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哪兒?易經為什麼被說成是迷信?

2020-12-13 百曉生曉天機

什麼是迷信?什麼是科學?燒香拜佛是不是迷信?求佛拜基督是不是迷信?

肯定不是!如果燒香拜佛是迷信、求拜基督是迷信,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拜佛而沒有人阻止?沒有人說那是迷信活動?沒有阻止修廟造教堂?科技最發達的美國、德國人怎麼都信基督?總統要手按《聖經》發誓?

算卦是不是迷信?肯定是,因為在國內大家都覺得那是迷信。但是韓國就不是迷信,韓國的國旗就是太極八卦圖。

迷信這個詞各人和各個國家的認識標準不一樣。說你是迷信,你就是迷信。說你不是迷信,你就不是迷信。科學和迷信是相對而言的,目前的科學還只是初級階段,很多東西目前的科學還無法解釋。

就現在來說,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於能不能用實驗來證明。能用實驗來證明的就是科學,反之則是迷信。

易經為什麼被說成是迷信?

《易經》為群經之首,在世界上享有,「宇宙代數學」和"科學皇冠上的明珠"的美稱。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不少人認為是封建迷信呢?究其原因有三。

一,歷史根源。

世界上的文化包括三個方面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宗教文化。而《易經》就是從屬於宗教文化範籌的巫文化中誕生的!我國的先人們為更好地生存發展,出現了預測吉兇的活動,此類活動從龜卜到數卜(筮),到數字卦,再到畫卦,最後到《易經》,其間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這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逐步發展的過程!而巜易經》的佔卜,與其它形式的佔卜相比,已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她的誕生就像荷花一樣,出於汙泥而不染汙泥!自孔子作巜易傳》後,周易更是成為歷代治國的經典!

二,《易經》本身

《易經》內涵深奧,沒有一定的天賦,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沒有刻苦鑽研的精神,是很難掌握其中的真諦的!因此,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只出現徐懋公,劉伯溫,諸葛亮,邵康節,王洪緒等為數不多的行家裡手。其它水平不高的一些江湖術士,為了掙錢,打著周易八卦的旗號,坑騙百姓,這就給易經留下了不好的影響!

三,現實原因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新中國成立後,巜易經》作為三黃四舊被封存了起來。這又給人留下了封建迷信的口實。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西方世界按著上帝造就萬物這個一元論的思想,去探討生命的起源時,發現行不通,開始向東方文化求救!最終發現,周易中有關天地造就萬物的思想符合生命起源的規律。

此後,周易才被解禁。中央電視臺排了七集電視劇《中華周易》。自此掀起了周易熱。

一時之間,泥沙俱下,龍蛇混雜,於是,又出現了一些打著周易旗號,騙取錢財的不良現象!這些再次給《易經》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綜上可知,易經被說成是迷信,這既有其歷史根源也有其現實原因。為什麼大夫看病也有看錯的,但沒有說大夫搞迷信的,而《易經》搞預測弄錯了就說是迷信騙人呢?而要糾正這種偏見,需要很長的時間,或許,等到科學成長發展了,易經也就不再被認為是迷信了。

