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右翼控局?義大利或與歐盟漸行漸遠

2020-12-14 光明網

  作者: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博士後 鄭端

  義大利總理孔特20日下午在參議院發表講話,宣布將辭去總理一職。

  本月8日,義大利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聯盟黨黨首薩爾維尼提出了對現任總理孔特的不信任動議,並表示聯盟黨和五星運動的聯合執政基礎不復存在,要求提前舉行選舉。

  義大利參議院20日下午對這一不信任動議進行審議,孔特在參議院發表演講時宣布辭去總理。他還警告,聯盟黨提出不信任動議的決定將為義大利帶來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後果。

  如果此次薩爾維尼的政治「豪賭」成功,義大利可能徹底倒向極右民粹主義政府。

  跨越左右兩極的「政治實驗」宣告失敗

  此次不信任投票是民粹主義政治明星薩爾維尼獨攬大權的一次嘗試,也宣告了義大利民粹主義聯合政府這一「政治實驗」的失敗。

  目前,義大利政府是歐洲前所未有的跨越左右兩極的民粹主義聯合政府。它由反對移民、持歐盟懷疑主義的右翼聯盟黨(LN)和反建制、反對精英政治的左翼五星運動黨(M5S)組成。雙方指派沒有實權的朱塞佩·孔特作為名義上的總理,雙方領導人各為副總理。

  然而,這個聯盟從一開始就爭吵不斷,解體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在這一聯盟建立初期,反對政治腐敗的五星運動黨的支持率超過30%,而薩爾維尼所在的聯盟黨支持率僅為17%。但隨著五星運動黨上臺後缺乏穩定的意識形態和政策方針,以及薩爾維尼不斷在難民問題和歐盟議題上大打民族主義牌,最近義大利民眾對聯盟黨的支持率上升至34%,而對五星運動黨的支持率則跌至17%。

  藉此機會,薩爾維尼看到了解散政治聯盟謀求一家獨大的機會。此次對總理的不信任投票通過之後,薩爾維尼可以強制舉行一次快速選舉,藉助現有的支持度,薩爾維尼能夠在可能的新大選中獲得多數票並聯合極右政黨,形成一個徹底的右翼政府。

  但此舉也可能是薩爾維尼在「玩火自焚」——無論是義大利總統組建臨時政府將他取而代之,還是議會中的傳統黨派合力反擊,抑或是五星運動黨反而藉此回到在野民粹主義運動的舒適區,這次「奪權」為義大利和歐盟的未來都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反歐盟極右力量或將增強

  很多人擔心此舉會使歐盟創始國之一的義大利步英國後塵,雖然薩爾維尼聲稱放棄了義大利「脫歐」的打算,但他依然主張要從歐盟內部來「大修」歐盟。

  實際上,義大利的這一民粹主義聯合政府由美國總統川普前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在背後做推手。班農意圖在歐洲形成一個反歐盟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聯盟。他一直將薩爾維尼看作是自己的「掌上明珠」,經常性地與薩爾維尼會面和通話。在班農的影響下,薩爾維尼將自己的政治視野從義大利轉向整個歐洲。在今年的歐盟選舉前後,薩爾維尼、勒龐和歐爾班都相互碰面,歐洲極右主義勢力大有會師之勢。

  班農也將義大利的左右民粹主義聯盟看做是繼2016年英國「脫歐」、川普當選以來最偉大的「政治實驗」。在歐洲傳統中,往往是中-左和中-右的建制黨派來組成聯合政府。然而,義大利這一去年6月1日正式成立的聯合政府,在傳統政治光譜上來看結合了兩端、挖空了中間。倫齊領導的民主黨和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的義大利力量黨等義大利傳統政黨都被排除在外。

  在班農的願景中,這種跨越左右的政治聯盟如果成功並且在歐洲得到推廣,那麼意義重大,這意味著他的民粹主義聯盟可以徹底繞開歐洲傳統政黨,將歐盟「全球主義者」的計劃在民族國家的範圍內化解。

  如今,義大利這一民粹主義聯盟的不歡而散令許多歐盟支持者欣喜若狂,美國網絡媒體《每日野獸》就認為,這意味著班農的「民粹主義幻夢被打破」。

  然而,無論是班農的如意算盤,還是歐盟支持者認為班農的反歐盟民粹主義計劃宣告失敗的看法,這兩種觀點都難以立足。

  首先,義大利有著自己獨特的民粹主義政治傳統,很難複製。1992年以來全國範圍的政治醜聞和腐敗使得義大利民眾對傳統政黨和政客失去信任。義大利政治轉向了「個人化」,領導人的形象取代了具體的政策取向。這使得義大利政治很早就被民粹主義話語所主導。換句話說,在義大利,無論是左、右、中左、中右,都比歐洲其他地方擁有更多民粹主義元素,民粹主義已成為政治常規。故而這種政治經驗很難複製到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

