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被痛批迷信,好多人不知道,它早就被國外證實是超級科學

2020-12-13 筱凡凡情感

《易經》是群經之首,博大精深,是大宇宙的縮影與天地規律同道,是人類研究太陽系宇宙運動的最大法則,它能使你認識大宇宙認識人類,認識萬事萬物。

古代沒有科學這個名詞,科學是現代人對先進技術專用詞,古代的科學名詞是《易經》。

現在很多人都痛批易經是迷信,但沒想到的是,外國專家也研究易經,而且還證實易經是超級科學!並且還通過易經研究出了2個非常重要的發現。

那些說易經是「迷信」的朋友,瞬間被打臉呀!

易經的64卦與遺傳密碼

易經的64卦,竟然和生物科學中的遺傳密碼不謀而合。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首次提到了DNA雙螺旋結構的模型概念,隨後在1966年尼倫伯破譯了遺傳密碼。

這些科研的成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正當科學家手舞足蹈的時候,他們卻很驚訝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正好和《遺傳密碼》有著出奇的一致性。

科學家對組成DNA的4個鹼基A、T、C、G與四象做了確定,四象就是少陽、少陰、老陽、老陰,而4個鹼基按照三聯體的排列,正好是64個遺傳密碼子,剛好與易經64卦不謀而合。

易經與二進位

很多人在用電腦的時候都知道,計算機所用的是二進位語言,就是0,1,而二進位的創始人德國著名數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茨,就是藉助易經八卦發現了與二進位的聯繫,後來進一步研發出了二進位,才有了現在被廣泛應用於到電腦和超級計算機的二進位算法。

果然,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外國人都這麼推崇的易經,卻被國人說成是迷信,豈不是有些「自己嫌棄自己」的味道?了。

《易經》的誕生地雖然在中國,直到今天,我們對於《易經》仍知之甚少。

30歲那年,我在我的人生必讀書單裡,加入了《易經》。

理由無它,只因一位讀書極厲害的朋友告訴我:30歲後的人生,步步錯不得,非常需要「運氣」。

什麼意思?

因為《易經》的真正心法是:通過選擇的智慧,始終讓自己站在贏面大的一邊。

而《易經》中足足有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你的每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

你只需參考,始終讓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就好。

人生一世,真的該好好讀一讀《易經》,去感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看易經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等等。

所以大家要讀,還是建議去讀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最好還帶有配圖,這樣圖文並茂更便於理解《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圖解版易經,名叫《圖解易經》。

