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解析王家衛精心雕刻舊日時光的傾城之戀《花樣年華》

2020-12-15 阿貝說影視

在華語片中,小編最為傾心的便是具有不同於常人視角和耐力、常常不按理出牌的導演,王家衛。在這個以「利」為目的的浮華電影圈,只有他始終保持自己的腳步,對待每一部作品都好似自己的孩子。他細膩、執拗,從不急功近利。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這部不少人心目中不朽的愛戀《花樣年華》。

蘇麗珍和周慕雲的初次相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香港,彼時的香港還沒有高樓林立,更多的是類似於20世紀30年代舊上海的一個縮影

同一天,周和蘇先後來到一座樓房找出租的房子。在擦肩而過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段感情的序曲。那時,他們的身份是別人的丈夫和別人的妻子。即使成了鄰居,他們的生活軌跡也還像並行的兩道鐵軌,有時在牌桌和狹窄的走廊相遇了,也都欠身過去,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後來因為各自配偶的背叛,他們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周離開了公寓,當他1966年再回來時,發現房子已經換了主人,對於她的去向他甚至無法知曉,更何談得知她的近況?他轉身的背影透露著滿滿的憂傷,深深的凝視著這扇緊閉著的斑駁大門,內心的情緒波濤洶湧著。那個時代已過去,他們之間的故事也消失不見了。周並不知道,蘇就住在那扇門裡。他們最接近的時候,也許只有一扇門的距離。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就像隔著迷霧層層依稀看到的熟悉身影一般,忽遠忽近,撩撥著心弦。對於那些曖昧過的過往,他每每回想就希望當初的自己如果能勇敢一一點,再靠近一點,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但周只能把花樣年華的秘密永遠地埋藏在一個樹洞裡。與眾不同的懷舊風格

這是一部經典的懷舊之作—懷舊是王家衛的一個情結。他遊刃有餘的將這個發生在1960年老香港的故事,故事裡的「他」口吻平淡卻又傷入骨髓。在那個陰雨綿綿的小巷,記憶裡的藝人風姿綽約,婷婷嫋嫋,在昏黃的路燈下,走走停停,似乎在等待…一首西班牙經典老歌《Quizas Quizas Quizas》的旋律一響起,似乎就帶領我們穿越到了那個時代…

30年代老上海的情調移植到60年代的香港,很自然的,讓人覺不出周慕雲與蘇麗珍是隔壁的鄰居。相同的皮包與領帶,他們發現了被各自的伴一絲突兀來。侶所背叛。痛苦與迷茫中,他們相互走近,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表演中探究「他們是怎樣開始的」。無意間,他們自己也陷入了情感的漩渦。但是,她說: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他也說:我們與他們不同。他們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份關係,不談情,不說愛。他與她有過無數接近的機會:無人的小巷,潑雨的街頭,狹窄的樓梯上,被困的小屋中,外租的居所內…他與她的距離也許只有0.01公分,但欲望被抑制,痛苦在隱忍,所以直到影片結束,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一個看似婚外情的故事,被演繹得如此精緻。王家衛導演所想要表達的不是膚淺的「男女關係」,那是一種得有於那個年代,無法言說的莫名情愫。如果將電影的主題僅僅定為「婚外情」,那麼是對這部電影的褻瀆,背叛帶來的愛情註定會飄搖一生,或許兩人就在一起了,拋棄彼此的家庭,要麼各奔東西,再回到原來的生活中去。那太沒新意。我所感興趣的是,人們的行為如何與周圍的環境發生關係,他們是怎樣相互揭秘又相互保密的。周與蘇相互揭秘又相互保密。他們之間永遠可望而不可及。他與她心照不宣,他與她最終「與他們不同」。他知道她不會離開她的丈夫,她的苦痛沉默在心底,當被壓抑得忍不住時也只是暫借他的肩頭哭一場而已。

也許什麼都沒有發生,也許什麼都已發生過。不是不愛,而是不知道是否該愛。從此,她隱沒塵世,他去了異鄉。這就是王家衛鏡頭前的那個懷舊的愛情。形體動作支撐著情節發展影片最初同觀眾見面時,人們談論最多的是影片中的激情戲,華麗的服裝,還有隱藏在影片背後的兩個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

