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都》英譯本完成 濃厚地方特色讓翻譯家頭疼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廢都》英譯本完成 濃厚地方特色讓翻譯家頭疼

  賈先生只提了一個要求:翻譯時,原文一句也不要刪。按照賈平凹的意見,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

  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胡宗鋒教授透露,他與英國學者羅賓博士歷時三年,悄然完成了40萬字的《廢都》的英文翻譯,爭取今年內出版。按照賈平凹的意見,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廢都》譯為The Abandoned Capital,主人公莊之蝶則翻成Butterfly。賈平凹三部曲《浮躁》、《廢都》、《秦腔》因為其濃厚的地方特色讓翻譯家頭疼,至今只有《浮躁》被漢學家葛浩文翻譯成英文,並獲得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葛浩文坦言曾嘗試翻譯《秦腔》,但由於其中家鄉話太多,難以翻譯而最終放棄。

  據胡宗鋒介紹,數日前,英國譯者羅賓博士已帶稿回英國繼續打磨,下月歸陝。「羅賓的老師是英國一位很有名的評論家,他想請他看看,再仔細打磨。」目前,他們也正在聯繫國外的出版社,爭取在今年內出版。

  胡宗鋒說,自《廢都》出版當年,他就想過翻譯,但是一直按下未表,是因為那時自知「身單力薄」,肯定翻不了。1987年他翻譯了賈平凹的6篇散文,並從此見面成為朋友。「我個人非常喜歡賈的作品,一直想把他的作品譯出去。2010年時,我翻譯了他的中篇小說《黑氏》,發表在美國《新文學》雜誌上,當期雜誌150頁,這篇《黑氏》就佔了56頁。」

  胡宗鋒說,後來遇到羅賓,他又重新燃起了翻譯《廢都》的興趣。羅賓,英國人,中古文學博士,專門研究英國的中世紀文學。「詞彙量之大,令人驚訝。」胡宗鋒說,「他當時已來西大任外教一年多了,教授英美文學賞析。我翻譯《黑氏》時,得到過他的支持。他說想見賈平凹,就在羅賓生日當天,我們一起去拜訪了賈先生,並帶去了一本美國《新文學》,上有我譯的《黑氏》。就是那次談話,我重新萌生了翻譯《廢都》的想法。」

  在翻譯的過程中則需要加上大量的注釋,「書中一些在中國人特別是我們老陝看來非常熟悉的人名、地名、事件,比如楊玉環、于右任、八大山人、麻將、壎、大雁塔等,老外往往一臉茫然,所以一定要加注釋。在這件事上,羅賓是個『檢測器』,哪些地方他感到不懂了,我們就會一起討論是否並且如何加注釋。」

  語言也是一大問題,方言如何傳神地翻譯也是一大難點,「光這書的名字,就先後想了好幾種譯法,什麼是『廢都』?起先我們想譯成類似艾略特的荒原那種荒城,最終用了在中文裡『被拋棄的都市』的譯法,即The Abandoned Capital。」再比如說主人公莊之蝶,就採用音譯加意譯,「莊之蝶,就叫做Butterfly,當然這個名字與莊子有關,我們也另外加了注釋。」

  還有一些陝西方言,比如「一老頭拿手指在安全島上寫,寫出來卻是一個極文雅的上古詞:避,就慢慢地笑了」。這個「避」字是陝西方言,源自古語,所以在英文裡用了一個古字Shun。「羅賓就是研究中古文學的,我對陝西方言又熟,所以翻譯起來沒覺得有多大困難。」

  在翻譯過程中,賈平凹對他們給予很大的支持,「我至少帶羅賓去過他的書房五六次,深入探討。他對我們的工作還是認可的,曾經送給羅賓一張他題字的四靈之一玄武瓦當拓片。自始至終,賈先生只提了一個要求:翻譯時,原文一句也不要刪。」胡宗鋒推測,這也可能是賈平凹現在只有唯一一部英譯長篇小說的原因,「葛浩文改東西是很厲害的,賈平凹一直認為,一個作家大段描寫,肯定是有他的用意。」葛浩文自己也曾表示,中國作者喜歡先描述故事背景,對中國人來說故鄉太重要了,但西方人覺得「囉唆」,他們喜歡頭一句話就讓讀者震驚。據悉,《廢都》已經有法文、日文、俄文、越南文等譯本,法文版《廢都》還獲得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文/記者 羅皓菱)

