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1日訊(慈利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唐小花 戴曉山 餘一 唐錦)12月1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屋場會」 在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舉行,幹部群眾同看網紅直播,同坐小板凳,一言一語中、一問一答間融洽了幹群關係,凝聚眾智, 勾畫出了鄉村振興的畫卷。
屋場會上,網紅直播的民宿吸引了村民的目光,而今天屋場會的話題也要從民宿在村裡的建設發展說起。
數杯清茶,幾盆炭火,沒有主席臺,沒有會議桌,大家圍坐一團,踴躍發言,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劉金翠搶先發言。
村民劉金翠說:「開始建這個民宿的時候,我心裡有很多顧慮,這個房子敲敲打打,會不會弄壞?還能不能住?會不會倒塌?家裡來客人了怎麼辦、住在哪兒?到底有沒有收成?」
當初改造民俗時,跟大部分村民一樣,劉金翠心裡打滿了「問號」。村「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把屋場會開到了村民家裡,講政策、聽意見、答疑惑,最終,劉金翠第一個點頭同意。現在,不僅自己沒出一分錢,足不出戶也能得到收益。
村民劉金翠說:「我們的民宿現在都已經成了三王村一道亮麗的風景,好多遊客過來遊玩,家裡住宿差不多天天都是爆滿。」
今年3月,湖南省煤業集團有限公司駐村幫扶工作隊進駐三王村後,村道拓寬了,民房變了民宿。遊客慕名來到這裡住民宿,吃農家飯,暢遊竹海聽風,興村旅遊在這個村悄然興起。常年在外打工的徐小婷回到家鄉,尋找到了新工作。
村民徐小婷說:「我就想著這樣的運營狀況會一直持續嗎?我們就業人員會一直保持這樣一份穩定的工作嗎?」
儘管徐小婷工作中得心應手,但她仍心存顧慮。
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黃勇說:「剛剛小婷提到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我們最關心的——進一步的挖掘我們的鄉村特色,利用我們的區位優勢,建設四個基地,一個就是燒烤基地、露營基地、房車基地,還有一個康養基地,充分利用我們國資國企的平臺,提供穩定的客源,同時也加大與張家界市慈利縣各大旅行社和各大旅遊公司的合作和產業對接,加強我們的網絡推廣。」
「屋場會」上這一席話,讓徐小婷吃了「定心丸」。三王村地處兩市三縣交界地帶,全村206戶753人,留在村裡的大多是老人、小孩,駐村幫扶工作隊築好「巢「後,如何引 「鳳」回鄉,讓更多年輕人有「用武之地」,留得安心。在「屋場會「上,養蜂大戶王桂金袒露了自己的心聲。
村民王桂金說:「我就希望今後工作隊能夠把我們的特色產品宣傳出去,拓展一下銷售渠道。」
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伍先文說:「我相信前期的民宿運營以後,我們起引導的作用,把我們整個三王村後續其他的相關村民的房子改造以後,把旅遊產業發展以後,我們以後的銷售量會越來越大,我們後續的產業前景會越來越好。」
王桂金話音剛落,現場就有了回應。你想問,我來答,互動中,村民們一個個疑問變成了鄉村振興的「金鑰匙」。一場 「屋場會」下來,你一言,我一語,有時候為了一個細節,大家爭得面紅耳赤,火藥味兒十足。天氣雖然寒冷,但屋場氣氛熱烈。
接下來,鄉村如何振興?三王村的解決辦法是人人參與、個個發言,幹部放下話筒,丟下講話稿,群眾說真話、講直話,去了官氣,接了地氣,屋場上催生了一個個「金點子」。
一年來,三王村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閉塞山村到人人嚮往的「世外桃源」,旅遊扶貧碩果纍纍,在這背後,得益於一次次思想碰撞、觀點交鋒的 「屋場會」,擦出了三王村發展的火花。漁鼓聲中,熱鬧的「屋場會」漸漸接近尾聲。
縣委宣傳部理論組組長丁雪融說:「通過「屋場會」有效的形式,我們的村民有什麼他敢說什麼,有想表達的,他也敢於表達,而我們的村幹部也是你想說什麼我聽,你敢說什麼我接,最後我們雙方達成有效的一致的共同的態度,我們解決。」
來源:紅網張家界站
作者:唐小花 戴曉山 餘一 唐錦
編輯:王潔
本文為張家界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0/12/21/8739599.html
【來源:紅網張家界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