級非遺的數量看,廣東剪紙、潮州木雕、嵌瓷均有3項入選,燈彩更是有4項入選,可謂廣東傳統美術的「四大」。
  • 廣東省數字文化館正式上線
    人民網上海5月28日電 (記者 曹玲娟)作為2016年文化部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確定的第二批數字文化館試點建設單位,歷經一年多時間的前期建設,由廣東省文化館打造的省級一站式數字文化綜合服務門戶——廣東省數字文化館今天正式上線。這是記者從建設方了解到的。
  • 金昌市文化館「線上非遺展演」系列開始啦!
    金昌市文化館「線上非遺展演」系列開始啦!為了普及非遺保護知識,宣傳展示我市非遺傳承保護成果,同時也為了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元旦、春節期間的節日文化生活,儘量減少外出和人員聚集,共同抗擊新冠疫情,我們金昌市文化館將近年來組織展演過的非遺保護項目文藝節目,錄製、剪輯成系列小視頻,同時附上相關非遺保護項目簡介陸續推出,希望能得到您的喜愛!
  • 「元日迎春,趣玩非遺」|省非遺保護中心推出多彩節日活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路夢瑤圖/主辦方提供2021年元旦假期,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出節慶「嘆」非遺「元日迎春,趣玩非遺」元旦系列活動。(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本次系列活動包含非遺尋寶和非遺體驗課兩個版塊,邀請市民作為觀眾參與其中,體驗廣東非遺的獨特魅力。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舉辦這一系列活動,引導人們去了解、學習非遺,提高非遺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書法家與非遺傳承人琴簫合奏1月1日-3日,主辦方在廣東省文化館2樓非遺展廳開展了多項尋寶「非遺」的集章小遊戲活動。
  • 廣東省文化館新館開放 升級公共文化服務
    」展覽區的非遺電影院。 朱延生 攝   中新網廣州7月15日電 (索有為 朱延生)廣東省文化館新館7月15日正式全面對外開放,開館當日特設的「省文化館成立六十周年圖文展」和「多彩南粵、魅力非遺」展覽,引來眾多民眾參觀。市民參觀廣東省文化館成立60周年圖文回顧展。
  • 廣東省文化館新館全面對外開放
    原標題:廣東省文化館新館全面對外開放   南方日報訊 (記者/楊逸通訊員/刁定宏)15日上午,廣東省文化館新館「開放日」啟動儀式在該館廣場舉行。適逢廣東省文化館建館六十年之際,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經過省館幾代人的努力,順利搬遷至廣州大道中1229號的新館。
  • 秦州區文化館:非遺課堂讓學生度過別樣暑期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7日訊(記者 邵千)近日,記者來到秦州區文化館大院內看到,一場特殊的非遺興趣課正在這裡開展為了豐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激發孩子們對非遺文化和傳統文化的興趣,秦州區文化館舉辦了暑期少兒藝術培訓課程。
  • 非遺文化館「點靚」傳統老街
    非遺館群包含良渚玉雕館、餘杭紙傘館、瓶窯陶藝館、風箏燈彩館、蠶桑文化館等5個非遺館,瓶窯老街內還有法根糕點、朱一堂、中泰竹笛、徑山茶、萬隆醬鴨等各類特色「非遺」產品。  瓶窯老街經過小城鎮綜合整治後,充分保留還原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風貌,是杭州市餘杭區重要的傳統非遺街區之一。
  • 揚子江非遺文化館怎麼玩?讓我告訴你!
    揚子江非遺文化館主要是湖北糕餅文化展示和手工技藝展現的非遺主題場館,揚子江牛奶和月餅等糕點都是大家從小到大知曉的食品了!推薦打卡順序:1、在文化館入口處手工登記個人信息;2、在文化館展示樓的一樓接待大廳核銷預約門票;3、在一樓非遺戲院,欣賞揚子江非遺文化的視頻;4、在二樓參觀行周禮,成年禮,私塾,茶道,做壽,花轎,婚服等
  • 作非遺文化的守望者——記開封壹脈非遺文化館
    在河南省開封市七盛角民俗文化街入口不遠處,三五成群的遊客,爭相與壹脈非遺文化館門口「迎賓」的兩個一人高的泥人合影。此刻,民間手藝與民俗街相映成趣,渾然天成。》和《洛神賦》,一臉驕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見證,而傳承人是非遺的活性載體,他們像國寶一樣珍貴。」
  • 元旦來這裡!湖南省文化館邀您一起迎新年!
    為民網訊據悉,2021年1月1日至3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北京多蒙國際文旅發展集團和湖南紅樹林旅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全面小康、非遺賦彩」2021年非遺過大年—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將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行!
  • 父女剪紙聯展亮相廣東省文化館 演繹「最潮」非遺
    演繹「最潮」非遺父女剪紙聯展亮相省文化館7月16日,「流光剪影——陳傳生、陳斯嘉父女剪紙展」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樓展廳揭幕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汕頭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汕頭市文化館(汕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共展出高級工藝美術師、汕頭市工藝美術大師、汕頭剪紙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傳生、新銳當代藝術家陳斯嘉父女近年創作的剪紙作品與裝置藝術60餘件。
  • 廣東非遺保護獲國家獎項 獲2個集體獎和3個個人獎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陳文輝報導: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獲國家獎項。4日,記者從廣東省文化廳獲悉,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於近日表彰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廣東共有2個單位獲「先進集體」、3人獲「先進個人」。
  • 省文化和旅遊廳工作組對西寧市文化館開展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
    12月10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處副處長尚軍邦等一行四人組成工作組對我館開展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進行抽檢。會議由西寧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公共服務科副科長巴小蘭主持,西寧市文化館副館長衡淑榮及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
  • 包「庾家粽」、制中藥香囊……端午期間到廣東省文化館學非遺技藝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劭侹「解碼非遺」體驗課、「春華秋實」非遺展覽、「雲賞非遺」專題展播……今年端午節假期(6月25日-27日),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出「節慶『嘆』非遺」——2020年端午節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