相關焦點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易經》由於傳統的卜筮功能和其廣大精微的預測思想,讓不知其詳的人認為《易經》是一本深奧神秘的古籍。因為神秘,很多人不懂,所以就有人借易經之名行迷信之事。這就加劇了我們普通人對易經的誤解。有人甚至直接把易經直接與迷信聯繫在一起,認為易經就是迷信。那麼《易經》到底是不是迷信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科學已經證實,易經其實並非迷信,卡牌記憶法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太極姓氏如果我們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俯察歷史,站在古人的立場想問題,你就會發現,原來現在的科學,其實早在千年前就已經被易經證實和提出,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易經可以這麼科學!那些說易經是「迷信」的朋友,瞬間被打臉呀!馮友蘭出生於1895年,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曾在1924的時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在學術上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馮友蘭先生於1990年病逝於北京,在他彌留之際的時候,有人問他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馮友蘭曾說:「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 《易經》被痛批迷信,好多人不知道,它早就被國外證實是超級科學
    《易經》是群經之首,博大精深,是大宇宙的縮影與天地規律同道,是人類研究太陽系宇宙運動的最大法則,它能使你認識大宇宙認識人類,認識萬事萬物。古代沒有科學這個名詞,科學是現代人對先進技術專用詞,古代的科學名詞是《易經》。
  • 理數|智慧之源的《易經》為什麼有人卻視其為迷信、糟粕
    古往今來,無數的偉人和哲學家都尊奉此書為第一經典。可以說《易經》是世界上至高無上的經典,最有價值的哲學。然而,從易學發展的早期分析來說,象數是易學的根基,拋棄了象數,易學也就不成其為易學;義理是易學之主旨,沒有了義理,易學也就失去了其為經學的價值。隨著時代思潮和歷史文化發展需求的各異,在易學上遂各有偏重,或偏於象數,或重於義理。
  • 《易經》已經爭論數千年,這本書是哲學還是迷信?
    易經,實則周易。從河圖洛書推演而來,河圖洛書來自於太極。太極、河圖洛書是人類沒有文字之前的文明記述。易經(周易)是人類已經有了文字後的文明記述之一。為什麼是之一,還有失傳的《連山易》《歸藏易》。科學是用數字論證宇宙實際存在的現象與物質。易經是通過圖形及文字哲學論證宇宙中的現象與物質。他們的根本意義是一樣的,只是深淺問題,各有所長。說易經超科學就是污衊易經,神話易經,不是在推廣易經,而是在打擊易經。易,日月陽陰也,是用來模擬世界最根本的兩種東西(能量VS物質)如何運行的學問。
  • 迷信與科學
    迷信與科學,表面上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卻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關聯,同樣也存在一些不能直接用經驗來檢驗的信念。常言道,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可以這樣說,在迷信與科學之間,先是有人把科學當作迷信,然後才有人把迷信當作科學。科學的主體是知識系統,始於伽利略時代實驗和數學的引入;迷信的主體是信仰系統,始於遠古的巫術和史後逐步形成的宗教概念。
  • 《易經》是封建迷信之書?愛因斯坦:《易經》是科學迷宮的金鑰匙
    《易經》的作用,涉及到方方面面,至今影響都還在,只不過我們不知道罷了。當然,現在人對《易經》這本書的印象大多是佔卜之術,有點封建迷信。大多是拿來算命用的,八字算命、看相、測名等,如今仍然非常流行。19世紀30年代,法國傳教士雷孝思用拉丁文翻譯的《易經》,又名《中國最古的書》在巴黎出版,這是西方第一部最系統介紹易經的著作。後來,《周易》就不斷的被西方翻譯。其中,以英國理雅戈和德國衛禮賢的譯本影響最大,被西方易學界稱為世界易學史上的「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
  • 南懷瑾老師: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說到迷信,使我想到現代人動不動就講人家迷信,有些問題我常常問他們懂不懂?他說不懂,我說那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聽別人說,便跟著人家亂下斷語,那才真正是迷信。當然,不但科學不能迷信,哲學、宗教也同樣地不能迷信。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這套體系直到今天都披著神秘的外衣,有人說它是沒有根據的迷信,也有人說這是最超前的科學;只是我們的文明發展,還沒有達到完全理解的程度。這套體系究竟是什麼?為何我們遠古時期的先祖可以領悟我們至今還無法企及的尖端科學呢?這套終極哲學理論體系來自於一本古籍叫做《易經》。
  • 【呂氏八字01】:淺談八字預測是迷信還是科學?
