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2021-02-08 李師弟MTY

滄海桑田天下事,閒談華夏五千年。李師弟和您聊歷史,由我大膽猜想由您小心求證。

本期開始,我想問朋友們幾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為什麼日月一直運轉從不停止;為什麼四季循環周而復始,人又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在我們出生之前我們是誰,在我們死後誰又是我們呢?你可能無法給出答案,但是你一定會發現從我們出生懂事到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想過這些問題,甚至越想越覺得細思極恐,這些問題有一個統稱叫做哲學。

隨著文明發展我們掌握的知識越來越豐富,這樣的問題卻也越來越多。我們甚至開始思考我們的宇宙為什麼存在,我們的意志從哪裡而來;生命、時間,甚至是數字到底都是什麼,這樣的終極哲學問題,恐怕現今的科學還不能給出準確解釋,但卻阻擋不了我們因為好奇心而思考。當古希臘的哲學家們開始研究這些問題時,早在遠古時代的華夏大地,我們的祖先竟然已經給出了一套玄而又玄的哲學體系。這套體系直到今天都披著神秘的外衣,有人說它是沒有根據的迷信,也有人說這是最超前的科學;只是我們的文明發展,還沒有達到完全理解的程度。這套體系究竟是什麼?為何我們遠古時期的先祖可以領悟我們至今還無法企及的尖端科學呢?

這套終極哲學理論體系來自於一本古籍叫做《易經》。這本古籍堪稱是融合了我國古代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奇書;它闡述了天地世間的萬象變化,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哲學書,至於它的成書要推到遠古時期了。很多人認為《易經》就是《周易》,其實不然。《周易》相傳是周文王姬昌所作,但它只是《易經》的一部分;《易經》分為《連山》、《歸藏》、《周易》三部。但前兩部已經失傳,只有《周易》現存於世。所以才讓人誤以為《周易》和《易經》是同一部書,可以說中華文明的一切都是從《易經》發源的,它就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

這套哲學體系的核心就是三個詞陰陽、五行、八卦。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還是封建迷信嘛……陰陽五行,八卦佔卜還不都是招搖撞騙的算命先生用的,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如果你有這種想法,說明你並不真的了解陰陽五行八卦;或者是你所了解的那些也只是通過所謂招搖撞騙的人士,通過他們的加工後抱著一個並不純粹的目的告訴你的。

我們就以陰陽為例子,陰陽其實就是最簡單也最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在陰陽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統一、對立、轉化這三種狀態,正是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基礎;陰陽是我們對一切事物本性與關係的表達,我們可以從世間萬物萬事之間找到陰陽之理。我們的老祖宗可以用一種如此簡潔的方式概括了如此廣博的自然規律,這是多麼超強的智慧啊!其實換一種說法陰陽代表的就是宇宙間最基本的要素和作用。例如說古人認為太陽為陽,月亮為陰;所以月亮又被古人稱為太陰,就是和太陽的名字相對的。而我們可以發現地球的自身運動,表現出來的其實就是與太陽和月亮相對的兩種運動狀態;這兩種運動關系統一存在於地球上,從而形成了陰陽不可分割的綜合影響。

現代科學家用極其複雜的公式和手段去解釋這一切,我們的古人用陰陽對立、陰陽相衝、陰陽轉換,這十二個字就完成了。這不是大智慧又是什麼呢?其實我們想描述的是同一個事物和道理,只是使用的名字和描述方式不同;一個供人們方便的房間叫它盥洗室,就顯得很高端!叫它廁所你就認為很粗俗,其實大可不必。計算機使用的二進位被證明是最符合邏輯運算的進位方式,而二進位恰恰是符合陰陽理論的;0就是陰 1就是陽,一陰一陽從而生出萬物這難道不是科學嗎?

