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宏觀:中產階級正在塑造出「M型」的消費結構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2017-2018年,購房者從主動加槓桿轉向了被動加槓桿,房貸支出對消費的透支開始顯現,中產階級「M型」的收入和財富結構正在逐步形成,並塑造了「M型」的中國消費結構。M型消費結構中,消費者向高性價比和奢侈化兩極分化,消費路上兼具升級機會和降級危機。和90年代的日本一樣,中國消費品企業也將在性價比和高端化這兩條迥異的路徑中做出選擇。

一、老佛爺百貨的「豪言壯志」

周末中午,西單大悅城迎來了一周最熱鬧的時光,5層的鹿港小鎮門口排隊等待的顧客人聲鼎沸,蓋過了商場內的廣播聲音。僅隔著一條馬路,大悅城斜對面的老佛爺百貨內卻十分安靜。同樣的餐點,同樣的五層,同樣的鹿港小鎮,老佛爺店內卻還有著不少空位。

1893年,老佛爺百貨誕生於時尚之都巴黎,坐落在巴黎奧斯曼大道40號,緊鄰巴黎歌劇院。在過去10年裡,老佛爺百貨始終是世界上最高營業額記錄的保持著,其中一半銷售額來自亞洲顧客,中國顧客排名第一。

根據新華網報導,早在1997年,老佛爺百貨就曾進軍北京,選址王府井,但由於經營慘澹,第二年就退出了中國市場。時隔16年,2013年9月老佛爺百貨重返中國,選址從王府井變成了西單。這一次,西單老佛爺把自己定位於中高端的「輕奢風」商場,以輕奢品牌和獨立設計師品牌為主,差別定位於中產階級消費群體。

門店開業時,老佛爺百貨國際推广部負責人曾信心滿滿地表示:「接下來5年,我們預計在中國大陸開16家分店」。這種豪言壯志的底氣正是來自於中國日漸壯大的中產階級群體的消費升級需求。

根據波士頓諮詢的測算,中國中產階級數量從2010年的3380萬戶上升到了2015年的6120萬戶,佔比從13.55%提升至20.48%。根據2015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的數據測算,若以每人擁有5萬至50萬美元的淨財富來界定中產階級,中國的中產階級已達到2.04億人。

然而,5年過去了,2018年老佛爺百貨在中國還是只有一家店。

老佛爺重返中國的過去5年,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發生一些結構性變化,對應著「輕奢風」的中產階級群體在壯大,也在分化,中產階級的中間階層在各種壓力下開始出現塌陷,這個變化曾在10多年前被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形象地稱為「M型社會」

二、房債負擔下的M型中產階級

過去十年是中國金融地產的黃金時代,也是新中產階級群體迅速壯大的時代。2010-2017年,中國百城房價平均漲幅達到50%,一線和二線的漲幅分別為93.5%和40.5%。

長期來看,房地產大周期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人口年齡結構和城鎮化需求。然而,隨著建國後的第一波嬰兒潮人群(1961-1970出生)已經過了改善性需求年齡段,第二波嬰兒潮人群(1981-1990出生)也全部進入了剛性需求年齡段,而且城鎮化率也進入減速提升的平臺期,全國房價趨勢性上漲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進入城市間的存量博弈階段。

圖1: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和地產需求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過去十年,隨房價快速上升的還有居民負債。

2008年之前,居民的宏觀槓桿率(居民部門債務比GDP)從未超過20%,2009之後以年均3.4%的速度上升,2017年居民槓桿率已達到49%。200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為23%,房貸增速為32.8%,居民的房貸收入比(購房貸款餘額/居民可支配總收入)僅為38%。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到9%,房貸增速為27.1%,居民的房貸收入比已經高達75%。10年間,中國居民的儲蓄率從2008年的51.8%一路下滑到2017年的46%。

圖2:居民儲蓄率連續下降,居民槓桿率快速上升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房價對消費的影響同時具有財富效應和替代效應,如果房價能一直上漲,高房貸支出也可以是甜蜜的負擔,在財富效應的幻覺下,居民的消費能力隨房價一起提升。一旦房價增速低於貸款利率,財富效應的幻覺消散,房貸支出成了擠出消費的實際負擔。

