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校而居,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惜「傾家蕩產」也要給孩子提供優秀的學習環境、
近年來,為了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不輸在起跑線上,搶佔名校資源催生了新的名詞——「學區房」。
因為學區房可以獲得周邊重點學校的入學名額,俗話說得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家長為了孩子上好學校,孩子還未出生,就開始買房規劃孩子的上學之路了。
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心態,學區房成為了「香餑餑」,自此,大多數人買房首要考慮周邊教育問題。
在北京,一個破敗不堪的15平學區房,可以賣到500萬的天價,就因為房子是實驗二小的學區房。
在南京一個車庫改造的草棚,因為是琅琊路小學本部+29中本部雙學區房,13平售價高達兩百多萬。
……
買了學區房,就可以享受好的教育資源,對此,不少人提出反對的聲音:這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不公平,同是義務教育,就因為買不起學區房,孩子就不能享受優秀教育資源,學區房打破了教育的公平性。
鑑於此類情況,教育部出手了:
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明確了中小學入學新規:部分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要穩妥實施多校劃片,採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
這則入學新規出來後,也就意味著學區房的熱度會下降,下面給大家詳細解讀該新規:
1、過道房,車庫房,空掛房取消入學資格。
在北京,上海等地,十餘平的過道房,竟掛出200萬的價格,明顯和房子本身價值不對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空掛戶口的房子,沒人入住,自從,這些學區房將取消入學資格。
2、6年一學位
簡而言之,就是一套房從入學登記開始,6年之內只允許登記一位學位(一家多孩子除外),這樣的新規,避免了一些家長費時費力費錢,最終上不了學。
3、多校劃片
這則規定是打破了有錢人壟斷教育,變相的給學區房的降溫。
孩子上學是根據就近原則,會對學校周邊的小區進行劃片區分,在「多校劃片」下,哪怕買了學區房,運氣不好,也讀不到好學校。
學區房我們談之色變,要想解決它,從目前來看是不現實的。從古至今,再到海外,全世界都是一樣,都有學區房的存在,學區房溢價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市場決定的。
教育部出臺的新規只是讓學區房略微降溫,並不能本質上將解決問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差異,教育同樣如此,這就是現實。
因為學歷越來越值錢了,在如今這個社會,沒有本科以上學歷都不好意思出去找工作。
學區房是家長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這裡我說兩句,對於培養孩子來說,學校成績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更重要。
如果你家比較富裕,可以考慮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買學區房;如果你的家境一般,沒有必要為了學區房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得不償失。
家長朋友們,你買了學區房嗎?對於學區房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秉持教育理性,守護教育良知,歡迎關注「湖南長沙王老師」。
我是,從事教育行業六年,專注於湖南初中、高中、大學升學諮詢指導,各位家長有什麼問題或者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也可以在後臺點擊我頭像私信回復「你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