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騎驢的狼」,故事很短,道理卻深

2020-12-11 人生智慧全解讀

經典寓言故事:「騎驢的狼」,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

一頭狼正在森林裡覓食,很快它就發現了一頭驢。狼舔了舔嘴唇,心裡很高興,心想終於可以填滿飽肚子了。然後,他一下子跳出來,攔住驢的去路,問驢:「夥計,你從哪兒來的?」

「我剛從村子裡來的。」驢回答說,這頭驢年紀不大,也一直在生活在村裡,很少出門,但是關於狼的種種惡行它是知道的,打肯定打不過,只好想辦法應付。

「這樣啊,」狼說,「你來得正是時候。我肚子餓得咕咕叫,你應該不介意成為我的食物吧!」

驢子聽了連忙搖頭,假裝豎起耳朵,倒退了幾步求饒道:「尊敬狼先生啊,拜託別吃我吧!」

「不行,我必須吃了你,」狼說,「我餓了,就是要吃你!」

「哎呀,狼先生啊,你就是吃了我,也只能管一頓飯啊。」驢說:「你還是別吃我了,我可以幫你抓到更多的獵物,足夠你吃一年的呢!」

「真的嗎?獵物在哪?」

「千真萬確!狼先生,這樣吧,請你騎到我的背上來,我馬上把你送到草地去,那裡有一群一群的肥羊,還有一些小羊羔,它們的肉又嫩又鮮,肯定比我的肉好吃。到了那兒,你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聽驢這麼一說,狼馬上動心了,除了能吃到最愛吃的羊,騎在驢身上也是挺威風的一件事。何況,到現在為止,從來也沒有人稱他為「先生」,這頭驢對他實在很尊重,吃了它實在有點不好意思!

狼已經把自己確確實實地當成一位「先生」了。他朝驢看了一眼,說:「好吧,就這樣決定了!我同意騎到你的背上了,可是得有個條件:第一是你不許亂蹦,不許亂跑,要走得穩穩的,專門找平地走才行。要是讓我感受到顛簸,那我可不樂意!」

「狼先生,你就放心吧,我一定讓你騎得舒舒服服!」

就這樣,狼騎到了驢的身上。為使自己牢固,他用牙齒死死地咬住了驢的長耳朵。驢在森林裡沿著小路慢慢悠悠地走著,他走得很穩,很慢,遇到大樹枝、大石頭,他都小心翼翼避開,一邊走,一邊還問:「狼先生,怎麼樣,還舒服嗎?如果感覺到顛簸的話,請您告訴我。」

「還不錯!」狼說,「一點也不顛。就這樣繼續往前走吧。注意,可別惹我生氣啊!」

狼騎在驢背上,東瞅西瞧,萬分得意。他想:「也許我確確實實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先生呢!」

驢走著走著,已經出了森林,朝一個村子走去,狼卻沒有注意到。

「喂,驢啊,羊群在哪兒呢?我怎麼還沒有看見呀?」狼肚子餓了,著急地問。

「馬上就要到了,狼先生,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別急嘛!」

驢越走越快。過了一會,狼又問:「羊群、小羊羔到底在哪兒呢?」

「馬上就到,狼先生,就在前面,我加下速度吧!」說著,驢跑了起來,一口氣馱著狼跑進了村子裡,在村裡的大路上邊跑邊喊:「大家看哪,我馱來了一隻狼!」

人們一聽,都從屋裡跑了出來,有的拿棍子,有的拿叉子,有的拿鏟子,人人都喊:「你這個壞東西,你咬死了我們多少羊!現在你又想害驢了,大家快來打惡狼啊,千萬別放過這畜牲!」

村裡的狗們也跑了出來,汪汪汪地喊著向惡狼撲過來。看到情況不妙,狼趕緊從驢背上跳下來,不要命地向村外逃去,一邊跑,一邊想:

「我們狼除了戰鬥中,就從來也沒有騎過別的動物。今天我胡亂逞能,騎到驢的身上去了,作威作福了一陣子,可這下子小命估計不報了!如果能逃出去,我以後再也不當這個『先生』,再也不騎驢了!」