如果說陰陽是中國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理論,那麼五行就可以稱為最原始的系統論。如果你以為五行只是金木水火土,那麼恭喜你,你又錯了;五行其實並不單單只是五種元素,而是將萬事萬物的性質歸屬到了這五個項目中。其實表現的是事物的運動形式和轉化關係,金代表斂聚、木代表生長、水代表浸潤、火代表破滅、土代表融合,不同的事物之間相生相剋;從而形成了宇宙間的規律,五行學說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時至今日在我們的身邊也無時無刻不和陰陽五行產生的聯繫,包括天文地理、中醫理論、建築曆法 、音樂、數學……可以說陰陽五行理論絕不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最有價值的寶貴財富,只是有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多數人對它的不了解,來進行欺騙活動這才讓這套先進理論背了太多年的黑鍋。

至於八卦則是建立在陰陽五行的基礎上,對世間事物的歸類。八卦的符號並不複雜,只是按照大自然陰陽變化的組合;組成了八種不同形式的文字表述符號,但其中卻蘊含了深奧的概念。與其說八卦是八個符號,倒不如說這八個符號就是宇宙中涵蓋一切的信息密碼。

傳說中八卦是伏羲所創,但有些人並不相信。認為只是後人把一些發明算在了古人身上,但在一些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期出土的文物中;已經看到了當時的數字卦也就是筮數的存在,說明在那個時期八卦已經有了發展和演化,至少可以證明八卦的起源是非常久遠的。八卦的每個符號都有著其代表的含義,根據八卦的系統和規則又可以兩兩相重組合,推演成六十四卦。

相傳,周文王姬昌在被紂王囚禁的七年中,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後所創,所以又叫做周易六十四卦。用來表述各種事物的性質和變化,如果說八卦符號是一種宇宙信息密碼;那麼《易經》就是把這些密碼翻譯成我們的語言。由此可見陰陽是內容五行是形式,八卦是陰陽相互轉變,五行相生相剋後的衍生,體現的是中國古代最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所以說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易經》所闡述的理論是很尖端的科學。只是隨著時間的演變,這套理論漸漸從哲學方面轉到了其他領域。

一直到了現在,太多的人只是用陰陽五行來卜卦算命;用生辰八字和人的相貌掌紋,去把人一生的軌跡都結合到陰陽五行八卦上。我不敢說這麼做一點道理都沒有,但是這其實已經偏離了科學的軌道背離了先人創造這套理論的初衷。

如果你問我卜卦算命是不是封建迷信,我不能說不是也不能說是!佔卜也好,巫術也罷!也許其中真的有現今科學還無法解釋的道理。在我們不以現在有限的認知,去輕易否定一切;是一種嚴謹客觀的態度。例如巫術就是一種藉助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方術,咒語是巫術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假如我們認為大自然的確存在著某些獨特的力量,咒語的實質其實就是通過發出的聲音形成一種特定的聲波;而這樣的聲波可以引起某些自然力量的共鳴和改變,從而促使某些特別的效果發生。就像是電視機可以通過接收特定的電磁波產生圖像和聲音,這樣的假想是不是就顯得科學了許多呢?佔卜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假設自然界的力量,可以因為一個人在不同狀態下的氣場產生改變;從而影響佔卜顯示出來的卦象,而一個人在不同狀態下他的行為和活動;會有一個潛在的規律卦象其實就是在這些規律上的一種總結,於是就有了佔卜預測的有限效果。

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那些所有抱著不良目的;並以陰陽五行和八卦佔卜當作幌子去坑蒙拐騙的人,都是妥妥的封建迷信。我們願意以謙卑的心態去研究了解,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遺產;但我們不接受那些歪曲利用它讓這些理論知識來背黑鍋的人。只有看清了真假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讓真正的封建迷信被清除讓好的傳統文化得以發揚繼承。

商朝時期,青銅器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成熟時期,青銅不僅被用於打造器物,也開始配備成了士兵的武器。那個時候商朝的軍隊究竟有著怎樣的武器配置?是不是可以做到碾壓周邊國家呢?而傳說中美洲印第安人,和商朝有著神秘的聯繫這個說法又是真是假?

