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人們對算命風水職業的固有印象,人們也會理所當然得認為,《易經》是屬於道家的學問,所以總有人認為它是封建迷信。事實上,這裡面的誤會大了!
這個誤會一直持續到1990年一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話: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病逝,臨終前,這位老人留下了一句忠告:「「要注意《易經》,中國將來一定會因它而大放光彩」。」
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被稱為「現代新儒家」。
假如說這世上有一種學說可以包含宇宙萬物,那非我國的《易經》莫屬。
《易經》乃群經之首,作為我國儒家文化的根源,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力。易經裡邊的學問那就多了,整體可以概述為象、數、理、佔4門學科。
而如今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佔卦上,想利用當中的學問來預測未來、預測吉兇,因此對易經充滿了興趣。
易經陰陽學說博大精深,外國人認為是迷信也就算了,國人可不能這樣認為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尼倫伯等人共同破解了遺傳密碼。
西方科學家震驚地發現,《易經》64卦圖與遺傳密碼有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
在1973年出版的《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一書中,闡明了64個生物遺傳密碼與《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對應。
它由64個DNA三聯體組成,64個密碼與《周易》中的64個六角圓圖驚人地一致。易經也再次被證明為超科學。
此外白晉也曾經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他認為將二進位視為科學並非是一種先進的理論,因為中國伏羲的《易經》早已闡述了相同的觀念,所以人類所認識理解的科學要晚於《易經》。
白晉還認為《易經》是中國科學創始人,早於西方幾千年,《易經》早已奠定了中國的科學發展,伏羲早已將真理擺在那裡,只等人們去發現它。
故宮博物院是按照《易經》卦理設計的。它包含精確的數學原理。歷經600年的風風雨雨,依然波瀾壯闊;
儒學在《易經》中由乾卦創立學派,道教在《易經》中以坤卦建立學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源於《易經》;
還有清華大學的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同樣出自《易經》。
《周易》與其說算命,還不如說是指導人更好地為人處世的哲學,哪怕是經營企業,治理國家,《周易》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也一樣適用。
《易經》對我們的現狀也具有指導意義,目前,受疫情影響,每個人、每個組織都承受著壓力,這種境況好比《易經》的困卦,進退維谷,艱難前行。
但是困境總會過去的,困卦之後是井卦,對外擴張受阻,那麼就要提升自己,深度挖掘自己的潛能;井卦之後是革卦,提升自己帶來變革,大浪淘沙見真金。
《易經》告訴大家的這個基本規律,也屬於「天道基本規律」,按照這個基本規律來做就可以趨吉避兇、趨利避害,這就是改命。
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悉天地萬物的基本規律,順應基本規律做事,慢慢調整自身一舉一動,把工作和工作做得更好,日常生活過得更好。
「易經之道」能給人們強調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傳授給人們人生道理,是「一個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縱觀古今,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道路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身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買賣做到一定水平多看一下《易經》,很有協助;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無窮,《易經》中「自立自強,天道酬勤」一直是他的人生格言。
《易經》儘管僅有沒到20頁的篇幅,可是每一頁都能利用六十四個卦象無盡延展,將天地萬物容納。裡邊蘊含的通信達,可謂令人受益一生。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了解後你會發覺,之前自身疑惑的地方,都能夠破解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所以我在了解《周易》時,選擇的是這本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邊的內容全都是大白話,淺顯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利用需要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大家如何去分析問題,淺顯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看不懂的夥伴們能夠選擇看一下這本書,有白話,有圖解,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掌握了,對於很感興趣的夥伴真的能夠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