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二進位與64位基因組合一脈相承!

2020-12-10 北冥木木易經

一、

2019年9月19日,一則消息震驚了學術圈的易經愛好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將"易經與預測"列為2019年博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計劃正式學科。

宣布這一消息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國際易學聯盟(I-Ching)主席孫靜。從該校網站顯示的2019年博士招生目錄中可以看到,"易經與預測"被列為中國哲學下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下圖所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權威,其下屬的研究生院開設了這樣一個博士點,說明國內主流學術界已經初步認可了《易經》預測的正統學術地位,《易經》預測從此不再是某些人眼中的迷信騙局,而是嚴謹的學術探討。

從2017年全國高考屢屢出現與《易經》相關的試題,到2018年底國家公務員考試將《易經》等國學經典作為考查範圍,再到如今《易經》預測被列入國家權威高校全日制博士生招生計劃,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層面開始越來越重視《易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和弘揚的源頭。

那麼,你知道為什麼《易經》被稱為中華文明之源嗎?又為什麼被稱為千古奇書?為什麼全世界的名人、學者都對《易經》如此推崇?今天,我們要給大家開個方子:《易經》到底有多厲害?它對人類世界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

二、《易經》深刻地影響了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

《易經》是解釋世間萬物變化的古老經典,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智慧和文化的精華。易經》對各國、各地區的文學、哲學、宗教、軍事、科學等領域都有很大影響。

中國古代偉大的聖人、哲學家孔子不信鬼神,但他晚年卻對《易經》無比喜愛。他被其深刻的哲學思想深深打動,甚至日夜不忘研讀《易經》。他說:"學《易經》五十年,不為過。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後來寫了幾十篇關於《易經》的著作(簡稱"十翼"),極大地發展和豐富了《易經》的內容,最終使《易經》成為諸子百家之首,《易經》文化影響了中華文明幾千年。

日本著名的中日文化學者吉野博子在研究了《日本紀事》等古代史料後指出,日本最早的政治和社會文化是以《易經》哲學為基礎的。在作為近代日本崛起裡程碑的"明治維新"運動中,"明治"二字是日本天皇的年號,源於《易經》的卦象。

這裡補充一下,作為東亞文化圈中的一員,在某些方面日本、韓國兩地在易學方面的研究,個別地方並不落後於中國!

「離」者,明也…聖人南面而通天下,向明而治當時,明治天皇要求政府根據"不懂《易經》者不得入閣"的原則組建內閣。因此,《易經》對日本政治、文化的影響,古往今來源遠流長。

《易經》對西方國家的哲學思想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德國著名辯證法哲學家黑格爾曾在《自傳》中承認,他的正反巧合的辯證邏輯法則是受到《易經》的啟發。黑格爾認為,《易經》中的陰陽二元論是"最純粹的理性規則"。

他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高度評價《易經》。"《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從人的心靈創造的數字和形象中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這是一項崇高的事業。

20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家、思想家卡爾-榮格,不僅精通《易經》之道,還精通佔卜,利用《易經》進行預測。他對《易經》在西方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榮格在《易經》英文版的序言中寫道:"說到世界上唯一一部人類的智慧之書,首當的就是中國的《易經》。

在科學上,我們得到的規律往往是曇花一現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但中國的《易經》是唯一常新的規律,六千年的歷史,仍然很有價值,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許多共同之處 對於那些能夠辨別其意義的人,讓《易經》走進英語世界。

三、《易經》深刻地影響了現代科學的發展進程。

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創始人玻爾1937年訪華時,對《易經》中的陰陽互補理論感到驚奇。後來,在慶祝玻爾獲封爵位的晚宴上,他在獎章上刻了一幅太級陰陽圖,以示紀念。

美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也聲稱他們的獲獎論文《優勝劣汰法》是受到《易經》的啟發,並公開承認他們的科學思想受到《易經》的極大影響。

我們平時使用的電腦、手機等智能電子設備,其實就是一臺高速計算機,其底層邏輯都是採用二進位算法。二進位算法的發明鼻祖,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曾公開表示,二進位與中國古代《周易》八卦不謀而合。

四、用《易經》來預測世間萬物是迷信嗎?

