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星河璀璨,無論是美輪美奐的繪畫、舞蹈、音樂、雕塑、建築藝術,還是精彩絕倫的詩歌、小說、傳記、神話故事等等,以及民俗、傳統、服飾、習慣等等,都構成了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畫卷。
這是一個新舊更替的時代,也是一個科學與傳統激烈碰撞的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有些在中國歷史上以及現代社會中被冠之以「落後」「神秘」甚至是「迷信」的中國傳統內容正在被不斷發展的科學實驗和數據所證實,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所關注和研究,他們驚奇的發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流傳下來的很多內容是對的!
生物遺傳密碼DNA是由奧斯瓦爾德·埃弗裡(O,Avery)等人在1943年第一次被辨識出來。20世紀50年代,DNA雙螺旋結構被闡明,揭開了生命科學的新篇章,開創了科學技術的新時代。隨後,遺傳的分子機理――DNA複製、遺傳密碼、遺傳信息傳遞的中心法則、作為遺傳的基本單位和細胞工程藍圖的基因以及基因表達的調控相繼被認識。
但是1973年法國學者M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首次闡明了64個生物遺傳密碼與《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對應。由DNA三聯體組成64個排列順序,64個密碼驚奇地與《周易》六十四卦圓圖相吻合,其中鹼基A腺嘌呤對應於少陽,G鳥嘌呤對應於太陽,C胞嘧啶對應於太陰,U/T尿嘧啶對應於少陰。
西方的科學家終於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易經》能夠預測人生,因為它本身就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以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核糖核酸(mRNA)含有腺嘌呤(A)尿嘧啶(U)、鳥嘌呤(G)、胞嘧啶(C)四種核苷酸鹼基,三個一組相聯,按數學計算排列組成64個不同的三聯體(即遺傳密碼)。經實驗結果推得64個遺傳密碼與胺基酸的對應關係,《國際普適遺傳表》的遺傳密碼適用於一切生物,具有普遍意義。
1988年楊雨善提出了《通用》密碼子八卦圖,以陽爻代表強型核苷C和G,陰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個密碼子正好平均分成8組,與中國古代《易經》八卦相吻合。2002年高德按徐宏達的研究方法重新排列六十四卦序列與64個遺傳密碼一一對應,並按照六十四卦秩序演變規律作五種發展形態排列組合圖,使六十四卦在循環往復過程中,其空間結構呈現雙螺旋式排列組合。
《易經》的內涵「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與小至生物遺傳密碼規律、人體疾病發生規律和大至天體運行的宇宙變化,竟在數千年後得到證實有相同之處。可以說,現代尖端技術都與古典的人八卦有聯繫,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神秘和震驚。
易經對後世的影響真的不是一句兩句話就可以描述出來的,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這裡的真經指的就是《易經》。
有人說古人的文言文晦澀難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這本白話文版本的《圖解易經》可以推薦給大家,這個版本不僅完整完整將原版的內容收錄進去,還將那些深奧的語言,用白話文講解,通俗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體會到古人的智慧。
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這本《易經》才55元,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想要學習智慧,提升自己的,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