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2020-12-17 傳承網

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說到迷信,使我想到現代人動不動就講人家迷信,有些問題我常常問他們懂不懂?他說不懂,我說那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聽別人說,便跟著人家亂下斷語,那才真正是迷信。當然,不但科學不能迷信,哲學、宗教也同樣地不能迷信。要想不迷信,必須要自己去研究那一門東西,等研究通了,你可以有資格批評,那才能分別迷信與不迷信。

《易經系傳別講》

今天全世界是科學的時代,但我們站在政治哲學或人類哲學的立場,看這個時代的文化,則是充滿了怪、力、亂、神。一個時代到了衰落的時候,社會上就會充滿了這四種氣氛。什麼是怪呢?多得很,如美國人的裸奔,中學生一二十人圍起來站著吸大麻煙等,全世界奇奇怪怪的事很多。報紙上刊登的許多奇聞,等於在提倡怪事。每登一次,就會引起效法者。像毀容案,以前幾乎沒有人知道這種殘酷的手段,自從報紙登了一次以後,接連就發生了許多同樣的案子。這是社會上「怪」的現象,遍地都是。「力」,西門町的太保打架,動不動刺一刀,電影上、電視上柔道、摔跤、相撲的比賽,肌肉打得越響越好。在我們中國學武術、講武德的人看來,覺得好笑。「亂」,思想的紛亂,社會的變亂。「神」,加上神怪的事情。民間迷信的組織,新興宗教各個派系的興起,除了已被取締的鴨蛋教,以及正受注意的統一教之外,還有很多。現在新興的宗教性組織有四五十種,問題都很嚴重,有時令人懷疑那後面會有什麼作用,這是社會工作者要注意的事。

一個社會充滿了怪、力、亂、神,是項很嚴重的問題。我們自己反省,很難保證我們腦子裡絕對沒有怪、力、亂、神的思想。當我們遭受極大困難的時候,它就會出現的,至少會想到命運。我常說世界上最迷信的是知識分子,假如故意對一個知識分子說他氣色不好,他就馬上請你替他看相了。就憑這樣一點心理,於是發展出了怪、力、亂、神。他說他是科學家,但科學家更迷信。我說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這也是同樣的嚴重問題。如果人的智慧到達了哲學的最高境界,怪、力、亂、神摸不進來了,才真是平實的人。孔子講仁道,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不能輕易放過怪、力、亂、神這四樣東西。

《論語別裁》

現在是文化戰爭,也就是思想戰爭的階段。思想文化上現在流行的是什麼?就是大家迷信科學。當然我不是學科學的,不應該講這個話。大家嘴裡都講科學,口口聲聲講科學,我一聽就頭大了。等於幾十年前,原子彈發明了,在臺灣、香港街頭看到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我說不能吃哦,吃了要爆炸的。也不懂什麼是原子,就隨便講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

《南懷瑾講演錄》

一個東西、一件事情,你沒有經驗過,沒有親自摸過,沒有看過,就隨便下個肯定的結論,都是迷信。現代的人更可憐,最大的迷信是什麼?迷信科學,認為科學可以拯救人類。科學拯救了什麼?科學發達以後,只是給人類帶來了無比的便利,但是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因為科學所帶來物質文明的發達,造成人類更多的痛苦。這是科學的反面。現在,尤其是中國人,動不動就科學,什麼叫科學?到底懂不懂科學?據我的統計,一百個裡面,有九十九個不懂科學。中國人喜歡科學、原子。你看!前幾年街上有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店,這就是中國人的科學。亂搞!聽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講起《易經》來,《易經》也是相對論,亂七八糟!

《習禪錄影》

今天我岔過來幾句話,西方哲學講人類世界的來源,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到現在還下不了結論。換句話說,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如果說西方有哲學中國沒有哲學,你完全錯了。中國上古就是探索這個問題,從我們唐朝的古詩就看得出來,可惜大家年輕沒有好好讀。我們當年是讀來的,所謂讀是唱歌一樣念。

有一個故事在唐人的《春江花月夜》這首古詩裡,有很多好句子,其中有些名句,是關於哲學科學的——「江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世界上哪個人先看到月亮?天上的月亮是幾時開始照的?這個是哲學科學哦!大家卻隨便把它當文學看過去了。