  另一方面,認為班農的計劃就此失敗的觀點也忽視了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的區分。簡單來說,民粹主義強調的是「底層大眾」對抗「政治精英」的政治話語,更為強調垂直關係。而民族主義強調的是「人民」對抗「外來者」的意識形態,強調的是一種內外關係。

  在班農試圖建立的右翼民粹主義聯盟中,區別內外、反對移民,宣揚民族國家觀念的民族主義維度明顯處於較高的優先級。而民粹主義反對「精英」對自己政治代表的掌控擁有極大的模糊性。今天反對布魯塞爾的官僚,明天就有可能反對和布魯塞爾談判的領導人。假如薩爾維尼成功,一個更加右移,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更為穩定的義大利明顯對於班農的反歐盟運動有利。

  但無論如何,此次義大利聯合政府的解體使得義大利政治局勢更加撲朔迷離。具體結果如何,還需要看義大利內部局勢最終調整的結果。布魯塞爾方面對此事件如何回應和處理也至關重要,處理不好反而會火上澆油加劇右翼民粹主義,但最關鍵的底線就是要防止義大利「脫歐」。

[ 責編:秦超 ]

相關焦點

  • 漸行漸遠的修行
    孩子之於我們是漸行漸遠的修行 早上送兒子上學,快到學校門口時,兒子說:「媽媽,你不用送到門口了,我現在都六年級了「,我一想就十幾米了 聽到這一句話,突然發現兒子又長大了,其實想一想,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場與父母漸行漸遠的修行,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總有一天會展開有力的翅膀飛上更向更遠的藍天。 記得你第一次去幼兒園,不放開我的手,更不願意離開我的懷抱,但做為你的媽媽,我知道對你好就是讓你開始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狠心推開你,聽著裡面的你哭著找媽媽,你可知道,媽媽也正在垂淚。
  • 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緣分
    父母與子女相遇,就是世間最隆重的緣分,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會漸行漸遠。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到學有所成,這個過程包含了父母多少心血和祝願,一點點進步承載了父母多少努力和希望。他越長越大,越來越獨立,小學、中學,乖巧、叛逆,這是必經的階段,無法逃避。前一秒,對他是牽腸掛肚;後一秒,對他是滿懷憤怒。
  • 所謂父母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
    不覺想起龍應臺的《目送》: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用在那時那刻竟是該死的妥帖。晚上8點左右,兒子用寥寥幾個字微我:到了,不打電話了。
  • 多少漸行漸遠的人,都曾交換過靈魂
    但有一段時間,我總為自己有一個好朋友而感到傷感,因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好朋友也總會漸行漸遠。回憶小的時候,總是忘不了一個短髮、瓜子臉的女生,記憶中的她總是跟我們一幫男生廝混在一起,會踢球、會打遊戲,會跟我們一起扮演卡通人物,大大咧咧,無所畏懼。
  • 孩子與父母的緣分,是終究走向漸行漸遠的必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曾經聽朋友說,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也就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這三年,之後都是看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還沒有孩子,感受不到,如今我才發現真的很現實
  • 三觀不合,終將漸行漸遠
    1.相隔的不是歲月,而是漸行漸遠的價值觀。從年少到現在還能保持三觀一致太難太難了。
  •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世傳的美人,並不一定真美,古人考功名時有句話:「不願文章中天下,但願文章中考官」,不需要天下人喜歡,只要考官喜歡你的文章就行了。很多人的婚姻不幸福,現在知道為什麼了吧?
  • 漸行漸遠的背影,是父母亦是故鄉……
    這也意味著,你會在餘生與父母漸行漸遠,與故鄉漸行漸遠。走到他鄉的你,不知歸期何年……就像你可以體會到的:「從此,不見父母老去,故鄉只剩回憶,確實只剩寒暑沒有春秋了」。  記得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今年因為咦情難得在家多住幾個月,有天陪我媽出去散步,看見好多人家的地裡都種著油菜花,我感慨說今年好多種油菜花的,往年都沒見過,我媽說:每年都這樣,你往年哪在家待到過油菜花開呢?
