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家長難辭其咎」?以下原因無法反駁

2020-09-10 好孕

文\文兒

學校本是培養「國之棟梁」的基地,是孩子們學習的淨土,應該是充滿陽光又安全的場所。不過,近年來校園暴力頻發,不少孩子深受其害,一次次提醒廣大家長,校園並不太平。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後,要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安全。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見一個點擊量非常高的視頻,視頻中一個女生被4個男同學毆打,面對接連不斷的攻擊,女孩根本躲閃不及,只能默默忍受,當我把這個視頻分享到朋友圈,想要引起家長的重視,重視校園暴力問題,居然有家長無所謂地說:「為什麼人家只打她,不打別人?估計是小女孩的錯」最後,氣得我脫口而出: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家長難辭其咎。至於我為什麼會這麼說,也不單單因為氣憤,主要有以下原因:

家長對於校園暴力,沒有正確的認知

「校園暴力」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並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部分家長在聽聞有校園暴力存在的時候,會主觀地認為:暴力事件不會無緣無故地落到一個孩子身上,如果有孩子遭受不幸,一定是他做錯了什麼。最後把問題歸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

其實,多數校園暴力的發生,是有人蓄意用語言、肢體力量網絡等手段,對師生生理、心理、名譽等,實施不同程度的侵害,是惡意的。當家長把校園暴力當成一個普通的暴力事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只會告訴孩子:「在學校不要和壞孩子玩」,引導孩子遠離危險人群。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的時候,只知道忍耐、退一步、遠離危險的人,其實是在無形中鼓勵施暴者,縱容他們對自己進行校園暴力。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足,沒能及時了解孩子的真實處境

部分校園暴力,一開始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孩子信任並且願意告訴老師和家長,自己遭受的種種,家長進行幹預。比如,警告施暴者、告訴老師、教孩子應對或者幫孩子轉學等等,都能夠遏制。但是,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足,孩子也完全不信任家長,校園暴力便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很多父母因為種種原因外出工作,很少陪伴孩子,偶爾才和孩子打一通電話。孩子知道從家長那裡很難獲得幫助,被人欺負,不向家長求助,到最後可能會遭受校園暴力。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後,不作為