其實,看不到王家衛剪輯完全片,誰也無法知道《花樣年華》究竟要講述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這就是王家衛一貫的電影製作風格。在王家衛的電影裡,導演的作用和剪輯的創造力充分顯示了無與倫比的魅力,外界評論家稱王家衛的電影為「作家電影」。與前幾部電影不同,《花樣年華》拋棄了王家衛最擅長的獨白,只用了三段字幕,其實,不用字幕,情緒的交代已經很完美了字幕和《紅玫瑰與白玫瑰》一樣,只是要加重這部電影的懷舊色彩。兩個演員的表現極其出色,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形體而不只是臺詞的魅力。

例如梁朝偉在旅館等待張曼玉和他一起離開香港而無結果時,他平靜的表情先是被嘴角浮現的一絲苦笑打破,然後是無盡的落寞,一波三折的表情堪稱絕妙。而張曼玉的魅力不在於她的26款旗袍,而是她的形體流露的內心感受。張曼玉身上的旗袍,可謂一款一風景,或豔麗,或淡雅條格、簇花、潑墨、素色,色彩紛呈,卻美而不亂——每一款旗袍都與主人公的心情相吻合,生活無望的失落、短暫溫暖後的心動、少女思春般的喜悅、對命運討饒、內心的煎熬……電影中的服裝顏色也忠於女主角的心情而變幻。

開場時蘇麗珍穿的是一件鴨蛋青底子綴大紅花朵的旗袍,她優雅地站在狹小的房間裡與房東聊天,一舉手一投足盡顯少婦的嫵媚風韻。多年後,周慕雲故地重訪,她與他有了一次重逢的機會,然而命運讓他們又一次錯過。此時,她與兒子在一起,一件褐紅的格子旗袍依舊合身得體,但卻是流年似水,芳華盡失。越壓抑的情節,演員的表演越能出戲。臺詞甚少的《花樣年華》,情節是靠演員的表演支撐的。毫無以為,這部電影在藝術的層面是同類電影無法企及的,能夠將原本並無太多吸引力的主題拍攝出無與倫比,又纏綿悱惻的情懷,大概只有王家衛能夠做到。至於他在電影圈的地位也是不需要拿獎項去衡量的。因為他已經超脫了可以被「概念化」獎項評選的範疇。

似水流年中,總有一些遺憾,每每重溫《花樣年華》這部電影,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徘徊在心中,歷久彌新,似傷感的迷霧,濃鬱得久久無法散開來。小編今天的解說就結束了,大家不妨重溫這部電影。