《易經》除了作為一門深奧的人生哲學外,最重要的用途是通過閱讀《易經》的卦象來佔卜,用來預測世事的走向。易經》結合陰陽五行和六十甲子天幹地支的周期理論,演化出更為精妙的梅花預測、奇門遁甲、八字等,成為古代帝王、丞相決策國家大事的重要參考。

現在很多人不了解《易經》的含義,一聽就是封建迷信的佔卜,其實這是受過去一些歷史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先入為主的成見。

另外,前些年國家層面不重視《易經》等國學經典的正面傳播,社會上很多品行不端的人利用《易經》騙人,掛羊頭賣狗肉,導致這門高深的學問成了擺設。

國學名家南懷瑾曾說過:"如果為了suan命suan命,我不同意。但我發現,中國佔卜的一套規則,包含了大量的科學和哲學道理。

當有人說suan命是迷信的時候,我問他們懂不懂,他們說不懂。對於他們不懂的,就加個罪名,指為'迷信'、'詐騙',這是多麼可怕的愚蠢和武斷。

大家還不明白,就說它是是迷信,這才是真正的迷信!迷信自己的狂妄和無知!可惜現在沒有人關注,沒有大量的投資,也沒有足夠的實驗設備和場所來證實。否則,如果經過實驗,可以發現這個規律有很多科學道理。"

當你讀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會想,如果真的像南懷瑾大師說的那樣,通過《易經》來預測事物的發展過程不是迷信,而是一個科學的真理。那麼這個科學真理到底是什麼呢?科學有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發現,能讓人一窺究竟呢?

五、《易經》的64個六爻與生命的基因密碼是驚人的吻合。

這個數字64的秘密是什麼?

1865年,孟德爾發表了豌豆雜交實驗發現的基因,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發現基因的形態是DNA的雙螺旋結構。

到1966年,尼倫伯等人破解了整個基因形態的密碼,DNA的三聯體形式可以由64個序列組成。當時,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這64組生命密碼與《易經》中的64個驚人地一致。

《易經》六十四卦由八卦衍生而來,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學者間中喜雄發現遺傳密碼中有四個核苷酸鹼基:腺嘌呤(A)、尿嘧啶(U)、鳥嘌呤(G)、胞嘧啶(C),分別對應《易經》太極八卦中的"四象",即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它們組合成的三元也竟然與《易經八卦》相對應。

在DNA序列中代表「開始」的三聯ATG(蛋氨酸),類比到八卦當中,就是「坎卦」,

坎,陷也

坎表示最低落的地方,也正是代表開始的意思。

DNA中的表示"終至"三聯組合,即TAA、TAG、TGA,類比到八卦中就是「艮卦」艮卦是代表什麼呢?

"艮,止也"

"艮"的意思是終止。

法國著名學者勳伯格也出版了《生命的秘鑰:宇宙公式、易經與遺傳密碼》,首次闡述了64組生物遺傳密碼與《易經》64個卦的關係。

後來,國際著名中醫腫瘤專家謝文偉教授於2006年出版了《兩部天書的對話--易經與DNA》,比較全面具體地描述了生命中基因密碼之間的相促、相抑、反義和六十四卦之間相應的生、相、克、合作用的演變規律。

現代分子生物學在破譯了遺傳密碼後,發現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也就是遺傳物質的基礎上,彼此之間並沒有根本的區別,即使是細菌也與人類沒有什麼不同。