相關焦點

  • 賈平凹《廢都》英譯本完成 兩人合力三年譯成
    賈平凹《廢都》英譯本完成 兩人合力三年譯成 2013年07月29日 15:05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英文版,由中英兩國學者共同翻譯完成。
  • 《廢都》英文版翻譯完成
    曾引起廣泛關注的長篇小說《廢都》英文版,由中英兩國學者共同翻譯完成。「應該有更多出色的中國小說讓世界讀者熟知。」譯者之一胡宗鋒24日說。
  • "廢都"完成英文翻譯 賈平凹:翻譯時不刪原文
    按照賈平凹的意見,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胡宗鋒教授透露,他與英國學者羅賓博士歷時三年,悄然完成了40萬字的《廢都》的英文翻譯,爭取今年內出版。按照賈平凹的意見, 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廢都》譯為The Abandoned Capital,主人公莊之蝶則翻成Butterfly。
  • "廢都"完成英文翻譯 賈平凹:翻譯時 原文一句也不要刪
    按照賈平凹的意見,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 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胡宗鋒教授透露,他與英國學者羅賓博士歷時三年,悄然完成了40萬字的《廢都》的英文翻譯,爭取今年內出版。按照賈平凹的意見,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
  • 賈平凹第2部長篇小說英譯本英文版《廢都》問世
    對作家賈平凹來講,《廢都》恐怕是其最具特殊意義的一本書了,1993年問世之後,便給他帶來了無盡的毀譽,而隨著時日推移,這部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逐漸被世人所認識,直至2009年「重出江湖」、正式再版。
  • 英文版《廢都》翻譯完成 「□□□」被保留
    英文版《廢都》翻譯完成 「□□□□」被保留   今年,離陝西作家賈平凹完成他備受爭議的長篇小說《廢都》正好過去了20年。近日,這部曾引起廣泛關注的小說英文版翻譯完成。據悉,翻譯工作是由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胡宗鋒和英國學者羅賓共同完成的,整個翻譯過程歷時三年,目前他們正為爭取小說在年內出版而努力。另據胡宗鋒透露,對於英文版《廢都》的翻譯,從始至終,賈平凹只提了一個要求:「翻譯時,原文一句也不要刪。」
  • 英文版《廢都》翻譯完成 性描寫「□」被保留
    [導讀]雖然《廢都》在1997年就獲得了法國費米娜文學獎,但直到21世紀初,該書才再版,這甚至被有些人說成是文化出版界的一個大事件。今年,離陝西作家賈平凹完成他備受爭議的長篇小說《廢都》正好過去了20年。
  • 賈平凹《廢都》英文版由中英兩國學者翻譯完成
    新華網西安7月25日電 著名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英文版,由中英兩國學者共同翻譯完成。「應該有更多出色的中國小說讓世界讀者熟知。」譯者之一胡宗鋒24日說。《廢都》講述了都市中幾位文人「頹廢」的生活與心態,在出版之後曾引起爭議。胡宗鋒現為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他告訴記者,翻譯工作由他和在西北大學任教的英國學者羅賓共同完成。
  • 賈平凹《廢都》英文版由中英兩國學者共同翻譯完成
    新華網西安7月25日電(記者 楊一苗 程露)著名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英文版,由中英兩國學者共同翻譯完成。「應該有更多出色的中國小說讓世界讀者熟知。」譯者之一胡宗鋒24日說。
  • 《詩經》的幾個英譯本
    原標題:《詩經》的幾個英譯本   讀林語堂的《中國和印度的智慧》,有一則對《詩經》英譯本高下的短評。他說:「我以為海倫·華德爾(Helen Waddell)所譯的中國詩歌,是所有譯本中最出色的。」但華德爾並不通漢語,她翻譯《詩經》是根據理雅各(J.Legge)的譯詩和注釋完成的。
  • 金庸小說英譯版始於《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被稱「中國...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金庸先生開始創作武俠小說,他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享譽中國,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小說。但是,這也說明在某種程度上,金庸小說始終只在華人圈子裡盛行,在英語的世界裡,金庸的名字無人知曉。