相關焦點

  • 我從來不喜歡王家衛的電影,尤其在《花樣年華》之後
    今天,是香港電影導演王家衛62歲的生日。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教授曾在採訪中明確表達:「我從來不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我認為他太造作,太明確『作』,形式上有一種工整,他的主題的扁平——尤其在《花樣年華》之後。」面對《花樣年華》這部在國際影壇上備受讚譽且被視為華語電影經典之作的影片,戴錦華教授有怎樣獨到的見解與觀點?
  • 王家衛力作《花樣年華》12大隱密現形
    1、電影中不時以劉以鬯先生的文句作間場用途,用意何在?其實《花樣年華》在坎城上映時,已有細心的觀眾留意到王家衛在影片中鳴謝香港作家劉以鬯先生。劇本早已設定周慕雲的職業是編輯,在那些日子要同時站在編輯和作家的位置很不容易,所以想寫一個這樣的人物。
  • 淺析經典愛情電影《花樣年華》,看王家衛的鏡頭語言!
    導語:淺析經典愛情電影《花樣年華》,看王家衛的鏡頭語言!溫情與扼殺,不論從詞義上,還是在內涵上,二者都是尖銳的。但這一對尖銳對立的概念,在王家衛的電影藝術《花樣年華》中,通過梁朝偉和張曼玉那壓抑、苦澀、無奈的人生經歷,居然竟是那樣的被交融在一起,從而表現出一種別樣的無間。只不過這種交融和無間並不給人帶來溫馨與浪漫,恰恰相反,它給人的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窒息,是一種對人性充滿脈脈溫情的(自我)扼殺。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組成的。
  • 看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你就能明白什麼叫高級電影
    香港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王家衛。愛情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花樣年華》。周慕雲與蘇麗珍的感情自然是電影的主軸,這部電影關於婚外情,關於曖昧,關於秘密。但《花樣年華》之所以經典,不只是因為梁朝偉與張曼玉,更因為電影裡除了人之外,場景,燈光,道具,配樂等等,幾乎每一樣關於電影的元素,都是關鍵。經典往往可以從多數人所理解的表面,再深入一層。如果再深入一層,《花樣年華》就不僅僅關於愛情,還關於時代。這也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更是一部時代的電影。
  • 王家衛電影回顧展曝海報 《花樣年華》等7片重映
    王家衛電影回顧展曝海報 《花樣年華》等7片重映 時間:2020.12.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百家故事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王家衛獻給世人的香水,《花樣年華》是其中最曖昧、最具誘惑力的一支,它近乎完美地再造了一個時代的氣味,並將這種氣味變成電影史上的孤品,電影之外,歲月呼嘯,而這則98分鐘的故事始終在那裡,提醒著經歷過、呼吸過這道氣味的人,我們曾擁有過一段真真切切的花樣的年華。
  • 推薦王家衛的六部經典電影,劇中臺詞總讓人耐人尋味
    王家衛,上海人,作為香港著名的電影導演、監製及編劇,尤其擅長文藝電影。優秀作品獲獎無數,其中影片中經典臺詞不能否定其獲獎的一大要素之一。今天就跟隨小麗來看看吧!電影一:《東邪西毒》《東邪西毒》是一部1994年出品的經典武俠電影。該片為王家衛執導,並且網羅當時香港電影界的七大巨星,張國榮、梁家輝、梁朝偉、張學友、林青霞、張曼玉和劉嘉玲共同主演完成。電影講述了西毒歐陽鋒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和黃藥師、大嫂、劍客洪七等人的故事。
  • 不得不看,鬼才王家衛十部經典電影!
    不管怎樣,臺詞在王家衛電影裡佔了極大比重,它和色調,鏡頭語言與配樂構成了一個屬於王家衛的電影世界。王家衛導演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堪稱經典。1988年的《旺角卡門》,1990年的《阿飛正傳》,1994年的《東邪西毒》、《重慶森林》,1995年的《墮落天使》,1997年的《春光乍洩》,2000年的《花樣年華》,2004年的《2046》,2007年的《藍莓之夜》,2013年的《一代宗師》。單看這個片單,就能勾起很多人青春的回憶。那些年,我們愛過的影片竟然有那麼多出自王家衛之手。
  • 花樣年華中最卑微的愛情——《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中最卑微的愛情「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和我一起走?」只是無言。起初,我對港片的興趣聚焦於武打電影和黑色電影。不得不說,香港電影發展的還是比大陸成熟許多,無論是情節的安排還是細節的設計,都是大陸電影應該學習借鑑的。《花樣年華》也算是90年代香港片的代表作之一,主張後現代主義的王家衛導演,將東方那種看似有些「禁錮」的愛情描寫得淋漓盡致。
  • 《花樣年華》20周年,你找到那個和你一起吃飯的人了嗎?