下一期我們來一起尋找答案,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還請您多多關注我們,咱們下一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是封建迷信?科學家證實:它是超科學!
    說到《易經》,首先我們能夠想到裡邊記載的玄學,易經按照古人的記載來說,裡面包含宇宙萬物,竟能通過過卦象來預測未來,這難道不是偽科學嗎?科學家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易經》進行了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麼萌發現代科學基礎,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傳統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易經》中的一些精髓是很難被人們完全的所掌握的,這本書不僅中國人將它當作是一本迷信的書籍,外國人更是將它肯成一本咒語集,認為《易經》裡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覺得一點用處也沒有。
  • 6500年前的奇書「易經」,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現在成為超科學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種學說能夠包含宇宙萬物,那非中國的《易經》莫屬。6500年前「一鳴驚人」的奇書——《易經》,是一本什麼樣子的書呢?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人萬象變化的書,《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
  •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三十幾年前,有一個知識淵博的專家學者,在人生的最後一分鐘,留下來了一句話臨終遺言,「我國未來肯定會熠熠生輝,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也就是有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
  • 字字珠璣的《易經》藏著什麼秘密?北大教授馮友蘭:不是封建迷信
    字字珠璣的《易經》藏著什麼秘密?北大教授馮友蘭:不是封建迷信 對於易經,很多人都是陌生的,甚至不少朋友認為這是封建迷信,認為所謂八卦那些的不過是江湖術士們用來詐騙的裝備,我們應該摒棄,而說這些話的人,卻天天談著西方的星座,塔羅牌的含義,他們寧可相信西方的文化,也不願意相信中華文化,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極大的諷刺?
  • 6500年前「一鳴驚人」的奇書,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現在成為超科學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種學說能夠包含宇宙萬物,那非中國的《易經》莫屬。6500年前「一鳴驚人」的奇書——《易經》,是一本什麼樣子的書呢?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人萬象變化的書,《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
  • 被質疑6500年後,《易經》終被認定是超科學!國家院士臨終的告誡
    一提起《易經》,很多人就會把它和封建迷信聯繫起來,想到的都是陰陽風水、卜卦算命之類的內容。就連最近大火的網劇《鬼吹燈》,都引用了很多《易經》的內容在講風水運勢。但其實,《易經》是一種超科學,一種我們還無法用理性理解的科學,一種我們逐漸失去解讀能力的科學。
  • 《易經》已經爭論數千年,這本書是哲學還是迷信?
    科學是用數字論證宇宙實際存在的現象與物質。易經是通過圖形及文字哲學論證宇宙中的現象與物質。他們的根本意義是一樣的,只是深淺問題,各有所長。說易經超科學就是污衊易經,神話易經,不是在推廣易經,而是在打擊易經。易,日月陽陰也,是用來模擬世界最根本的兩種東西(能量VS物質)如何運行的學問。
  • 被質疑是「中國迷信」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
    30年前,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奄奄一息。臨終前,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他思索了片刻,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馮友蘭先生被國人質疑是「封建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易經》提醒:宇宙有一種神秘力量,每個人都有,可以趨利避害
    在很多人看來,《易經》都是封建迷信的代名詞,這種刻板印象著實是一種悲哀。《易經》當真是科學的對立面嗎?這只不過是對易經的一種曲解,倘若你曾真正深入拜讀過《易經》,你就會理解,它並非封建迷信,而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超科學產物。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如今證實為超科學
    根據人們對算命風水職業的固有印象,人們也會理所當然得認為,《易經》是屬於道家的學問,所以總有人認為它是封建迷信。事實上,這裡面的誤會大了!假如說這世上有一種學說可以包含宇宙萬物,那非我國的《易經》莫屬。《易經》乃群經之首,作為我國儒家文化的根源,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力。易經裡邊的學問那就多了,整體可以概述為象、數、理、佔4門學科。