以我常常批評自己,也批評學西方哲學的朋友,你們西方講哲學、科學,又分家又分類的,我們中國不是;我說中國的文化沒有哲學家,因為中國文化是文哲不分,大文學家都是哲學家。第二是文史不分,哲學家都是史學家,都是懂歷史的。

譬如司馬遷,大家認為是史學家,我說你們完全錯了;司馬遷除了寫《史記》以外,他的八篇大文章「八書」的學問,包括了天文、地理、經濟,什麼都有。他是個哲學家,走的是道家的路線。又譬如講到《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既是文學家,又是哲學家,也是政治家。所以中國文化哲學、經濟、政治、文學是不分的。

剛才講了這兩句詩的感言,這跟我們講《黃帝內經》有什麼關係呢?有絕對的關係。所以文字搞不清楚,歷史搞不清楚,就有些麻煩。譬如說《上古天真論》這一篇就是講天。我們曉得「一」是一畫分天地,上面代表形而上的,再加一筆和一個人字,就是天字了,天地人是這樣來的。所以「一」的上面是「上」,下面是「下」,文字的來源是由畫圖象形,包含了很多內容。《上古天真論》的「天真」兩個字,就是形容孩子「天真」那兩個字,我們已經用了五千年還在用。這個天真的「天」代表了本體論,表示真實生命的第一個來源。

《黃帝內經》是黃帝為了生命科學,請教醫學老師的對話記錄。這一本書考據者有所懷疑,也是我們中國人自己鬧的;外國人更要批評,認為這本書的內文不是上古的,好像漢朝以後魏晉的文章那麼漂亮。上古時期會有這樣好的文章嗎?看來學者要把自己的祖宗看癟了。

這個屬於考據學,我一輩子注重考據,但不贊成考據。考據學要注意學問,但是不要迷信。現代人最討厭的是太迷信科學,比迷信宗教還可怕。因為科學本身沒有定論,新的發明會推翻了前面,永遠沒有止境,這也是科學的精神。對於科學的發明,乃至愛因斯坦也不敢下定論;你們學了一點科學的皮毛就敢下定論了,我覺得很笑話。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這個陰陽四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實際上是兩個東西:一個冷,一個熱。這個要懂得天文,懂得陰陽,因為半年屬陰,半年屬陽。我們曉得冬至一陽生,講農曆;這個是我們的科學了。你不管這個科學如何,我們現代人儘管說是舊科學,可是你連舊科學都不懂呢!舊科學不懂,卻一概推翻,新科學偶然發明一點東西,就大吵大鬧又有新的東西發明了,這才叫迷信!

在邏輯上一件事情搞不清楚,就亂講,這就是迷信。迷信兩個字很難講,看不清楚就亂判斷,就是迷信。

所以講科學的道理,一年分陰陽,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上次講過的。我講個現有的科學大家就了解了。我們這個樓層鋪有地熱,這是最新的科技,地下的暖氣上來。冬天天氣很冷,地球的表面冷,這個時候熱能向裡面收縮,所以冬天的井水或者太湖裡頭的水下面是暖的。夏天呢?這個水是涼的。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是地球的物理。我們的身體,冬天吃火鍋,什麼都不怕,消化力很強;夏天就不行了,胃是寒的。所以這就是天地陰陽的道理。陰陽兩個字是代號,它是古人把科學東西的濃縮;不要因為自己不通,看到陰陽就頭昏了。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今日的世界,由於西方文化的貢獻,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達,如交通的便利,建築的富麗,生活的舒適,這在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幸福的時代。但是人們為了生存的競爭而忙碌,為了戰爭的毀滅而惶恐,為了慾海的難填而煩惱,這在精神上來看,也可說是歷史上最痛苦的時代。在這物質文明發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

這種危機正同患了癌症一樣,外部顯得很健康,而內部卻潰爛不堪。今天我們過分迷信科學的萬能,以為自己可以超邁古人,而任意推翻傳統,杜塞了幾千年來,無數聖哲們替我們開發出來的教化源泉。譬如中國,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所揭發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印度由七佛、釋迦牟尼(ākyamuni)、龍樹(Nāgārjuna)、馬鳴(Avaghoa)、無著(Asanga)、天親(Vasubandhu)等所開展的救世救人的大乘;西方由蘇格拉底(Socrates)、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奧古斯丁(Augustine)、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康德(Kant)等所發揮的人文和宗教的求真求善精神。在這三大文化系統內所蘊積的無盡寶藏,我們都沒有好好開拓、整理,發揮它們的精華,來充實我們的精神生命。西方文化在科學方面,雖然登陸月球,邁入了太空,而在人文文化方面,卻等於留級而退學。都由於東西雙方文化,不從根本處針砭,只求表面的妥協,非但不能達成人類世界的永久和平,反而徒增紊亂。

