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死,皇位被奪,獨居冷宮,晚年的唐玄宗心情是怎樣的

2020-12-16 張生全精彩歷史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極具爭議的帝王,前半生功績卓著,頗具明君之像。後半生驕奢淫逸,導致烽煙四起,戰亂頻發。直至帝位旁落,落魄不堪,最後鬱鬱而終。

李隆基還是臨淄王時,就聯合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自己也因此獲得太子之位。很快,在其父李旦的禪讓下,即位當皇帝。

(唐玄宗劇照)

隨後又發動「先天政變」,剷除了野心膨脹的姑姑太平公主。由此乾坤獨斷,大權在握。

獨攬大權的李隆基勵精圖治,整頓吏治,任人唯賢。提拔了史上著名的賢相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使得朝政為之一新。同時通過精簡機構,恢復了國力,百姓因此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官員勤政廉潔,恪盡職守。

在李隆基的英明統治下,盛唐的序幕徐徐拉開了,締造了被後世譽為「開元盛世」的輝煌。

這時的李隆基可謂風光得意,英明神武。大詩人杜甫曾作詩《憶昔》來形容「開元盛世」的氣象:「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這樣的盛世讓李隆基不免飄飄然,享樂奢靡之風悄然興起。李隆基也變得剛愎自用,寵信奸佞,一味聲色犬馬,窮奢極欲。

李隆基的昏庸,終於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叛軍勢如破竹,不可阻擋。在平叛的過程中,他又昏招迭出,用人失察,致使潼關失守,叛軍直搗長安。

這時的李隆基,急急如喪家之犬,拋家舍業,帶上摯愛的楊玉環和寵臣楊國忠,倉皇出逃,欲往四川避難。

那麼,李隆基逃出長安,到楊貴妃被賜死後,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安史之亂)

一、當70歲的李隆基逃離長安城的那一刻,他的內心是無比悔恨的。

他恨安祿山的背叛,當朝臣數次上奏「祿山必反」時,他仍自信的說:「祿山,朕推心待之,必無異志。」他也恨自己的仁慈,給了安祿山三個節度使的大權,讓他手握重兵,反噬自己。

由於走得太過匆忙,李隆基一行攜帶的盤纏不多,途經馬嵬坡時,侍從們早已人困馬乏,飢困交加,加上天氣酷熱,因此拒絕前行。

太子李亨和姦相楊國忠素有嫌隙,終於等到了矛盾爆發的這一天。

於是,陳玄禮煽動隨行禁軍譁變,以「楊國忠是導致叛亂的根源和意圖聯合吐蕃謀反」為由,亂刀砍死了他,而後又逼迫李隆基勒賜死了楊玉環。

二、當楊玉環香消玉殞的那一刻,李隆基內心無比悲憤的。

作為堂堂一代帝王,居然保護不了自己的心愛之人,還親自下旨勒死了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摯愛命赴黃泉而無能為力。

至此,李隆基用楊氏兄妹的性命,換得了臣工的保護,一路西逃入川。

但太子李亨不願放棄,他選擇了北上朔方。在眾臣的擁護下,自立為帝,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此時的李隆基還蒙在鼓裡,渾然不知,仍在以皇帝的身份發出一道道聖旨,指揮平叛。直到得知李亨即位的消息後,才被迫將皇位禪讓給李亨。

(楊玉環劇照)

三、當李隆基頒發禪位詔書的那一刻,他的內心是無比悽涼的。

面對帝王權力的巨大誘惑,即便親如父子,也毫無溫情可言。

李亨擅自立為帝,等同叛亂,但李隆基又能怎樣呢?畢竟這大唐江山是自己一手敗壞的。當李隆基踏出長安城的那一刻起,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不過好歹江山未改姓,不如索性做個順水人情,把這帝位禪讓了吧。

公元757年,安祿山被殺,李隆基也從成都返回了長安。被李亨安排住在了興慶宮,身邊也只有高力士和陳玄禮。

四、當李隆基重新踏入興慶宮的那一刻,他的內心是無比複雜的。

他一方面對楊玉環的死耿耿於懷,另一方面也為李唐江山終未旁落,而暗自慶幸。

所以,李隆基回到長安後,就迫不及待地派人祭奠楊玉環,並打算為她改藏。

不過,當初擁立李亨的宦官李輔國堅決反對,只給李隆基帶回了楊玉環生前的一個香囊。李隆基將寵妃的香囊終日藏於袖中,並找來畫工,描摹楊玉環的肖像,懸掛起來,和心愛之人朝夕對視。

