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黃」寶寶 溶血性黃疸最嚴重

2020-12-22 嘉興頻道

  「寶寶出生沒幾天,全身皮膚看起來發黃,怎麼連眼球都是黃的。」這是很多新媽新爸所遇到的疑惑。我們來看一下「黃」寶寶是怎麼回事。

  所謂的「黃」寶寶,就是新生兒常見的高膽紅素血症,也稱「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主要是由膽紅素在體內積聚引起。

  生理性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足月兒血膽紅素<221umol l="" 257umol="" l="" 3-4="" p="">

  而病理性黃疸主要有以下特點:①出現早,生後24小時出現;②程度重,足月兒血膽紅素>221umol/L,早產兒血膽紅素>257umol/L,或每日上升超過85 umol/L;③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④退而復現。這時,我們需要帶著寶寶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在病理性黃疸中,最嚴重的要數溶血性黃疸。

  1.溶血性黃疸怎麼引起的?

  它主要是因為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母血中的血型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循環,導致胎兒、新生兒紅細胞破壞引起的溶血。最常見於ABO溶血,多為母親O型血,嬰兒A型或B型。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ABO血型不合的都會發生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據報導它的發病率為11.9%。

  2.溶血性黃疸的表現是什麼?

  溶血性黃疸程度比較重,全身呈金黃色,手心和足底也有明顯黃疸,可伴有貧血,網織紅細胞增多,血清膽紅素超過340 umol/L,可發生核黃疸,即膽紅素腦病,引起死亡或神經系統後遺症。因此溶血性黃疸重在早發現,早治療。

  3.出現溶血性黃疸怎麼辦?

  一般產前治療可採用孕婦血漿置換術、宮內輸血術。新生兒治療則可以採用換血療法、藍光照射療法,可輸注血漿、白蛋白。光療是將患兒暴露於藍光下,使膽紅素被氧化成水溶性物質,隨尿便排出,加速血清膽紅素的下降,防止核黃疸發生或者使其恢復快些。需要輸血治療時,供血者須先作G6PD缺乏的過篩試驗,必須沒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輸血後加重黃疸,避免親屬供血。輸注白蛋白可以加速膽紅素與白蛋白結合,促進排出,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父母和家人,要學會觀察和護理,及早發現「黃」寶寶的變化。

  1.勤觀察:注意觀察寶寶的皮膚、鞏膜色澤的變化,一般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可先從眼睛觀察。另外還可以按壓寶寶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如果按壓處皮膚呈現黃色,就需要注意了;觀察有無神經系統的變化,如拒食嗜睡,肌張力減退,尖聲哭鬧等,以便及早發現膽紅素腦病。

  2.多曬曬:白天屋裡不應太暗,讓寶寶多多接觸窗戶旁邊的自然光。自然光中任何波長都有,也有利於光照退黃,但不要直接曬到太陽,以免曬傷。

  3.餵母乳:一般黃疸期間應耐心餵養,少量多餐,保證奶量攝入,注意觀察寶寶大小便的次數。良好的餵養方式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促進膽紅素的排出。

