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著火,喝著茶,聊著天,張家界的「屋場會」火了

2020-12-24 湖南頻道

「屋場會」,一個冒著鄉氣的土著詞,最近很火,值得上一下熱搜。

實際上,這是一個地方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又一個「楓橋經驗」。觀潮君曾經於10月13日就推出了一篇《屋場會+志願服務模式,武陵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C位」佔道》的文章,引發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隨著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伴隨國家全面建設現代化的「十四五」時代進程,擺脫貧困的中國基層,面臨的另一個重大課題就是現代化條件下的社會治理創新。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浙江、陝西、山西、吉林、湖南等地考察時,就基層社會治理作出過一系列重要指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如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適應社會治理新常態?近幾年來,張家界緊扣基層實際,緊盯群眾需求,通過廣泛召開「屋場會」,以小切口疏通了基層治理的一系列難點、堵點、痛點,碰撞出了鄉村治理的好聲音。

下面,觀潮君就通過親身所看、所感、所問,帶領大家去看下張家界的「屋場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會。

「屋場會」是一個什麼會?

▲烤著火,喝著熱茶聊著天,這就是張家界「屋場會」。

屋場,在南方方言中是指由一個或多個以家族、戶族、氏族或其他原因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點,其起源是人們經過長時間在某處自然環境中的自發組織,自然聚集在一起居住而形成。

「屋場會」,就是各級黨員幹部利用這種村民的自發組織形式,把會議室搬到他們的「朋友圈」:屋場、田間地頭等村民聚集地,不拘形式、不限時間、不定內容,與老百姓一起講政策、拉家常、聽實情、議事情。幹部和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村裡「零負擔、零接待」。

張家界「屋場會」一改過去只召集黨員、組長、自治組織成員等固定人員議事的習慣,把更多的普通群眾,特別是鄉賢、貧困戶、經濟能人等吸納進來,切實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用群眾自己商議的方式解決問題,真正實現了讓群眾當「主角」,幹部當「配角」。

「屋場會」是怎麼開?

「屋場會」怎麼開?觀潮君就給大家說說親身經歷的幾場屋場會吧!

12月15日上午,張家界市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的「屋場會」就在村民黃生鈺家門口的前坪上召開。村民們打著餈粑烤著火,喝著熱茶聊著天,「土話俚語」暢談著村子這幾年的變化。

▲「屋場會」上,駐西界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陳晴用通俗的「土話俚語」向村民介紹村裡面發展情況。

「老鄉們,今天召集大家開一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屋場會』,歡迎大家踴躍發言、提問!」一開場,張家界高新區駐西界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袁凱大聲說道。

「現在村裡基礎設施完善了,鄉村旅遊馬上也將開展了。」駐西界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陳晴向村民介紹村裡今年的變化情況,一邊打量著村民的神色。

當看到村民臉上露出疑惑表情時,陳晴馬上笑著向村民問到:「村裡的路修好沒有?」「電通了沒有?」「家裡的自來水有沒有?」

當聽到這三句話時,圍著烤火的村民們臉上的疑惑頓時煙消雲散,笑著大聲回答「好了」「通了」「有了」,而且一聲賽過一聲,回答完後,還響起了陣陣掌聲。

▲說到村民心坎上時,村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這就是「屋場會」的場面。跟村民開會,就需要如此接地氣,才能聚人氣。

當大家聽完陳晴對今年的工作總結以及對來年的工作展望後,村民這個「主角」開始進入提問環節。

「村裡的鄉村旅遊規划進展如何?到時候能為我們提供哪些就業崗位?」……村民就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旅遊等方面的想法和疑問一一提出,一吐為快。

「村民肯說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更高。」袁凱說,他十分喜歡屋場議事制度,因為它曾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屋場會」開了有什麼用?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田富村在「屋場會」開始之前,村民們打餈粑,扯薑糖,氣氛熱烈得像過年。空氣中也瀰漫著美食的味道。

▲烤餈粑是張家界「屋場會」冬天的標配。

「大家有什麼問題,儘管提!」「屋場會」正式開始後,田富村黨支部書記毛成學開門見山地說,「召開『屋場會』就是為大家解決實際問題。」

「雖然家家戶戶都有了自來水,但每到枯水期,水壓跟不上,能不能長效解決大家的飲水問題?」

「村裡有一段路況不好,孩子讀書經常走那條路,能不能修一下?」

「現在村民生活好了,但是衛生環境卻沒有改善,請問能不能有個好的辦法?」

……

毛成學的話剛落音,村民就環境衛生、飲水、道路安全等方面,將自己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村民每提一個問題,毛成學都同他們交流、詢問,有時還問的非常仔細,一筆一筆地記在本子上。