  • 被質疑6500年的奇書,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學!還納入中科院博士考試
    中國有一本上古奇書,就被質疑封建迷信長達6500年!這本奇書便是中國的《易經》,自從伏羲八卦誕生以來,很多人利用卦象來預測未知的事情,關鍵是都預測成功了!說它邪門,還真是說不通裡面的道理和規律,很多人就說這不是迷信嗎?但是到了現代,種種證據表明,這易經不光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
  • 《易經》是封建迷信之書?愛因斯坦:《易經》是科學迷宮的金鑰匙
    《易經》的作用,涉及到方方面面,至今影響都還在,只不過我們不知道罷了。當然,現在人對《易經》這本書的印象大多是佔卜之術,有點封建迷信。大多是拿來算命用的,八字算命、看相、測名等,如今仍然非常流行。但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卻說:「《周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事實上,在明朝之時,《周易》就走向了世界!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學者卻稱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但2019年的國考題中,卻引用了易經繫辭。於是有人驚呼,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怎麼能拿來做國考題呢?易經被中國人質疑了3千年嗎?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從漢武帝起兩千多年來一直以儒學為尊,而西漢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經學家劉歆,把易經定為儒家六經之首。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研習易經,撰寫《十翼》作為後人閱讀易經的指引。
  • 納入國考、招收「周易預測學」博士,社科院開始「迷信」易經了?
    譚德貴也是易學大師,還是很多政府以及商業機構的顧問。這也就意味著,作為中國社會科學方面的頂級權威研究機構,中國社科院承認了周易預測學的學術地位,讓它從民間文化走向了廟堂文化。周易預測學終於擺脫了神秘的一面,被納入到科學研究的範圍了。
  • 中央院士臨終告誡:被質疑的迷信產物,中國可能會因它大放異彩
    提到《易經》國人一定不會陌生,這部著作完成於6500年前,雖然《易經》流傳至今,但是很多人對其產生了質疑,有的人甚至認為《易經》是封建迷信思想所留下的產物。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在去世之前,最放不下的竟然是《易經》。為什麼馮友蘭即便是臨終前,也要強調《周易》的重要性呢?這個問題,若想知道答案,還是還是要從《周易》的內容上來解釋!
  • 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哪兒?易經為什麼被說成是迷信?
    沒有人說那是迷信活動?沒有阻止修廟造教堂?科技最發達的美國、德國人怎麼都信基督?總統要手按《聖經》發誓?算卦是不是迷信?肯定是,因為在國內大家都覺得那是迷信。但是韓國就不是迷信,韓國的國旗就是太極八卦圖。迷信這個詞各人和各個國家的認識標準不一樣。說你是迷信,你就是迷信。
  • 易經是文化造假的源頭?歷經6500,終於被西方學者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
  • 有人說《易經》《黃帝內經》是開啟宇宙奧秘的金鑰匙,可信嗎?
    《易經》《黃帝內經》是否是開啟宇宙奧秘的金鑰匙?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宇宙奧秘?在宇宙奧秘的觀念下究竟包含了哪些內容?宇宙的概念很大,它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存在。但是在人類的獨立視角來看,宇宙的終極奧秘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世界是怎樣的?世界為什麼存在?另一個,我是怎樣的?我為什麼存在?
  • 曾被質疑為文化造假源頭,歷經6500年,《易經》終被證實為超科學
    答案一定是《易經》。一說起《易經》,就能令無數科學家跳腳:這書裡包含宇宙萬物,竟能通過卦象來預測未來,這不是偽科學嗎?說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萌發出現代科學基礎,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一些思想的限制。對此,30年前,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臨終前,他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他思索了片刻,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 6500年前「突然出世」,誤認為是中國迷信活動,今被證實為超科學
    但也有人提出,《易經》只不過是一本虛假的書,而且還是一種迷信。所以關於《易經》的文化,大家總是爭辯不休,那麼《易經》到底是哲學還是一種迷信呢?其實,即使是現代科學也不得不承認,《易經》的文化很厲害,未必不是一種超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