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故事豐富曲折,闡述卻非佛道思想,而是古人的巫術信仰

2020-12-20 殘忍的成長

分析《西遊記》的宗教觀念,很難將正統的宗教教義與民間信仰割裂開來,因為二者之間的界限本來就不太清楚。民間信仰是正統宗教的原生態或它在民間的變形和引申,它包括民間流行的各種神鬼、靈物、前兆、佔卜、圖騰、祭祀等信仰形式。對此,《西遊記》多多少少有所涉及。值得指出的是,巫術在小說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所謂巫術,是指幻想依靠超自然力對客體強加影響或控制的手段。

殷商時期就有了民間祭祀

關於中國民間信仰

中國民間信仰的巫術源遠流長,早在殷商時期,朝廷和民間便已興起巫風,巫術崇信和多種信仰相伴而存,支配著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華夏早期部族分布圖

韋伯說:「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政體,甚至是民間,都對巫術和宗教信仰採取較為包容的態度。尤其是道教對它們的積極培植,不僅使它們得以生存,而且使這些觀念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具有巨大的、決定性的影響。」

《西遊記》與民間風俗關聯極大

《西遊記》中隨處可見

整個一部西遊史,可以說從頭至尾無處不籠罩在那些神秘不可知的巫術力量的控制之下。孫悟空的緊箍和變化自如的金箍棒,妖魔神仙的呼風喚雨、移山縮地、換頭、剖腹、滌腸他們之間的所有鬥爭就是他們各自巫術力量的較量。

第二十五回,取經四眾被鎮元大仙拿獲,孫悟空將四棵柳樹變成四個人的模樣,然後逃走。第三十四回,銀角大王叫了孫悟空一聲,孫悟空一答應,就被應聲裝入瓶中。以上這些,都是巫術感應迷信的表現,但這已不是原始的集體表象與本體的互滲,而是摻雜了後來道士們的那套精、氣、神的思想。

鎮元子是《西遊記》多宗教結合的代表

《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巫術是有實用性質的,所以直接以量的結果為目的。」

總結

原始的宗教,雖然實質是道德的,但因為它所應付的是命運的,是間接的事故,是超自然的勢力或神祇,所以沒有巫術界由人力主動的解鈴系鈴的事,所以也更用不著像巫術界那樣解鈴還須繫鈴人的活動。可以說,一部古典文學作品卻蘊含了古人偉大的哲學智慧,更是與當時古人所處的時代背景有很大的聯繫。