就飲水的問題,毛成學回應:「我們已在隔壁文豐村的山上找到一處閒置水源,去看了3次。如果確定這處水源在乾旱季節也有足夠的水,我們就採取自然引流的方式,把水引進村。」

在這種一問一答之間,很多事情就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和處理。

▲張家界「屋場會」的功能定位。

「有了『屋場會』,鄉親們把村裡的事都當做自己的事,大家齊心協力,解決了飲水難、『髒亂差』等生產生活問題,村子變得更美了。」村民趙和平感慨地說到。

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11月份,張家界共有「屋場」2758個,開會20932場,聽眾人數超100萬人。針對群眾訴求,通過「現場解決一批、解釋說明一批、協調處理一批、集中上報一批、反饋匯總一批」分類解決,有效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滿足感。

「屋場會」在張家界進一步升級

隨著「屋場會」召開的次數越來越多,村民也逐漸嘗到了甜頭,由開始的「被動」,變成現在的「主動」,紛紛表示:「希望能夠一直開下去。」

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能讓「屋場會」開得好、開得長遠,張家界市摸索出了一套經驗,包括完善的「三級」聯動機制、集中指導機制、需求對接機制和督導考評機制。

所謂「三級」聯動,是指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推動屋場會全面覆蓋。各區縣由宣傳部門牽頭抓總,具體事務主要由各鄉鎮黨委、村居(社區)黨支部承擔。還規定「屋場會」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張家界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還探索出了「屋場網格+黨員微網格」模式,推行「1+N」的社區網格屋場管理體系。按照一個文化骨幹、一塊電子顯示屏、一面文化牆、一組燈光、一個村村響廣播、一個監控、一支文藝隊伍、一面旗幟這「八個一」的標準,讓人員、場所、資源匹配至各個區域網格。杜修勇表示,要讓「屋場會」切實成為打通宣傳、教育、凝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實踐陣地。

▲張家界永定區則將文藝表演與理論宣講相結合,進一步豐富了屋場會形式。

張家界永定區則將文藝表演與理論宣講相結合,進一步豐富了屋場會形式。音樂快板《脫貧攻堅鬥志昂》、小陽戲《社會風清氣正》等節目既送熱鬧又送理論,群眾坐得住,看得懂,農村基層百姓對黨的惠民惠農政策、農村「美麗鄉村」建設有了更深的認知和印象。

除了「屋場會+精神文明建設」,永定區還創新開展「屋場會+理論宣講、基層自治、扶貧扶志、感恩教育」等,讓基層宣講更加深入人心,糾紛化解更加便捷有效,脫貧成果更加鞏固,幹群關係更加密切。

▲70多歲的老奶奶都趕來開「屋場會」,他們的眼神裡都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基層社會治理制度建設,應要確立一種創新理念: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人民群眾需要的。」湖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員、湖南湘民社區治理研究中心理事姚選民博士後介紹,張家界「屋場會」治理方式受當地村民歡迎具有必然性:一是得到了當地村支兩委班子大力支持,相關配套工作做得好;二是最大程度降低了村民的議事成本,不用丟下手頭工作趕遠路;三是契合村民議事習慣,大家討論事情比較自在。

姚選民表示,一種基層治理方式若在一定範圍業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張家界「屋場會」這種形式,就應及時進行經驗總結和制度定型,不僅可以降低更大範圍內治理模式的探索成本,儘快產出社會效應,而且可以打開基層社會治理的湖南篇章,形成三湘大地上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觀潮君認為,張家界「屋場會」作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湖南的創新發展和生動實踐,一種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正在成型,基層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成效也正在為民眾所接受、所樂見。

