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巫術與權力迷信

2020-12-14 搜狐網

  本來就很不平靜的中國社會,近日又鬧出了一則舉國皆曉的大故事。這一故事,類似於多年以前的「氣功熱」、也與幾年前「李一現象」異曲同工。但是有一點卻很不一樣,這個大仙王林是與前不久被法院判處死緩的劉志軍暗通款曲。王大仙曾經給劉志軍說,「你不會出事的」,並且為劉志軍辦公室布置一塊靠山石,「保你一輩子不倒」。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靠山石」還在,劉志軍倒了,王林也跟著倒黴了。

  一時間,網絡與坊間的議論紛紜,揭批鄉野騙子王林以空盆變蛇、斷蛇復活、空杯來酒等雜耍,忽悠劉志軍諸達官顯貴。論者多謂王林之所以得以成功,是因為社會自身從上到下滲透著濃烈的欺騙氛圍、功利之風、暴戾之氣和信仰危機或信仰缺失;若要不被騙,則須學會獨立思考,自強不息,無欲則剛云云。

  然而,如此議論,表面上頗能大行輿論批判,可謂不得要領,難以深入當代中國李一、王林式問題。一方面,是這些輿論批判,忽略了中國人中有大量的人信風水、信財神、算命看相,自認為是真正的無神論者並不佔多數;一方面,則是這些輿論所指,其實僅僅集中於騙子與傻子、社會浮躁、精神空虛等等。它們忽視了今日巫術盛行的官場文化現狀。

  權力崇拜:從「文革」到當代

  記得幾年前,政府機關刊物《半月談》就刊有一文,記錄的是一個江湖大仙如何在不同官場、以其八卦小計忽悠官員掙錢的事情。又雲這個江湖大仙忽然良心發現,頗覺這份錢掙來沒良心,就此金盆洗手不幹了。然而,又是多少年過去了,迷信幾乎也成為國人皆知的一種「文化」。大至2008年奧運會北京開幕式時間定於8月8日8點8分8秒,就連我們在華盛頓參加學術研討會時,美國人都對我們說,這是「中國人的文化習慣」;小至官員為職位升遷的看面相、猜八字以及辦公室、臥室的風水安置等等,不一而足。黨報黨刊也多年以來反反覆覆地予以揭批,卻是屢禁不止,甚至是越演越烈。可是,輿論批評與社會監督依舊故我,疲軟無力,難入其中。

  前年初,北京有官員來滬調研,筆者也列舉有諸種官場巫術現象,梳理執政黨的信仰重建問題,認為這不僅僅是信仰危機,而且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信仰建構問題。如果官場權力的民主建設遲遲不能展開,個人的迷信誘惑及其官場巫術現象可能就難以消失。官場權力關係的高度緊張,幹部個人精神壓力無處緩解,勢必造成巫術或迷信悄然盛行於內心,甚至與官場權力運作的潛規則整合起來。此乃單純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難以奏效的深層原因所在。

  出自信仰與宗教的社會學研究思考,筆者曾撰文嚴厲批評過類似的官場巫術現象。還有學界朋友出自誠意地告訴我,官員也是人,他們身在官場,是風險職業,他們的心靈有誰能予以關懷?即便是尋求迷信安慰,這也屬正常的信仰訴求。革命時期的黨員幹部出生入死,信仰毫不動搖;和平建設年代,幹部黨員的信仰卻頻頻出軌。事出何因?其中,有些觀點以為,和平建設年代之際,幹部黨員的個人信仰是否會有一個轉變?黨員的個人利益可以服從於組織紀律,但個人的生死關懷似乎能夠容許個人的信仰選擇在其中,以解決個人生死觀念及其帶來的困惑與矛盾。

  不出意料的是,「王林式」的官場巫術再度風靡一時,幾乎就是幾年前官場巫術史的再現。只是巫術行騙的主角變換了而已,李一唱罷,王林登臺。

  1980年代以來,中國官場與社會大眾之際,始終有一個幽靈在徘徊,這就是李洪林先生所講的「現代迷信」。李洪林先生曾經在1979年《中國青年》復刊號發表了《科學和迷信》一文,得到了胡耀邦的欣賞。文章批評了中國官場與社會對毛澤東的迷信與崇拜,認為這已經不是古代迷信,而是用新式油彩粉飾的現代迷信,所以稱之為「現代迷信」。緊接著不久,李洪林又寫作了《信仰危機說明什麼》一文,大致意思是說,舊有的馬克思主義已經不能說明新的現實了,它必須有個新發展才行,因此要繼續解放思想。

