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已經證實,易經其實並非迷信,卡牌記憶法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2020-12-13 國學大觀園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部智慧寶典,而且帶有唯一性,那麼首推的就是中國的《易經》。很多人聽到這句話,其實都不以為然。世界上的智慧典籍不計其數,僅僅中國的經典之作就浩如煙海,憑什麼易經是唯一的智慧寶典呢?

太極姓氏

如果我們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俯察歷史,站在古人的立場想問題,你就會發現,原來現在的科學,其實早在千年前就已經被易經證實和提出,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易經可以這麼科學!那些說易經是「迷信」的朋友,瞬間被打臉呀!

馮友蘭出生於1895年,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曾在1924的時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在學術上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馮友蘭先生於1990年病逝於北京,在他彌留之際的時候,有人問他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馮友蘭曾說:「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易經為何被馮友蘭先生如此看重?因為易經的64卦,竟然和生物科學中的遺傳密碼不謀而合。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首次提到了DNA雙螺旋結構的模型概念,隨後在1966年尼倫伯破譯了遺傳密碼。

這些科研的成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正當科學家手舞足蹈的時候,他們卻很驚訝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正好和《遺傳密碼》有著出奇的一致性。

科學家對組成DNA的4個鹼基A、T、C、G與四象做了確定,四象就是少陽、少陰、老陽、老陰,而4個鹼基按照三聯體的排列,正好是64個遺傳密碼子,剛好與易經64卦不謀而合。

果然,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我們大家都知道,二進位的發明者是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曾經還和牛頓爭奪微積分發明權。萊布尼茨的二進位觀點,其實主要就是2個數字:0和1。1967年,萊布尼茨曾與法國傳教士白晉通話,並闡述了自己發明了二進位這項偉大成果的時候,白晉卻不以為然,而是對他說:「你不應該把二進位作為一門新的科學來看待,因為中國的伏羲研究易經,其實早就已經說明了。」

外國人都這麼推崇的易經,卻被國人說成是迷信,豈不是有些「自己嫌棄自己」的味道?中華民俗向來都是一個智慧而且自信的民族,那些已經被科學證實的東西,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研究到了。

事實上,易經的陰陽,就是0和1的概念。而陰陽都是從太極中衍生出來的,又叫做兩儀,其中「0」代表陰,而「1」代表陽,然後陰陽又生四象,如下圖所示。

這樣看來,我們不難理解,原來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祖先就早已經掌握了生命中的密碼,只不過那個時候科學技術還不成熟,無法證實,但是道理卻一直存在,現在只不過是在用科學的手段不斷證明易經的正確性而已。

易經的觀點,其實就是人生,陰陽變換,就好比是一種哲學的思維方式,否極泰來和絕處逢生。一件事發生了,不能直截了當地認為這件事就是好事或者不好,因為往往福禍都是相互依賴和制約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歷史上因禍得福的案例實在是太多了,我國文壇上多少大咖,大多數都是在最艱難的時期寫下了千古佳作。文王被困羑裡,卻演繹八卦成64卦;司馬遷遭遇凌辱而撰寫《史記》;蘇軾一生被貶,寫的詞卻震古爍今;李白鬱郁不得志,卻金樽清酒,詩文豪氣萬千。你能說這些苦難的人生,不是一個人的財富嗎?

見微知著,未雨綢繆,是易經時常告訴我們的智慧箴言,而易經中64卦,也對應了人生64個階段:從出生、成長、教育、家庭、事業、與人處事的原則、如何增加財富、怎樣獲取福報、又該如何韜光養晦明哲保身,都一一進行了闡述。

只要我們按照易經的規律辦事,總會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多姿多彩,煩惱漸消。

人生有太多次選擇,每一次選擇都會帶來不一樣的後果,如何選擇才是正確的,易經可以告訴我們答案,這種正確的選擇,可以讓我們成功的機率無限的放大。

但是如何學好易經呢?一般人學習易經,總會被其紛繁複雜的卦象所迷惑,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也有的人思維固化,不知道變通,認為自己才是萬能的,因為人定勝天。其實人定勝天我們也理解錯了,這裡的「定」不是「一定」的意思,而是「定力」,只要一個人定力足夠,修為深厚,才可以融入大道之中,最後達到我們經常說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讀懂易經並非易事,而且記憶力不好的、平時事情比較多的朋友,又堅持不下來。沒有關係,學習易經其實是有捷徑可尋的,這裡推薦的是卡片記憶法。我們把易經的64卦和每一個知識點,寫在卡牌之上,然後早、中、晚抽出一點時間隨機抽取觀看,不需要強行的記憶,這些信息依然能存留在我們的腦海中,這種潛移默化的學習記憶的方法很是管用。

