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給雞蛋進行標記
工作人員將蛋黃掰開進行對比
雞蛋冷凍後,再煮熟,蛋黃會很有彈性
雞蛋是市民餐桌上常見的食品,可如果煮熟的雞蛋黃像桌球一樣,可以彈跳,你還敢吃嗎?近日,寧波象山縣市場監管局就接到了這樣一起上門投訴,張女士從一家小菜場買來的雞蛋煮熟後剝開,蛋黃摸起來像「彈力球」。張女士懷疑自己買到了傳說中的「假雞蛋」。
關於人造假雞蛋的傳言,這幾年一直沒消停,張女士買到的真是「假雞蛋」嗎?象山縣市場監管局較起了真兒,走訪市場,還做了個對比實驗。
市民投訴
煮熟的雞蛋會彈跳
我是不是買到了假雞蛋?
張女士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她在象山縣丹東街道一家小菜場買了一斤雞蛋。「老闆說這個是散養土雞蛋,和吃飼料的雞蛋不一樣。」張女士聽了老闆的介紹,花了比普通雞蛋多出近一倍的價格買了一斤,打算給女兒補充營養。誰料雞蛋煮熟剝開以後發現「怪怪的」。
「口感很奇怪,硬硬的,捏不碎,摸起來跟橡膠一樣,扔在桌上還會彈跳。」張女士告訴記者,之前她在網上看了「假雞蛋」的視頻,和自己買來的差不多。張女士不甘心,找到老闆娘一頓理論,但對方堅稱雞蛋不會有假,並拒絕了張女士提出的退錢要求。
雞蛋真的有假嗎?不僅消費者好奇,象山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也想搞清楚。他們查看了張女士口中的「假雞蛋」,從個頭、形狀、色澤來看,和普通雞蛋別無二致,敲破之後,蛋黃散開,從氣味和外觀判斷,也很正常。
畜牧部門
寧波尚未發現
「假雞蛋」的真實案例
那麼,好好的雞蛋為什麼會變成市民口中的「橡皮蛋」呢?
帶著這個疑問,記者採訪了寧波市畜牧局相關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雞蛋受飼料、孵化、運輸、氣溫等因素影響,可能出現無殼蛋、死胚蛋等,但目前全市範圍內尚未發現「假雞蛋」的真實案例。「雞蛋怎麼會造假呢?這簡直是無稽之談,輕便堅固又透氣的人造蛋殼還沒造出來,怎麼會有假雞蛋。」該工作人員說。
隨後,記者上網查詢,在綜合比對了相關資料後發現,類似「假雞蛋」的舉報投訴各地方都曾出現,且投訴時間大多集中在冬季。網上也有不少專家和報導稱,正常雞蛋冷凍在攝氏零度以下一段時間後再煮熟,蛋黃會因物理變異而變得富有彈性,從而出現所謂「橡皮蛋」的情況。
真如網上所說「溫度會讓雞蛋變『假』」嗎?近日,象山縣市場監管局聯合農林部門技術專家做了一組對比實驗,發現儲存溫度對雞蛋有一定的影響。
對比實驗
●實驗時間:1月下旬
●實驗目的:溫度對雞蛋的影響
●實驗準備:象山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分別從超市、農貿市場和水果店購買三組不同品種的雞蛋,三隻進行常溫保存,其餘六隻冷凍,儲存一天後,取出煮熟後觀察蛋黃形態。
實驗過程
放置一天後,象山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將9顆雞蛋放在同一口鍋一次性加熱煮熟。
常溫狀態下煮熟的3隻雞蛋,雖然品種各異,但狀態和口感同平常雞蛋無異,蛋黃沒有彈性,捏開蛋黃揉搓後呈粉末狀。
冷凍後的6隻雞蛋,雖然品種都不一樣,但除了容易爆裂,無一例外,蛋黃全部變硬且有彈性了。掰開蛋黃後能看到邊緣光滑,揉搓蛋黃也沒有粉末感。將其拿在手上掂動,確實「會彈跳」,扔在桌子上還會連續彈跳好幾下。
「不同溫度保存的雞蛋,確實不一樣。」象山縣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全程參與了實驗過程,她和同事們分析了一下,張女士的「假雞蛋」可能是氣溫造成的。
「張女士買的雞蛋,牌子叫大別山,是從安徽拉過來的。我們跟安徽廠家聯繫了,他們那裡下大雪,氣溫很低。」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專門買了張女士的同款「大別山」雞蛋和本地雞蛋進行了對比。
「你看,雖然都是常溫保存,但煮熟後的這個『大別山』雞蛋跟張女士說的一樣,很硬有彈性。但是其他兩隻常溫保存的本地雞蛋,蛋黃就很鬆軟。」
記者從圖片中看到,常溫保存的三顆雞蛋中,「大別山」雞蛋蛋黃和冷凍保存的沒有差別,但是和常溫保存的本地雞蛋明顯不一樣。
實驗結果
常溫保存的雞蛋煮熟後蛋黃鬆軟,冷凍後的會更有彈性。
專家釋疑
氣溫過低造成蛋白質構造改變
寧波市第一醫院營養師劉佳寧介紹說,正常雞蛋蛋黃出現如「彈力球」的形態主要與其在生產、運輸及貯存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有關。
當雞蛋在上述過程中遇到低溫冷凍時,蛋黃受凍水分減少,蛋黃的黏度增加,產生不可恢復的凝膠現象,煮熟後會變得結實有彈性。此乃蛋黃內的脂蛋白質因凍結脫水而使其構造改變所致,蛋白質分子間產生凝集現象,使蛋黃黏度增大而失去流動性,導致疑似 「橡皮蛋」產生,稱之為蛋的冷凍凝膠現象。
「生雞蛋不建議冷凍保存,冷凍之後,蛋白蛋黃就打不勻了。」劉佳寧建議市民,若家裡有即期蛋想要延長保存時間,可以將蛋白蛋黃先打勻,再加鹽或糖冷凍,等到需要時再拿出自然解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