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國的奇書,有一本上古時期的《易經》很多人都說這本書是迷信,那個時候沒有先進的科學手段,只能憑藉著幾個卦象來預測未知。
在1990年,清華教授,中國的哲學開拓者馮友蘭老先生在北京醫院奄奄一息的時候,身邊學生問他還有沒有什麼需要留下的?這位老先生只留下了一句話:未來的發現一定要注意易經,中國會因為《易經》大放光彩!
《易經》與二進位
1697年的12月著名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與德國的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茲通信中說到:「你不應該把二進位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並且白晉建議萊布尼用中國的六爻來說明二進位,並附寄了伏羲六爻圖。那麼,也就是中國的二進位是在易經中發現的,比西方早幾千年。
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人研究發現中國幾千年以前的太極八卦圖,竟是人們苦苦的追尋的宇宙統一模式圖、宇宙統一視圖、宇宙統一方程式!
《易經》和第十顆行星
1930年1月,美國的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冥王星之後,有人就提出了:太陽系有沒有第十顆行星呢?由於當時觀測數據還不精準,發現第十顆行星的路途中遭受到很多的坎坷。
在當時只有27歲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四川人劉子華發現,太陽系的各星體和八卦的卦位存在著聯繫。
後來他用八卦來推測宇宙的第十顆行星,1999年9.29日,在劉子華百年誕辰之際,英美科學家在太空飛行了27年的「先鋒十號」宇宙探測器發現了「一個新天體正圍繞著太陽運行」證明了劉子華的預言。
英美科學家的公布各種數據和劉子華當初通過《易經》推算的數據驚人的相似。
一次次地證明發現,《易經》不僅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是我們中國的驕傲,它是中華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國哲學的源頭。
《易經》也是生命之書
榮格在英文版的《易經》中說到:「世間人類的唯一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易經》至今已經傳承了5000多年,它以其數裡邏輯推導,將人物,環境,事件,和時空變化有機結合,依據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綜合分析,推導出相應的判斷結果。
對於我們來說,《易經》也是我們的生命之書,小的方面它能讓我們趨利避害,大的方面,它能讓我們學會怎樣看待人生,讓我們學會如何處理人和自然的關係。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變動,就是易經裡面常說的易變。
因此我們只有學會易經中的規律,才能掌握規律,才能掌握命運。
很多身邊很多對《易經》感興趣的朋友都表示過,這本書的內容全部都是文言文,裡面的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比較難學。
那麼,建議大家可以看一看我最近在看的《圖解易經》。書中不僅將原著的全部內容翻譯成大白話,而且還穿插著彩圖來講解,徹底解決了閱讀困難的問題。
這本書結合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將自己的所學用到的實際運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我在讀了這本書之後對自己的生活也是非常有益。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能讓你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
假如你也有同樣的苦惱,那麼推薦你也選擇這本《圖解易經》來閱讀,只需要56元就能讓自己受益無窮!何樂而不為?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