有些人得到別人的一點誇讚,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洋洋得意,忘乎所以,以致於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忘記了。就像故事中的狼,相信了驢的吹捧,到嘴的鴨子飛了不算,還挨打挨罵,落荒而逃。所以說,現實生活中,千萬要把握好自己、認清自己,要時常反省,反省才能自醒,自醒才能自勵,自勵才能進步。(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寓言故事:「狼和狗的幸福」,故事雖短,道理卻深
    寓言故事:「狼和狗的幸福」,故事卻短,道理卻深!一頭狼,不幸地陷入了絕境之中,它被那些獵狗所追殺,光顧著逃命,已經好幾天沒吃什麼東西了,也沒怎麼休息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它又遇到了一隻高大威猛的狗。放到往常,狼肯定二話不說,會衝上去和這隻狗打上一架,將它撕成碎片,狗肯定不是它的對手。可現如今的狼,又餓又困,戰鬥力可以說是降到了最低,選擇硬拼的話,肯定會吃大虧,搞不好小命就送到這了。於是,狼沒有硬拼,而是裝作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開始和狗套近乎,讚美這隻狗長得一臉福相,肯定生活的很幸福。
  • 《狼和小羊》這則故事 到底出自《伊索寓言》還是《克雷洛夫寓言》?
    記者 姜曉蓉 《狼和小羊》到底出自哪裡? 小朋友質疑的問題,到底哪個說法準確? 我們先找到了三年級下冊的部編教材,其中第二單元的內容是寓言,要求是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圖畫的內容寫清楚。在語文園地中,提到了這麼一段話—— 除了中國的寓言,還可以讀一讀其他國家的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都在世界上有很大影響。
  • 寓言故事:「命喪狗嘴的烏鴉」,故事雖短,道理卻深(深度好文)
    以下分享一個寓言故事「命喪狗嘴的烏鴉」,故事雖短,道理卻深。這個故事就會告訴你:人生的不快樂,都是因為欲望過多所致!恍然大悟。來看這個寓言故事:在某戶人家門前,一隻大黃狗正在享用著主人賜給它的美食,一個肥美的肉骨頭,而在門前的大樹上,停落了一隻烏鴉,這隻烏鴉生性貪婪,看著正在啃肉骨頭的大黃狗,頓時心生慾念:「為什麼這傢伙有肥美的肉骨頭吃,我卻吃不上,不行!我得把它奪過來!」說幹就幹,這隻烏鴉瞅準機會,猛撲了下去,在大黃狗的頭上狠狠地啄了一下。
  • 小學語文閱讀專項十——總結寓言故事的道理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樣式之一,也是小學閱讀理解中重要的一部分。「寓」是寄託,「言」是語言文字。寓言通常用虛構的隱喻性小故事來說明一定的道理,給人啟發和教育。所以因其篇幅短小,故事性強,寓意深刻等特點,出現在閱讀理解中往往是讓學生理解寓言故事的諷刺和勸誡作用,因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寓言故事的道理,針對文章總結、歸納寓意。有以下幾個步驟:一、理解內容。
  • 故事很短,道理很深!(值得一讀)
    深以為然。人生的煩惱是源源不斷的,而人一下子把所有的煩惱都攬下的話,那人怎麼能夠承受得住呢,這樣始終讓自己瀕臨崩潰。所以,人活著,應該活在當下。正如曹操那一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寓言故事道理多,孩子都看懂那些故事外的哲理了嗎?
    相信各位家長給孩子看過不少寓言故事比如我國古代許多優秀的寓言——《揠苗助長》、《葉公好龍》、《亡羊補牢》、《猴子撈月》等;以及一些國外的寓言作品,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那麼什麼叫寓言呢?所謂寓言,就是在具體的故事裡寄託一些道理或教訓的。那麼寓言中蘊含的那些道理,孩子是否能夠理解透徹?寓言的故事大多都是虛構出來的,且篇幅短小、結構單一,層次非常清楚,故事中還經常使用擬人、誇張、諷刺等表現手法。
  • 「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
    著名兒童文學家嚴文井曾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但背後往往藏著深刻的道理。線上學習,習得方法班主任謝老師在下午的在線答疑時間帶領隊員們回顧了第二單元寓言故事所蘊含道理,教給了隊員閱讀寓言的方法: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聯繫生活深入體會故事中的道理。
  • 「鄭人買履」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人們什麼道理?
    「鄭人買履」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人們什麼道理?這個寓言故事通常用來譏諷那些「只從書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的教條主義者,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書本上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鄭人買履」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人們的第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有個標準我們許多寓言故事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大多數寓言故事裡的主人公都是蠢笨的,被譏諷、被挖苦的,因為他們的言語或者行動曾經鬧出過笑話,是被世人視為另類或者蠢笨的。
  • 小學生寫寓言故事:用一個故事,告訴讀者一個道理
