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蓉
《極限挑戰》轉眼已走過了6個年頭,從2015年在東方衛視播出開始,收穫了一大批忠實觀眾,前三季更是分別創下了豆瓣評分9.2、9.3、8.2高評分,第四季雖然評分不是很高,但中等偏上。其導演嚴敏帶領「男人幫」耗費4年時間將《極限挑戰》打造成為國內大型勵志體驗真人秀節目的代表作之一。然而伴隨《極限挑戰》第六季上映後,與前幾季形成的巨大落差使大批觀眾對節目嗤之以鼻。
其實從第五季開始,節目就已經開始變味了。在最新一季中加入了新成員鄧倫,再加上老成員—迪麗熱巴、張藝興、王迅、賈乃亮、郭京飛、雷佳音和嶽雲鵬,本季則成了8位固定嘉賓。然而在本季《極限挑戰》播出第二期後,其成員張藝興又因為個人原因不得不告別節目,至此該節目的「男人幫」原班陣容只留下王迅一人,張藝興的退出無疑又將節目面臨的壓力和危機擺上了面前。
0101 節目被曝抄襲,觀眾情緒爆發
節目一上映,觀眾吐槽不斷,被指內容過於無聊,無法體現「極限」、「挑戰」真實意味,其中節目劇情更有抄襲韓國綜藝《新西遊記》之嫌,比如,在《極限挑戰》裡面有個環節:嘉賓要帶著一個尖尖的帽子擋住眼睛,透過帽子尖尖的小孔看球。這個和《新西遊記》裡面的劇情設置,簡直如出一轍。
不僅國內觀眾對此詬病,就連韓國網友也發起討伐。
其導演迫於輿論壓力,通過發微博疑似對抄襲風波進行回應,說道:玩得不一樣的狀態才是精髓,盛飯的容器一樣,不同味道的飯才是人需要品味的。從字面意思來看,似乎默認了抄襲無可厚非,這讓難以忍受抄襲的觀眾情緒一下爆發,評分更是跌出天際。
除了節目毫無新意,成員的大變動也是導致觀眾不買帳的原因,畢竟很多之前積累下的粉絲都是奔著情懷去的,前5季的「耍賴王」孫紅雷,「惡搞王」羅志祥,「摳門松鼠」王迅,「小狐狸」張藝興,「青島貴婦」黃渤,「老狐狸」黃磊,這6人幫,有著龐大的粉絲群體,如今新成員加入並沒有原班成員受歡迎。
0202 原有情懷發生改變,核心靈魂的「根」被拋棄
不知道你是否會有這種感受,一檔節目一旦連續播出數季後,其情懷多多少少會發生改變,例如《王牌對王牌》《奔跑吧》《極限挑戰》,很多已沒有了之前的精髓,如今發展有好有壞,例如《王牌》增加了沈騰和賈玲後似乎發展逐步看好,《奔跑吧》不再像之前一樣受歡迎,《極限挑戰》經歷了大換血後,似乎並沒有像《王牌》那樣取得不錯的效果,除去節目內容因素,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極限挑戰》在新成員的重新組合上缺少默契。
如果說《極限挑戰》成就了男人幫,那麼導演嚴敏則成就了極限挑戰。隨著嚴敏離開,不少網友感嘆,此後再無「雞條」!《極限挑戰》在經歷了總導演換人、老成員出走的巨變後,其節目的4大精華也被代謝而亡了。
1:人設與定位。嚴敏導演並不試圖賦予《極限挑戰》中每個MC的人設,而是力圖在團隊建立的過程中同步建立。
2:永遠不重複自己的節目。這意味著我們都從模式到主題到每一個細節的環境,我們都不會重複去做。這也意味著更多風險,很多節目都不冒這個風險,但《極限》沒有這個顧慮。
3:我們有本子,但是這個本子是實驗的參數,並不是規定你要說什麼話,或者說哪個人必須贏,哪個人必須輸,哪個人必須要說什麼話,有的只是這個實驗參數。
4:如果說這個實驗參數,能夠導出你所預計的結論,很棒!如果這個實驗能夠給出不一樣的結論的話,那可能更棒!意味著你有新的發現。
這就是為什麼,《極限挑戰》區別於其他綜藝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極限挑戰》第5季和第6季口碑為什麼下滑,永遠不重複的根已經被忘卻了,初心已逝,何來產出優質內容?
0303 必須求新求變的「綜N代」面對不斷變化的觀眾和市場需求,究竟該何去何從?
這是「流量為王」的時代,這更是「內容為王」的時代,故步自封,恪守成規固然會被這個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淘汰,但面對市場對綜藝節目的爆發式增長需求,國內的綜藝製作,並沒有顯示出埋頭苦思研發原創節目的心思,也沒有著手培養原創製作人,而是進入了一個「躺抄舒適圈」,國外火什麼,我們就抄什麼,人家有啥好的創意,我們就搬什麼。
創業難,守業更難,創新模式和堅守初心才能驅動「綜N代」延長生命周期的關鍵。要實現高質量的創新,需要的不僅是有能力的穩定團隊,更重要的其實還有節目製作方、平臺和廣告商的三方制衡。都2020年了,三方是時候該好好坐下來在節目內核和商業利益中做到有機融合,努力做下原創,別讓老粉寒了心。「永遠不重複自己,不做好走的路,不讓商業化模式侵蝕」這或許是一直都需要電視人堅守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