正如佛陀所說:"眾生平等"!世間一切眾生,不過是一條雙螺旋分子鏈。一切所謂的命運,所謂的世事,都只是眾生聚散的因緣。

《易經》的六十四卦,竟然將所有生物的繁衍變化都在六十四種組合形式中進行,就像演繹著世間眾生命運的興衰、起伏的魔碼。

六、《易經》的"天人合一"理念與現代量子力學的原理是一致的。

現代量子力學理論中出現了兩個不可思議的現象,一是粒子的不確定性原理和觀察者效應,二是量子糾纏現象。

"不確定性"現象是指粒子在某一時刻的狀態和位置是無法確定的,你永遠無法根據它在前一時刻的狀態來判斷它在下一時刻的位置,只能判斷它在某一區域的概率。

但當人們有意識地觀察一個粒子時,就會對粒子的狀態產生重大影響,"觀察"的行為會影響粒子的運動狀態。這就是"觀察者效應"。

這種效應表明,意識觀察客觀世界必然會影響客觀世界的狀態,人的意識不可能是一個完全獨立於客觀對象的觀察者,而是作為客觀世界變化的參與者而存在。意識與客觀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量子糾纏是指幾個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現象,每個粒子的性質和狀態無法單獨確定,每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成為一個整體。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非常緊密,當一個粒子改變其狀態時,另一個粒子瞬間同時發生同樣的變化,即使它們相距很遠。

這說明,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任何兩個粒子都有可能相互關聯,即使它們相隔很遠,粒子之間也能神奇地"感應"到彼此的"同時性",而不受空間距離的影響。

你是否感到燒腦......頭暈......腦痛?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科學家們比你還暈!玻爾說:"如果有人對量子力學不頭暈,那他一定不懂量子力學"。

就連愛因斯坦也說:"我對量子力學的思考時間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思考時間的一百倍,但我還是不懂。"而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甚至說:"只要能想明白為什麼會有量子糾纏的話,我現在就可以死了。"

雖然科學家對這些現象百思不得其解,但卻被無數的科學實驗所證實。《易經》預測的一個最核心的前提,即"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與量子力學的原理驚人的相似。

《易經》認為,從本質上講,萬物同根,人是一種高等生物體,生物體也是一種特殊的有機物,宇宙中一切物質的基礎是分子、原子等是粒子。

因此,如果我們從整體的角度觀察世界,我們是宇宙和宇宙、自然界的一部分,我們與宇宙和宇宙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

人的意識不是獨立於外界而存在的,而是與外界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這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觀念。

利用《易經》進行預測,是一種天人感應的方式。利用《易經》進行預測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擲六次硬幣,或者寫一個字等等,然後根據看似隨機得出的六合圖來分析事物的形狀。

但無論用什麼方法,人們在易經預測中,人的意識與被測對象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意識已經參與到事件本身,求卦的過程看似偶然,其實是求卦者的意識參與了具體結果的形成。

卦象表面上不知道結果,但潛意識裡已經感應到了事物的形態,測出的卦象就是形態的展現。

在物理世界最隱秘的深處,《易經》的哲學與量子力學的現象不謀而合。過去,人們一直說不清"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也許量子力學就是解開這個古老謎團的鑰匙。

最後,借用國際易經學會會長、著名易經研究專家程仲英先生的一句話來總結今天的文章。"《易經》是人生之學,是宇宙的真理,是文化的智慧,是價值的源泉。易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未來的。"

專注易經風水、國學、中醫文化深入解讀,系統學習易經,快速入門,弘揚傳統文化,讓你擁有別人不知道的知識!

