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是封建迷信?科學家證實:它是超科學!

2020-12-16 請叫我盧指導

說到《易經》,首先我們能夠想到裡邊記載的玄學,易經按照古人的記載來說,裡面包含宇宙萬物,竟能通過過卦象來預測未來,這難道不是偽科學嗎?

科學家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易經》進行了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麼萌發現代科學基礎,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傳統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易經》中的一些精髓是很難被人們完全的所掌握的,這本書不僅中國人將它當作是一本迷信的書籍,外國人更是將它肯成一本咒語集,認為《易經》裡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覺得一點用處也沒有。

榮格卻說:《易經》的卦象能包容一切,直至最精緻,最細微,超感覺的部分。被中國人質疑是封建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周易》,西方研究者竟然提出來說《易經》是超科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相似

生物遺傳密碼DNA是由奧斯瓦爾德·埃弗裡(O,Avery)等人在1943年第一次被辨識出來。

在1973年的時候,法國學者M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首次說明了64個生物遺傳密碼與《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對應。

由DNA三聯體組成64個排列順序,64個密碼和《周易》中六十四卦圓圖基本相吻合,這其中鹼基A腺嘌呤對應於少陽,G鳥嘌呤對應於太陽,C胞嘧啶對應於太陰,U/T尿嘧啶對應於少陰。

《易經》的卦象是數學的,科學的,也是立體的一個表示方式,表達出自然科學的存在意義。卦義是社會科學的一個具體表現,它用文字的形式來表達出人類社會的道理和規律。因此,卦象和卦義的結合,就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個結合,他們的形成完整的理論可以詮釋立體世界,形成經久不衰的一個經典。

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近現代的科學家由於《易經》的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的已經有4個人,如法國的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丹麥玻爾的相生相剋原理,美國的楊振寧、李政道的不對等原理等。

可以說易經成就了無數的中外科學家,還有人說,易經就是中國古代的大數據,這樣的評價是非常高的。

古人言,《易經》博大精深,在於它包羅萬象。

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易經》可以幫助我們預知規律,利用規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紅火,在職場中,學到易經智慧,升職加薪就能更進一步。在生活中,學到易經智慧,可以讓我們的家庭更加的幸福美滿!