  • 《射鵰》英譯本被稱中國版《權遊》
    《雪山飛狐》英譯本。 《鹿鼎記》英譯本。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金庸先生開始創作武俠小說,他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享譽中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小說。  但是,這也說明在某種程度上,金庸小說始終只在華人圈子裡盛行,在英語的世界裡,金庸的名字無人知曉。究其原因,可能因為他的作品結合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和奇幻的武俠世界,其中包含著的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認同和倫理共識,讓許多翻譯家望而卻步。
  • 賈平凹《廢都》英譯:「The Abandoned Capital」
    約定每周有一個「翻譯日」 華商報:為什麼想起翻譯《廢都》? 胡宗鋒:動念早,動手遲。《廢都》當年出版時就想過,但那時自知「身單力薄」嘛,肯定翻不好,就一直按下未表。1987年我就翻譯過賈平凹的6篇散文,並從此見面成為朋友,我個人非常喜歡賈的作品,一直想把他的作品譯出去。
  • 英文版《廢都》不刪節 保留「□□(此處刪去×字)」
    原標題:英文版《廢都》 保留「□□(此處刪去×字)」 今年,離陝西作家賈平凹完成他備受爭議的長篇小說《廢都》正好過去了20年。近日,這部曾引起廣泛關注的小說英文版翻譯完成。據悉,翻譯工作是由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胡宗鋒和英國學者羅賓共同完成的,整個翻譯過程歷時三年,目前他們正為爭取小說在年內出版而努力。
  • 馬士奎:從小說《紅高粱》首個英譯本說開去
    實際上,早在葛譯《紅高粱家族》問世前四年,中篇小說《紅高粱》英譯本即已在國內出版。本文基於對《紅高粱》首個英譯本出版過程和譯本特點的分析,意在探究譯本遇冷的原因及其給人的啟示。但該機構的運營遭遇諸多困難和障礙,在完成《中國當代軍事文學作品選》英譯本的出版後不久即告夭折,該書因此成為中外文化出版公司承擔的唯一的對外文學翻譯出版項目。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社號撤銷之後,作協領導機構仍冀望在原基礎上設立「中國文學編譯中心」,繼續履行對外文學譯介的職能,但因未獲有關方面批准而不了了之。
  • 因寫《廢都》被罵「文化流氓」,季羨林:20年後會大放光彩
    有人說,陝西是出個作家的地方,小家不斷,大家也很多,名氣最大的有三,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其中年齡最小的賈平凹被稱讚為:「中國現代最著名作家之一」、「文壇鬼才」、「中國作協副主席」。一直到1992年的夏天,賈平凹創作書寫的欲望在這個時候達到了峰值,於是他拜託朋友安黎找一處清淨地方,好讓自己安心寫作。安黎聯繫了老家耀縣的一處水庫,那實在是一個好地方,風景秀麗不說還沒有任何通信工具,真正的與世隔絕。
  • 紅樓夢英譯本作者翻譯家楊憲益逝世享年95歲
    楊憲益先生近影 資料圖 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璩靜) 中國著名翻譯家、《紅樓夢》英譯本作者、外國文學研究專家、詩人楊憲益23日在北京煤炭總醫院逝世,享年上世紀60年代初,楊憲益戴乃迭夫婦開始翻譯《紅樓夢》,最終於1974年完成並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該三卷本《紅樓夢》在國外皆獲好評,有著廣泛影響,與英國兩位漢學家合譯的五卷本(譯名《石頭記》),被譽為西方世界最認可的《紅樓夢》英譯本。1993年,楊憲益獲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 譯作||毛澤東詩詞英譯本:錢鍾書主持翻譯 歷經二十年完成
    這六首詞的英譯,就是由錢鍾書、葉君健翻譯潤飾,袁水拍、喬冠華把關定稿完成的。毛澤東專門答覆提問這次翻譯不僅量很大,且因作品時間跨度很長,理解起來的難度更加突出。為了最大限度地正確領會原文,經過要求,毛澤東本人口頭答覆了英譯者的有關問題。
  • 賈平凹作品《帶燈》英譯本亮相2017法蘭克福書展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規劃發展處處長王偉在《帶燈》英譯本發布會上致辭。人民網法蘭克福10月13日電 (記者 馮雪珺)10月11日至10月15日,第六十八屆法蘭克福書展舉行。11日開幕當天,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帶燈》英文版亮相法蘭克福書展,吸引了大量觀展者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