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縮水 日本社會結構向「金字塔型」下沉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東京5月28日專電 財經觀察:中產階級縮水 日本社會結構向「金字塔型」下沉

  新華社記者沈紅輝

  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形成中產階級隊伍龐大的「橄欖型」社會。但近年來,「安倍經濟學」未惠及民眾,造成貧富加劇,加上人口老齡化嚴重,社保負擔沉重,就業形勢低迷,日本社會結構逐漸向「金字塔型」下沉。

  貧困人口激增 貧富差距拉大

  日本國稅廳的統計顯示,2014年,日本「貧困群體」約1139萬人,較1999年的約804萬激增42%。安倍政府2012年底上臺,到2014年短短兩年時間,日本「貧困群體」又增加約50萬人。

  吃低保的赤貧階層也在擴大。厚生勞動省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領取低保的家庭達163.4萬戶,總人數為216.6萬人,雙雙創出新高。

  長年關注日本社會貧困問題的日本律師聯合會前會長宇都宮健兒對新華社記者說,日本零儲蓄家庭佔比已達約30%,而在上世紀80年代,這一比例僅為5%,「如今,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無存款」。

  零儲蓄家庭激增,主要由戰後嬰兒潮一代老人(1946-1964年出生)「儲蓄被蠶食」所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嬰兒潮一代老人跌入貧困線以下。他們一方面得接濟因經濟低迷而收入低下的子女,又得照顧長壽的父母,這種「夾心」狀態讓他們原本用來養老的儲蓄逐漸見底,經濟上日益窘迫。

  一邊是不斷增加的貧困人口,另一邊卻是在安倍政府上臺後,日本大企業和富裕群體財富屢創新高。

  財務省的統計顯示,2014年度,日本約5000家大企業留存的利潤達299.5萬億日元,同比增加14萬億日元,連續8年創出新高。美國《福布斯》雜誌日前發布日本富豪榜顯示,日本前四十大富豪的總資產2015年度飆漲至15.4萬億日元,在安倍政府執政的4年內翻了一倍以上。

  終身僱傭被棄 非正式用工普遍

  日本戰後能建成中產階級龐大的社會,終身僱傭制功不可沒。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企業效益嚴重下滑,在經濟界要求下,日本政府修改法律,犧牲勞動者利益,允許企業僱傭非正式員工,拋棄終身僱傭制等日本職場傳統。

  進入本世紀後,非正式員工數量連年遞增。厚生勞動省的統計顯示,2014年度,非正式員工達1962萬人,約佔全部勞動者的37.4%,較1995年增加900多萬。

  宇都宮指出:「和正式員工相比,非正式員工的工資僅是其約一半,無晉升機會,在各方面遭受不公。一旦企業效益不好,他們就會馬上被解僱。」在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時,日本企業非正式員工大批被裁,被迫流落街頭,引發嚴重社會危機。當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就要求日本政府解決非正式僱傭橫行問題。

  日本共產黨宣傳部長植木俊雄說,安倍政府上臺後,非但不致力於改善這一問題,還在2015年再次強行修改相關法律,進一步為企業僱傭非正式員工提供方便。

  提高消費稅 社保負擔轉嫁民眾

  隨著日本老齡化加劇,日本政府社保負擔連年增加,每年需增加約1萬億日元支出,才能維持現有社會福利水平。2014年,以彌補社保開支缺口為藉口,日本政府將消費稅稅率上調3個百分點。政府稅收增加約5萬億日元,但安倍政府只肯撥出5000億日元用於每年增長的社會保障支出,剩下的5000億日元缺口通過降低各項社保標準或增加民眾負擔等所謂「陣痛改革」堵上,造成民眾在醫保、養老金等福利制度上的負擔進一步加重。

  宇都宮表示,近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在將社保負擔推給民眾,並將稅收負擔從高收入群體轉嫁至低收入群體。他說,近30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對大企業和富裕階層實施減稅,對老百姓增稅。以企業利潤為徵收對象的法人稅稅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約50%下降至目前的不到30%,未來安倍政府還考慮進一步下調。日本個人所得稅採取累進稅制,最高收入群體的稅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75%,降至目前的45%。而消費稅是一種對全民徵收的稅種,收入越低,實質稅負越高,提高消費稅造成低收入群體生活更加艱難。

  而令宇都宮感到驚訝的是,安倍政府一方面減少社保支出,一方面卻大力增加軍事開支。安倍政府上臺後,日本國防費連續4年上漲,突破5萬億日元大關。

  年輕人普遍感到前途迷茫

  在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步入「失去的30年」。如今的日本年輕人,似乎也成了「失去的一代」。