李隆基也會偶爾和以前的大臣們聊聊天,回憶一下當年叱吒風雲的帝王生涯,努力用「當年勇」來支撐自己。

但僅有的這點慰藉,也在李輔國的反覆挑撥下,化為烏有。李亨因聽信讒言,猜忌李隆基,放縱李輔國將李隆基軟禁在了甘露殿。

親信高力士也被冠以「潛通逆黨」的罪名流芳巫州,陳玄禮被勒令復出為官。偌大的宮殿,只剩下形單影隻的李隆基一人。

(高力士劇照)

五、當高力士跪別李隆基的那一刻,他的內心是無比絕望的。

李唐江山在李隆基的手裡走向盛世,又在他的手裡沒落崩塌。他知道,他的一生功過,註定將被後世反覆評判,供後人鑑戒和思索。

公元762年5月3日,鬱鬱寡歡的李隆基駕崩於甘露殿,終年78歲。

(參考資料:《舊唐書》)

相關焦點

  • 唐玄宗李隆基是不是明君?為何甘願將皇位拱手相讓?
    唐玄宗李隆基是不是明君?為何甘願將皇位拱手相讓?唐玄宗李隆基可不是將皇位拱手相讓的,他是被逼無奈當上的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執政前期,可以說是非常賢明的,開創了比較著名的開元盛世。可以說是,將唐朝的繁盛,推進了一大步。但是唐玄宗執政後期,志得意滿,奢靡腐敗。可以說「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毫無根由的信任安祿山,將三個藩鎮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了安祿山,才使得安祿山有了造反的資本。
  •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竟然如此悽慘,真的想像不到
    這才惹得憤怒的衛士們反了天,鬧出轟動的「馬嵬驛之變」,嚇得李隆基不得不賜死楊貴妃來換太平。晚年的孤苦,就此開始,在唐玄宗李隆基被手下的軍士逼著殺掉楊貴妃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的悲慘結局,一個原來的九五之尊,淪落為一隻喪家之犬,都連自己的禁衛軍都控制不了了,更何況天下。這時候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連招呼都不打,自立為皇帝,昭示了唐玄宗時代的結束,也代表著唐玄宗被迫成為了太上皇,從此開始他新的生活。
  •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悽慘,他應該這樣嗎
    說起唐玄宗李隆基,我們對他的評價往往是分階段的,不得不說,李隆基在位前期還是以為賢明的君主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情。然而到了老年,卻也犯了一些錯誤,這就不得不提他和楊貴妃了,二人的愛情確實難能可貴,不過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有很多的不得已,比如馬嵬坡賜死楊貴妃。
  • 唐玄宗李隆基:世人只知風花雪月楊貴妃,哪知同甘共苦糟糠妻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纏綿愛情早已是人盡皆知而且也常常為人津津樂道。除了楊貴妃以外,如果歷史知識豐富一點的朋友應該知道唐玄宗在楊貴妃之前還有一個十分寵愛的妃子即武惠妃,然而不知朋友們是否知道唐玄宗的原配夫人是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唐玄宗李隆基的這位糟糠之妻。王皇后影視形象唐玄宗的原配夫人王氏在李隆基還是臨淄王時便嫁給了他。
  •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在李隆基最初當上皇帝時,他還是很勵精圖治的,那個時候的他絕對是一位好皇帝。可是,人總有變的時候,當皇帝時間長了逐漸感受到了這其中的樂趣,李隆基也開始放飛自我了,開始各種吃喝玩樂。
  • 李隆基本是庶子,卻成為了唐玄宗,而皇位竟是他哥哥親手奉送
    眾所周知,李隆基是唐朝的唐玄宗,對於他的事跡,大家幾乎耳熟能詳,而且他還開創了唐朝的「開元盛世」,成就了繁華的盛唐。但李隆基卻在晚年犯過錯誤,他過度寵溺楊貴妃,不理朝廷,致使安祿山作亂,從而爆發了「安史之亂」,總而言之,唐玄宗是功過皆有的。但實際上,李隆基其實只是唐睿宗的庶子。