2017年以來,購房者從主動加槓桿轉向了被動加槓桿,房貸支出對消費的透支開始顯現。城鎮居民消費增速從2014-2016年均8.6%下降到2017年的5.9%。

圖3:2017年居民進入被動加槓桿階段,房地產對消費以擠出效應為主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即使房價上漲帶來了提升消費的財富效應,也是兩極分化的。過去三年(15年7月-18年7月),北京均價3萬以下和8萬以上的小區都經歷了80%以上的房價漲幅,而均價在4-5萬的中檔小區,平均漲幅僅為53%。

圖4:M型財富結構-房地產的財富效應兩極分化

資料來源:安居客,天風證券研究所

註:北京熱門樓盤二手房房價漲幅(2015年7月-2018年7月),價格區間依據18年樓盤單價劃分

另一面,「M型」的收入結構也正在逐步形成。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最富裕的「高收入組」收入增幅為9.1%,較2016年擴大0.5%,在5個階層中增幅最大;「低收入組」人群收入增長7.5%,增幅擴大1.6%;中間層的「中等偏上」、「中等」和「中等偏下」的收入增長率卻分別下降了1.0%、1.1%和1.3%。

過去幾年,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與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差距正在持續拉大。2013年,中等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為31758元,2017年,差距拉大到42221元,上漲了32.9%。

圖5:M型收入結構-2017年中等偏下戶和中等收入戶居民收入增速最低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三、M型中國消費

根據大前研一的描述,20世紀60年代,日本屬於橄欖型的社會結構,在後續20年左右的時間裡實現了快速發展。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在高槓桿的重負下,中產階層的中間部分群體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凹陷下去,形成了一個M型——中產階層裡的一部分邁向中高和富裕階層,多數則下沉到了中低階層。年收入600萬日元(約35萬人民幣)的中低階層成為市場最主流的消費人群,佔到總人口的80%。

如今中國中產階級的「M型」財富結構和收入結構,也正在塑造出「M型」的消費結構。

M型消費結構中,消費者向高性價比和奢侈化兩極分化。以服裝消費為例,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和中國商業研究院的數據,過去5年定位在中端/百貨/輕奢的服裝零售增速顯著低於快消和高端奢侈的服裝零售增速。這一現象出現在了很多可選消費品中,中端定位的品牌很難做大。

1991年日本全國百貨公司的營業額為9.4萬億日元,而到了2004年,一路下滑到7.4萬億日元。從1992年開始,日本百貨業開啟了連續17年的負增長。在這段時期,日本消費頻率增加的零售業有網上購物、百元商店、以食品為中心的超市、便利商店以及藥妝店;消費頻率減少的大都是百貨商店,其次是休閒服飾專賣店。

圖6:M型服裝消費-中國各檔次服裝品牌銷量增速(2013-2017)

資料來源:安永,中國商業研究院,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天風證券研究所

餐飲業的情況也體現出M型的兩極化。2018年6月北京最受歡迎的餐廳中,價位在人均50元以下和50-100元的餐廳營業額同比增速高達141%和32.2%,人均價位300元以上的高檔餐廳銷售增速為34.8%,人均100-300元的中端餐廳營業額增速只有12.9%。

圖7:M型餐飲消費(2018年6月)

資料來源:大眾點評,天風證券研究所

四、從90年代的日本股市裡尋找「消費分級」的投資機會

90年代以來,進入經濟衰退期的日本百貨業整體陷入萎靡,大獲成功的企業則多數在「性價比」和「高端」兩條路線中二選其一。1992-2017年,日本股價漲幅前20中的企業中有8個來自消費行業,其中半數主打「性價比」,半數主打奢侈品。

第一類是高性價比的低價平民消費品。1992-2017年,年化漲幅第一的宜得利(NITORI)是日本家居市場的絕對領袖,力求將產品做到「確保質量與功能的同時價格減少1/2」;年化漲幅第二的山田電機(YAMADA)主營家用電器,創業以來始終奉行「以合理價格提供高品質商品」的經營理念;年化漲幅第四的尤妮佳主打產品高性價比的女性生理用品和嬰兒紙尿褲,子品牌在中國也非常有名。

第二類是成本相對不敏感的高端消費品。年化漲幅第三的貝親(Pigeon)是高端兒童護理品牌,以高端奶瓶為主,代購價格在100-200元左右;大金工業(DAIKIN)主要是化學工業、油壓機械、特種機械和空調系統的製造商,其子品牌大金空調是以工藝、高質量著稱的高端空調品牌,立櫃式空調價位多在1.5萬元以上;禧瑪諾(SHIMANO)是日本自行車零配件、漁具巨頭,其魚竿價位在500-2000人民幣之間,是世界高端漁具品牌之一。

