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陝西是出個作家的地方,小家不斷,大家也很多,名氣最大的有三,路遙、陳忠實、賈平凹。
其中年齡最小的賈平凹被稱讚為:「中國現代最著名作家之一」、「文壇鬼才」、「中國作協副主席」。
但是相比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廢都》在之前有著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它在內容上堪稱現代版的《金瓶梅》,在文學性上更不能同日而語,也有人認為它反映了一代文人的落寞,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今天小編就個大家聊聊賈平凹以及他的著作《廢都》。
賈平凹:因寫「小黃書」被罵到瀕臨崩潰,如今被贊:「文壇鬼才」
1989年,賈平凹的中年危機悄然而至。自己患了B肝又官司纏身、父親重症離世、妹妹守寡,一樁樁一件件足以令人蒼老不少。苦悶憋在心裡,憋出了靈感。
一直到1992年的夏天,賈平凹創作書寫的欲望在這個時候達到了峰值,於是他拜託朋友安黎找一處清淨地方,好讓自己安心寫作。
安黎聯繫了老家耀縣的一處水庫,那實在是一個好地方,風景秀麗不說還沒有任何通信工具,真正的與世隔絕。
賈平凹便在水庫的管理站住下,開始靜心寫起小說。他的筆速真是驚人,一日就能手寫上萬字,四十餘日就完成了三十多萬字的初稿。
1992年的下半年,賈平凹躲避紛繁雜事,輾轉好幾個地方寫稿改稿。一直到除夕的前一天,他盯著自己桌上厚厚的手稿,方知第四本小說完成了……
但賈平凹卻因為這部書,跌入了谷底。它就是後來獲得美國飛馬文學獎的——《廢都》。
《廢都》以大量的性描寫來刻畫知識分子莊之蝶空虛的內心。大膽的寫法,給那個時代的讀者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這本書1993年出版50萬冊,很快便被搶購一空,市面上更是盜版橫行。廠商運書的時候都得警務人員荷槍實彈保護,怕的就是有人來「劫書」。
很多人一邊津津有味地把這本書當「小黃書」來看,一邊又裝道德衛士把賈平凹罵得狗血噴頭。說他是「文化流氓」。
當時,輿論開始對賈平凹口誅筆伐,鋪天蓋地的批判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當時他心臟病住院,給自己化名叫「龍安」,想的就是能安生一點,安靜一點。
結果躺在病床上,猛然聽見周圍的人都在討論他的「黃書」。看來醫院也不是什麼安生之處。
沒辦法,他約上朋友「逃難」到四川綿陽,結果在四川師範大學的專樓樓下,他發現連一個小報亭上面也是大把大把批評他的報紙。
有一次他到河堤散步,風吹來一張報紙,裡面依舊還是批判他的內容。
好像怎麼跑都跑不掉。不久,小說被列為禁書。這讓原本已經身心俱疲的賈平凹瀕臨崩潰。
然而,《廢都》在國外卻收穫了相當高的讚譽,更於1997年,獲得法國文學大獎「費米娜文學獎」,同時在日本、韓國等地區擁有大批的粉絲。
季羨林先生當年看了賈平凹的這部小說,說了一句「《廢都》20年後會大放異彩」。成為賈平凹內心唯一的暖流,讓他在最困難的時期,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隨著國內文學思想的轉變,在被禁16年之後,《廢都》於2009年再版,意味著這部小說的復活。
著名學者王小波對《廢都》讚賞有加,這是因為他覺得故事裡包含著深刻的寓意。小說通篇似乎都是低俗、惡趣味的描寫,似乎處處都是髒亂臭。
但就是這種無力感才帶給讀者精神上的震撼,讓人感受到了那批知識分子的靈魂空虛,沒有志向或者沒有理想去實現,最終他們選擇以愛情和色情彌補這一空缺。
《廢都》對於現實狀態的表達極為深刻,寫到妙處更是讓人拍案叫絕,成為許多讀者愛不釋手的書籍,也滿足了很多當年想買卻沒買到的讀者心願。
如果你也想看看這本賈平凹當年的「封禁」之作,或者滿足下當年錯過的好奇心,就一定不要再錯過這次。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