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遭受過校園暴力,現在看見它,還是我的童年陰影.

2020-08-28 虎媽帶虎娃

小時候,我不僅徹徹底底被冷落過,而且還遭受了嚴重的校園暴力,雖然現在一切都成過往,但一些隻言片語卻是終身難忘.現在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是怎樣被冷落被校園暴力的.

1、初轉學到另一個新環境:記得小學四年級前,我在四川讀小學,既是班幹也是每周三帶領全班同學晨讀的值日生,那時人緣鄹好,風光無二,上課回答問題積極,下課和同學們一起高談闊論好不快活,雖然那會談論的也就是一些小孩子自認為高深的「學問」.


原來的學校一切都是美好的

四年級下學期因為父母工作問題,不得不轉學到貴州,那會還與同學們依依惜別,互留家庭住址,以便通信為上.

四年級下學期,新轉入到的學校,新的班級和同學,本來以為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大家歡迎你,愛護你,陪著你慢慢適應這裡的一切,但是好吧,真相是大家有自己的小夥伴,沒空搭理你,但是會私底下審視你,評論你,偷偷給你起綽號,綽號真的是有多難聽就有多難聽,好在還沒有刺頭開始針對你,哪怕這會的孩子們在大人眼中只是什麼也不懂的小屁孩.但是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我好孤單,我想念之前的同學,我也想要有新的朋友.

2、「招搖」:如果我那會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女生,上課規規矩矩,課下文文靜靜,那麼轉學帶來的不適感應該很快消失,就像泯滅與人群中,大家不再關注你,也就不再去談論你,給你取的綽號也就很快會被淡忘了.偏偏我那會不懂新學校的上課規則,依然帶著以前的習慣,上課積極回答問題,也就是老師一提問,我就是首先舉手的那個,回答問題還屢屢被誇獎,這不該是一個好學生該有的樣嗎?這下好了,你這是招搖,很快就會招致同學們的厭煩,大家開始排斥你,開始在同學錄上自己加上最討厭的人是xxx,答案有且唯一,就是你,哪怕那會你是一個漂亮靈氣的小姑娘,你的名字也肯定在長得最難看的人xxx那裡.


那會就像個委屈的小孩,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3、老師的中立立場加速了冷落和暴力:那會一個班孩子50幾個,可是老師明明已經能從孩子們的行為中分辨到我已經在遭遇校園暴力,當時的語文老師也就是班主任並沒有找我說話,反而就是問了班裡的班幹部一些問題也就不了了之了,數學老師經常代課、對班上的現象也瞭然於身,找了幾個數學好的同學大致了解了一下情況也就沒有下文了,我那會成績特別好,尤其是數學,當時班裡有個規定,誰在本學期數學考試第一,誰就當下學期的數學課代表.當那年期末我知道我是數學滿分且是班上惟一滿分的一個時,天知道我那年暑假我有多麼希望早點開學早點擔任課代表,也成為收同學作業,可以自由出入教師辦公室的一員,當時我就覺得,那樣可以讓同學對我刮目相看,我也有了「後盾」.但是開學的第一節數學課,數學老師就說了一句我們班上學期數學課代表幹活特別認真,這學期繼續連任.這句話真正在我心裡記了這麼多年,現在,我家孩子都已經8歲了.

於是,失去了心裡所想的那一點庇護,暴風雨來得更強烈了,礦泉水被投粉筆灰,座位在我不在的時候被無數同學踩髒,鉛筆盒裡被裝上蚯蚓,哪怕到現在,我看見蚯蚓也是發抖的,那殷紅而又扭曲的身體,這也是現在很多認識的人會問的問題,你怎麼會怕蚯蚓呢?其實早在數年,已經成為童年陰影.


孤立無援的感覺

我的解決方案,以暴制暴,以惡制惡:六年級那一年,我不知道打了多少架,掀了多少人的課桌,以至於初中部的學生都慕名而來看看是哪個作死的學生敢欺負他們的學弟學妹,最誇張的一次,我被初中10幾個人圍著,有男有女,為首的大姐大挑明說白,今天你讓我赤手甩個幾巴掌吧,我們就走了,今天算是完事了,你不讓我打吧,這裡10幾個人,那就一人兩巴掌,從下午4點半放學一直磨到7點,我硬是沒有接這個茬,就不讓打,心裡惡狠狠的想著,今天誰敢打了我,我就沒完沒了的跟誰打,今天我就豁出去了.也許我那不服輸的模樣還是震懾住了他們,最後竟也放我走了,要知道,那會初中部經常騷擾小學部,要零花錢,拖廁所檢查身體,還有在國旗下唱歌屢見不鮮,可是家長和老師,真的不知道他們知不知道,我反正沒有勇氣告訴家長,覺得告訴他們也沒有什麼用,反而還要在家裡圍繞校園暴力開展話題.