比照其運營模式,主宰中低端市場的品牌追求性價比的極致,這意味著對供應鏈效率的提升也要做到極致,通過改良生產鏈條、優化選址和倉儲物流體系,儘可能在保證一定質量的前提下縮減中間環節、加速產品周轉、降低無謂成本,積累口碑,薄利多銷。而高端品牌則走向另一個極致,力求細節的完美而不過度考慮成本投入,憑藉品牌效應在銷售中賺取超額溢價。

圖8:日本90年代的消費品牌和股票

資料來源:Bloomberg,天風證券研究所

我們在《百年美股3》曾說:中國在人口年齡結構、儲蓄率、消費傾向、宏觀帳戶等方面都和美國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類似,中國已經具備消費升級和服務升級的巨大潛力,類似於美國80年代「消費升級」的開端。但是另一面,中國也類似於日本90年代「M型社會」開端。

以今天中國居民的高槓桿水平,無論未來房價是漲是跌,都會在財富效應和擠出效應上進一步分化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購買力。和90年代的日本消費類企業一樣,中國消費品企業也將在性價比和高端化這兩條迥異的路徑中做出選擇,在布滿了中產階級的升級機會和降級危機的道路上尋找商機。

風險提示

居民消費習慣顯著改變;居民收入結構變化

相關焦點

  • 天風宏觀:一文告訴你中國消費"升級or降級?"的真相
    其實,我們認為這正是一二線城市的一種消費「降級」的現象。通過參考 90 年代的日本市場,我們認為我國中產階級「M 型」的消費結構愈見明顯,即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向高性價比和奢侈化兩極分化。其實,我們認為這正是一二線城市的一種消費「降級」的現象。通過參考90年代的日本市場,我們認為我國中產階級「M型」的消費結構愈見明顯,即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向高性價比和奢侈化兩極分化。
  • 天風證券:對標美股 A股現在處於什麼時代?
    從1980年開始,隨著美國居民消費率上升和儲蓄率下降,美國逐漸成為消費型國家,淨出口和經常項目差額持續下降,中國的淨出口和經常項目差額從2016開始下降,因此,中國當前的宏觀帳戶也近似於美國80年代初。
  • 「M型消費」社會,消費者塑造了怎樣的消費市場?
    來源:鈦媒體摘要: 一端是以高端消費品為代表的消費升級,另一端是相對務實的消費行為,在「M型消費」社會裡,個性化消費越來越注重產品品質。「M型消費」來源於世紀之初的日本,放在國內是形容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同時存在的消費現象,一端是以高端消費品為代表的消費升級,另一端是相對務實的消費行為。2018年奢侈品消費增長了20%,高端的百貨店SKP銷售了120個億,雄踞全亞洲第一。
  • 花長春:中等收入階層邊際消費傾向呈現「M」型,因何「塌陷」?
    這其實是一個勞動力市場的特點,尤其是短期在疫情的衝擊下,零工經濟就會反映出中低收入階層惡化的問題。我們也看到美國、歐洲商品零售恢復得非常好,基本已經恢復了,原因是什麼?原因是他們的財政補貼制度幫助了整個家庭,但是中國的財政主要是作用於投資方面,所以雖然有一些消費券發放,但是對於宏觀經濟,以及在整個短期內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作用不是特別大。
  • 消費的岔路:一條M型迴旋的河流
    人們樂於把財富投入到升值預期高的股票、證券和房地產上,很多日本大資本甚至到美國和歐洲去一幢樓一幢樓地買,資產收益迅速擴大,並成為決定生活和消費方式的重要因素。在傳統的定義中,中產階級是個多少帶有褒獎成分的詞,它往往代表著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愜意的假期和高品質的生活。由大量中產階級組成核心的橄欖型結構,在長久以來被認為是穩定社會的典範。
  • 天風宏觀宋雪濤:黃金的短期和中長期走勢
    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處於低速增長和結構失衡的常態,積極財政會成為主要的政策手段,短期內不會見到財政擴張的拐點。各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持續擴張將維持較長時間,甚至可能超過上一次危機後,對於黃金來說中長期邏輯依然通順。黃金作為工業屬性很低的貴金屬,沒有絕對價值,只有相對價值,黃金的價值是由它的參照物所賦予的。
  • 日本的M型社會,值得我們思考
    三,「M型社會」中產階級佔大多數的社會奔潰之後,收入階層的分布即往低層階層和上層階層上下兩極移動,邁向左右兩端高峰!可以理解為兩極分化在不斷嚴重,中產階級在崩塌。四,「M型社會「的原因1、非正式員工的增加。
  • 中產階級縮水 日本社會結構向「金字塔型」下沉
    新華社東京5月28日專電 財經觀察:中產階級縮水 日本社會結構向「金字塔型」下沉  新華社記者沈紅輝  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形成中產階級隊伍龐大的「橄欖型」社會。但近年來,「安倍經濟學」未惠及民眾,造成貧富加劇,加上人口老齡化嚴重,社保負擔沉重,就業形勢低迷,日本社會結構逐漸向「金字塔型」下沉。
