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教師待遇、教學基礎設施薄弱等現象,一直是困擾我國教育發展的瓶頸,對此,相關部門一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和政策優化,通過以下手段,使勁解決以上問題。
一、資金投入
1、「十三五」期間,國家發改委累計安排990億元,支持一大批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教育以及「雙一流」高校等各級各類學校建設,顯著改善了我國教育基礎設施。
2、為了讓鄉村教師居住安心,圍繞推動解決鄉村教師「來不了」「留不住」的現實問題,國家發改委持續支持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中央投資超過200億元,支持建設了40多萬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從高原、山區、牧區等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做起,有力改善了鄉村支教、交流和特崗教師的基本工作生活條件,為他們安心從教解決後顧之憂,也為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二、培養人才
1、為破解校企人才雙向流動壁壘、促進「雙師型」人才培養,「十三五」期間國家發改委安排了238億元,支持各地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學校建設了近1000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2、同時深化產教融合改革,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實踐機會,為教師自我提升和職業發展創造重要平臺。也加快了教師到企業一線鍛鍊提升、企業技術人員到校兼職任教的交流步伐,使廣大教師在校企雙向流動中,擁有更加豐富的人生機遇,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改善教師待遇、增強職業吸引力
國家對教師工作、生活、成長的關心,讓教師待遇不斷提升,職業吸引力進一步加大。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布和介紹,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各地高考成績排在本省前30%的畢業生報考師範專業的比例平均是18.3%, 2019年,達到了33.4%,比2018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高考成績排在本省前30%的優秀畢業生中,有超過半數或者接近半數報考師範專業的現象。
同時,招聘新教師崗位的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2020年某省會城市招考912個中小學教師崗位,報名人數達到1.9萬,報名人數和招考崗位比例達到20:1。
但,僅僅只是採取以上的舉措,還遠遠不能解決我國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所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國家還將舉辦多項活動。據任友群介紹,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主要活動有以下8項。
第一,召開全國教師發展大會。
第二,加快出臺強師惠師舉措。8月,教育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即將印發,督促各省份年內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第三,「特崗計劃」實施15周年系列宣傳活動。
第四,「國培計劃」實施10周年系列宣傳活動。
第五,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
第六,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
第七,舉辦感念師恩宣傳活動。
第八,集中走訪慰問教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