生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今天,我們將何以自處?我們雖失望,但不能絕望,因為要靠我們這一代,才能使古人長存,使來者繼起。為了想挑起這承先啟後的大梁,我們一方面要復興東西方固有文化的精華,互相截長補短,作為今天的精神食糧;一方面更應謀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會,以期消弭迫在眉睫的人類文化大劫。

《中國文化泛言》

相關焦點

  • 迷信與科學
    也正因如此,造成只要有迷信的地方,必然排斥科學;講科學的地方,勢必會破除迷信。數千年來,很多迷信的東西,之所以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其中有科學的內核,僅僅是還沒被揭開罷了。所以說,迷信源於沒有被披露的科學,科學則又來自被揭開了的迷信。
  • 給孩子取名字不能太「大」,一般人背不起,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導讀:給孩子取名字不能太「大」,一般人背不起,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孩子取名字不能太「大」,一般人背不起,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求籤解夢就是迷信嗎?
    在中國,兩人中就有一人迷信求籤,四人中就有一人迷信星座,五人中就有一人迷信周公解夢。然而,五十個中國人中,只有一個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這比起發達國家來,落後了二三十年。根據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這方面的事情和切身經歷來看,我不贊同這一看法:有的人認為,我們的國家是一個迷信的國家。
  • 盤點:中國民間七大迷信禁忌,最後一個確有科學根據
    小編整理了一些迷信禁忌,看官們你聽說過幾個?屋內鏡子不能對床據老一輩人說,內屋有鏡不可對床,鏡乃邪物,取人睡相,攝人魂魄,傷人元氣。也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回事,但確實如果你睡覺的屋裡有一面鏡子對著你,晚上睡覺時你看著他,他看著你,不曉得還會不會做個好夢。
  • 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哪兒?易經為什麼被說成是迷信?
    什麼是迷信?什麼是科學?燒香拜佛是不是迷信?求佛拜基督是不是迷信?肯定不是!如果燒香拜佛是迷信、求拜基督是迷信,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拜佛而沒有人阻止?沒有人說那是迷信活動?沒有阻止修廟造教堂?科技最發達的美國、德國人怎麼都信基督?總統要手按《聖經》發誓?算卦是不是迷信?肯定是,因為在國內大家都覺得那是迷信。但是韓國就不是迷信,韓國的國旗就是太極八卦圖。迷信這個詞各人和各個國家的認識標準不一樣。說你是迷信,你就是迷信。
  • 「迷信」,或是「科學」?
    各地的許多家有考生的家長都會慕名前來。點燃一柱清香,為即將參加中考,高考的孩子祈福。祝願他們能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中金榜題名。在新的學年順利進入理想的高中、大學就讀。作為家長,為孩子祈福。祝願他們有一個好的未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需求。我也不例外。兒子升入初中二年級後。聽說有這麼一個地方。我和妻子心有所動。利用周末的時間驅車前往。誠心誠意地為兒子祈福。
  • 《易經》被痛批迷信,好多人不知道,它早就被國外證實是超級科學
    古代沒有科學這個名詞,科學是現代人對先進技術專用詞,古代的科學名詞是《易經》。現在很多人都痛批易經是迷信,但沒想到的是,外國專家也研究易經,而且還證實易經是超級科學!並且還通過易經研究出了2個非常重要的發現。
  • 方舟子:科學素養的關鍵是不迷信
    有媒體最近舉辦了一個「如何培養科學素養」的公開課活動。會上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稱「科學素養是不能培養的……做父母的無非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不是去澆滅,而是鼓勵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清華大學教授魯白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為科學素養是需要培養的,在科學素養裡,最重要的是兩個能力:創造力和領導力。魯白說的創造力和領導力跟科學素養沒什麼關係。