  • 所謂母子父女一場真的是漸行漸遠嗎?
    看過龍應臺的一篇文章《目送》,裡面有句話非常觸動我:「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生活嘰裡咕嚕推著人前行,越來越衰老的父母已追父母在不遠行不上子女的腳步,漸行漸遠地在後面向我們揮手
  • 小熊遇到了一個煩惱,它的朋友全都漸行漸遠了……
    有這麼只小熊,它與朋友們漸行漸遠,然而,在一次危機中,它為朋友們挺身而出。它的命運會怎麼樣呢?一個溫馨可愛的童話故事,娓娓道來人生道理。《小熊的煩惱》點擊圖書封面可直接購買 出版社:中國中福會出版社作者:阿咚 文/圖出版時間:2020年09月要是有一天,你和朋友們漸行漸遠
  • 默克爾婉拒川普的邀請,不會赴美參加G7峰會,德美漸行漸遠
    雖然德國是以疫情原因推脫的,但很明顯,德國與美國已經漸行漸遠了。27日,默克爾在柏林發表演講時強調,與中國保持合作對歐盟而言具有「重大戰略利益」。聲稱,歐洲人有必要承認中國在現行國際架構裡爭取領導地位的決心。
  • 漸行漸遠,才是友誼的常態
    就是你們小時候關係很好,但是因為你事業越來越好,他覺得你們倆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然後他就自己疏遠你的那種?人家會覺得有負擔,會覺得他說認識我,別人就會覺得他在炫耀。」也許,漸行漸遠,才是友誼的常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面對離開,不必糾結,各自安好便是。至少當初還是好的,至少我們曾真心對待過彼此。
  • 漸行漸遠的紙媒還能創造輝煌嗎?
    請點但是紙媒的輝煌已經漸行漸遠,人才也開始往新媒體集聚,再要做出如此高質量的期刊,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去調查發行量,我也知道,現在已經到了低谷。
  • 心理學家:無論你們曾經是多麼好的朋友,總會漸行漸遠的
    為什麼再好的朋友都會漸行漸遠?我們需要先了解友誼的本質。霍曼斯是社會交換理論的創始人,他運用強化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構成社會交換理論基礎的基本命題。首先是成功命題,他認為行為重複的頻率決定於行為獲得獎賞的頻率和及時性。
  • 素質教育已經漸行漸遠
    素質教育漸行漸遠,考試技能型學生大行其道。寒暑假各種補習班大張旗鼓,私人學校高昂收費的背後就是突擊訓練考試型的技能選手。當下,誰還在乎素質教育,都在用分數衡量一切,都在用升學率評判一個學校的成功與否。而帶來的延伸危害是,知識提前灌輸已經低齡化,幼小化。三歲的幼兒園開始了大量的基礎知識的學習。讓本來以快樂為主的學前教育變得面目全非!
  • 外出培訓,開啟與孩子漸行漸遠的分離~
    感謝雙方父母和豬爸爸的強大後盾,讓我借著出差的時機更加堅定斷奶的想法,讓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久違的學習中,也開啟了這場與孩子漸行漸遠的修行。其實剛離開家的時候,我就開始鼻子酸,在飛機上開始看手機照片,這時候我意識到擔心斷奶真真是不僅給嚕嚕斷奶,更多需要「斷奶」的人是我。
  • 我們已經漸行漸遠,是該分道揚鑣了,這就是人生
    我們只是這樣默默地保存在對方的通訊錄裡,然後隨著通訊工具的更新換代,淹沒在歷史的進程中,漸行漸遠,沉默是彼此之間最大的默契,你沒有打擾我,我也不會去驚動你。剛開始的那幾年,還依稀收到對方發來的各種問候,如今這些年,就連朋友圈的一個點讚都變得那麼奢侈。或許我們並不是在乎那個贊,只是想知道對方是否還活著,僅此而已。
  • 武漢漸行漸遠的後花樓街
    靠近民生路口的牛雜館,靠近江漢路口的滋美,還有遠近聞名的「汪玉霞」,茂昌水貨行,四達瑞茶莊,專營醬菜作料的「江南春」.....那時的後花樓人肩接踵,買吃喝的武漢沒有一條街能與其比肩。武昌的居民想買好吃的,坐船到後花樓來買。
  • 夫妻感情漸行漸遠的四個表現,中一個就難逃分手!
    從前愛情濃鬱的夫妻愛情,會在柴米油鹽醬醋茶、各種意外作死中,漸漸變淡,漸行漸遠,乃至各奔前程。感情是維繫婚姻唯一的能量,沒有了感情的夫妻,婚姻就如同一譚死水,沒有任何活力。夫妻感情漸行漸遠的四個表現,中一個就難逃分手!1,夫妻之間「零」溝通。
  • 三觀不合的夫妻,整日貌合神離,漸行漸遠,怎麼辦
    從而導致關係越來越僵硬,漸行漸遠,愈演愈烈。我的同事中有這樣一對夫妻,男人老實,顧家,又很能吃苦,喜歡平平淡淡,對「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很是滿足。然而女人卻認為男人愚昧無知,沒有出息。漸漸的女人看誰都不順眼,拼命地追求物質刺激,高檔次的享受。從此,兩人沒有一句共同語言,婚姻一直處在危險的狀態之中。在一次同學聚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