來源:觀潮的螃蟹

作者:觀潮君

編輯:黃河

相關焦點

  • 張家界永定區:「屋場會」成了「帶貨」平臺
    「屋場會」成了「帶貨」平臺張家界永定區「同心屋場會」除了展現新農村精氣神,還助當地農產品銷售12月16日上午,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鎮黃莊村「同心屋場」「屋場會」展現新農村精氣神「村裡的舞蹈隊就是在我們的『屋場會』上提出後,得到發展和壯大的。」56歲的村民胡愛英告訴記者,現在生活水平好了,文化建設也要跟上來,而且村裡喜歡跳舞的姐妹也很多,「所以我就在『屋場會』上提出乾脆村裡成立一個舞蹈隊,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 張家界有個「屋場會」①|一杯熱茶,一爐炭火,就熱鬧開場了
    雖然已是寒冬,但張家界市各處「屋場會」開得熱氣騰騰。12月15日,桑植縣澧源鎮西界村的農家小院前,幹部群眾不分你我圍坐著,隨意嘮著家常。自2017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西界村已先後召開大大小小的「屋場會」共150餘場次。今天這場「屋場會」,是今年召開的第52場。
  • 湖南張家界「屋場會」:暢所欲言村裡事 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央廣網張家界12月20日消息(記者堯遙)隆冬時節,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田富村望遠屋場,廣場中央的大盆裡火燒得正旺,村民從四周趕來,團團圍坐在一起,交談甚歡。這是當地每月都要舉辦一次的「屋場會」。何為「屋場會」?
  • 開在農家小院的「屋場會」,何以聯動武陵源群眾的心?
    不缺關注的張家界武陵源,自然風景之外還有一道文明風景線。紅網時刻記者近日踏尋這裡,感受到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強勁脈動,以及迸發出鼓舞人心的能量,現在與你一起分享。在武陵源區協合鄉黃家坪村上旦組屋場,村民與張家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武陵源區委書記朱用文圍坐在一起,共商發展對策。
  • 張家界「屋場會」:到群眾身邊去
    白牆、藍瓦、土柵欄……據《湖南日報》報導,記者在採訪張家界市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時,看到冬日的民居掩映在流水和山林間,一場「屋場會」正在火熱進行。「屋場會」以時事政策、鄉風文明、增收致富、群眾訴求精準治理等為主題,基層幹部面對面精準回應群眾合理訴求。
  • 慈利站廣福橋鎮三王村:「屋場會」上話振興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1日訊(慈利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唐小花 戴曉山 餘一 唐錦)12月1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屋場會」 在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舉行,幹部群眾同看網紅直播,同坐小板凳,一言一語中、一問一答間融洽了幹群關係,凝聚眾智, 勾畫出了鄉村振興的畫卷。
  • 「張家界有個「屋場會」④」村子未來咋發展?村民來拍板!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彭可心 視頻 宋太桓 視覺 曹舒琴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位於慈利縣東南部、四十八寨景區中心,文化底蘊深厚、風光旖旎多姿,但地處張家界市、常德市兩市,慈利縣、石門縣、桃源縣三縣交界地帶,位置偏遠,基礎薄弱,是外界難以抵達的
  • 張家界的土特產
    禮品套裝:野生葛根粉野生蕨根粉高山毛尖蘭貴人人生烏龍茶  張家界四珍:葛粉 蕨粉 莓茶巖 耳  張家界三寶(三絕):葛粉(野生)蕨粉(野生)巖耳  酒類(竹筒酒):畢茲卡聖酒純米酒張家界毛谷燒葛根王酒百根冰酒湘酒王驚夢王燈籠果酒鬼谷酒秦簡酒索溪野百合湘蓮子竹葉青土家人天子山湘西紅土家醇  穿山甲又名鑽山甲,屬家二級保護動物,因擅長鑽山打洞而得名
  • 屋場會解決了民宿老闆的顧慮!張家界市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積極...
    「開了好幾場屋場會,最終打消了我的顧慮。現在我的民宿幾乎天天滿客。」劉金翠說。 農家小院變成了「望山閣」 三王村位於慈利縣東南部、四十八寨景區中心,雖然風光旖旎多姿,但地處張家界市、常德市兩市,慈利縣、石門縣、桃源縣三縣交界地帶,位置偏遠,基礎薄弱,是外界難以抵達的「世外桃源」。
  • 張家界的莓茶喝過麼?教你怎麼選最好的莓茶
