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
聖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深以為然。
人生的煩惱是源源不斷的,而人一下子把所有的煩惱都攬下的話,那人怎麼能夠承受得住呢,這樣始終讓自己瀕臨崩潰。
所以,人活著,應該活在當下。正如曹操那一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人生能夠吃飽喝足,便是幸福,不要想太多,想得多了,並非是好事,想多了,煩惱自然就多了,這樣積累著,總會壓垮自己的。
1、想太多,得不償失
想起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木匠,師徒二人,趕路去參加一個村莊的盛會,但在途中,他們遇到了溪流,這條溪流水流很急,兩人便停下了腳步,再想,如果貿然過去,一定會遇到危險,師傅便四處打探了四周,決定砍下一棵樹,做成獨木舟,划過去。
於是在徒弟的協助下,兩人便很快地打造出了一個獨木舟,順利地渡過了河,到達了對面的岸上。
於是師傅就把獨木舟放在了岸上。
徒弟便提出了困惑,說那個村莊我們都還沒去過,不認識路,萬一路上還會遇到河流呢,我們豈不是沒有工具過河了?
師傅在徒弟的堅持之下,也沒再說什麼了。
兩個人就抬著獨木舟上路,沒想到獨木舟那麼重,沒走多遠,兩人很快就被獨木舟累垮了。他們走走歇歇,但一路上都沒有遇到河流,就這樣去到了村莊之後,盛會也結束了,這就是得不償失。
這個故事雖然很短,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因為一件事情而想太多,預備好幾個萬一,結果活活把人累死,卻什麼也沒有發生,就像那師徒二人一樣,焦慮太多,卻最終得不償失。
所以,人活著,總是擔心這,擔心那,結果把自己累壞了,才知道放寬心的重要性。
2、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
《列子·天瑞篇》中有一篇講的是一個杞人憂天的故事。
在杞國有個人總是在擔心天會不會塌下來,於是自己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旁人見他那麼憂愁,便去開到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裡活動,怎麼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杞人說:「天如果是氣體,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
旁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麼。」
杞人又問:「那土地壞了又怎麼辦呢?」
旁人回答說:「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麼地方是沒有土塊的。 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麼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經過旁人不接思索地回答到,杞人終於放心下來了。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說的是樂觀派和悲觀者的區別。
樂天派對待人生和人生,態度總是積極樂觀的,而悲觀派,才會像這個杞人一樣,整天在糾結,在煩惱,就是想不開。
這個故事也嘲笑了那些整天為了一些沒必要的擔心而傳播負能量,既影響自己,也影響別人,所以,告訴世人,不要做毫無根據的擔心,沒必要,好好生活就行。
3、顧慮太過,適得其反
有人問農夫:「種了麥子了嗎?」
農夫說:「沒,我擔心天不下雨呢?」
那個人又問農夫:「那你種棉花沒?」
農夫回答說:「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農夫:「那你種了什麼?」
農夫說:「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就這樣,農夫啥也沒用,顧慮太多,結果等到別人家收成的時候,自己只能觀望。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凡事都要束手束腳,畏畏縮縮,到最後只有一種結果,就是一事無成。
人生中,想要活得比別人好,就必須學會果斷,不要優柔寡慮,勇敢一點,向前邁一步,總會有收穫的。
結語:在人生中,如何避免因為擔心過度而累到自己呢?
曾有人提出兩個抗壓的方法:一個是別在意小事,二是,看開一點,大事變小事。這樣子,人生就不會有太多煩惱了。
盡人事,聽天命,一切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