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節前夕,市北區四方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籤約居民辛大媽的家屬將一面錦旗送到了市北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表達對四方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牟雁飛及家庭醫生團隊的謝意。
原來,就在前幾天,患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長期臥床在家的辛大媽突然病情惡化,出現嚴重感染並急性肝功損害,由於辛大媽年事已高,且有多種慢性病,入院困難,家屬來到四方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希望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能夠上門看診,實施居家治療。辛大媽的家庭醫生立即前往辛大媽家中,為她檢查治療,並積極聯繫上級醫聯體醫院專家進行遠程會診,辛大媽的病情在出現短暫反覆後得到控制,並一天天好轉起來。醫師節前夕,辛大媽的子女特地定製了一面錦旗,「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八個大字裡滿含家人感謝之情,充滿了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信任之情。
辛大媽的女兒表示:「母親一直在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診,也籤約在這裡,醫生對母親的身體健康狀況很了解,根據不同情況,醫生還會給出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治療和預防建議,溝通起來很順暢。而且,社區醫院還有三甲醫聯體醫院專家定期坐診和遠程會診,技術上也有保障,我們很信任他們。所以,當我母親的病情加重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想到了社區醫院的醫生們,非常感謝他們讓我母親又一次轉危為安。」
這只是市北區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提升,吸引居民「回流」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基層患者不再捨近求遠跑大醫院,而是樂意在家門口看病。
今年以來,市北區衛生健康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抓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加大衛生醫療領域「補短板」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
紮實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全面落實健康申報、體溫檢測、醫學巡查、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繼續實施嚴格的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對密切接觸者嚴格落實集中醫學觀察14天並進行2次核酸檢測措施;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技術方案要求,紮實做好公共服務類場所、交通運輸場站、學校等重點場所和特殊場所的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助力經濟社會全面復工復產。加快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病毒檢測實驗室)建設和區人民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提高實驗室檢測能力,滿足轄區疫情防控需求。
推進醫療改革全面深入
醫聯體合作深入推進,全區241個基層醫療機構與二、三級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協作,開展城市醫療集團、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服務,推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四種慢性專病醫療資源一體化,落實綠色轉診、專家坐診等機制,讓群眾得到實惠。繼續推行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推行藥品「零差率」,今年以來累計為群眾節省500餘萬元;持續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的監管,重點加強區人民醫院改善醫療服務、醫療費用控制、醫療質量管理等監管力度,提高群眾對公立醫院的滿意度。
推進醫療服務持續改善
創新實施雙網格融合健康服務。以全區22個街道大網格、137個社區、940個小網格為基礎,科學劃分網格化服務範圍,健全區、街、居、網格四級聯動組織體系,推動醫療衛生重心下移、深度融合,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醫聯體專家服務等工作有機融為一體,完成服務人數達30餘萬人次。
大力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投入1300餘萬元,完成11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工程,更新配備公共衛生服務設施、設備、家庭醫生隨訪箱等480餘件套。實施人才引進計劃,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首席全科醫師和首席公共衛生醫師,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0名,全科醫生轉崗和規範化培訓225人,全面提升了基層服務能力。深化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先行區建設,大力推進中醫藥服務,建成3所精品國醫館,推行20項中醫適宜技術及中醫體質辨識服務,滿足群眾中醫藥服務需求。
推進民生投入持續加大
抓好免費婦幼保健「三防治」服務(免費發放兒童維生素D、更年期女性中醫體質辨識和穴位敷貼、孕婦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建設38所智慧化接種門診等市、區政府實事6件,完成「三防治」、免費婚孕前醫學檢查、「兩篩一補」等服務1.3萬餘人;開展高危孕產婦閉環式管理模式,實施分類分級服務1837人次,全程追蹤服務高危孕產婦45人,有效保障孕產婦生命安全;紮實推進「一老一小」照護服務,構建起集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六位一體」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區人民醫院深化打造老年病醫院特色品牌,開展老年性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康復,晚期腫瘤綜合治療及臨終關懷等10餘項服務,19個社區衛生中心增加老年護理康復床位116張;實施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項目,開展心理健康調查評估,完成老年人心理健康調查1101人,為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講座服務,受益1.4萬餘人;發展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完成0-3歲散居兒童查體2344人次,入園兒童查體1794人次。
加大惠民政策宣傳力度,實施系統四大類36條免費惠民政策服務,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發放各類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5400餘萬元。
推進預防監督同步保障
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構建平戰結合、科學高效、功能完善的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加快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病毒檢測實驗室)建設和區人民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增加人員和應急分隊力量,實施24小時值班在崗,提高全區公共衛生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大力開展「藍盾行動」,加強專業質控工作,對轄區內7類20種公共場所、二次供水單位實施清單式、全覆蓋監督管理,開展口腔種植、醫療美容、毒麻藥品、醫療廢物廢水處置、美容美髮及住宿場所、職業健康、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病媒生物監測、學校採光照明監測等專項監督,共檢查醫療機構1300餘戶次、公共場所單位2500餘戶,構築起了健康安全屏障。
(通訊員:戰華)
發現「分享」和「贊」了嗎,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