    也有人說:八字預測是易經的演變,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優秀文化。如果八字預測是迷信,不可能流傳幾千年,經久不衰。 其實,是迷信也罷、是優秀文化也罷、是科學也罷,本群不是學術研究,無論我在這裡怎麼說,都代表不了權威,這也不是本群要討論的問題。
  • 易經是迷信嗎?陰陽八卦在易經中有何作用,學習易經的目的
    易經原來很多人認為是迷信,不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迷信,迷信這個詞聽起來有一種愚昧和落後的意思。充滿了貶義。其實本身迷信這個詞沒有貶義的意思。從字面解釋,痴迷於自己的信仰應該是褒義的意思才對吧?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是封建迷信?科學家證實:它是超科學!
    科學家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易經》進行了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麼萌發現代科學基礎,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傳統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易經》中的一些精髓是很難被人們完全的所掌握的,這本書不僅中國人將它當作是一本迷信的書籍,外國人更是將它肯成一本咒語集,認為《易經》裡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覺得一點用處也沒有。
  • 命理風水到底是不是迷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中已經明確
    大家好,歡迎跟大師兄一起學易經。「用易學改變人生」,我是志飛大師兄,一位普通的易學愛好者。這兩天發了一篇題為《用奇門局看杭州離奇失蹤女子事件並回答三個關鍵性問題!》的文章,用奇門遁甲來分析判斷一下這個離奇失蹤的事件,有網友留言說我散布迷信,要舉報我。那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命理風水到底是不是迷信?
  • 易經是「迷信」為什麼傳承5000年,經久不衰?中國會因它大放光彩
    說中國的奇書,有一本上古時期的《易經》很多人都說這本書是迷信,那個時候沒有先進的科學手段,只能憑藉著幾個卦象來預測未知。在1990年,清華教授,中國的哲學開拓者馮友蘭老先生在北京醫院奄奄一息的時候,身邊學生問他還有沒有什麼需要留下的?
  • 易經: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中國著名院士臨死前留下一句話!
    ·他考慮了一會兒,只留下最後一句話:"中國將在未來大放異彩,要關注《易經》。"這位老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友蘭先生,素有"現代新儒家"之稱,對中國現今的學術界乃至國外學術界都有很深刻的影響。·馮友蘭院士為什麼這麼說?
  •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
    針對《易經》的精準定位始終存在著異議,許多人覺得它是歪風邪氣,也許多人覺得它是自然規律。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全部都是目前科學研究不能夠去描述的科學研究,有西方國家專家學者明確提出《易經》是超科學研究的存在著。
  • 經典話題:佔星和塔羅牌:迷信還是科學?(第二部分)
    塔羅有很多種,最經典的是維塔羅,每張卡片的設計都有其獨特的含義,小編個人的理解是將自然和人的經驗濃縮、提煉成圖案,所以其中的每一個人物、事物甚至色彩都有著豐富而不同的含義。估計很多朋友會開始嘲笑這個,「這回你終於沒有科學數據去支持塔羅的科學性了吧,這個一定就是迷信了。」
  • 為啥說夜裡出生的寶寶「命格差」?並非老人迷信,有科學解釋
    於是關於寶寶出生的說法就很多,就比如老一輩兒常說白天生下來的孩子,不論是財運事業還是命運都是極好的,將來一定有所作為,能成大事;而晚上出生的孩子,命運則會比較坎坷,財運和事業比較差,成大事的可能性比較小。孩子一定要生在白天?
  • 李政道「科學家皆應該讀一讀《易經》」,它不是迷信,是超科學!
    說起《易經》,大家可能會聯想到算命呀,八卦和五行之術這類的。大多數人認為算命八卦這種方式非常不靠譜,是迷信的行為。但是,依舊有很多的學者來推崇《易經》是為什麼呢?例如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就盛讚《周易》為「萬有概率寶庫」李約瑟博士認為書中所說各種道理,並不是來源於不知名的神,也不是自身的恐懼;這本書既不吹捧自己,也不提供證明和結果。只有各種數據,它們需要充分理性的運作才能明白他的含義。
  • 揭秘:為什麼說屬相不合會影響婚姻的幸福?這是經驗還是迷信?
    可是老人們為啥都那麼篤信「屬相不合」這個帶有迷信色彩的說法呢?這是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還是人的認知上有誤區?接下來小編為你細細分析一下:中國的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並兩兩相對,這裡面既包含著易經卦象的寓意又有佛家六道輪迴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