相關焦點

  • 《易經》預測被納入正統學術界,二進位與64位基因組合一脈相承?
    美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也聲稱他們的獲獎論文《優勝劣汰法》是受到《易經》的啟發,並公開坦白他們的科學思想受到《易經》的極大影響。我們平時使用的電腦、手機等智能電子設備,實際上正是一臺高速計算機,其底層邏輯皆是採用二進位算法。
  • 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
    導語: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在1990年北京,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馮友蘭先生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64個生物遺傳碼在數量上和《易經》的64卦之間似乎有著很微妙的關係等等。2006年,國際上著名的中醫腫瘤專家謝文緯出版了一本《兩部天書的對話:易經與DNA》,在這本書中,他介紹了他對於易經和DNA之間關係的理解,六十四卦相生、相剋、相和對應了DNA裡面64個遺傳密碼之間相促、相抑、相反的關係。
  • 張西平 | 萊布尼茨和白晉關於二進位與《易經》的討論
    關於萊布尼茨與白晉就二進位的討論的問題中外學術界已經有了很多研究,大體形成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正是白晉寄給萊布尼茨的邵雍的六十四卦方圓圖,萊布尼茨受其啟發,才發明了二進位; ①另一種意見認為,萊布尼茨獨立地發明了二進位,從白晉所寄給他的《易經》圖,萊布尼茨只是發現周易的六十四卦排列符合二進位而已。②本文就這個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 易經八卦和二進位的關係
    易經八卦和二進位的關係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一下二進位和它的起源,首先我們先說一下什麼是二進位?假如現在我們隨機寫出一個十進位的數字,比如說「435」吧,它用十進位解釋是什麼含義呢:這個 「4」是在百位,說明有4個100,什麼是100,100就是10的2次方;「3」是在十位,就是有3個10的1次方,而5是在個位,就是有5個10的0次方,所以這個數字它表示的十進位含義其實是4*102+3*101+5*100,這個呢就稱之為十進位。
  • 二進位是萊布尼茨在《易經》的啟發下發明的?非也非也
    在咱們中國曾經有這麼一個說法流傳甚廣:計算機系統普遍採用的是二進位,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數,而二進位是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在《易經》的啟發下發明的。且看,易卦系統的基本符號是陰爻(- -)和陽爻(—),所有的卦象都是建立在陰爻和陽爻基礎上的——這是不是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二進位的基本數碼「0」和「1」?而且,萊布尼茨確實是知道易經八卦的,甚至略帶調侃的說用他的二進位數學可以解開伏羲易圖的奧秘。
  • 萊布尼茨二進位確實受《易經》啟發?
    萊布尼茨二進位確實受《易經》啟發?) 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的二進位算法開啟了我們現今所處的偉大資訊時代。其學理和千百年前的《易經》有異曲同工之處,「萊布尼茨二進位來源於中國易經」的說法廣為流傳。
  • 從排列組合的角度,深入淺出地理解二進位
    我認為無論是二進位還是八進位,或者是其他的什麼進位,它們的本質上都是排列組合,就是數學上的那種排列組合。二進位只用0和1這兩個數字來表示。舉一個二進位的例子:假如有一個兩位的數,那麼這個兩位的數一共有多少種情況呢?根據排列組合的知識可以知道有2^2種,即4種,分別是:00,01,10,11。兩位的二進位數最多只有4種情況,所以兩位的數最大能表示的值是3,這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最大值不是4呢?
  • 閒聊數制形式: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
    我們這裡提到的十進位就是告訴你「逢十進一」,低位的數值滿十以後向前面的高位進一,然後低位數值變為零,那麼相應的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就可以理解為「逢二進一」、「逢八進一」、「逢十六進一」。在計算機系統中,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被普遍使用,原因是無論是怎樣的數據形式在計算機系統中最終都將轉化為二進位0和1的形式來表示、存儲、傳輸和使用。
  • 萊布尼茨受《易經》啟發發明了二進位?錯!他其實是發現了……
