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迎春,趣玩非遺」|省非遺保護中心推出多彩節日活動

2021-01-17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路夢瑤

圖/主辦方提供

2021年元旦假期,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出節慶「嘆」非遺「元日迎春,趣玩非遺」元旦系列活動。(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本次系列活動包含非遺尋寶和非遺體驗課兩個版塊,邀請市民作為觀眾參與其中,體驗廣東非遺的獨特魅力。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舉辦這一系列活動,引導人們去了解、學習非遺,提高非遺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書法家與非遺傳承人琴簫合奏

1月1日-3日,主辦方在廣東省文化館2樓非遺展廳開展了多項尋寶「非遺」的集章小遊戲活動。「集章」「猜謎」兩項特色鮮明的小遊戲很快吸引了許多大小朋友們的目光,人們在展廳內興致勃勃地尋找著展品和燈謎。

主辦方表示,通過這樣的趣味小活動讓市民更直觀地認識非遺,讓大家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碰撞與交融。

市民在「猜謎」

此外,1月2日下午,「節慶『嘆』非遺」和「在粵」兩大品牌聯合推出了「臨風鼓暢」古琴分享會。分享會邀請到了著名書法家、文字學家陳初生,廣州市古琴斫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筆華等名家雅聚一堂,為市民帶來一場極具古典韻味的音樂會。

陳初生(左)、劉筆華琴簫合奏《平沙落雁》

分享會以陳初生、劉筆華的琴簫合奏《平沙落雁》開場,一曲彈畢充分激發了現場愛琴觀眾的熱情與興趣。

隨後由施枝、林志堅、李桂珍、邢素貞等分別彈奏了《碧澗流泉》《鷗鷺忘機》《漁樵問答》《烏夜啼》《懷古》等古琴名曲。彈奏間隙,各位老師還為現場古琴愛好者一一辨析其中妙處,講解嶺南古琴之道。

傳承人教市民「嘆」非遺

1月1日-3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還推出三場非遺線下體驗課,讓更廣泛的市民群體,尤其是年輕人群體了解非遺、傳承非遺、創新非遺。

1日上午,咀香園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非遺項目工作主要負責人代學偉來到廣東省文化館,為現場觀眾講述杏仁餅的歷史淵源和製作工藝。咀香園杏仁餅作為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以綠豆粉為主料,經浸豆、烘乾、磨粉、拌粉等多個工序製作而成。杏仁餅入口鬆化、風味獨特、令人齒頰留香,在廣府地區頗受歡迎。

現場學員們在代老師的指導下紛紛開始動手製作杏仁餅。酥脆的杏仁餅不僅凝聚了手藝人的美好願景,還將這份祝福傳遞給了更多賓客。

大小朋友一起製作杏仁餅

廣彩瓷燒制技藝是釉上彩繪的代表,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2日上午,省非遺中心推出廣彩瓷燒制技藝體驗課,邀請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何麗芬現場授課。

何麗芬提到,廣彩瓷是匯廣州彩、景德瓷於一體,融北方傳統瓷藝彩繪與嶺南畫派技法、中國彩瓷工藝與西洋瓷藝及繪畫技術於一身的工藝品,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研究價值。

廣彩瓷燒制技藝體驗課學員合影

作為元旦系列活動的壓軸出場,3日上午,中國端硯鑑定中心副主任梁思勇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端硯拓印體驗課程。端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緻密堅實幼嫩、細膩,溫潤如玉的石質,獨特而豐富多彩的石品花紋以及巧奪天工的雕刻藝術而聞名於世,兼具實用與欣賞的雙重價值。

市民體驗端硯拓印

在活動現場,學員們圍繞在梁老師的講解桌前,聚精會神地聽課程,一絲不苟地做拓印。學員們為這些活動點讚:「親自體驗後,才發現我們的非遺魅力非凡,如此有趣!」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黎存根