相關焦點

  • 有溶血性黃疸這種病很嚴重嗎?
    >有溶血性黃疸這種病很嚴重嗎?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或反覆發作則為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中最為常見的原因就有新生兒溶血引起的黃疸,爸爸媽媽們都會問醫生有溶血性黃疸這種病嚴重嗎?其實溶血性黃疸不可怕,可怕的是若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健康哦。
  • 溶血性黃疸怎麼治?
    >溶血性黃疸怎麼治?2012-05-08 10:35:15出處:PCbaby作者:caoqiqi  寶寶得了黃疸,一定要引起媽媽們的注意,先弄清楚寶寶是病理性黃疸還是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中溶血性黃疸是最常見的,是由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而引起。若要知道寶寶溶血性黃疸怎麼治,就要知道寶寶得的是哪一種溶血,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在母親血型為0、胎兒血型為A或B中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 媽媽O型血,爸爸A或B,寶寶真的會溶血性黃疸嗎?嚴重到要換血?
    媽媽是0型血,爸爸A型血或者B型血,可能會產生溶血性黃疸,但是前提是寶寶血型是跟隨爸爸,是A或者B,此時產生的黃疸稱為ABO溶血性黃疸。數據顯示,在足月兒中發生率約為12.0%~13.6%,其中約22.0%患兒可發生嚴重黃疸。其實也就是說,約十對夫婦中會出現1例,且A型血和B型血發生的概率幾乎相等。
  • ABO溶血性黃疸藍光照退下後會復發嗎?溶血性黃疸會影響智力嗎?
    很多人都知道「新生兒黃疸」,但對於「溶血性黃疸」還是很陌生。更不知道新生的寶寶如果患上溶血性黃疸的危險性。所以,如果新生寶寶如果在出生24小時之內出現黃疸現象,一定要及時治療,預防核黃疸的發生,做好新生兒圍產期保健,儘早診斷,做針對性治療。
  • 溶血性黃疸很嚴重?醫生:注意寶媽血型,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就行
    只是從來沒有考慮過的是,O型血的媽媽,還要在寶寶出生之前就擔心寶寶會不會出現病理性黃疸。這種病理性黃疸再細分下去,就是溶血性黃疸。但是,媽媽是O型血的話,寶寶就一定有可能患溶血性黃疸嗎?其實,這也是錯誤的,畢竟只有當媽媽是O型血,而爸爸不是O型血,比如A型血或者B型血,或者AB型血,寶寶都有可能患病理性黃疸。
  • 寶寶黃疸,寶媽粗心導致越來越嚴重,寶寶黃疸可能跟孕媽行為有關
    寶寶黃疸,寶媽粗心,結果黃疸愈發嚴重 作為新手媽媽,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想每時每刻都陪在孩子身邊,給孩子十全十美的照顧。 孩子出生後,在她夜以繼日的照顧下,寶寶褪去了剛出生時候「皺巴」的皮膚,越發趨近白嫩。 她本想著再過一段時間,寶寶的皮膚可能還會更白更嫩,沒想到,黃疸卻找上了孩子。 雖然寶寶的皮膚在慢慢變黃,但是,她也沒有特別的在意,根據她的了解,過不了幾天黃疸就會好的。
  • ABO溶血是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
    對於這樣的新生兒,經常會出現溶血性黃疸,那麼產生溶血性黃疸的原因又是哪些呢?下面我們就對新生兒溶血性黃疸進行一些簡單的介紹,看一下,對於這些新生兒,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進行護理和治療? 黃疸是常見症狀和體徵,其發生是由於血清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均可產生溶血性黃疸,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貧血和後天性獲得性溶血性貧血。
  • 病理性黃疸是新生兒異常表現,父母認識不足會「坑娃」,多注意
    但是,也有部分寶寶是由於疾病導致的黃疸,嚴重時甚至會危害到大腦發育,如果父母認識不足,混淆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一旦耽誤了治療,結果就是「坑娃」,給寶寶帶來額外的傷害。病理性黃疸的原因首先,第一個因素就是膽紅素生成過多,但是由膽紅素生成過多而導致出現病理性黃疸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有這麼幾個因素:1、溶血性黃疸:溶血性黃疸也是我們聽說較多的一種「母嬰血型系統不合病」,最常見的是ABO溶血,此外還有極少數
  • 給寶寶補充益生菌,有利於減退黃疸
    十個寶寶九個黃。很多寶寶在出生不久後就會遇到新生兒黃疸這第一道「坎」,這基本上也是困擾新手爸媽的第一個問題。有數據統計顯示:足月嬰兒在第一周時約50%有黃疸,早產兒出現黃疸的比例高達80%。如何可以準確的判斷黃疸輕重,爸媽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仔細觀察黃疸變化,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也可以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係,是黃色就要注意了。
  • 寶寶黃疸要曬太陽、停母乳?做錯了後果很嚴重