  遺憾的是,這個思想解放的進程後來一再被打斷,最後被「讓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經濟發展所遺忘。直到近年,思想解放的問題雖是無法再提,但唯有一再白熱化的信仰危機以各種形式漸漸地暴露出來;而作為當代中國痼疾的「現代迷信」,卻以其變換的形式予以呈現。基於這一背景來說,官場巫術就是這類「現代迷信」的一種變換形式。

  「文革」建構的是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及其迷信;而當代官場的迷信方式依舊沒有出離這種現代迷信,只是時代變遷,把這種現代迷信轉換成了對官場權力的崇拜與迷信。特別是在民主監督、民主建設尚在完善過程之中時,這種迷信的權力往往會帶來某種極大的不確定性,官員的職位升遷、業績評價,皆為這種不確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個人命運無法把握之際,官場風雲變幻莫測之時,官員幹部就只好尋求其他的依賴,問詢於陰陽八卦、風水面相,求助於王林這樣的所謂「大師」。於是乎,在各種官員與王林一類大師的合作之間,構成了盡人皆知的「官場巫術」。一方面是權力崇拜,一方面就是巫術盛行,兩者相輔相成。正如李洪林所說,「這種迷信一旦產生,就可以成為一種現實的力量」。而李一、王林等大師手中的巫術技巧,恰好就藉助於官權力,被建構為一種現實的力量。當一個個官員從緊張的官場走向大師的特殊幫助之後,這種現代迷信則不得不從官場上層瀰漫到社會不同階層。

  前些日子,因為田野調查的緣故,筆者接觸到北京某旅遊公司及其導遊。這些導遊口口聲聲說,風水陰陽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從明清的歷代皇帝到現在的國家領導人都相信它們,北大清華也都已開設了這些課程,你不信,誰能保佑你升官發財呢?為此,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就給他們導向了寺觀、密室、各種大師那裡,去求福路、官路、財路……在一個表面上高度穩定的社會結構之中,人心不定,唯風水八卦之盛行,構成了一個巫術中國之怪象。

  從方士到宗教家的「進化」

  毫無疑問的是,像王林這樣的大師儘管很會忽悠,也許還有靈活的方術技巧,如果權力民主、社會流動公開合理,具有明確的程序合法性,那麼,王林等人最多也是一個先富起來的地方名人而已,不會成為眾多官員、明星、新貴們追捧的對象。從這方面來說,在當代社會之中,巫師本身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他能夠成為著名的巫醫,著名的神漢,成為名甲一方的地方活動家,甚至能夠從不少地方民間信仰那裡贏得不少的崇拜者。但是,他成不了宗教家。因為這種現代巫師方士,僅只是從事面對面、個人對個人的方術經營,自以為能夠把握某種超自然的神力,為人排憂解難、治病掙錢、風水看房等等。其中的佼佼者,當然也有通天之力,能夠攀附皇親國戚,大撈一把。這種關係,一個信者願挨,一個是巫師方士能打,似乎也是一種信仰市場。他們無意於建構一個信仰體系或宗教組織。自古以來,巫師方士無不以此作為生計。

  實際上,王林暴得大名並聚斂驚人財產,當然與他善於忽悠有關,但他更離不開權貴、名流抬轎子。王林更大的能量無疑是來自「官權力」—不同級別的各類高官。王林之不僅常有高管蒞臨,而且王林也常是不同官場之上的座上賓。王林的宅子叫「王府」,這幢5層別墅中有兩層樓房,專門放置他與各種官員以及明星的合影。

  王林本人並無權力,但他敢揚言「我王林想搞什麼項目都搞得來」。王林能夠把雜耍玩成高深莫測的氣功與特異功能,讓眾多官員深信不疑。這種信任,構成了他在「氣功江湖」上高高屹立的主要原因。官員的崇拜,權力的力量,無疑為王林被神化鋪就了路基。正是因為當代官場不少官員「不問蒼生問鬼神」,熱衷於尋找大師、相信大師、追捧大師,進而才構成了當代王林等一類「大師」如同過江之鯽的現代迷信。對此,網友們的眼光也格外銳利。他們指出:靠權力,王林們長袖善舞;而靠名流,王林們則可打開知名度,俘獲更多信徒—你看,連馬雲、王菲都信了,你還不信?