  • 唐玄宗稱她為「梅精」,楊貴妃視她為勁敵,她就是梅妃江採萍
    環肥燕瘦,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四大美人之中的楊貴妃和趙飛燕。在唐朝,環肥燕瘦中的「燕」卻另有所指,她就是唐玄宗的寵妃梅妃江採萍。1相傳江採萍出生在福建莆田,父親江仲遜是當地的神醫,對女兒十分寵愛。江採萍在父親的教導下,九歲能誦二南,15歲便能寫文做賦。
  • 唐玄宗李隆基最愛的女人原來是她?楊貴妃居然落選了
    武惠妃與唐玄宗的兒子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在武惠妃的幫助下,二人很快奉旨成婚,楊玉環成為壽王妃,也就是唐玄宗與武惠妃的兒媳。武惠妃死後,22歲的楊玉環偶遇年近六十的唐玄宗,令唐玄宗過目難忘,27歲時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唐玄宗沉迷楊貴妃美色,耽誤國事,後引起禁軍譁變,唐玄宗迫於無奈處死楊貴妃。
  • 楊貴妃給大自己16歲的乾兒子安祿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後:重賞
    二是楊貴妃的寵幸。安祿山看似忠厚,實則奸猾。他深知伴君如伴虎,自己的地位只憑藉唐玄宗的個人喜好,是不穩定的。於是他想盡辦法,與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搭上了關係。
  • 唐玄宗專寵楊貴妃,為啥楊貴妃卻不能生育?
    這不就被自己的公公唐玄宗看上了。 楊玉環當時入宮成為了貴妃的時候,唐玄宗已經61歲了。在現代來說,也是個老年人了,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下降了不少,而在古代,年過花甲都算是很少見了,生育能力更不用說了,很可能已經沒有了。
  • 楊貴妃和唐玄宗在一起11年之久,為什麼楊貴妃沒有生下一個孩子?
    從楊玉環最初於745年被冊立為貴妃到756年死於馬嵬坡,兩人在一起11年之久,但是楊貴妃卻偏偏沒有為唐玄宗生下一個孩子。那麼就奇怪了,這其中肯定有什麼問題!(唐玄宗和楊貴妃影視形象)要知道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是沒有感情問題的。既然如此,那麼就說明要麼唐玄宗不行,要麼是楊貴妃有問題,又或者說是他們兩個都有毛病!那麼究竟如何呢,這要是放到現代直接拽到醫院做個檢查,分分鐘結果就出來了。可是這兩是1300多年前的古人啊,又沒有這麼先進的檢查方法,又該怎麼辦呢?
  • 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別說李白刻意拍唐玄宗的馬屁,但誇讚唐玄宗的語義,那是無論如何都逃不了嫌疑的。誰叫我是一個被安排的候選人物呢?此後,唐宮一有活動,李白就作為「記者」,每次都報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活動,以及他們的愛情豔事。那年,一代詩仙大才子李白可謂盡職盡責:唐玄宗和楊貴妃遊宜春苑,他報導了《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暮春,唐玄宗與楊貴妃於興慶宮沉香亭賞牡丹,玄宗想要聽新詞入曲的演唱,李白不但作了《清平調》的詞,還同樣寫了新聞的報導;入夏,玄宗泛舟白蓮池,李白又報導了《白蓮花開序》;緊接著是《春日行》
  •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悽慘,敗在了哪?
    下面就和大家談談李隆基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巔峰的。因為其奶奶武則天,把李氏唐朝拿走了,其父親李旦被武則天隨意拿捏,李隆基小的時候自然沒有什麼地位(畢竟自己老子都那麼菜)。還被逼過繼給自己的一個叔叔,小的時候,沒事幹了,就研究研究音律啥的,可以說還是一個很有情調的人。
  • 愛江山更愛美人,唐玄宗寵愛的三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