審籤|謝哲

實習生|周嘉穎

相關焦點

  • 42場非遺活動將在廣州新春佳節上演
    春節、元宵期間是非遺項目集中的時段,迎春花市、擲彩門、添丁上燈等民俗活動就是在春節期間舉行,各種傳統舞蹈,如廣東醒獅、貓頭獅、鰲魚舞、麒麟舞也將輪番上演。「非遺醒獅進校園成果匯報演出」據悉,1月20日-2月8日,廣東省非遺保護中心、廣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和東莞市非遺保護中心將在廣東省文化館舉辦「節慶嘆非遺——2020春節元宵活動」。
  • 體驗四大非遺項目!廣東省文化館再推節慶「嘆」非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王芳輝圖/主辦方提供8月22日、23日,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出「節慶『嘆』非遺」——2020年七夕節系列活動:縴手巧思會七夕。
  • 活態傳承讓非遺活力再現 我市「我們的節日·活態非遺」系列活動...
    在金城蘭州更是形成了以黃河文化、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融合為代表的蘭州非遺項目,它們承載著蘭州人民共同精神信仰和追求。 如何保護和弘揚好非遺文化?蘭州市不斷創新方式和載體,堅持活態傳承,讓「非遺」活力再現。
  • 當千年古閣「遇見」多彩非遺!現場直擊蓬萊閣廟會暨非遺展演活動
    當千年古閣「遇見」多彩非遺!現場直擊蓬萊閣廟會暨非遺展演活動6月13日是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中共蓬萊市委宣傳部、蓬萊市文化和旅遊局、蓬萊閣景區管理中心共同主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蓬萊閣廟會暨非遺展演活動」在蓬萊閣景區隆重舉行。
  • 【文化活動】雙節多彩文旅活動讓您別有「趣」處
    【文化活動】雙節多彩文旅活動讓您別有「趣」處 2020-09-30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壯美廣西·多彩非遺,北海非遺「貝雕」、「沙蟹汁」赴京展示展銷!
    北海非遺 壯美廣西 多彩非遺 為全面推進廣西非遺精準扶貧和促進就業增收,助力全區非遺扶貧工坊和非遺企業拓展市場
  • 2021廣東省文化館元日迎春系列活動(時間+活動安排)
    非遺尋寶,集章贏好禮   新的一年要打破常規,「非遺」也要玩出新花樣!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於2021年元旦期間(1月1日至3日)推出三場非遺體驗課,邀請相關行業專家及非遺傳承人為廣大市民朋友揭開這些非遺項目的神秘面紗,大家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選擇體驗課程。
  • 廈門將舉辦"我們的節日七夕"活動 非遺傳承人傳授技藝
    學非遺技藝、逛能工巧匠市集、參與趣味賽巧會……8月17日,「我們的節日·七夕」系列活動將在廈門市海滄區嵩嶼街道鰲冠社區舉行,參與海滄親子義工夏令營的營員們也將走進活動現場。活動以「耕讀傳家話七夕,能工巧匠展乞巧」為主題,將開展系列活動,呈現充滿傳統韻味的七夕。
  • 陝西省非遺保護中心喜獲短視頻創意大賽一等獎
    原標題:2020陝耀神州短視頻創意大賽頒獎盛典隆重舉行——陝西省非遺保護中心喜獲一等獎文藝表演文藝表演12月21日,一曲動感十足、活力四射的開場舞拉開了2020陝耀神州短視頻創意大賽頒獎盛典的帷幕,活動主辦方、承辦方等相關單位領導、獲獎選手、媒體代表等300餘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 三坊七巷 十區聯動打造「非遺」博物館
    非遺春節聯展,為坊巷增色今年春節期間,在省非遺博覽苑(南后街葉氏故居),壽山石雕、仙作古典家具等傳統手工技藝的迎春聯展,給不少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省藝術館有關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以三坊七巷光祿吟臺、水榭戲臺及省非遺博覽苑為平臺,舉辦多場非遺演出、展示活動,均得到了市民的認可。「節日期間,這三個點天天擠得滿滿的,非遺在市民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該負責人表示。非遺牽手三坊七巷1+1>2據介紹,非遺進三坊七巷已經進行了兩年多的努力。
  • 「中國丹寨非遺周」:從苗族蠟染、古法造紙到非遺旅遊與論壇
    位於貴州黔東南州大山深處的丹寨匯集了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擁有苗族蠟染、古法造紙、苗族錦雞舞等七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納入非遺名錄的項目多達150多項。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非遺主題文化活動,從10月17日起,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並將持續一周多時間,包括論壇、展覽、演出、文創大賽等多個環節。
  • 旅遊與「非遺」相融合 海南傳統非遺綻放新色彩