參考文獻:《西遊記》、《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神秘莫測的巫術與虔誠信仰的宗教有什麼關係?
    神秘莫測的巫術與虔誠信仰的宗教之間,有什麼關係呢?一、巫術巫術有一定的儀式,是人類克服自然和仇殺敵人以及自衛的行為。早期巫師是人神之間的媒介,兼職宗教人員,沒有特權,更沒有支配信仰的權威。智慧學派主張巫術觀念是天賦的,意識的或社會學派主張巫術的觀念是由社會形成的,情緒學派主張巫術是原始人類對大自然的恐懼而產生的一種應付方法。二、宗教同能致同和果必似因是巫術的基本原理,宗教只是一種純粹的信仰,是社會與個人的化合物,某些宗教行為包含巫術的特性,巫術中也有宗教因素。
  • 官場巫術與權力迷信
    此乃單純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難以奏效的深層原因所在。  出自信仰與宗教的社會學研究思考,筆者曾撰文嚴厲批評過類似的官場巫術現象。還有學界朋友出自誠意地告訴我,官員也是人,他們身在官場,是風險職業,他們的心靈有誰能予以關懷?即便是尋求迷信安慰,這也屬正常的信仰訴求。革命時期的黨員幹部出生入死,信仰毫不動搖;和平建設年代,幹部黨員的信仰卻頻頻出軌。事出何因?
  • 中國人真的沒有信仰嗎?趙汀陽: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非宗教
    長期以來,外國人一直以為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中國人的信仰是歷史而非宗教歷史被視為中國精神世界的根本。人們通過有限的歷史去回應精神世界的無限性問題。歷史究竟是如何回應的?以歷史為本是一種創新的思想格局,長久以來,宗教是世界各地文明的重要標誌。宗教文明下,困惑的人喜歡求助神靈而非將死之人。在此背景下,遵從以歷史為本需要巨大的勇氣,人要從自身出發,站在自身角度而非神靈角度思考和回應問題,嚴格意義上講這就是人文主義。由此看來,以有限存在去應對無窮的歷史精神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創新過程。那麼,人們為什麼敢於用歷史去回應時間?
  • 當前中國信仰整體狀況:宗教不彰巫術盛行
    有些學人擺脫了這些教條主義禁錮,卻又陷入前現代或後現代的思維混亂,比如倡導甚至期冀政府扶持某種似是而非的宗教,包括文化的宗教、科學的宗教、政治的宗教、中華的宗教,似乎「宗教」是可以隨心所欲地予以認定,可以指鹿為馬的。也有一些學人嘗試用「信仰」概念代替「宗教」概念,卻難以區分界定宗教信仰、文化信仰、政治信仰,結果製造了更多的觀念混亂和思想混亂。
  • 田汝康 | 芒市邊民的擺:宗教與巫術
    可是我們若把冷細擺和漢辛弄兩種活動提出來,則擺和非擺兩者各自可以比較一致,而且冷細擺和漢辛弄正可看做擺和非擺的中間形式。我們若採取這三分法,則擺和非擺的差別就更為清晰了,而它們的差別恰巧和科學分類中的宗教和巫術的差別相當。讓我先把宗教和巫術的特點說一說,然後看擺和非擺是否可以分別歸入宗教和巫術兩類。巫術是什麼?
  • 在信仰與學術之間——對釋印順佛教思想的再反思
    三、印順版的「大乘非佛說」   1、對佛教的判分印順法師的佛教思想的展開基於其對大小乘的判教,而且其判教思想的核心便是其「大乘非佛說」。此「大乘非佛說」 屬於溫和版類型的變形,具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可稱為溫和版第二型,或者稱印順版的「大乘非佛說」。
  • 圖書2020|2020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據說米勒創作此劇是「有意識地借這部關於宗教迫害的劇本影射當時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對無辜人士的政治迫害。」但米勒本人認為此劇「具有遠比只是針砭一時的極右政治更為深遠的道德涵義,旨在揭露邪惡,讚頌人的正直精神。」(梅紹武《導言》)由歷史事件改編的文學作品,也可以引發有關「本事」和「故事」的討論,亦可從中觀察文學和歷史對於事件的不同處理方式。
  • 神話,巫術,禁忌
    至於宗教思想,它決不是必然地與理性的或哲學的思想相對立的。確定這兩種思想方式之間的真實關係,乃是中世紀哲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成熟的經院哲學體系中這個問題看上去好象已經解決了。根據託馬斯·阿奎那的看法,宗教的真理是超自然超理性的;但它不是「非理性的」。單單依靠理性我們不可能深入信仰的神秘中去。然而這些神秘並不與理性相矛盾,而是使理性盡善盡美。
  • 《西遊記》中「天庭」和「佛屆」的神仙體系是怎麼劃分的?
    《西遊記》中「天庭」和「佛屆」的神仙體系是怎麼劃分的?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評論《西遊記》「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遊記》中的神、佛、妖、魔、鬼、怪,琳琅滿目,那麼《西遊記》中的神仙的體系是怎麼樣的呢?
  • 【大乘「是、非」佛說論壇 2 】大乘到底「是佛說」還是「非佛說」
    合格的印順批評者,不只要讀懂印順的書,還要深入印度相關經論,否則怎麼知道印順的思想合不合經論所說。等而下之的,運用扭曲、化約、批判三部曲,更是不可取。做學術的人應該客觀、開放、踏實、嚴謹。二十X X 法師的「大乘非佛說」、「淨土神話說」、「十方佛神話說」、「如來藏梵化說」、「佛教唯人間說」等觀點。
  • Wicca 巫術與性法術