  文部科學省的調查顯示,受貧困家庭增加影響,2012年,日本大學生助學貸款申請率增至52.5%,而在1996年,這一數據是21.2%。這背後是日本政府對教育支持的嚴重不足。經合組織2015年底公布的統計顯示,日本對教育機構的財政支出佔GDP的比例僅為3.5%,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排名倒數第一。

  因就業環境惡劣,不少大學生畢業後,只能找到非正式工作。統計顯示,20歲至30歲群體非正式員工佔比高於平均水平。因工資低,很多大學生無力償還助學貸款。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統計,2013年約有33萬畢業生拖欠貸款。

  宇都宮說,自殺已成為20歲至40歲日本年輕人排名第一的死因。「如今的日本社會,已成為一個年輕人無法擁有希望、擁有未來的社會。」他說:「日本社會的現實,和安倍那些漂亮的口號相去甚遠。」

相關焦點

  • 大前研一:日本已告別中產階級社會(圖)
    悅讀日本已告別中產階級社會  21世紀以來,日本家庭資產持續縮水,負債一路攀升,收入兩極化趨勢和社會發展不平衡性不斷加劇,中產階級面臨著不小的生存危機。  2005年日本經濟之所以好轉,分析其原因,大半都與和中國相關的特需產業有關,而企業營收的增長更是不折不扣的裁員效果。  在這期間日本所發生的變化,其本質是收入階層已經在經濟長期衰退中兩極分化,社會由原來的中產階級社會轉變為「M型社會」了。也就是說,在人口分布上,中低收入層及高收入層變成了兩個人數眾多的社會階層。
  • 天風宏觀:中產階級正在塑造出「M型」的消費結構
    來源:金融界網站2017-2018年,購房者從主動加槓桿轉向了被動加槓桿,房貸支出對消費的透支開始顯現,中產階級「M型」的收入和財富結構正在逐步形成,並塑造了「M型」的中國消費結構。M型消費結構中,消費者向高性價比和奢侈化兩極分化,消費路上兼具升級機會和降級危機。
  • 「金字塔」型社會 結構穩固
    雖然農民處於社會等級的最底層,但是他們卻是古埃及真正的頂梁柱。」  在古埃及 後天努力可改變人生  「古埃及的社會結構穩固,尤如他們建造的金字塔一般。不同階層的人在各自應處的位置上履行應有的責任與義務。而無論高低,身份皆是世襲,所以古埃及人從出生起就註定了自己的職業和生活。
  • 日本的M型社會,值得我們思考
    看完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會》《M型社會》《下流社會》《100小時邏輯思考課》,覺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M型社會》,在於能夠對我們當前社會有一些驚醒作用
  • 從金字塔型到橄欖型:中國收入階層結構亟需轉變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 趙新兵 秦大軍) 中國城鄉居民整體收入的基尼係數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不同收入階層形成「金字塔型」分布,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以至懸殊。目前中國社會出現的「警惕徵候」引起正在參加「兩會」的專家學者的關注。
  • 「金字塔」式社會層級結構影響創新
    影響理論創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我認為是傳統社會形成的、以至對當今中國具有不同程度影響的權力至上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社會層級結構。  這裡的社會是廣義的,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類似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有機體」中的「社會」。這裡的層級,本意是指在政治領域中依權力大小而形成的權力級別階梯和權力層級結構及其對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的不同程度的輻射。
  • 【考向預測】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的判讀
    人口遷移對環境、社會經濟產生了深刻影響。如下圖:第二,可將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環境的變化而產生的刺激因素;另一類是個人動機變化產生的因素。第三,藉助下圖對引起人口遷移現象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然後在此基礎上找出其主導因素。
  • 仇立平:上海社會階層結構轉型及其對城市社會治理的啟示
    原標題:仇立平:上海社會階層結構轉型及其對城市社會治理的啟示   社會階層結構是社會結構最主要的面相,對於中國社會結構的認識及其判斷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1)認為中國正在從「金字塔型」社會結構向「洋蔥型」或「橄欖型」社會結構轉變,一個與現代化相適應的社會結構正在產生
  • 金字塔結構的本質
    萬物凡成系統,皆是金字塔結構。是頂尖很小,基層龐大的結構。埃及金字塔一、這一結構有兩方面作用:即廣大基層付出代價,實現總統最優化。廣大基層供養的是頂尖,頂尖是為實現整體最優化的頂尖。頂尖是系統結構的頂尖,最優化的目標卻不是頂尖。
  • M型社會生存指南:《M型社會》讀書筆記