    關於二進位的發明,過去國內曾廣泛流傳一種說法,說萊布尼茨是受中國最古老的經典《易經》的啟發,而發明了二進位。 可見,雖然萊布尼茨發表《談二進位算術》的論文是在1703年,但不能認為他是受易經的啟發而發明了二進位。事實上,他是發現了易圖結構和他的二進位算術的某種一致性。
  • 二進位與位運算
    二進位二進位(binary)在數學和數字電路中指以2為基數的記數系統,以2為基數代表系統是二進位制的。這一系統中,通常用兩個不同的符號0(代表零)和1(代表一)來表示 [1] 。數字電子電路中,邏輯門的實現直接應用了二進位,因此現代的計算機和依賴計算機的設備裡都用到二進位。每個數字稱為一個比特(Bit,Binary digit的縮寫)進位轉換十進位轉換為二進位一個十進位整數轉換為二進位數採用 "除2取餘,逆序排列"法。
  • [洛穀日報第79期]二進位與位運算
    類似於十進位,二進位也是一種進位(廢話),但二進位運算遵循的規則是「進二」而不是我們熟悉的「進十」。簡單來說,二進位基數為 2 ,只有 1 和 0二進位轉十進位對於一個二進位數,他的十進位數為從左往右的每一位乘上該位數的 2 次方(從第0位開始),例如 十進位轉二進位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相互轉化
    數值是0~9 逢十進一    2.二進位 數值是0~1 逢二進一    3.八進位 數值是0~7 逢八進一    4.十六進位 數值0~9 A~F 逢十六進一二、數位    一個數字所在的位置    1000   4位 個0 十1 百2千3    10101 二進位  5位  01234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和十六進位數之間的轉換方法
    例如:(1111.11)2 = 1×23+1×22+1×21+1×20+1×2-1+1×2-2 = 15.75(A10B.8)16 = 10×163+1×162+0×161+11×160+8×16-1= 41227.54)十進位數轉化為二進位數十進位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在轉換時需作不同的計算,分別求值後再組合。
  • 二進位與八進位互相轉換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二進位轉換十進位,那二進位與常用的八進位之間是如何互相轉換的呢?下面我們先看看二進位與八進位的轉換方法。
  • 十進位數的二進位編碼
    在人機互動過程中,為了既滿足系統中使用二進位數的要求,又適應人們使用十進位數的習慣,通常用4位二進位代碼對十進位數字符號進行編碼,簡稱為二-十進位代碼,或稱BCD(Binary Coded Decimal)碼。
  • JAVA-二進位基礎
    一、二進位的概念計算機進位有: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進位的基本特點是:每一位置上的數字必須在0-(進位-1)的範圍內,也就是說二進位只能有0、1;八進位為:0-7;十六進位比較特殊為:0-9,A(10) B(11) C(12) D(13) E(14) F(15)
  • 32位和64位作業系統之間到底有何區別?
    電腦就是CPU就是門電路的組合。可以理解為開關。32位可以理解為32個開關,64位可以理解為64個開關。每個開關斷開表示為0,合上表示為1。然後硬碟等存儲上的所有文件其實就是0和1的各種組合。就是所謂的二進位。
  • 西方學者眼裡的《易經》,猶如一部「神書」,曾幫4位大師獲諾獎
    在康熙年間,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茲發現了二進位,一開始因為自己的不自信,他的論文並沒有發表。後來他接觸到了中國的《易經》以及伏羲八卦,萊布尼茲深感震驚,因為他發現二進位在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當中已經有了相關記述了,之後萊布尼茲才放心發表了論文。萊布尼茲對於中國的古文明倍感興趣,他還寫信給康熙,想要加入中國籍。
  • 現代二進位計算機,其原理到底是不是從八卦中引出的呢?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得放棄大家熟悉的十進位,改用二進位。 二進位早已有:易經八卦與培根的加密法 其實二進位的概念很早以前就有了。例如易經共有六十四卦,原本是用數字標記,但到了戰國時代,易經與陰陽思想結合,卦象逐漸改用陰陽兩種符號標記,最晚在東漢時期,就定型為目前所見的線條符號。
  • 二進位與周易八卦太像了,但用二進位算命準確率竟然是100%
    陰陽變化出了八卦,電腦最開始也是先由八進位進行工作的。發展到《周易》這本書成了64卦,而我們現在用的作業系統幾乎也都是64位的。我們再看定義,ASCII碼中111定義為BEL(響鈴),八卦中111定義為乾,從這裡開始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