有些家長,根本不關心孩子發生了什麼、遭受了什麼,認為孩子在學校有老師管著,不會出現大問題。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和人打鬧,家長也認為是小孩子之間的「玩鬧」。家長的不作為,也是讓孩子接連被欺負,遭受校園暴力的原因。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孩子有以下表現,暗示正在遭受校園暴力,家長要早點幫孩子撐腰
    侄女說,是同桌總是霸佔她的東西,她不給同桌就打她。哥哥嫂子無比自責,孩子在學校遭受到校園暴力,自己居然一無所知......侄女遭受校園暴力,哥哥嫂子的後知後覺,我也總結了一下原因,就是侄女在沒有主動說起自己遭受校園暴力,哥哥嫂子心也太粗,竟然一點沒有發現。
  • 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幫助孩子走出陰影
    兒子今天放學回家,和我在飯桌上提到了一件事情,孩子說,他們班所有的同學都很排斥一個外校生。我問他為什麼啊,兒子說,大家都覺得那個同學是他爸爸花錢來我們學校的,我們都瞧不起他,老師對他特別好,所有上體育課的時候,沒有女生願意和那個學生一起玩,男生也故意捉弄他。我問兒子,你有參與嗎,兒子說沒有,我接著問老師知道嗎,兒子也說沒有,沒有人敢告訴老師啊,那個外校生更不敢了。
  • 孩子經常遭受「語言暴力」,性格會出現缺陷,家長要管好自己的嘴
    ——培根在過去,人們思想比較落後,很多家長喜歡打罵孩子,認為對孩子嚴厲一些,會讓孩子更聽話。現在很少有人會去打罵孩子,會用更科學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有些家長在無意之中讓孩子遭受了「語言暴力」。,孩子會認為自己比別人差,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獲得家長的認可,孩子慢慢會變得自卑,生活中不斷否定自己。
  •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到校園暴力!孩子不敢說,家長需要這樣觀察
    校園暴力這個話題的熱度從未降低,儘管教育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普及,但依舊無法做到教育全覆蓋,也無時無刻都存在著叛逆少年、孩子的在校安全雖然已經基本得到保證,但依然無法杜絕校園暴力。但也別擔心,下面種種跡象表明,孩子可能正在校園暴力,這時候家長就要留心觀察了。
  • 如何避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家長的教育很重要,這3句話儘量別說
    在家長們急急忙忙準備的時候,是否思考過,為什麼這麼多孩子中偏偏選擇這些孩子來欺負而且這些孩子還不會反抗?我並沒有說這些孩子活該被欺負,只是總有一些因素讓他們變成這樣。在孩子遭受校園暴力之時,我們不應該只關心外在防禦,更應該思考內在問題,比如是不是家長的某些舉動造就了孩子這樣的性格?家長們是否對孩子說過一下的話?
  • 那個遭受過校園暴力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直到我和他聊起往事,他才把那段不愉快的經歷告訴我,我震驚了,萬萬沒想到,他竟然經歷過這麼嚴重的校園暴力。當小樂說完那些苦楚的回憶後,忍不住紅了眼睛,但還未等我開口安慰,他就擺擺手說:「誒,都是過去的事了,算了不提了。」
  • 校園暴力受害者存在普遍特徵?老師說出大實話,家長要上心
    對於校園暴力,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就是小孩子的打打鬧鬧,並不是什麼大事。其實不然,有些經歷其實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只要想起來就會覺得難受。在我國,有75.3%的孩子在小學、初中、高中這些階段遭受過校園暴力。校園暴力也並非指的就是肢體衝突,其中還包括語言、社交、網絡等欺凌方式。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校園暴力問題近年來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據《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校園霸凌最常出現在初中階段,其次是小學、高中,校園霸凌最容易發生在學校廁所、宿舍等私密場所,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 辱罵、毆打、扒衣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
    可是想到校園霸凌,我們卻無法想像為什麼這樣的事情能夠在不足18歲左右的孩子身上發生。當然,這些擔心都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我們必須了解到自家孩子的情況,避免他們有可能出現被霸凌的情況,讓自己的孩子處於安全之中才是對他最大的保護。
  • 在校生遭受霸凌,卻竟被勒令退學?家長們必知的5大校園暴力問題
    有時候則是「認定問題」:孩子反應遭受身心霸凌,但情節輕重程度不一又缺乏證據,因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之下被當成一般糾紛處理。其實,「霸凌」在各國大都有明確定義,不是只有「毆打」等肢體暴力才算。從法律實務上來講,「霸凌」本身不一定是犯罪,要視「霸凌的行為」是否違反法律而定。