    梅妃劇照武惠妃死之後,唐玄宗終日鬱鬱不樂。太監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煩惱,於是跑遍了大江南北,為他尋找美女,就找到了江採萍。她入宮之後,唐玄宗驚為天人,把先前的煩惱一掃而空。楊玉環出現後,梅妃由於年齡見長和唐玄宗的審美疲勞,漸漸地失去寵愛,並被打入了冷宮。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倉促逃跑,未帶上困於冷宮的梅妃,她投井自盡,一代才女就這樣香消玉殞。在梅妃的身上,唐玄宗對她的寵愛,完全屬於興趣而為,應該沒有多少真的感情,只是給他帶來了歡樂,填補了武惠妃在唐玄宗心理的空虛地帶。
  • 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在白居易的《長恨歌》到底是恨還是愛?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是家喻戶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該詩創造了唐玄宗與楊貴妃迴旋婉轉的動人愛情悲劇!白居易的這首《長恨歌》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但他在位的後期卻沉湎酒色。然並卵,我們肯定都會想到有名的「楊貴妃」,提起二人,小編不得不說就是他們的愛情故事,既又是讓人感動,卻也是讓人悲慘啊!這在白居易的《長恨歌》裡深有體現。
  • 安史之亂後的唐玄宗,晚年被迫退位,幽禁宮中,竟絕食而死
    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社會無比富裕開放,風雅和諧,但後期,逐漸陶醉在自己成就中,開始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擅長嫉賢妒能,打擊異己的奸人,拒絕納諫,與楊貴妃極盡驕奢淫逸,終於安史之亂爆發,公元756年,潼關失守,唐玄宗逃往四川,在西逃的路上,走到驛站馬嵬時,禁軍們不滿情緒高漲,於是在太子李亨的暗中支持
  • 歷史上唐玄宗哭瞎雙眼是真的嗎 妖貓傳中則是被白龍抓瞎
    在電影《妖貓傳》中,唐玄宗晚年因為思念楊貴妃哭瞎了雙眼,但其實是白龍弄瞎的!而令人好奇的是歷史上唐玄宗哭瞎雙眼是真的嗎?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妖貓傳》中,在大唐巔峰時代,全天下的寵愛都集於一人之身——楊玉環。恰逢她的生辰,唐玄宗為了向全天下昭示他對楊貴妃的寵愛,舉辦了一個前無古人奢華至極的「極樂之宴」。
  •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悽慘?不見血但很殘忍
    唐明皇李隆基殺死楊貴妃以後的生活還是很悽慘的,但是,即使這樣他還是殺死了楊貴妃。為什麼?他要活命,如果不殺楊貴妃那他就得死。楊釗到達長安後立即把這些財寶贈送給楊貴妃姐妹,並且說這是章仇兼瓊送的,於是楊貴妃姐妹就經常在李隆基面前說章仇兼瓊和楊釗的好話,而且進一步的把楊釗引薦給李隆基,楊釗被封為金吾兵曹參軍,由此他就可以隨侍奉官進入宮中了。楊釗不但會巴結楊貴妃姐妹而且還很會巴結逢迎朝中權貴,於是楊釗官運亨通,很快就擔任了監察御史,不到一年就成了身兼15個職務的朝廷重臣。
  • 唐玄宗盛寵楊貴妃11年,為何沒有生下一個孩子?
    歷史上的唐玄宗是個風流皇帝,他的後宮最多時有4萬個宮女,但這樣他都還不滿足,還要到外面去風流快活,他寵愛的梅妃就是在風流場所認識的。最不齒的是楊貴妃都是他從兒子那裡搶來的,楊貴妃本來是唐玄宗兒子李瑁的兒媳婦,不過這都不能阻止他將兒媳婦搶過來。
  • 故宮的冷宮為什麼至今不開放,溥儀晚年道出真相,其實大家都想錯了
    一 在不少關於古代宮廷的影視劇中,基本上都會出現這樣一個劇情:皇帝的後宮佳麗為了爭得皇帝寵愛,或者為了自己的皇子能夠坐上皇位而勾心鬥角,動用各種手段陷害對方,最終失敗的一方失寵,更有甚者被皇帝打入冷宮,永遠不得踏出冷宮半步,一兩丫鬟相伴,孤獨終老,下場十分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