  比較其他宗教信仰體系來說,王林等人的這種巫術,很難成為體系化的宗教信仰結構。而依靠這種巫術或方術經驗的人,大多與前來求助者僅僅是一對一的互動關係,而且這種關係也不穩定,經常更換。所以,每當權力削弱了宗教功能之際,巫術則能夠依賴於權力大肆流行。方士或巫師常常不與宗教界來往,僅只是削尖腦袋經營上層權力,這樣才能在宗教體系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之際,獲得他們的市場。

  他們一個最常見的特點就是,因為他們無法自成系統,也缺乏固定的儀式與制度,常如閒散人士,依附於其他關係、權力、利益集團之上,他們才能有所作為、獲得生存之道。這就是中國傳統信仰彌散性與依附性的一個基本特徵。2000多年前秦皇漢武時的方術之士,即是王林等人的鼻祖;他們尋找官權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所以,巫師方士與生俱來的巨大依賴性,在現代迷信依舊強大之時,他們需求官權力來實現其方技、巫術社會影響力的實際建構。

  「官巫互動」之現代版

  官場巫術及其王林現象,恰好說明了「巫君合一」這種中國傳統信仰的最大秘密,近日又再度藉助於公共權力而得以再版、復活。巫者,王林是也;君者,當下各種官員。為此,這種現代迷信的基本特質,已經由傳統的「巫君合一」途徑,直接轉換成為當代中國官場中權力與巫術的合作形式之一,被建構為官場的巫術。不過,這種「官巫互動」的形式,當然不是傳統形式中的巫君合一,而是私密、彌散型的「信仰形式」,不上檯面,實乃部分官員幹部的信仰潛規則而已。

  這些迷信、求助於巫師方士的官員幹部,依賴於其手中的權力,並且把其手中的公權力私人化、秘密化,假公濟私地與這些巫師方士進行資源交換,進而構成了權威主義政治與其私人性現代迷信之間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是整合社會資源的意識形態信仰方式,一方面是自我滿足的現代迷信。也正是這種依附於公共整合權力的現代迷信,才會在無神論的巨大符號之下,依舊具有極其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而那些依據官權力而得以建構為大師級、影響社會的方士巫師,也才會具有如此巨大的官場輻射功能。

  仔細梳理官巫之間的互動特徵,不難發現這些官員與其當代巫仙大師之間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除了雙方皆以私人式、依附性的、秘密的形式進行權力—巫術間的互動之外,他們還都具有一種「權」與「術」之間的交易與互惠。一個權力,一個巫術;「權」以「術」而運作,「術」因「權」而盛行,最後構成為當代中國官場、中國社會最最難解的「權術」、「權術迷信」及其運作方式。難怪當代中國社會大眾在遭遇難題、跪求官員幹部不得解決之時,也只好模仿這些「父母官」,頻繁地求助於巫師、神仙,而不會去訴諸於法律。人們寧可俯從強勢官員的恩賜,寧可膜拜巫師方士的神力,也無法信任法律。本為公共之權力,被術數化為神秘。為此,言之為現代迷信之中的「巫術中國」,似有其深意在焉!

  因此,公共權力不僅構成大師王林的護身符,而且也使其巫術被建構為官員眼中的現代迷信,方才影響巨大;而王林也扮演為指點官場迷津、為劉志軍安置「靠山石」的當代方士。僅憑王林手中的那點雜耍技巧,他妄想整出今天這麼大的動靜。

  中國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讀通鑑論》卷十七「梁武帝」一則裡說道:「佛老之於申韓,猶鼙鼓之相應也,應之以申韓,而與治道彌相近矣。……嗚呼!其教佛老者,其法必申韓。……其上申韓者,其下必佛老。」以此考之現代迷信及其官場巫術乃至當代權術,不亦宜乎?

  如果說,毛澤東時代的現代迷信是出自於個人崇拜及其權力的迷信,那麼,時下裡的官場巫術無疑就是這種現代迷信的一種變異,依舊是對權力、權術的崇拜與迷信,「不問蒼生問巫師」的必然結果。倘若是民主的、公正的、為民所賦的權力,實際上就用不著私密問詢於方士,寄託於風水方術才能穩定控制、保證其升遷業績、公正為官;而致力於申韓模式的穩定,其下則難免其官員不與巫師方士之合作、孜孜於權術運作、私心膨脹。

  所謂官場巫術及其王林現象,無疑就是官方權力潛規則的建構而已。為此,公共權力的民主化與理性化之時,便是官場巫術、現代迷信的消失之日。舍此路徑,豈有他哉!