  • 父母要教會孩子對校園暴力說不
    網上經常會出現學校裡孩子被校園暴力的事件,每當看到這樣的消息,我就會非常氣憤:我們的孩子是去讀書的,而不是去被欺負的!,但卻離我們的孩子很近,在你不知道的角落,你的孩子可能正承受著校園暴力。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幾點表現,您就要留意他是否正在經受著校園暴力:1: 孩子越來越膽小懦弱,總是低著頭走路。2: 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說話聲音也越來越小,老師問他問題也一聲不吭。3. 沒有什麼朋友,也不願意和你溝通交流。4. 不願意再去學校,也不肯說 出原因。5. 家裡有一點動靜他就會突然嚇一跳。6.
  • 為什麼很多孩子在受到校園暴力後,回家跟父母說卻遭到不信任?
    校園暴力對青少年的心身健康造成了巨大傷害,遭受校園暴力的青少年就會出現學習倒退,注意力不集中,防禦心強,不合群等現象,嚴重的影響了受暴受少年的身心健康,其危害不能小覷。我在長期的心理諮詢案例中,輔導過很多遭受校園暴力的青少年,他們在遭受暴力初期,一般都是忍讓,恐於施暴者的淫威,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一般不會主動的將受到暴力的情況告訴老師和家長,大部分情形是在超出了忍耐極限的情況下才會告訴老師或者家長。
  • 校園暴力受孩子、家長、學校共同的影響,只處理一處,毫無效果
    很多孩子遇到了這種情況,都不知道怎樣處理。並且也多半選擇不和老師以及家長反映。這就導致校園暴力極具隱蔽性。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校園暴力的那些事。既然校園暴力這麼恐怖,那麼很多爸爸媽媽還有老師就會問,為什麼校園暴力還會存在?學校也相應的頒布了很多條例和校規,為什麼校園暴力屢禁不止呢?首先就是爸爸媽媽教養方式的問題。在《中毒的父母》這本書中,作者指出,如果爸爸媽媽酗酒吸菸以及經常有暴力行為,那麼孩子很可能也會有不良的行為方式。
  • 【校園動態】防治校園欺凌暴力致家長的一封信
    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門先後印發了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防治工作方案。 學校堅決反對各種程度和形式的欺凌和暴力行為,嚴肅校規校紀,規範學生言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孩子的成長需要家校共育,學校家長要攜起手來,共同防範校園欺凌和暴力在我們孩子身上發生。請家長知曉並做到以下事項: 一、家長怎樣辨別孩子遭受欺凌暴力?
  • 正在遭受校園暴力的人有什麼特徵?面對欺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哪些表現證明孩子正在遭受校園暴力1.上學有困難:原本對上學不反感的孩子,突然間無故曠課、逃學、找理由請假。2.頻繁換新文具:發現孩子的東西總是無故丟失或破損。3.身體受傷:這也是最直接的證據!而且所遭受的校園暴力指數還很高,需要嚴肅處理。
  • 少年的你:孩子遭受校園霸凌魔爪,作為家長,熟記5個小妙招
    我們並不需要像學習一樣,記住它的定義,也可以說只是記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定義只是概括,在百度上一搜,你就能看到。而真正的校園霸凌,並沒有那一句簡短的話,說得那麼籠統。作為家長朋友們,孩子上學期間,最害怕的可能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最讓家長朋友們覺得恐怖的就是校園霸凌。
  • 我們的孩子遭受欺凌卻不敢求助,這三種家庭要注意了!
    太原師範學院大二女生芝芝長期遭受室友李某的校園暴力,李某不僅給芝芝起「潘金蓮」的侮辱性外號,還公開揚言要對芝芝行為暴力,經常對其進行身體上的攻擊。因長期遭受恐嚇侮辱,被外傳裸露視頻,芝芝得重度抑鬱。一個大學生,受過良好教育,因何面對室友欺凌毫無還手之力?
  • 如何教育孩子應對校園暴力
    有的孩子受到欺負,不敢告訴老師或者家長,因為他們經常會受到他人的威脅和恫嚇;也有的孩子由於年紀小,表達能力差,不知道如何訴說或者孩子不處於那種環境而被家庭環境取代後就不願意再提起此事等等原因,而變成了「沉默的羔羊」。
  • 校園暴力比我們想的更可怕
    14歲初二女生小魚放學路上被三女一男擄走暴打一個多小時,被打原因無法說清。對啊,為什麼是我呢,被欺凌的孩子也在想為什麼,是他活該嗎?還是他沒有存在的價值?家長以及老師領導的冷漠是孩子默默忍受校園暴力的直接原因。那麼,面對校園暴力,我們該如何防範呢?除了家長要從小給孩子建立正確三觀,不要成為施暴者。 更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避免孩子成為受害者。很多時候,你越是怕事,越是懦弱、越是隱忍,就越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 孩子在接受校園暴力,只叫孩子忍讓的家長,已經毀了孩子一生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孩子來說最怕遇到的就是校園暴力,對於家長來說最不想看見的也就是校園暴力,但很多時候,比起校園暴力更可怕的是家長在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這件事上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