    我們聽到過太多邪教組織的淫亂現象,然而wicca卻是被英國政府和美國政府認可的,並且已經成為美國的八大宗教之一,在一些流派中還保留著一些性法術。Wicca 就是現代巫術(modern Witchcraft)。
  • 佛教故事的興起,佛教對文學的促進
    佛經除了講解法義和修行外,也有一種是講佛教故事。如《維摩詰經變文》、《阿彌陀經變文》、《法華經唱文)。講經文一般是嚴格說經,宣揚義理的。講佛經故事則稍有不同,一般是講述佛陀生平行事以及在佛經裡出現的故事。講述佛陀生平行事的有寫佛陀成道的故事的,亦有寫過去無量生的故事。
  • 中國人沒信仰?錯,那是因為你不了解真正的中國人
    據國家宗教事務局粗略統計:在中國,佛、道信徒共有2億左右,伊斯蘭教2千多萬,基督教三千多萬,天主教6百多萬。全部加起來中國信教民眾3億不到,然而中國人口14億,那剩下的11億就是沒有信仰的。如果你真是這樣想的,那我只能嘲笑你的無知,因為你連最基本的「信仰」是什麼都沒搞清楚。信仰是指:對某種事物、精神、宗教或某人的信奉敬仰。
  • 2019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作者利用了大量的檔案,運用了海量例證,向讀者展示了十六至十七世紀科學和理性與巫術的關係及地位的升降。正如艾倫·麥克法蘭所評述的那樣:「本書為社會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打開了一個廣闊的領域……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早期現代英國的理解……書中用精彩的論述和豐富的案例,展現了『世界的祛魅』這一韋伯經典命題。」
  • 佛是佛,道是道?算了吧,其實沒那麼對立
    文章中庄子先是通過大鵬與蜩、學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小」與「大」的區別;在此基礎上他指出,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鳩,還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裡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從而引出並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文章最後通過惠子與莊子的「有用」、「無用」之辯,說明不為世所用才能「逍遙」。
  •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小說?給後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巫術以及大量原始神話於一身。為現代人研究中國古代提供了非常詳細的資料。《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不僅記述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也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還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還包括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以及礦物紀錄,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 2018至2020年《西遊記》各地中考真題
    豬八戒:(1)動物性:豬八戒嘴臉和豬相似,有豬的貪吃、貪睡、懶惰等特點;(2)神的本領(神性):天蓬元帥出身,會變身術,能騰雲駕霧;(3)人的特點(人性):愛耍小聰明,愛在師父面前進孫悟空的讒言、動不動就喊「散夥」等。6.【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名著閱讀可以採取多部聯讀的方法。
  • 中國人沒有信仰嗎?為何說大部分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
    前段時間和友人聊到中國人的信仰時說到,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你看不論是佛堂還是道觀,都會看到一個功德箱,燒的香也有高香和普通香的區別;而來拜佛或者拜道的人心理都是想的,你保佑我,家人平安,發大財等等。其實這裡可以看到,中國人並不是沒有信仰,而是把佛啊道啊看成是有大能力的「人」,通過向「他」賄賂從而幫助自己做到「自己達不到的能力之事」。
  • 七上《西遊記》中考名著複習
    3、《西遊記》具體寫了四十來個故事。作者想像豐富,妙筆生花,許多故事給讀者印象極深。請概述某一故事,並說說從中你受到的啟示。【參考答案】如大鬧天宮,孫悟空不滿玉皇大帝賜予他的「弼馬溫」的官職,並偷取了「潘桃會」上潘桃,遭到天兵天降的捉拿,在天路可走之時,大鬧天宮,與各路神仙英勇奮戰。孫悟空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路遙| 中國傳統社會民間信仰之考察
    基於此,該書列喪事葬禮、墳墓安置、隨葬物品、風水選擇、靈魂鬼怪、祖先崇拜和巫術通靈等,作為中國宗教體系之有機構成部分。對於巫術部分,它分為漢以前巫術和漢以後巫術兩大階段;漢以後的巫又分為預言佔卜與驅除邪魔兩種;還分析了當代的驅鬼之巫術與女性之巫。對以上的宗教普通模式闡述,高延都有較為豐富的文獻徵引和具有感性的田野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