  • 學佛是讓自己的心靈有一個寄託,是智慧的象徵,不是迷信
    1、佛也是肉身凡胎;第一次了解佛,是在西遊記裡知道的,那時候如來佛祖一個巴掌就把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那些不懂佛學的人,以為我們口中的佛是像觀音、如來那般神通廣大的神仙,其實不然,佛就是一個所謂的稱呼,一個名字而已,代表不了什麼。
  • 香港人為啥那麼迷信?
    2007年4月,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院長楊日昌被迫辭職,主要原因就是在研究院遷址時用公款看了風水。通常說來,迷信指的是對超自然力量的盲從和崇拜,相信其能左右人的命運。這似乎在暗示,社會文明程度越高,必然越不相信超自然力量,也就越不容易迷信,但以文明程度論,香港不可能成為迷信之都。
  • 經典話題討論:佔星和塔羅是迷信還是科學?(第一部分)
    編者按:我在某個平臺上見過這樣的問題,現在我想寫一個專題來討論這個經典話題,歡迎參與討論,讓我們集思廣益!關於這個經典話題,佔星和塔羅是迷信還是科學,你可以用開放的心態來看待他。目前,有兩大類情況下首先是科學主義學派,他們不會相信佔星和塔羅牌,他們具有超強的抵抗力,只要科學技術不能解釋,與科學理論不符的就是迷信;二是神秘主義,他們什麼都上癮了,他們必須利用星座來安排他們的生活,他們不知道。事實上這兩個派系是非常極端的。
  • 迷信血型的日本人
    他們做事情毛手毛腳,要是嫁給這樣的男人,我得天天跟在他的屁股後面收拾,太累人。」現如今,對於日本的許多「一見鍾情」的青年男女來說,他們之間關係的發展或許將由A、B、O等幾個字母決定,因為許多年輕人都深信:血型決定性格。
  • 【呂氏八字01】:淺談八字預測是迷信還是科學?
    易友同仁: 歡迎參加呂氏自然科學時空人預測解災合一理論線上公益微課《一分鐘斷八字專題》第1節:八字預測是迷信還是自然科學? 關於這問題,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八字預測就是迷信,不然ZF為什麼不承認有這一職業呢?
  • 老話說「男要午時,女要子時」最好命,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導讀:老話說「男要午時,女要子時」最好命,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話說「男要午時,女要子時」最好命,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南懷瑾的作品應該普及嗎?
    作者在文章中還承認,「但就是這樣一個大師級人物卻一直背負著很多的批評,可以說從南懷瑾先生出名的那一刻開始,「神棍」、「大忽悠」等負面標籤一直伴隨著他。」不過,作者承認了一個很重要的要點,即南懷瑾的本質身份:嚴謹點說,他只能算作一個佛學方面的理論家。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易經》由於傳統的卜筮功能和其廣大精微的預測思想,讓不知其詳的人認為《易經》是一本深奧神秘的古籍。因為神秘,很多人不懂,所以就有人借易經之名行迷信之事。這就加劇了我們普通人對易經的誤解。有人甚至直接把易經直接與迷信聯繫在一起,認為易經就是迷信。那麼《易經》到底是不是迷信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官場巫術與權力迷信
    還有學界朋友出自誠意地告訴我,官員也是人,他們身在官場,是風險職業,他們的心靈有誰能予以關懷?即便是尋求迷信安慰,這也屬正常的信仰訴求。革命時期的黨員幹部出生入死,信仰毫不動搖;和平建設年代,幹部黨員的信仰卻頻頻出軌。事出何因?其中,有些觀點以為,和平建設年代之際,幹部黨員的個人信仰是否會有一個轉變?
  • 【現代宗教問題】信仰與迷信
    我國文字,造得很有道理。「人言為信」這個「信」字,原是「人」字與「言」字拼合而成的。人的言語應當是信實的;我們也需要信人家的言語。科學是憑著科學家的直接經驗而認識真理的,是需要有著充份的理由而才能下結語的。
  • 有關鳥的10大迷信說法
    許多人認為這種想法非常怪誕,因為渡鴉和其他一些身披黑色羽毛的鳥往往意味著噩運降臨。然而,自從國王宣布以後,渡鴉便成為了倫敦塔的座上賓,以保強大的英國繁盛亨通。在現代的實踐中,為了保證渡鴉留在倫敦塔,它們的羽翼均被減掉,此外還會飼養一些渡鴉以確保它們的數量不少於六隻。
  • 不是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不是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天眼」沒關,這些地方不能去?不是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