  本文來自《南風窗》2013年第17期(2013.07.31出版),作者:李向平 華東師範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news.sohu.com false 《南風窗》雜誌 http://www.nfcmag.com/article/4221.html report 5242 本來就很不平靜的中國社會,近日又鬧出了一則舉國皆曉的大故事。這一故事,類似於多年以前的「氣功熱」、也與幾年前「李一現象」異曲同工。但是有一點卻很不一樣,這個大仙

相關焦點

  • 人學:中華民族與典型的「官場」人格
    正文:在前一段曾談到,長期以來傳統中國基本上以官場為活動中心,一切以權力為中心,一切為權力服務。(編者註:場,取自於物理學概念場,在此用以表達人的本性所賴以展現的時空。官場、市場、情場的概念對應人性中三種不同欲望性慾、食慾、知欲展現時空。)事實上等於說,傳統中國是個大官場,市場、情場縱然存在也被嚴重的官化。
  • 巫術其實並不遠,就是我們身邊
    吃冬瓜能生小孩,扎小人能要人命,從文化學角度說,這種行為,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巫術。提起巫術,許多人想起非洲的殺人「黑巫術」,想起小說《鬼吹燈》裡面的「蠱術」,統統都是殺人、害人的東西。其實,巫術是原始人的一種自然觀、世界觀,是全世界的文化現象,和殺人、害人沒有必然的聯繫。
  • 康奈爾的巫術系列有一本早期巫術手冊的原版
    作為多米尼加傳教士秩序的成員,克雷默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積累權力,到十四世紀八十年代,他積極地試圖起訴女巫。並非所有人都贊同他的方法 - 在一次失敗的巫師追捕之後,他被驅逐出了一個城市 - 但克雷默認為他的方法應該被更廣泛地採用。
  • 揭開多種官場"亞文化"真相:編織"關係網"、信奉"潛規則"等
    【編者按】近期,中國紀檢監察報推出了「對官場『亞文化』說不」系列評論文章,對關係學、厚黑學、潛規則、官場術、封建思想等所謂官場「亞文化」現象進行了批判,並列舉了諸多典型表現形式。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特別為您梳理出這些典型表現,供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對照自身查找問題。
  • 山西晚報:該屏蔽的是迷信權力而非網絡用語
    其實,最讓人擔憂的不是他的「撒嬌」和「無聊」,而是其流露出的迷信權力和屏蔽思維。  開出一個不靠譜的藥方,然而動輒尋求權力介入,其後果是可怕的。如果權力缺乏足夠的敬畏感和審慎感,認從了這個不靠譜的建議,就必然傷及無辜,往往傷及太多無辜。
  • 2019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他反對對宗教進行化約的理解,也反對以西方中心主義的立場去理解宗教,這些理論立場對於我們在宗教史的背景中討論巫術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幫助。比如,在許多宗教史著作中,巫術都是被放置在自然崇拜、精靈崇拜的多神信仰階段,屬於原始宗教時期,此後隨著一神信仰的出現,宗教走出了巫術迷信,走向了高級宗教。伊利亞德對於這樣的敘述模式表示反對,「這樣一種布局過分隨意了。
  • 圖書2020|2020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扶箕迷信的研究》許地山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年8月版本書初版於1946年,商務印書館曾多次重印,2020年收入「碎金文叢」再版。許地山先生是民國時期巫術研究領域代表性學者之一,《扶箕迷信的研究》是其代表作之一。扶乩(箕)是一種佔卜的形式,屬於預測巫術。扶乩源自古代的紫姑信仰,在明清時期頗為流行,因為要藉助文字,文人們尤熱衷於此。
  • 陳嘉映:「迷信」也有功用?
    弗雷澤並不認為這些人類制度以迷信為基礎,在他看來,任何牢固的制度都必然「建立在事物的自然屬性之上」,然而,在某些特定的部族和特定的時期內,迷信有助於維護這些制度。用柏拉圖的話說,就是些高貴的謊言吧。馬林諾夫斯基沿著同一思路為迷信提供辯護。但他比弗雷澤更加強調,初民的巫術並不是無處不在的。
  • 官場達人曾國藩:從「憤青」到「老奸巨猾」
    他是一個高明的軍事家、戰略家,以超人之膽識創立湘軍,又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勢」的極為正確的平定太平軍戰略。他非常善於審時度勢,剿滅太平軍之後,功名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卻在大盛之中察覺大衰的先機,毅然裁撤自己的權力之本湘軍。自古功臣,像他這樣善於把握進退者不多。 第二個矛盾是真誠與虛偽。曾國藩平生以誠自命,自稱凡事都本著真誠的原則來處理。