這裡給大家推薦的是易經卡牌,本套卡牌詳細的記述了易經64卦中的所有信息,並且下面還有爻辭,卦爻的旁邊又寫上了六爻預測中的六親、天幹地支等信息,不但適合初學易經的新手,還十分適合專研易經六爻的朋友。

這一套易經卡牌製作精良,而且裡面還有16張知識卡片,易經的八卦口訣、互卦、錯卦的基礎知識一應俱全,對於想學好易經的朋友,可以說十分的適用。

本套卡牌才80多元,80元能幹什麼?看場電影,去菜館點2個菜就夠了。而且現在普通的化妝品都要幾百,貴的甚至幾千,衣服鞋子等物也要好幾百塊錢的售價,這些只能美化我們的外表,卻不能增長我們的學識和智慧。

為自己的智慧投資,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不管學什麼,找一個好老師至關重要,本套易經卡牌,將會是你學習易經之路上的良師益友,更會讓你受益終生,你值得擁有。

另外卡牌還贈送太極布和銅錢,太極圖上用銅錢搖卦,很划算哦!

如果你想購買的話,請點擊上面的商品卡,這套卡牌懂易,更懂你。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易經的這套卡牌火了!原來卡片記憶法,才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眾所周知,生命的DNA上一共有4個鹼基,分別是A、T、C、G,這剛好和易經的四象相似,而4個鹼基通過三聯體排列組合,剛好是64個遺傳密碼子,而易經中也有64卦,由此可以推斷,其實易經64卦其實早就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生命裡,只不過我國古人的這種智慧,千年後才被科學證實。
  • 《易經》被痛批迷信,好多人不知道,它早就被國外證實是超級科學
    《易經》是群經之首,博大精深,是大宇宙的縮影與天地規律同道,是人類研究太陽系宇宙運動的最大法則,它能使你認識大宇宙認識人類,認識萬事萬物。古代沒有科學這個名詞,科學是現代人對先進技術專用詞,古代的科學名詞是《易經》。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易經與迷信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們之間的區別具體可以分為五個方面。易經與迷信的內容不同易經是以陰陽二元論和五行生剋為基礎來描述、總結、論證、應用事物運行規律的學術,具有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易經的陰陽二元理論已經得到世界科學界的普遍認可,現在諸多哲學思想也源於易經。
  • 易經到底難不難學?學習易經有個捷徑,一般人不會告訴你
    其實任何學術,都穿著華麗的外衣,易經也同樣如此。易經上那些經文和古語,只是易經的外殼,而由特殊符號構建的思維模式,才是易經的靈魂。很多人被它的神秘面紗所吸引,走到近前卻發現它猶如一座深不可測的金色殿堂,自然就打起了退堂鼓。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易經有太極生兩儀之說,而兩儀指的就是陰陽,這是構成易經整部書的核心思想。
  • 《易經》是封建迷信之書?愛因斯坦:《易經》是科學迷宮的金鑰匙
    《易經》是古代經典巨著,距今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對於這本書,中國的評價有三個關鍵詞:1.大道之源、2.群經之首、3.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正如國學大師、新儒家開山祖師熊十力所言:「中國一切學術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寶藏。」
  • 《易經》已經爭論數千年,這本書是哲學還是迷信?
    易經,實則周易。從河圖洛書推演而來,河圖洛書來自於太極。太極、河圖洛書是人類沒有文字之前的文明記述。易經(周易)是人類已經有了文字後的文明記述之一。為什麼是之一,還有失傳的《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六爻八字,純粹當迷信玄學的也不完全靠譜,但是慢慢的發現它好像也不是,就簡單地說八字排盤,它其實是邏輯性很強的一種總結。簡單來說,我的理解是它是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總結出了時間,空間,節氣,等等對人微妙的變化的一個規律,從而去分析一個人的先天品性。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核心只有3個字,讀懂後豁然開朗
    而作為古老的書籍《易經》,不論哪朝哪代,都被人奉為圭臬和瑰寶,研究者不計其數。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歷來也受到了不小的爭議。有人說易經有著神學主義色彩,似有封建迷信之嫌,也有的人說易經包含了宇宙萬物的大道理,是先人一步的開悟智慧寶典。
  •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三十幾年前,有一個知識淵博的專家學者,在人生的最後一分鐘,留下來了一句話臨終遺言,「我國未來肯定會熠熠生輝,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也就是有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曾仕強教授的5句智慧箴言,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第一 《易經》是包容文化,而不是整合文化文化需要彼此的包容,不是誰吃掉誰。就好比是生物科學,生物科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多樣化,如果整個地球的生物只有一樣化,那麼整個地球很快就會毀滅掉了。
  • 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哪兒?易經為什麼被說成是迷信?