    「十個寶寶八個黃,自己會好不用管?」 「寶寶黃疸,快停母乳!」 「寶寶有黃疸,長大變笨蛋」...... 黃疸到底該怎麼做?菜鳥爸媽已經一臉懵圈。
  • 得了溶血性黃疸吃什麼好?
    主要是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或紅細胞受外源性因素損傷,使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釋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致使血漿中非脂型膽紅素含量增多,超過肝細胞的處理能力則出現黃疸。 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 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用茵梔黃退黃?警惕,這款「神藥」是國家禁用藥
    在很多育嬰論壇上,寶媽們交流著退黃的經驗,其中一個藥物被頻繁提起——茵梔黃。最近濫用茵梔黃的新聞引起了一波激烈討論...網絡新聞截圖想了解茵梔黃,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黃疸是怎麼回事?寶寶們到底有沒有必要進行退黃呢?1黃疸是什麼?
  • 寶寶黃疸知多少,關於黃疸的一切,父母要知道
    此外,相比足月寶寶而言,早產寶寶更容易由於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嚴重的後遺症。新生兒黃疸,就是寶寶在新生兒時期(出生~28天)出現黃疸,這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為什麼會出現新生兒黃疸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首先說說「膽紅素」這個名詞。
  • 寶寶的黃疸在多久後消失算正常?
    一般生理性黃疸,足月兒10天就可消退,早產兒多持續一段時間,2-4周可退,都屬於正常現象。生理性黃疸症狀輕者,膚色呈現黃色,在鞏膜、軀幹或四肢肘膝上,鞏膜3日可退,皮膚6日顏色正常;嚴重者,全身皆黃,黃疸持續時間長,但無貧血、無肝脾腫大、無核黃疸。若,足月兒大於2周,早產兒大於4周,黃疸不退,則要考慮病理性黃疸,特別是症狀出現早,出生一天內;程度嚴重;進展快,血清膽紅素每日上升,病情反覆者。
  • 正確了解黃疸,黃疸也並不可怕
    如果媽媽們無法判斷出具體的黃疸數據,那我們就看看面部,軀幹,鞏膜,四肢近端有沒有發黃的現象,如果寶寶精神正常,吃睡正常,並不是出生當天就發現黃疸,那我們就考慮是生理性黃疸。我們都知道了血紅素是由糞便排出的,那么正確的退黃方法就是勤哺乳,多哺乳,寶寶吃的多拉的多,自然排便就是最有效的退黃良藥。病理性黃疸很容易就判斷出來,寶寶若是在出生24小時內就發現了黃疸。
  • 寶寶黃疸與孕媽飲食有關嗎?
    一、孕媽O型血容易出現溶血性黃疸(俗稱: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嚴重,臉上、手腳、眼白等處發黃,黃疸出現早,進展快,黃得明顯,甚至呈金黃色,持續不退伴吃奶不好、精神欠佳,應警惕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
  • 新生兒黃疸會造成寶寶腦癱,寶媽不可忽視,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黃疸是新生兒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黃疸新生兒黃疸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膽紅素腦病以及腦癱等一系列後遺症。新生兒黃疸也是常見的現象,通常十個孩子九個黃,剛出生孩子如果有黃疸是正常的現象,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黃疸會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療。
  • 新生寶寶,黃疸問題知多少?
    養育一個孩子在路上要經歷很多的波折,也需要我們陪伴孩子一路成長,但這個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知識,以此來給孩子最正確的呵護和關愛。而在學習的道路上,永遠不能止步,只有我們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才能給孩子更加正確的護理。
  • 新生寶寶黃疸,新手爸媽不用焦慮不安
    老公給我打電話商量了一下,我們決定還是先不照藍光,畢竟寶寶的黃疸值下降了。我們給寶寶曬了幾天太陽,我給寶寶按摩了幾天,等到再去醫院檢查時,黃疸值變成了13點多。我們終於放下心來。其實新生兒黃疸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出生幾天的寶貝都會有。不過如果看著寶寶的小臉和皮膚很黃,家人難免擔心,會不會有其他什麼問題呢?
  • 黃疸嚴重會影響寶寶智力,新晉爸媽應該提前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紅紅問我的時候,我記得我的兩個孩子老大剛出生的時候黃疸值就在4左右,二寶出生時也只是有些高,最高的時候到了 14,當時只是吃了茵梔黃和媽咪愛。想到紅紅家孩子這麼小就要和媽媽分開,我才知道,原來黃疸不容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