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上海——在上海市中國中學的校園裡,一場別具特色的「沉浸式」教育劇場,以其獨特的互動表演方式一掃初夏的沉悶,為同學們帶來了歡樂。繼北京場之後,「帝亞吉歐•希望工程教育劇場」《「酒」違了!同學》」來到上海,該創新公益項目由帝亞吉歐洋酒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帝亞吉歐公司)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青基會)共同發起,旨在提高參與者對未成年人飲酒危害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培養青少年健康的生活理念。
在《「酒」違了!同學》的演出現場,25位在校高中生,經過專業指導,以及與專業演員的磨合和交流,在舞臺上以自然流暢和富有張力的表演為臺下數百名13-18歲的同學,及他們的家長和老師,演繹和呈現一個個關於非成勿飲的小故事,不僅如此,他們還在表演中走下舞臺,向觀眾席上的同學尋求關於飲酒問題的答案,並將答案融入劇情,完成了整場演出。這場帶有「沉浸式體驗」的演出,不僅收穫了同學們的共鳴與掌聲,同時也讓他們在歡樂的氣氛和開放式的劇情中,加強對於未成年人不得飲酒和成年人理性飲酒相關知識的認知,明確自身在社會中理應承擔的責任,並對錯誤飲酒行為可能導致的潛在後果展開深思。
未成年人飲酒現狀亟需重視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濟南及成都等城市的3萬多名中學生的調查顯示,我國12歲以上中學生的曾飲酒率高達51%,酗酒率為3%,醉酒率為15%,這已經遠遠超過東南亞地區。同時,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的生理與心理都處於未發育成熟的階段,飲酒導致的後果往往更為嚴重。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儘管我國政府與多個社會組織已推出多項社會宣傳工作以保護未成年人,但由於社會公眾對此執寬容態度,未成年人飲酒已然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也是一個全球關注的社會問題。由於未成年人正處於一個生長發育的階段,通常自我節制能力較差,喝過酒以後容易變得衝動且容易缺乏自控能力,一旦沒有及時有效的監管教育,很可能醉酒生禍釀成大錯。因此提升社會公眾對該問題的關注極其重要。
專業演員與在校學生共同演繹「帝亞吉歐•希望工程教育劇場」
化舞臺為課堂 寓教於「演」
《「酒」違了!同學》教育劇場源於英國,在過去的13年間風靡英國校園,以新穎的戲劇表演模式,成功將理性飲酒的理念深入到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中。此次帝亞吉歐公司聯手中國青基會,將這一區別於傳統單向教育的表演模式,應用到中國的校園中,一方面摒棄了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的觀看傳統,通過讓他們身臨其境的互動行為,使學生不僅能夠主動思考,並願意積極主動參與到完整的表演中,大大豐富了演出內容,另一方面通過有趣的互動和輕鬆的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會學習到更多圍繞「飲酒」主題的理性知識,通過訓練有素的演員的專業引導,學生們將深刻理解到未成年人飲酒可能帶來的危害和後果,也將明白理性飲酒帶給自身、家庭乃至社會的重要意義。
此外,演員們還提前設計了若干有針對性的劇情,在表演中他們走入觀眾席,向認真觀演的學生發問,結合早已提前準備好的對應劇情,對學生的回答作出即時反應,並衍生新穎有趣的支線劇情,這不僅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自己的選擇將帶來怎樣的發展過程和結果,也將能清晰地看到演員展現出的可借鑑的處理方法。年輕的學生們其樂融融,在這場表演中甚至忘記自己是觀眾,從而更加主動地願意接受表演中傳達的知識理念和實踐方法,了解到未成年人飲酒可能引發的問題,包括對於健康和對意識精神狀態的影響,暴力行為、意外事故和傷害發生的風險,以及對人際關係、學業和家庭生活的不良影響等,從而增強自身對飲酒後需要擔負的責任的認知。
作為本劇的藝術總監,李嬰寧老師在20年前第一次將教育戲劇引入中國,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教育戲劇第一人」,她說:「如何讓教育變得更加有效,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課題。教育劇場帶給學生的體驗不同於他們拿到過的宣傳手冊,學生在教育劇場中將成為主角,順著劇情主動探索將使教育更加有意義。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史慧靜教授也受邀觀看了這次演出,她表示:「運用生動活潑的戲劇元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教育效果的提升,在這個項目中,學生中一些常見的飲酒心理和誤區,通過互動性的劇情表演方式得以呈現,這對我們希望落實有的放矢的教育有重要意義。」
學生們聚精會神觀看理性飲酒的故事
企業實踐社會公益與公益組織創新舉措的巧妙結合
儘管《「酒」違了!同學》教育劇場在中國仍是一場新穎獨特的演出,但這場表演的前身Smashed早在2005年就由帝亞吉歐公司推向英國校園,這一由來已久的表現形式不僅是宣傳教育未成年人理性飲酒的特殊方式,也是帝亞吉歐公司創新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突破嘗試。帝亞吉歐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張倩華女士說:「帝亞吉歐不僅是酒類行業的領頭羊,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我們同樣走在行業前列,我們希望這次項目能成為向青少年推廣『理性飲酒』的有力幫助,讓『未成年人不飲酒』的概念成為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的共識,幫助孩子在健康環境更好成長,也希望通過這個契機,促進酒在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並和同行們並肩探索,建立起嶄新的、深刻的、生態性的、結構性的酒企參與公益的模式。」
與此同時,多年來致力於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中國青基會,此番也將《「酒」違了!同學》教育劇場加入到「希望工程」教育育人的版圖中,中國青基會希望工程事業部部長谷嵐女士說:「自1989年中國青基會發起『希望工程』幫助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的教育環境,到近年來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中國青基會一直緊緊跟隨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青少年成長需求的動態變化,從未停止過公益創新。此次《「酒」違了!同學》教育劇場公益項目又是一次富有意義的嘗試,我們相信這只是個開始,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公益形式進入到更多城市,中國青基會也將從贈予式、捐助式的公益向賦權性、發展性的公益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