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非遺
壯美廣西 多彩非遺
為全面推進廣西非遺精準扶貧和促進就業增收,助力全區非遺扶貧工坊和非遺企業拓展市場。12月12日,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聯合主辦的「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北京)展示展銷活動在北京廣西大廈舉辦。自治區副主席李彬出席並宣布開幕,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自治區人民政府駐京辦黨組書記、主任羅榮莉致辭。
▲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彬宣布活動開幕。
▲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致辭。
▲自治區人民政府駐京辦黨組書記、主任羅榮莉致辭。
北海市旅遊文體局副局長、二級調研員,市非遺中心主任胡鍾生帶隊參加活動,帶去北海貝雕技藝和北海沙蟹汁製作技藝等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宣傳形式,展示北海豐富多彩的非遺技藝,為北海市非遺產品搭建面向全國的宣傳和銷售渠道,積極推進北海市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展。獲得與會領導、嘉賓、代表、參觀群眾及在線粉絲的一致好評。
▲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彬、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駐京辦事處與綜合管理司黨委書記王金波到北海展位參觀指導。
▲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郝慶軍到北海展位參觀指導。
▲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正柱到北海展位參觀指導。
北海貝雕技藝成熟於明末清初,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傳承,主要運用於家具裝飾;直到1964年建立了北海市工藝美術總廠,開始進行專業的貝雕製作。
貝雕是以北部灣天然貝類、海螺等為原材料,製作過程可概括為「純天然」:不著色,不濫用化學製劑,巧用貝殼海螺天然色澤、紋理形狀、精細設計、手工雕琢、打磨拋光、鑲嵌組裝等十幾道特殊工藝後鑄就的藝術精品。經過四百多年的不斷探索、繼承、創新,從貝串、貝堆、平面貝雕畫到立體貝雕,使北海貝雕藝術進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寶庫,成為廣西民族傳統手工藝的瑰寶。
北海貝雕作品
網紅直播介紹北海貝雕、沙蟹汁等產品
沙蟹汁是用新鮮沙蟹做成的汁,是北海特有的一道特色風味蘸醬。2013年央視《舌尖上的中國Ⅱ》攝製組拍攝了北海沙蟹汁的歷史及其製作方法,這道神奇的調味料漸漸讓全國甚至世界人們所熟知。以此傳揚北海的飲食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北海、走進北海、品味北海。
▲現場群眾購買北海非遺產品。
▲北海市旅遊文體局副局長、二級調研員、市非遺中心主任胡鍾生與北海非遺傳承人合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