    」 海南更有味  本報記者 趙優  我省(海南)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2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82項,其中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28項,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多彩非遺 | 不一樣的成長體驗
    弘揚工匠精神9月13日晉城市實驗小學三(5)中隊20餘名學生在中心鳳華實踐教育基地開展「傳承非遺文化,弘揚工匠精神」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活動當天孩子們和家長迎著朝陽早早地來到鳳華基地一進門的孔子像高大威猛的大黃蜂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
  • 發現"非遺"之趣 福建莆田多彩活動引導青少年傳承文化之美
    近年來,福建莆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大力支持各類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同時,引導青少年走出課堂,走進非遺,在體驗和感受中,將文化之美,傳統之韻,非遺之趣的種子播進孩子心中,讓成長一路精彩!  城廂區:《媽祖頌》節目在人民大會堂展演 綻放非遺傳承之美
  • 【去處】親子活動來啦!2020上海非遺親子節月末閃耀全城
    以大世界為主場,與美團·點評強強聯合 推出20條非遺親子遊樂路線 聯動超過50家親子地標打卡點 攜手超過200家商戶推出活動優惠套餐
  • 華山腳下將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
    6月13日,渭南將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傳統戲曲保護聯盟啟動儀式暨首屆「九曲黃河 多彩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活動將在渭南非遺具有代表性的《華陰老腔一聲喊》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聲腔中拉開帷幕。記者 楊青山攝陝西網(記者 楊青山 陳冰娟 )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為進一步保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充分展示黃河流域九省(區)多元、多樣、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非遺文化活態傳承和有效利用,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渭南市將於6月13日在華山腳下華陰市西嶽廟廣場,舉辦黃河流域九省(區)傳統戲曲保護聯盟啟動儀式暨首屆
  • 「十四五」時期廣東非遺保護如何開局?戳這裡
    「廣東《方案》站位高、創新強、措施實,既站在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高度謀劃非遺保護工作,又在體制機制、重大工程、人才培養上都有創新,每項任務都符合廣東實際。」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俊華如是評價。
  • 4000多份順德非遺美食等你試吃!本周末精彩非遺活動來襲!
    作為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由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中共順德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順德區博物館、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將通過非遺活態展示、非遺文藝節目等方式將順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在順德市民面前
  • 成都:非遺帶動產業融合新場景
    記者了解到,本屆非遺節以「傳承多彩文化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由開幕式暨演出、非遺國際論壇、國際非遺博覽園主會場活動和分會場以及配套活動4大板塊活動構成,舉辦6個論壇、6大展覽、3項競技、28個分會場、200餘個社區實踐等各類活動540餘場。
  • 廈門集美區開展非遺普及活動 讓非遺項目活起來傳下去
    非遺保護單位依託傳習中心調動傳承人「傳幫帶」的積極性,培養守藝人,開展非遺進學校、進社區等社會普及活動,並探索「非遺+旅遊」「非遺+研學」等,力圖讓非遺項目活起來傳下去。高愛民說,前場歌仔說唱傳習中心掛牌後開過多屆培訓班,這些學習者有大人,也有孩子,覆蓋各年齡段。    歌仔說唱實現了活態傳承,是集美非遺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大力度搶救和保護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取得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創新性地推動建立各類非遺傳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