    你有讀過瓊·穆特的《禪的故事》嘛?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隻叫「靜水」的大熊貓和三個小孩兒發生的故事。每一次,一個小孩兒來找靜水時,靜水就為他們將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只是故事,但是卻在背後隱藏著一個寓意。
  • 素材新解之寓言故事篇——《狼來了》
    《狼來了》是一個枕邊寓言故事,是民間口口相傳下來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富有教育意義,教育孩子要誠實,不要撒謊。故事已多次被印成圖書,甚至拍成動畫片,繼續伴隨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長。——百度百科新解1.村民的角度解讀——輕信別人,缺少自我的判斷面對放羊娃的第一次撒謊,善良的村民,出於善良放下農活,拿著鋤頭和鐵鍬上山打狼救娃,結果發現是放羊娃的惡作劇;第二次,第三次亦然。輕信娃的「好玩」,缺少理性的判斷,才能多次上當!
  • 伊索寓言兒童故事:狼和小羊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伊索寓言兒童故事:狼和小羊 2015-10-14 11:38 來源:網絡 作者:
  • 位列世界三大寓言故事的《拉封丹寓言》,好看又能學法語!
    《拉封丹寓言》是法國文學史的一座裡程碑,所有法國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拉封丹寓言。它的作者是讓·德·拉封丹,他生活在17世紀,本來應該先成為一個修士,然後成為律師,但他將全身心奉獻給了文學。#寓言#故事。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伊索寓言》教案/考點/賞析,小故事卻告訴我們一生的大道理!
    知識點一,關於伊索和《伊索寓言》伊索是《伊索寓言》的編作者。伊索相傳是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希臘人,是一個被釋放的奴隸,他善於講一些動物的故事。但是《伊索寓言》並不是都伊索創作的。《伊索寓言》是集合了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的很多故事,其中有一部分是伊索講的故事。
  • 4個厚黑寓言,故事雖短,寓意卻深,看完豁然開朗,勝讀10年書!
    以下分享4個讓你醍醐灌頂的厚黑寓言,故事雖短,寓意卻深,看完豁然開朗,勝讀10年書!寓言1一次,習慣白天活動晚上睡覺的燕子與習慣白天睡覺晚上活動的蝙幅相遇並產生了爭論。這則寓言蘊含著這樣一條厚黑道理:為人處世,人際交往,如非必要,就不要與人爭論,即使想要爭論,也首先要看清對象,與那些胡攪蠻纏、根本沒有爭論基礎的人爭論,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此時,不妨厚臉一笑,打個哈哈,不必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
  • 7則古文寓言:故事很短,卻蘊藏大大的道理
    寓言毅霖教育每一篇文章後附有文字精闢的智慧小語,啟人心智。這則寓言說:人到七十歲,想要學習,為時不晚,它告誡人們,學習不分老少,活到老學到老,精益求精,永遠受益。這篇寓言說明,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
  • 《孩子必讀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寓言故事的「臻選百科」
    寓言是古今中外口耳相傳的故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可在浩如煙海的寓言故事中,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寓言故事呢?本書臻選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篇,涵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和《中國古代寓言》。承載古今中外千百年的智慧:闡釋道理,以生動的比喻說明生活的哲理和智慧;諷刺現實及人性,懲惡揚善,給人以警醒;講述學習態度和方法,給人以借鑑意義。
  • 英語寓言故事:The Wolf and the Lamb 狼與小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英語寓言故事:The Wolf and the Lamb 狼與小羊   WOLF, meeting with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一篇篇短小的寓言故事裡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三(3)班 馬奕茗古時候的人們早就發現了「通過故事講道理」這種巧妙的方式,流傳開數不清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雖只寥寥數語,卻勾畫出一幅幅情節生動的畫面,古人的智慧也便在這一幅幅畫面上得以鮮明呈現,令我們不斷收穫啟發與思考。
  • 公務員常識真題:下列寓言故事與《農夫與蛇》表達同樣道理的是?
    2018深圳真題寓言,通常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用比喻性的故事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下列寓言故事與《農夫與蛇》表達同樣道理的是A.《東郭先生》B.《漁夫和金魚》解析:農夫與蛇出自《伊索寓言》,主要講述農夫發現一條凍僵了的蛇,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它,結果反被蛇咬死的故事,告訴人們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對那些惡人不能心慈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