它採用圖文解讀的方式,一一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只要45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可以學習到我國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想要學習的,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已經證實,易經其實並非迷信,卡牌記憶法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太極姓氏如果我們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俯察歷史,站在古人的立場想問題,你就會發現,原來現在的科學,其實早在千年前就已經被易經證實和提出,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易經可以這麼科學!1967年,萊布尼茨曾與法國傳教士白晉通話,並闡述了自己發明了二進位這項偉大成果的時候,白晉卻不以為然,而是對他說:「你不應該把二進位作為一門新的科學來看待,因為中國的伏羲研究易經,其實早就已經說明了。」外國人都這麼推崇的易經,卻被國人說成是迷信,豈不是有些「自己嫌棄自己」的味道?
  • 科學家痛批下的《易經》,是類文化、偽科學?楊振寧:它毫無邏輯
    科學家痛批下的《易經》,是類文化、偽科學?楊振寧:它毫無邏輯眾所周知,中國是有著五千年優秀文化的國度,並且古代老一輩給後人留下的一些古書奠基,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結晶,對於中華民族有著極其特別的重要意義。正如這部被質疑了三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其存在的科學意義,並且被納入國考之中,它就是《易經》。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是封建迷信?科學家證實:它是超科學!
    科學家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易經》進行了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麼萌發現代科學基礎,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傳統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易經》中的一些精髓是很難被人們完全的所掌握的,這本書不僅中國人將它當作是一本迷信的書籍,外國人更是將它肯成一本咒語集,認為《易經》裡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覺得一點用處也沒有。
  •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三十幾年前,有一個知識淵博的專家學者,在人生的最後一分鐘,留下來了一句話臨終遺言,「我國未來肯定會熠熠生輝,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也就是有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
  • 易經: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中國著名院士臨死前留下一句話!
    說起《易經》時,你們可以想到什麼?許多人的第一感覺應該是封建迷信,算命或佔卜,亦或是難以理解的"天書"。一些科學家甚至批評《易經》,稱《易經》影響了我國文化的思維方式,而這種影響是現代科學未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 《易經》是封建迷信之書?愛因斯坦:《易經》是科學迷宮的金鑰匙
    《易經》的作用,涉及到方方面面,至今影響都還在,只不過我們不知道罷了。當然,現在人對《易經》這本書的印象大多是佔卜之術,有點封建迷信。大多是拿來算命用的,八字算命、看相、測名等,如今仍然非常流行。愛因斯坦作為一名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從科學的角度評價這本書:「西方科學家做出的成績,有不少被中國古代科學家早就做出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學家自幼學習《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學家們不曾掌握的一把打開科學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易經》由於傳統的卜筮功能和其廣大精微的預測思想,讓不知其詳的人認為《易經》是一本深奧神秘的古籍。因為神秘,很多人不懂,所以就有人借易經之名行迷信之事。這就加劇了我們普通人對易經的誤解。有人甚至直接把易經直接與迷信聯繫在一起,認為易經就是迷信。那麼《易經》到底是不是迷信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曾經「失傳」3000年,被人誤當成迷信,如今「專家」證實是科學
    它的發現除去證明了謝先生的話,更證實了《連山》(《連木桑》)始創於夏朝!《連山》的出現,讓以前「失傳」3000年,被人誤當作迷信,現如今「專家」證實是科學的百經之首,(《歸藏》在1993年考古中被發現),具備十分關鍵的歷史意義。它將帶給我們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據專家:內容真是太高明!
  • 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哪兒?易經為什麼被說成是迷信?
    什麼是迷信?什麼是科學?燒香拜佛是不是迷信?求佛拜基督是不是迷信?肯定不是!如果燒香拜佛是迷信、求拜基督是迷信,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拜佛而沒有人阻止?說你不是迷信,你就不是迷信。科學和迷信是相對而言的,目前的科學還只是初級階段,很多東西目前的科學還無法解釋。就現在來說,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於能不能用實驗來證明。能用實驗來證明的就是科學,反之則是迷信。
  • 《易經》已經爭論數千年,這本書是哲學還是迷信?
    周易六爻八字,純粹當迷信玄學的也不完全靠譜,但是慢慢的發現它好像也不是,就簡單地說八字排盤,它其實是邏輯性很強的一種總結。簡單來說,我的理解是它是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總結出了時間,空間,節氣,等等對人微妙的變化的一個規律,從而去分析一個人的先天品性。
  • 曾被質疑為文化造假源頭,歷經6500年,《易經》終被證實為超科學
    答案一定是《易經》。一說起《易經》,就能令無數科學家跳腳:這書裡包含宇宙萬物,竟能通過卦象來預測未來,這不是偽科學嗎?說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萌發出現代科學基礎,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一些思想的限制。面對科學家們的痛批,說它是文化造假的源頭,而《易經》的地位依舊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屹立不倒。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
  • 中國院士臨終遺言:要注意《易經》,或是超科學的源頭
    甚至是有的歷史學家也對《易經》進行痛批,說,《易經》直接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而這個直接影響是近代科學技術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首要原因之一。只不過真的是這樣的嗎?談到馮友蘭,許多夥伴們都會覺得陌生,由於這位先生早已經離開咱們有19個年歲了。馮先生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被誤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說起算命大家都會認為是在迷信,所以連帶著《周易》大家也覺得是一本迷信之作。其實這可冤枉了這本古老智慧之書。易經歷經數千年,其蘊含的科學知識,社會知識,歷史文化,哲學思維,都非常厚重!而且易經的確是目前人類無法破解的超級古代科學,它不僅揭示了宇宙萬物千變萬化的規律,也精確地展現了自然萬物與人類社會之間存在的各種關係。1990年,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馮友蘭先生還曾留下遺言:「要注意《易經》,中國將來一定會因它而大放光彩」。
  • 專家發現: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知道?
    這是一個新舊更替的時代,也是一個科學與傳統激烈碰撞的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有些在中國歷史上以及現代社會中被冠之以「落後」「神秘」甚至是「迷信」的中國傳統內容正在被不斷發展的科學實驗和數據所證實,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所關注和研究,他們驚奇的發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流傳下來的很多內容是對的!
  • 中國人質疑了6500年的易經,卻被證實是超科學!國家院士生前告誡
    根據人們對佔卜風水的固有印象,人們會想當然地認為《周易》屬於道教,所以總有人認為它是封建迷信。其實,有一個很大的誤會!這個誤會一直持續到1990年一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話: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因病去世。
  • 易經為何如此神奇,原來和四維空間密不可分,智慧超出我們想像!
    在佔卜這門學問裡,發展了很多流派,比如梅花易數、六爻預測、奇門遁甲、四柱八字、大六壬等等數不勝數,更有看手相面相的研究者,而這些流派的根源都來源於易經。那麼既然說到佔卜,好多人認為是封建迷信,更有甚者人云亦云,別人說就跟著說,從來不去自己考察,引用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一句話:其實不通過自己的考察判斷,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就說他是迷信,這是多麼可怕的武斷和狂妄,他們已經是在迷信,迷信於自己的狂妄和無知。
  • 被質疑幾千年的迷信,如今被證實為「 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說起《易經》這本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大概都會是「封建迷信」,在過去的幾千年中,《易經》的確飽受質疑。而說到最近幾年有關於《易經》最受爭議的一件事,還要數去年《易經》被納入了我國公務員考試的範圍。其實不只是馮友蘭先生,就連國外的很多西方學者,都提出《易經》這本書是超科學的存在。那麼《易經》在科學界為何會受到如此多的肯定呢?
  • 李政道「科學家皆應該讀一讀《易經》」,它不是迷信,是超科學!
    說起《易經》,大家可能會聯想到算命呀,八卦和五行之術這類的。大多數人認為算命八卦這種方式非常不靠譜,是迷信的行為。但是,依舊有很多的學者來推崇《易經》是為什麼呢?楊振寧:易經對中華文化產生巨大影響楊振寧,在「2004文化高峰論壇」闡述了《周易》對科學發展影響,認為:《周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明代傑出科學家徐光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似至晦,實至明,似至繁,實至簡,似至難,實至易。」
  • 易經告訴你怎麼積攢福氣:與人交談時,切記少說自己這「3件事」
    《易經》被稱為中國文化之源頭,是我國古典哲學流派道家和儒家的核心典籍,也是一部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它將自然和社會兩種科學融為一體,雲集古代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
  • 南懷瑾老師: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說到迷信,使我想到現代人動不動就講人家迷信,有些問題我常常問他們懂不懂?他說不懂,我說那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聽別人說,便跟著人家亂下斷語,那才真正是迷信。當然,不但科學不能迷信,哲學、宗教也同樣地不能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