    什麼是迷信?什麼是科學?燒香拜佛是不是迷信?求佛拜基督是不是迷信?肯定不是!如果燒香拜佛是迷信、求拜基督是迷信,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拜佛而沒有人阻止?說你不是迷信,你就不是迷信。科學和迷信是相對而言的,目前的科學還只是初級階段,很多東西目前的科學還無法解釋。就現在來說,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於能不能用實驗來證明。能用實驗來證明的就是科學,反之則是迷信。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是封建迷信?科學家證實:它是超科學!
    科學家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易經》進行了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麼萌發現代科學基礎,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傳統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易經》中的一些精髓是很難被人們完全的所掌握的,這本書不僅中國人將它當作是一本迷信的書籍,外國人更是將它肯成一本咒語集,認為《易經》裡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覺得一點用處也沒有。
  • 《易經》究竟有多好學?掌握這個方法,64卦輕鬆記在心中
    這樣的研究成果足以振奮人心,當科學家們手舞足蹈的時候,其實早在千年之前,我國偉大的祖先早就已經把64卦公諸於世,只不過那個時候並沒有科學去證實,完全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易經經過長久的發展和傳承,其中的易經思維早就深深植入每一位華夏兒女的腦海之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時無刻在使用易經的思維。
  • 易經有3句至理名言,從而有3個人生感悟,你能理解一條都不簡單
    易經是陰陽為根基,八卦彼此組合排列而成64卦,64卦代表人生64種處境,也代表了人生的各個階段,這裡面共有384個爻辭,從而演化出很多至理名言。事實上易經的至理名言雖然數不勝數,而其中的3句智慧金句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有的人學習易經,總是不得要領,易經到底在講什麼。
  • 易經是迷信嗎?陰陽八卦在易經中有何作用,學習易經的目的
    易經原來很多人認為是迷信,不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是迷信,迷信這個詞聽起來有一種愚昧和落後的意思。充滿了貶義。其實本身迷信這個詞沒有貶義的意思。從字面解釋,痴迷於自己的信仰應該是褒義的意思才對吧?
  • 易經預測時這3類人不能佔卜,佔了也不靈,看看你在其中嗎?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很多人過於的相信科學,認為易經預測佔卜是一種封建思想,對此不以為然。事實上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易經預測,古代科學技術都不發達,人們又渴望能夠提前預知未來的發展,從而趨利避害,從這個出發點來考慮,這是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共同願景,也就沒有什麼不對的了。
  • 易經: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中國著名院士臨死前留下一句話!
    說起《易經》時,你們可以想到什麼?許多人的第一感覺應該是封建迷信,算命或佔卜,亦或是難以理解的"天書"。一些科學家甚至批評《易經》,稱《易經》影響了我國文化的思維方式,而這種影響是現代科學未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 易經中最經典的5句話,每天多讀幾遍,悟懂就是福氣
    很多人學習易經,總是找不到重點,他們僅僅停留在艱澀難懂的文字表面,認真地去研究文字的意義,而忽略了易經的卦象和深層次的智慧。易經一共64個卦,又有384個爻,看似紛繁複雜,其實64卦所有的智慧,其實只要5句話就能說清楚,只要我們每天多讀幾遍,自然就會慢慢融會貫通,悟懂了就是福氣。
  • 一個人如何迎來好運,易經告訴我們掌握這3點,可以改變現狀
    中華古老的易經看似複雜高深莫測,但其實非常的簡單,也非常容易應用。有很多人覺得易經難學,那是因為這些人在讀易經的時候,只是單純地去看表面的文字,而沒有進行思考,更沒有和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其實學習易經,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邊學習,一邊和自己的處境聯繫在一起,這樣就會很容易看透很多道理。
  • 易經有3句話,揭秘了佔卦的本質,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
    其實歸根結底,佔卜無非是滿足人們強大的好奇心,還有一種人佔卜是希望可以改變自己的生存處境。其實易經中有3句話,揭秘了佔卦的本質和真實用途,最原始的易經佔卜,其實只不過是給我們提供一種可能發生的信息,我們依靠這些線索做出合理的調整,就會趨吉避兇。很多人不了解這些,過於執著佔卜或者過於不信任佔卜,這都是比較極端的思想。
  • 易經佔卜為什麼靈驗?這4個字早就告訴我們答案,讀懂的都是高人
    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玄妙的事情,當我們誠心誠意去求某一件事的時候,那麼心中所想之事都離不開所問之事,這樣就會觸發人類的第六感,從而和易經相通,才會有「如響斯應」的效果。人類的第六感,已經被科學證實,其標準的名稱是超感官知覺,又被稱為「心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