隨著我自我武力值的提升,校園暴力依然發生,但是卻不在我的身上了,反而上了初中後,我成了那個可以保護身邊女孩免遭校園暴力的大姐大.

只有自己才能對抗校園暴力

希望以我自己的經歷可以幫助正在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找到突破口,校園暴力隨時都在發生,無論什麼樣的原因,都能成為校園暴力的誘因,當你真的愚見了它,不能害怕,不要去迎合別人,你不招惹我我不會去招惹你,你要治我我就用我的方法制裁你,該展現勇氣的時候一定不要畏縮.

相關焦點

  • 「別打我,別打我!」校園暴力毀掉了多少人的童年
    星期三那天,有一位讀者問我:「被全班人詆毀和辱罵算不算校園暴力?」前天,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消息:「今天是11月的第一個星期四,也是首個「反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國際日」無數人盼望反校園暴力日早些到來,5號這天它真來了。在一些人欣喜的背後,我卻解讀到了許多心酸與悲痛。
  • 校園暴力:對不起,我也曾經犯過錯
    一些觀眾認為電影《少年的你》之中的校園暴力太過於誇張,但現實要比藝術殘酷的多。無論是過往的還是新進的,曝光過的還是沒有曝光的,有太多的校園暴力事件給受害者造成不可磨滅的終身傷害,施暴者依舊有美好燦爛的明天,卻有一些人因為這些暴力事件命喪黃泉。 周冬雨在電影中被籃球砸的表演來源於馬思純的親身經歷,馬思純說被暴力對待時候只能愣在原地,反應的話結果會更糟。
  • 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幫助孩子走出陰影
    但是,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少年的你》,我很自然的想到兒子同學們的這種做法,其實就是校園暴力了。所謂校園暴力並不是單純的孩子之間鬥毆行為,孩子受到同學的排擠,受到同學孤立,或者說是一種言語暴力,都是一種校園暴力。校園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僅僅是身體傷害,也是心靈傷害。
  • 少年的你:孩子遭受校園霸凌魔爪,作為家長,熟記5個小妙招
    文丨巧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一、 你曾經了解過校園霸凌嗎?其實近期我們聽說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只是作為家長朋友們,你是否也會分不清什麼是校園霸凌?我不知道當時被欺凌的那位女生是什麼感受,我只覺得她非常害怕的蜷縮在了一起,當時因為年齡還小,並不知道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麼辦,現在想想,這樣的事情,肯定給被欺凌的那位女生留下了心理陰影。
  • 那個遭受過校園暴力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校園暴力是在新聞或影視劇中看到的,但對我來說,校園暴力就在身邊,它毀了我好朋友的人生。一開始,我只知道他的情緒容易不穩定,是個感情細膩的男生,而且非常了解抑鬱症。直到我和他聊起往事,他才把那段不愉快的經歷告訴我,我震驚了,萬萬沒想到,他竟然經歷過這麼嚴重的校園暴力。當小樂說完那些苦楚的回憶後,忍不住紅了眼睛,但還未等我開口安慰,他就擺擺手說:「誒,都是過去的事了,算了不提了。」
  • 正在遭受「校園暴力」的那些女孩子們
    其實國外也是有校園暴力的但是不是普遍的現象雖然我也不知道校園暴力怎麼翻譯,(如果有人說不懂的就去百度那麼你可以判定這個人沒有經歷過多麼高等的教育,如果你經常對一些東西好奇或者是不了解的話你是沒有辦法單純的通過百度去了解世界,甚至這幾年百度的口碑真的不好,一些專業性的問題百度解決不了,可是對於那些對於這個世界沒有多大的疑惑的人來說百度這個搜索東西足夠了)大部分進行校園暴力的學生是沒有成年的
  • 那個從校園暴力中拯救我的「成年人」
    那個身板挺直、眼神明亮的叔叔,努力的將我從陰影中拽了出來,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成年人,和世界上任意一個成年人一樣懂得取捨懂得利弊。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從沒有忘記自己曾經也是一個孩子。02最近頻繁被提起的校園暴力問題讓我回憶起了自己的經歷,那些我一輩子都不想提起的事情並沒有被時間衝淡,反而隨著時間更加清晰地全都湧現出來。初中時期的我瘦瘦弱弱不愛講話,因為家庭原因從重點學校轉到另一所普通中學,成為了所謂的「插班生」。
  • 日常 | 原來我也被「校園暴力」過
    我們總以為校園暴力離我們很遠,實際上它就發生在身邊,甚至可能小時候曾經經歷過卻不自知。有人說,校園暴力的對象主要是無能的、有缺陷的孩子,但並不盡然。優秀的孩子也可能被孤立。你相信教師的孩子也會被校園暴力嗎?接下來,把我的故事分享給你。
  • 「我真的好恨我的爸爸媽媽」遭受語言暴力後的他,只想自殺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我,被校園暴力了」,怎麼辦?
    這部電影從一上映就引發熱議,總票房高達15.58億,這個驚人的數字,讓我們直面校園暴力:我們究竟要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01、校園暴力有多恐怖?很多人認為,校園暴力離我們很遠。「我的孩子那麼乖,怎麼會欺負別人呢?」「我的孩子從來沒跟我說過,應該沒事吧!」直到悲劇一次次上演,才發現校園暴力就在每個孩子身邊。
  • 校園暴力裡我曾是被霸凌者,也是惡魔 .