    近幾年,張家界的莓茶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大家都知道莓茶是一種養生茶,喝了對人體有很多好處,被稱為黃銅之王,其實莓茶並不是一種茶,只是一種藤草植物,以前有人採摘回來用來泡水喝,對身體特別好,後期就慢慢發展成一種茶了。作為一種新茶很多人不會挑選,今天就教大家幾點怎麼能買到好的莓茶。
  • 烤茶喝是一種什麼體驗?
    烤茶是白族的傳統茶俗。在白族,家裡來了客人,會拿出火盆,生火,放上砂罐準備烤茶待客。等待砂罐煨熱後,放入茶葉,迅速抖動簸蕩偎烤。待茶葉烤至微黃色,飄逸出清幽的茶香時,便衝入一勺開水。只聽『傭」的一聲,被衝起來的茶水泡沫會升至罐口,有如繡球花狀,客堂內會立即飄逸出一股誘人的茶香。這一衝茶之聲,又響又脆,因而又稱烤茶為「雷響茶」。
  • 2016張家界春天茶會暨大湘西瀟湘茶品牌推介會開幕(圖)
    4月22日上午,2016張家界春天茶會暨大湘西瀟湘茶品牌推介會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開幕。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蔡力峰宣布開幕,省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曾震亞,省供銷合作總社總經濟師歐程遠,省發改委湘西辦處長曾砥平,市委副書記劉革安及市領導朱國軍、杜芳祿、劉群、李建民、歐陽斌、覃仕斌等出席開幕式。
  • 少數民族喜愛的四大茶飲,佤族苦茶很回味,白族烤茶最清香
    我們談起壯族人民愛喝的茶,那就離不開其傳統的「甜茶」。很久以前,壯族人民發現了一種野生灌木,在煮水時如果加入這種灌木的葉子,那麼煮出來的水就會變得甜滋與清香。長久以來,勤勞的壯族人民就把這種野生灌木的葉子加工為茶飲用,名為甜茶。
  • 黔茶文化 烤茶為先 貴州威寧烏撒烤茶
    3、 水、 火: 用以烹茶的水在陸羽的 《茶經》 中是很講究的。 《茶經》 中說: 「其水, 用山水 上, 江水中, 井水下…… 其山水揀乳泉 , 石池漫 流者上, 其瀑湧湍漱勿食之。 食之, 令人有項疾。 又水流於山谷者, 澄浸不洩, 自火天自霜郊以前, 或潛龍蓄毒於其間, 飲者可決之 , 以流其惡。 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 張家界這種「茶」貼上國字號標籤!
    近日,記者從張家界精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產品杜仲靈芝茶於今年上半年通過審批認證,正式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藍帽子」保健食品專用標誌。張家界「茶」也因此增添了一個貼上「保健食品」國字號標籤的品類。
  • 「屋場會」讓鄉村迎來精緻新民宿
    12月16日,張家界市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村民劉金翠的民宿前坪,網紅在直播推介民宿,幾十名村民圍火而坐進行「屋場會」。雪白的牆壁,中式風格的窗欞,兩層樓的民宿十分美觀。這棟民宿,是由劉金翠以前的老房子改造而成。
  • 烤完鄰居會以為你家著火了
    烤完鄰居會以為你家著火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吃燒烤有時候我們也會在家裡面自己烤來吃的,自己烤的燒烤味道可能會不如外面烤的好吃>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這種一次性的烤架點火也是非常的簡單的,直接用打火機點木炭就可以直接點燃了,點燃後在上面蓋上一層架子等火上來後就可以烤東西了
  • 臨江鄉「屋場會」 凝聚巾幗力量 共建美好家園
    12月25日下午,華容區臨江鄉蘆洲村婦聯組織召開屋場會,集體宣貫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婦聯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號召力。活動現場吸引二十餘人參加。截止目前,臨江鄉蘆洲村已開展5場屋場會活動,參與群眾達到近200餘人次。下一步,蘆洲村將持續以「屋場會」形式定期宣傳黨的創新理論,把「屋場會」與志願服務活動結合起來,引領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共創美好家園。【來源:臨江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最後一個被確定的少數民族,他們喝茶食茶烤茶,最後還將茶做成酒
    烤茶烤茶的製作一般是先用炭火將土罐烤熱後,把茶葉放於罐內烤熱烤黃烤香,再加入開水煮沸。基諾族烤茶醇香濃厚,色濃味香, 不僅是基諾族同胞的一種古樸茶飲,還是雲南思茅地區各少數民族世代沿襲的古樸茶飲,也是招待貴賓的一種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