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不僅徹徹底底被冷落過,而且還遭受了嚴重的校園暴力,雖然現在一切都成過往,但一些隻言片語卻是終身難忘.現在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是怎樣被冷落被校園暴力的.
1、初轉學到另一個新環境:記得小學四年級前,我在四川讀小學,既是班幹也是每周三帶領全班同學晨讀的值日生,那時人緣鄹好,風光無二,上課回答問題積極,下課和同學們一起高談闊論好不快活,雖然那會談論的也就是一些小孩子自認為高深的「學問」.
原來的學校一切都是美好的
四年級下學期因為父母工作問題,不得不轉學到貴州,那會還與同學們依依惜別,互留家庭住址,以便通信為上.
四年級下學期,新轉入到的學校,新的班級和同學,本來以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大家歡迎你,愛護你,陪著你慢慢適應這裡的一切,但是好吧,真相是大家有自己的小夥伴,沒空搭理你,但是會私底下審視你,評論你,偷偷給你起綽號,綽號真的是有多難聽就有多難聽,好在還沒有刺頭開始針對你,哪怕這會的孩子們在大人眼中只是什麼也不懂的小屁孩.但是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我好孤單,我想念之前的同學,我也想要有新的朋友.
2、「招搖」:如果我那會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女生,上課規規矩矩,課下文文靜靜,那麼轉學帶來的不適感應該很快消失,就像泯滅與人群中,大家不再關注你,也就不再去談論你,給你取的綽號也就很快會被淡忘了.偏偏我那會不懂新學校的上課規則,依然帶著以前的習慣,上課積極回答問題,也就是老師一提問,我就是首先舉手的那個,回答問題還屢屢被誇獎,這不該是一個好學生該有的樣嗎?這下好了,你這是招搖,很快就會招致同學們的厭煩,大家開始排斥你,開始在同學錄上自己加上最討厭的人是xxx,答案有且唯一,就是你,哪怕那會你是一個漂亮靈氣的小姑娘,你的名字也肯定在長得最難看的人xxx那裡.
那會就像個委屈的小孩,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3、老師的中立立場加速了冷落和暴力:那會一個班孩子50幾個,可是老師明明已經能從孩子們的行為中分辨到我已經在遭遇校園暴力,當時的語文老師也就是班主任並沒有找我說話,反而就是問了班裡的班幹部一些問題也就不了了之了,數學老師經常代課、對班上的現象也瞭然於身,找了幾個數學好的同學大致了解了一下情況也就沒有下文了,我那會成績特別好,尤其是數學,當時班裡有個規定,誰在本學期數學考試第一,誰就當下學期的數學課代表.當那年期末我知道我是數學滿分且是班上惟一滿分的一個時,天知道我那年暑假我有多麼希望早點開學早點擔任課代表,也成為收同學作業,可以自由出入教師辦公室的一員,當時我就覺得,那樣可以讓同學對我刮目相看,我也有了「後盾」.但是開學的第一節數學課,數學老師就說了一句我們班上學期數學課代表幹活特別認真,這學期繼續連任.這句話真正在我心裡記了這麼多年,現在,我家孩子都已經8歲了.
於是,失去了心裡所想的那一點庇護,暴風雨來得更強烈了,礦泉水被投粉筆灰,座位在我不在的時候被無數同學踩髒,鉛筆盒裡被裝上蚯蚓,哪怕到現在,我看見蚯蚓也是發抖的,那殷紅而又扭曲的身體,這也是現在很多認識的人會問的問題,你怎麼會怕蚯蚓呢?其實早在數年,已經成為童年陰影.
孤立無援的感覺
我的解決方案,以暴制暴,以惡制惡:六年級那一年,我不知道打了多少架,掀了多少人的課桌,以至於初中部的學生都慕名而來看看是哪個作死的學生敢欺負他們的學弟學妹,最誇張的一次,我被初中10幾個人圍著,有男有女,為首的大姐大挑明說白,今天你讓我赤手甩個幾巴掌吧,我們就走了,今天算是完事了,你不讓我打吧,這裡10幾個人,那就一人兩巴掌,從下午4點半放學一直磨到7點,我硬是沒有接這個茬,就不讓打,心裡惡狠狠的想著,今天誰敢打了我,我就沒完沒了的跟誰打,今天我就豁出去了.也許我那不服輸的模樣還是震懾住了他們,最後竟也放我走了,要知道,那會初中部經常騷擾小學部,要零花錢,拖廁所檢查身體,還有在國旗下唱歌屢見不鮮,可是家長和老師,真的不知道他們知不知道,我反正沒有勇氣告訴家長,覺得告訴他們也沒有什麼用,反而還要在家裡圍繞校園暴力開展話題.
隨著我自我武力值的提升,校園暴力依然發生,但是卻不在我的身上了,反而上了初中後,我成了那個可以保護身邊女孩免遭校園暴力的大姐大.
只有自己才能對抗校園暴力
希望以我自己的經歷可以幫助正在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找到突破口,校園暴力隨時都在發生,無論什麼樣的原因,都能成為校園暴力的誘因,當你真的愚見了它,不能害怕,不要去迎合別人,你不招惹我我不會去招惹你,你要治我我就用我的方法制裁你,該展現勇氣的時候一定不要畏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