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場會」成了「帶貨」平臺
張家界永定區「同心屋場會」除了展現新農村精氣神,還助當地農產品銷售
12月16日上午,張家界市永定區天門山鎮黃莊村「同心屋場」的百姓大舞臺上,年輕姑娘、小夥表演的陽戲活潑俊俏,大姐們跳的土家擺手舞民族風情濃厚……表演結束後,黃莊村「屋場會」正式開始。
「屋場會」展現新農村精氣神
「村裡的舞蹈隊就是在我們的『屋場會』上提出後,得到發展和壯大的。」56歲的村民胡愛英告訴記者,現在生活水平好了,文化建設也要跟上來,而且村裡喜歡跳舞的姐妹也很多,「所以我就在『屋場會』上提出乾脆村裡成立一個舞蹈隊,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胡愛英的建議,很快得到了解決。舞蹈隊隊長王美秀告訴記者,自從成立了村舞蹈隊後,大家經常自發通過網上的視頻自學舞蹈,每晚排練,「村裡給我們提供了服裝、音響、舞蹈道具等設備,還讓我們正式登臺表演,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
舞蹈隊的首次登臺亮相,就迎來了「大場面」。今年6月17日,在黃莊村的一次「屋場會」上,該村扶貧駐點單位張家界市委統戰部攜手張家界湖北商會來到這裡開展消費扶貧活動,舞蹈隊作為活動開場舞進行了首次登臺表演。此後,舞蹈隊的表演也成為了該村每次「屋場會」的開場舞。
攜手消費扶貧「屋場會」成帶貨平臺
「那次消費扶貧的『屋場會』我賣出了1000多元,雞、鴨、土豆、核桃都是土生土長的農產品。」村民劉德民說起那次的消費扶貧活動頗有感觸,「以前要賣農產品,得去離這有十多公裡遠的鎮上,而且買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我們的農產品也很少拿出去賣。現在不僅商會來到我們開會現場購買,而且還跟我們籤訂訂購協議,實在太好了。」
據悉,除了現場賣,黃莊村還以「同心屋場會」為載體,向村民發布農副產品訂購需求,組織張家界湖北商會與黃莊村村民籤訂了長期農副產品認購協議和80個就業崗位計劃,完成訂單額20萬多元。「同心屋場」成為村裡名副其實的帶貨平臺。
永定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新壽介紹,該區推行「屋場會+理論宣講、基層自治、精神文明建設、扶貧扶志、感恩教育」等模式,讓基層宣講更加深入人心,糾紛化解更加便捷有效,新農村精氣神更加振奮,脫貧成果更加鞏固,幹群關係更加密切。
今年來,張家界永定區已開展「屋場會」1320餘場,解決問題462個,化解矛盾糾紛500餘起。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丁鵬志 通訊員 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