    你們小時候遭受過別人的惡意刁難嘛?被搶過錢沒有?被打過嘛?又或者甚至被性侵?這些人可能是同學,隔壁家的小誰,或者某個親戚,也可能是陌生人?那麼被欺負的你後來怎麼樣了呢?選擇了忍讓?還是哭泣?還是奮起反抗?
  • 那個遭遇校園暴力的女孩
    我是一個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時過境遷,那些青春年少時代的陰影,還籠罩在內心的深處,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消散。 本來,我想保持沉默的,不想揭開那些陳舊的傷疤,對於我來說,往事不堪回首。然而,最近這幾年,校園暴力事件頻發,比我遭受的那些變本加厲,大有滋生蔓延的趨勢。我一直關注著事件的發展,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實質性的事情了,但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決定還是將自己的經歷寫出來讓世人評說。
  • 軟暴力:一種比肢體暴力危害更甚的校園欺凌
    影片中陳念、小北遭遇的校園霸凌,讓無數人淚目。較之影片中觸目驚心的暴力場面,校園中還有一種隱蔽卻更可怕的暴力――軟暴力。軟暴力可以說是殺人不見血,傷人於無形,且對人的傷害可能會伴隨終生,成為受害者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軟暴力更具隱蔽性,容易被老師、家長,甚至當事人忽略。
  • 網絡欺凌成校園暴力新形式 近半學生遭受過語言暴力
    近半學生遭受過語言暴力  網絡欺凌為校園暴力的新形式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言語欺凌的發生率最高,有將近一半(49.6%)的初中生遭受過言語形式的校園暴力;其次為社交欺凌,有37.7%的初中生遭遇過校園內社會交往上的欺凌;而有19.1%的初中生在校園裡遭受過身體上的暴力傷害
  • 心理學:父母這些行為會給孩子帶來童年陰影,並伴隨他們一生
    曾經還被母親打得滿身是血,導致她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恐懼中,現在想起還是瑟瑟發抖。很多明星自訴小時候父母帶來的影響,比如姜思達曾在節目中講述父母吵架給自己帶來的傷害,直到現在談起依舊不能忘懷。不言而喻,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童年造成的陰影會相伴他們一生。
  • 為什麼說「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家長難辭其咎」?以下原因無法反駁
    不過,近年來校園暴力頻發,不少孩子深受其害,一次次提醒廣大家長,校園並不太平。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後,要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安全。前不久,我在網上看見一個點擊量非常高的視頻,視頻中一個女生被4個男同學毆打,面對接連不斷的攻擊,女孩根本躲閃不及,只能默默忍受,當我把這個視頻分享到朋友圈,想要引起家長的重視,重視校園暴力問題,居然有家長無所謂地說:「為什麼人家只打她,不打別人?
  • 聽完這些反校園暴力的歌,我覺得《少年的你》爆火併不是偶然……
    當我們看到校園暴力事件時,關注的不僅僅是施暴者該如何處置,更多的應該是關心到被害者的身心健康。這首歌選擇了用說唱的方式鼓勵受害者走出校園暴力的陰影之外。4.希望所有人的青春都不背負沉重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曾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麼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對於曾經歷過校園暴力的人來說,傷疤是一輩子都不會抹去的。孫子涵用他自己的聲音控訴了象牙塔中的陰影。
  • 給受到校園霸凌你的一封信:你的童年我沒守護好,我很抱歉
    在看電視連續劇時,您可能會發現它令人難以置信,但實際上,校園欺凌甚至比現實中的某些「刺」情節更為嚴重。校園霸凌尤其容易發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負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很多情況是,有些家長在家中打壓孩子的自尊,常以暴力手段教育孩子,要求孩子一味順從,這樣的孩子在學校很有可能會成為被欺負的對象。所以,家長應教會孩子面對霸凌要勇敢面對、保護自己。
  • 日本愛子公主:18歲,德仁天皇唯一孩子,曾遭受校園暴力
    最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野史君看了由落落導演的《別說逆流成河》,這部電影改編自郭敬明的作品,2018年上映,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校園暴力的故事,上映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校園暴力,一個不陌生的詞彙,它發生在世界各國,它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 因為拒絕了表白,我遭受了3年校園暴力,成為同學眼中的「蕩婦」
    口述 / 小A撰稿 / 路小燈我遭受過長達3年的校園暴力,卻一直不明白整件事的起因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