    ——王家衛,《WKW王家衛的電影世界》可以說,沒有電飯鍋,就沒有《花樣年華》。我們要了解《花樣年華》,就必須了解在香港的上海人。就好像蒙民偉之所以選擇北角作為電飯鍋佔領香港第一站,是苦心孤詣的。」——張愛玲,《傾城之戀》1950-1960年代的香港,上海話和廣東話各行其道。這一點,在影視業尤為明顯,老闆們來自上海,堅持講一口吳語,而演職員們則南腔北調。在「永華」訓練班,有人對李翰祥說老闆李祖永對他的評價:「這個小孩是個港督(笨蛋)嘛!」
  • 《花樣年華》片尾的特別鳴謝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的片尾,有這樣幾個大字「特別鳴謝劉以鬯先生」,接著才是「監製、編劇、導演王家衛」等一大串名字,可字號遠比「特別鳴謝」要小很多。似乎為這部「終於能夠看懂的」王家衛電影又抹上了幾許疑惑:劉以鬯是誰?為什麼要特別鳴謝他?
  • 王家衛曾用這部電影殺死了香港電影,而又用這部復興了香港電影
    復興之作《花樣年華》如果說《春光乍洩》是殺死傳統香港電影之作,那麼王家衛的下一部成功之作《花樣年華》則是一部開啟香港電影在西方中文電影中的文藝復興之作。大體上,《花樣年華》同樣是一部挑戰傳統社會價值觀的顛覆之作(婚外情、欲望和個人犧牲),但比較《春光乍洩》追尋、主張和激進的主題,《花樣年華》則側重於逃避、壓抑和保守。
  • 影史百大經典華語電影第四,王家衛作品,今年重映
    王家衛在國際上評價最高的作品應是《花樣年華》(2000),它不僅在視與聽(Sight & Sound)雜誌的影史最佳影片票選成為21世紀後排名最高的電影,在BBC的新世紀經典選拔也僅次於大衛林區(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Mulholland Drive,2001)。
  • 王家衛有哪些經典電影,快來看看吧!
    在眾多的導演中,王家衛一直保持著自己獨有的風格,在這裡帶來專屬自己的精彩故事,在每一次的影片中都會給人們帶來驚喜,並深深的烙印在人們的心中,有著自己的不同的見解,也是一份獨特而又美好的力量,吸引著人們成為不同的美好故事,在這裡用電影講述出獨屬於自己的精彩。
  • 福利來了——王家衛的所有電影匯總
    二,【花樣年華】承接阿飛正傳的二部曲,光是影片的色調、配樂、剪輯出的那份韻律節奏感,就能讓你欲罷不能。蘇麗珍的那些旗袍,那個年代的味道,王家衛電影中色調最美的電影之一。如果從來沒看王家衛之前的電影,直接去看【2046】的話會感覺有點亂或是一頭霧水,建議先看《阿飛正傳》和《花樣年華》。再看這部【2046】會比較有頭緒。四,【一代宗師】整部電影從籌備到拍攝完成用了十年時間,看出王家衛對這部影片的用心和執著,章子怡,梁朝偉,張震為了影片也進行了長期艱苦的習武訓練。
  • BBC評出本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 《花樣年華》排第二
    百部電影名單可謂星光熠熠,位列榜單首位的影片是大衛·林奇執導的《穆赫蘭道》。王家衛導演執導《花樣年華》位列第2,保羅·託馬斯·安德森執導《血色將至》位列第3名。 百大影片裡,共四部華語電影上榜,除《花樣年華》之外,還有楊德昌的《一一》(第8名)、李安的《臥虎藏龍》(第35名)以及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第50名)。
  • 花樣年華:你只關注到了旗袍,卻沒看到一個女人的心事
    ▼美人如玉,旗袍如畫《花樣年華》是旗袍電影,張曼玉在其中換了20多套旗袍。這些都是由張叔平親自設計,布料是他多年來的私人珍藏,質料和花式都是絕版。旗袍是《花樣年華》中最具象徵意義的道具,暗含著許多象徵意義,在潛移默化當中向我們傳達了故事的進展和人物的情緒變化。
  • 《花樣年華》:最美的年華和最糟糕的愛情
    昨天,導演王家衛發了一條微博:「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悼劉以鬯先生。」劉以鬯是香港的著名作家,也是王家衛的著名電影《花樣年華》的原作者。所以,今天橙子君就帶大家來看看這部《花樣年華》吧。《花樣年華》有一個英文名,叫《In the mood for love》。沒錯,這個在王家衛的鏡頭下潮溼的故事,就有著一種讓人陷進情緒裡的魔力,這也是王家衛所擅長的。故事很簡單,梁朝偉演的周慕雲和太太搬進了一個公寓,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也和他的先生搬了進來,成了鄰居。
  • 為華語電影配樂最多的日本人?但他卻是王家衛張藝謀的「最愛」!
    自那之後,梅林茂可能是為華語電影配樂最多的日本人,中國電影在他的音樂中也更浪漫了。從王家衛的《花樣年華》、《2046》、《一代宗師》,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到最新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每首曲子都盡善盡美,做到讓畫面更精緻的存在。
  • 不如我們由頭來過——王家衛談電影修復:電影變了,觀眾也變了
    從去年至今,王家衛作品的消息不曾間斷。先是關於他的第一部電視劇《繁花》,歷經六年的籌備總算正式開拍。改編自金宇澄同名作品,描寫兩代人的上海故事,並由會說上海話的胡歌和馬伊琍飾演男女主角。為此王家衛更在影視城搭建1:1實景,意圖再現當年上海的都會風光,並表示這部電視劇將會是《花樣年華》與《2046》的精神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