經常聽到周圍看易經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尤其是一些剛入手的小白,根本看不懂。因此我給他們推薦了正在學習《圖解易經》,這本書將深奧的文言文用白話文的方式講給你,將深奧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完全沒有了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圖解易經》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讓跟多人受益無窮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56塊錢,一頓外賣錢,卻能讓自己終身受益,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三十幾年前,有一個知識淵博的專家學者,在人生的最後一分鐘,留下來了一句話臨終遺言,「我國未來肯定會熠熠生輝,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也就是有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
  • 中國人質疑了6500年的易經,卻被證實是超科學!國家院士生前告誡
    根據人們對佔卜風水的固有印象,人們會想當然地認為《周易》屬於道教,所以總有人認為它是封建迷信。其實,有一個很大的誤會!這個誤會一直持續到1990年一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話: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因病去世。
  • 被質疑是「中國迷信」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
    馮友蘭先生被國人質疑是「封建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榮格:《易經》的卦象能包容一切,直至最精緻、最細微、超感覺的部分。《易經》中的精髓很難被人完全掌握,不僅中國人將它看做是迷信的書籍,外國人,將它看成了咒語集,認為它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一點用處也沒有。
  • 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告誡,《易經》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
    易經是一本解釋天地規律的書,但卻因為其中玄妙,深奧的記載,被中國人質疑了6500年,認為這是迷信,不能學。但這個說法本來就是無稽之談,現在更是被打臉,因為《易經》現在已經被證實是超科學!西方人研究《易經》1,易經與遺傳密碼1966年遺傳密碼之父尼倫伯格等人破譯了全部遺傳密碼,並製成了《國際普通遺傳表》。
  • 被質疑6500年的奇書,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學!還納入中科院博士考試
    中國有一本上古奇書,就被質疑封建迷信長達6500年!這本奇書便是中國的《易經》,自從伏羲八卦誕生以來,很多人利用卦象來預測未知的事情,關鍵是都預測成功了!說它邪門,還真是說不通裡面的道理和規律,很多人就說這不是迷信嗎?但是到了現代,種種證據表明,這易經不光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
  • 《易經》存在了6500年, 被證實是超科學, 不是封建迷信!
    對於《易經》的定位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認為這是自然規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都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有西方學者提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2年後尼倫伯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還將其做成了《國際普適遺傳表》。西方的學者驚奇的發現,《遺傳密碼》和中國《易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 幾千年來,《易經》可以預測人生,並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
  • 被質疑6500年後,《易經》終被認定是超科學!國家院士臨終的告誡
    一提起《易經》,很多人就會把它和封建迷信聯繫起來,想到的都是陰陽風水、卜卦算命之類的內容。就連最近大火的網劇《鬼吹燈》,都引用了很多《易經》的內容在講風水運勢。但其實,《易經》是一種超科學,一種我們還無法用理性理解的科學,一種我們逐漸失去解讀能力的科學。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可能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易經》就是風水先生的必備,通過《易經》來給人們佔卜算命,從成書至今已6500年的歷史了,質疑聲一直不斷。但研究學者溫海明指出,《周易》從成書開始,就是用來破解迷信的,是中國上古文化脫離巫術和鬼神崇拜,走向人文理性的偉大著作。
  • 《易經》被國人質疑6500多年,如今卻被西方學者證實為超科學!
    很多人將它當做迷信,偽科學,可依舊被很多著名科學家奉若至寶,甚至連西方學者也都傾心研究。《易經》究竟有何魅力,能讓人如此著迷?瑞士著名思想家、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稱《易經》的卦象可以包容世間萬物。自遠古時期,《易經》就出現在華夏大地上,是我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融為一體的哲理性很強的著作。
  • 易經是文化造假的源頭?歷經6500,終於被西方學者證實為超科學
    尤其是很多的國外科學家都不買帳,1953年愛因斯坦給斯威澤寫信說:「西方科學的發展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希臘數學家發明形式邏輯,和文藝復興時期發現實驗驗證法。人們不必對中國聖賢沒能做出這些進步感到驚訝,如果能才是令人驚訝的」。
  • 曾被質疑為文化造假源頭,歷經6500年,《易經》終被證實為超科學
    答案一定是《易經》。一說起《易經》,就能令無數科學家跳腳:這書裡包含宇宙萬物,竟能通過卦象來預測未來,這不是偽科學嗎?說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萌發出現代科學基礎,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一些思想的限制。面對科學家們的痛批,說它是文化造假的源頭,而《易經》的地位依舊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屹立不倒。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一位中國院士臨終前的告誡
    二進位是易經的祖宗,比西方早了幾千年,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萊布尼茨在1716年的時候,他寫了一卦信給他一個朋友雷蒙德,信件當中提到了《論中國的自然神教》,就是給雷蒙德的這封信當中,他承認了自己的二進位,來自於中國《易經》。
  • 周易:被質疑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很多人都認為《周易》和《易經》是兩本,但我們現在說的《周易》其實就是《易經》。說起《周易》,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封建迷信,因為裡面對未來的預測,佔卜等,這種說法一直延續了3000多年,但事實是,它的預測都成功了,而如今也更是證明這《周易》不光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
  • 中國人質疑6500年的奇書,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學!國家院士臨終告誡
    易經是一本解釋天地規律的書,但卻因為其中玄妙,深奧的記載,被中國人質疑了6500年,認為這是迷信,不能學。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停留在算命書上,認為是迷信活動的書籍。《易經》上邊記錄著許多 神奇的言語,實際上這種佔卦並非是迷信活動!
  • 6500年前的奇書「易經」,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現在成為超科學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種學說能夠包含宇宙萬物,那非中國的《易經》莫屬。6500年前「一鳴驚人」的奇書——《易經》,是一本什麼樣子的書呢?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人萬象變化的書,《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
  • 中央院士臨終告誡:被質疑的迷信產物,中國可能會因它大放異彩
    提到《易經》國人一定不會陌生,這部著作完成於6500年前,雖然《易經》流傳至今,但是很多人對其產生了質疑,有的人甚至認為《易經》是封建迷信思想所留下的產物。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於《周易》有著「封建迷信」的刻板印象,但是殊不知,周易的博大精深,豈止是國學範疇,它的包羅萬象,放眼全世界,能與之相媲美的,也是寥寥無幾。
  • 被質疑幾千年的迷信,如今被證實為「 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說起《易經》這本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大概都會是「封建迷信」,在過去的幾千年中,《易經》的確飽受質疑。而說到最近幾年有關於《易經》最受爭議的一件事,還要數去年《易經》被納入了我國公務員考試的範圍。1990年,一位清華教授臨終前告誡:要注意《易經》1990年,在北京的友誼醫院中,一位清華教授即將與世長辭,在彌留之際,他留下了最後的告誡:「中國在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學者卻稱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但2019年的國考題中,卻引用了易經繫辭。於是有人驚呼,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怎麼能拿來做國考題呢?易經被中國人質疑了3千年嗎?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從漢武帝起兩千多年來一直以儒學為尊,而西漢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經學家劉歆,把易經定為儒家六經之首。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研習易經,撰寫《十翼》作為後人閱讀易經的指引。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如今證實為超科學
    根據人們對算命風水職業的固有印象,人們也會理所當然得認為,《易經》是屬於道家的學問,所以總有人認為它是封建迷信。事實上,這裡面的誤會大了!而如今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佔卦上,想利用當中的學問來預測未來、預測吉兇,因此對易經充滿了興趣。易經陰陽學說博大精深,外國人認為是迷信也就算了,國人可不能這樣認為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尼倫伯等人共同破解了遺傳密碼。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在海外,有西方國家專家學者指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瑞士心理學專家榮格表明,《易經》的卦象可以包容所有,包含最精美、最微小、超感覺的那一部分。實際上觀察時的情景是偶然性的碰撞,而不是因果關係元素匯聚形成的明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