  • 坦尚尼亞曝連環幼童謀殺虐殺案 疑與巫術儀式有關
    當地執法人員懷疑謀殺與該地盛行的巫術信仰有關,目前兇手仍然在逃。據俄羅斯TSN新聞網1月30日報導,坦尚尼亞西南部恩瓊貝地區自去年12月以來,陸續有10名年齡介於2到10歲的兒童,在他們的父母去當地集市做生意時失蹤。警方30日在灌木叢找到4具殘缺不全的屍體時,發現大部分屍體私處遭到割除,牙齒也被拔掉,一些屍體則被割去耳朵或斬斷手腳。
  • 權色官場小說:美色財富權力唾手可得,稍有不慎,就會身敗名裂!
    權色官場小說:美色財富權力唾手可得,稍有不慎,就會身敗名裂!哈嘍小夥伴們,手頭的書本都看完了嗎?書荒了嗎?想看點不一樣的小說嗎?小編這裡有幾個大寶貝,只要輕輕一點進去,就能打開新天地哦,有沒有感興趣呢?
  • 《西遊記》故事豐富曲折,闡述卻非佛道思想,而是古人的巫術信仰
    值得指出的是,巫術在小說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所謂巫術,是指幻想依靠超自然力對客體強加影響或控制的手段。,巫術崇信和多種信仰相伴而存,支配著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上這些,都是巫術感應迷信的表現,但這已不是原始的集體表象與本體的互滲,而是摻雜了後來道士們的那套精、氣、神的思想。
  • 中國歷史巫術文化之降神,一個關於黃皮子、狐仙等等上身的巫術!
    這幾天小編有點忙,所以有時候文章更新經常不能按時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在此小編向大家陪個不是,不過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任然是一個有關於我國民間歷史巫術的一些趣聞,想必大家或是看電影電視,都會經常看到一些神婆神漢在那裡胡扯或者跳大神,而往往那個時候,這些神婆神漢都好似有點神經質,做事不按套路出牌,給人一種詭異敬畏的感覺
  • 神話,巫術,禁忌
    一當從這種角度來看問題時,甚至連那些最原始最殘忍的迷信也會表現出另一番完全不同的面貌。羅伯森史密斯說:「從野蠻人的圖騰崇拜時代起,一切古代異教的某些最顯著而又經久不變的特徵都可以在自然的親屬關係中得到充分的說明,這種親屬關係把同一宗教社會共同體成員中的人與超人統一了起來。
  • 官場小說排行榜 全是濃濃的套路
    官場小說可以說是目前小說中一個比較受歡迎的類別,官場中的人際關係、利害衝突、權力鬥爭都讓人看得非常入神,裡面的爾虞我詐更是讓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可以說官場小說對於那些沒有接觸過官場的人來說有著獨特的吸引力,而且正所謂「人情練達即文章」,裡面的一些人情世故對於人的影響還是不錯的。
  • 權色官場小說,他收割無數美女,背靠大樹,官場如魚得水
    權色官場小說,他收割無數美女,背靠大樹,官場如魚得水小說就是我們的另外一個世界~小說世界無奇不有,青春沒有幾次挑燈夜戰就不是青春,這就是青春的小說世界,好書難找但是愛上小說很簡單,小說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有趣的事情。
  • 李澤厚: 為什麼巫術才是中國獨特傳統的核心根源?
    witch,中世紀的西方也有嘛,中國講是迷信嘛,那當然是很次要的了,所以不重視。在中國古代的記載裡有巫祝卜史,也都不是很大的官,巫也就慢慢進入小傳統、民間,後來與道教合流,變得不重要了。在貴州有一種儺文化,戴著面具,跳各種各樣的舞蹈,現在都還有。這個現象在春秋,在孔子時代就有了。《論語》裡有這麼一句話,「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鄉人跳儺的時候,孔子穿著上朝的衣服,站在東面的臺階上。
  • 官場為何痴迷於文山會海?一語道破!
    這就是官場普遍現狀:從大佬到馬仔,每一個都沉浸在材料和會議的豐功偉績之中無法自拔,自娛自樂。屁股決定腦袋。馬仔們是不敢也沒必要「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的,因為功勞永遠是大佬的,背鍋的是自己,所以哪個馬仔會有擔當意識、責任意識?都是為了一口飯吃而已,「為人民服務」只能排到「為領導服務」之後。
  • 十部好看的官場小說(附txt)
    個人很喜歡看官場小說,從中能體會到做人的學問、做事的技巧。
  • 筆桿子們,官場小說裡面的內容可信嗎?
    官場小說裡面的內容可信嗎?官場小說,顧名思義,描寫官場類的小說,市面上有很多,比如《侯衛東官場筆記》《二號首長》《滄浪之水》《組織部長》等等,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裡面的內容上至省部級領導,下至農村村會計,每一個人都能在小說裡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影子,甚至是看完後大呼,原來還可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