    《M型社會》《M型社會》是一本經濟學方面的書,而作者大前研一更是日本著名的經濟學家,但我對於日本經濟的理解,其實並不是源自於這些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寫的書,更多是來自早年間讀日本(推理)小說帶來的感性認識。我喜歡讀書,喜歡讀書帶來的沉浸的感覺,因而很多日本(社會派推理)作家筆下的日本底層社會,那種黑暗、沉悶、毫無希望、毫無機會的感覺,曾經讓我如同身受。
  • 劉俊海:民事糾紛解決體系「金字塔」型結構
    人民網北京6月2日電 (記者 陳葉軍)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副主任梁鷹、司法部法制宣傳司副巡視員姚振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馮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做客中國網絡電視臺,圍繞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 揭秘日本與那國水下金字塔,這是個很有趣的結構
    陸地上的古埃及金字塔雄偉壯闊,許多現代人都為金字塔建造之謎嘆為觀止,不過在東方也是有金字塔的,日本與那國水下金字塔的發現一樣震驚整個世界,這個水下金字塔2000多年前因為大地震沉沒與大海中,而金字塔的主人引來種種猜測。
  • 消費的岔路:一條M型迴旋的河流
    在全民收入快速提升的同時,誇張的貧富差距並沒有出現,當時,日本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新進員工的收入差距,僅僅只有8倍。70年代的社會調查表明,在當時日本一億總人口中,有超過九成自認為是當仁不讓的中產階級。「消費是美德」、「金滿日本」亦成為當時的社會風氣,「一億總中流」的說法應運而生。
  • 不平等就像一座冰山,仍是美國社會的階級禁忌
    1999年初版的《新階級社會:美國夢的終結?》,如今已出到第四版。來自美國三所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在書中描繪的社會圖景,已不是二戰前高度不平等的金字塔結構,也不是為人熟知也令美國人引以為豪的穩定的鑽石型(橄欖型)結構,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結構——他們將之命名為「雙鑽石型結構」。
  • 日本的高價食物與社會文化
    熟悉日本的人都會了解,日本的飲食是非常貴的。不要說那些壽司、鰻魚飯,就是普通的蔬菜水果,也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想吃就吃的。那麼,這種高價的飲食對日本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筆者便以一個日語學習者日本觀察者的角度試作分析。
  • 專家解讀中國社會「金字塔」型的穩態結構
    其實,如果認真看東亞社會形態,就會發現日本、韓國、中國乃至中國臺灣,都具有借中國大陸土改紅利形成的重建「東方理性」社會的條件——中國農民的土地革命戰爭對搞冷戰的西方政治家是個必須防止擴散的「錯誤」,遂有美國迫使日本全面土改和退到臺灣幾十萬軍隊的政府迫使當地「土地主」認同土改而最終形成發生的東亞模式。
  • 金字塔型社會中的不進則退——人為什麼要自我成長之社會篇
    社會從來不會停止進步的腳步。生活在金字塔型社會各個層級中的人,只要想繼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都需要通過自我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強、更有優勢,否則無論曾經在哪個層級,停下來的你都會被社會落下。02金字塔型社會如今的社會,仍然是基於人和組織的金字塔型社會結構。
  • 「金字塔結構」的價值
    金字塔結構的價值「金字塔結構」是潘神在時評學習、申論研究以及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方法論,運用非常廣泛,而且每個人都可以靈活使用,融會貫通,搭建屬於自己的金字塔結構,進而減少申論考試中嚴重的同質化現象每個人的出生都是無法選擇的,在這個壓力與機遇並存的社會,大學畢業後我們就得靠自己去努力生存,特別是寒門學子,沒有太多的資源為我所用,難道一輩子就註定平平無奇無法翻盤了?金字塔的頂端是人生的贏家,沒有背景沒有資源的我們,只能從金字塔底端慢慢往上爬。公務員考試,給了我們一個沒有太多門檻、無需拼出生拼背景的機會。
  • 從"金字塔型"邁向"橄欖型"--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
    報告說,綜合上述各階層的政治地位的變化情況來看,執政黨的社會基礎在逐步地向擁有經濟和文化資源的階層(經理人員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傾斜,這是執政黨要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必然選擇。  但另一方面,執政黨近年來在人口比例較大的產業工人階層和農業勞動者階層中的社會基礎受到部分削弱。
  • 社會結構 | 美國中產階級規模萎縮之謎
    歐元的中產階級支持者們舉行集會,試圖挽救希臘並留在歐元區。在我向美國讀者描述這個場景的時候,從美國來的反饋可能是:這聽起來不太對啊,這些中產階級穿著太考究了吧。在美國,「中產階級」這個詞的意思與英國的「工人階級」是差不多的。但是有一點,沒有人到處宣揚自己代表「工人階級的價值觀」,即使科爾賓(註:英國最大的反對黨工黨的新任黨魁,激進左翼人士)的工黨在英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