  • 投資人薦讀 | 改變中國消費市場的三股力量:中產階級、年輕人、電商
    此外,據波士頓諮詢集團消費者洞察中心在股市崩盤後的一項消費者調查表明,迄今為止宏觀經濟趨勢對消費者情緒的影響很小。只有7%的中國消費者回應稱股市趨勢會影響其消費決策。提到房地產市場影響的也只有8%。受訪者指出其他因素的影響反而更大:比方說35%者提到了收入增長。消費景氣的另一個原因是普通消費者消費增加,人口趨勢和電子商務的擴張表明消費還會繼續增加。
  • M型社會生存指南:《M型社會》讀書筆記
    書看多了,慢慢總結出一些見識。這些作家寫的大多是九十年代的日本,那個時候,經濟泡沫已經破裂,階層之間的矛盾越發明顯,畢業之後的年輕人面臨選擇,要麼去大企業選擇漫長的按部就班的上班族生涯,要麼回到家鄉,繼承家裡的小店,從此終老一生。
  • 讀大前研一《M型社會》筆記
    支撐「感覺好價格低」的成本結構21、提供能讓中低階層的客戶「雖然覺得有點貴,卻像獲得」的產品及服務,就叫做「新奢華」。應對消費兩極化22、這個時代,價格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日本的中低階層,有可能是全世界的中上階層。你要做誰的生意23、我們歸納出了幾個好對策;在低價格業態中,加入附加價值。
  • 中產階級何時為精神消費買單?
    早在2015年的時候,瑞士信貸銀行就在當年的《全球財富報告》中指出,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達到 1.09 億人,成為全球中產階級人數最多的國家。這個報告對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影響甚遠,一大批奔著「消費升級」而來的創業者如過江之鯽。短短兩年時間內,中產階級人數從1.09億攀升至3.85億,在幾年後的2022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4.8億。
  • 關於2019年宏觀和銅市場:這一切都沒有想像的那麼糟
    目前來看,中國14億人口中最多有2億人可以達到全球中產階級的標準,下圖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人均能耗量佔美國人均能耗量的比重,如果把全球想像成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中國14億人口都要達到中產階級標準,除非科技發生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否則在全球現有約束下,勢必會搶佔到其他發達國家的資源。所以大家都開始反對全球化,開始了一系列的經濟摩擦、貿易摩擦。
  • 2016網絡超市消費者報告:中產階級消費特徵明顯
    報告顯示,隨著消費升級的浪潮和中產階級的崛起,出生於上世紀80、90年代及本世紀00年代的新世代成為中國網上超市購的主導力量,並將引導未來消費潮流。新世代具有高學歷、高收入、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特點,消費表現出強烈的品牌偏好、全球意識、樂於接受新潮流,同時理性購物用戶比例高,理性消費成主流。
  • 天風證券:從交易預期到回到現實 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展望
    來源:金融界網站原標題:從交易預期到回到現實: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展望(天風宏觀宋雪濤) 一、2021年宏觀展望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和瘟疫抗爭、共存的歷史。但疫情之後,安全正在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議題,而且和安全有關的行業定義正在不斷擴大,全球化和產業鏈分工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天風宏觀宋雪濤:明年信用環境會重複18年嗎?
    信用環境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快速擴張後,正在逐漸回到疫情前以防風險為主的金融周期。防風險為主的金融周期要求宏觀槓桿率不能過快上升,今年國內宏觀槓桿率上升幅度超過25%,約等於過去5年之和,所以明年大概率保持槓桿率穩定。央行在Q3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明確提及,下一階段「要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 天風證券用頂級資源助力湖北經濟重振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湖北省發改委副主任袁德芳,天風證券總裁王琳晶,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趙曉光,特邀經濟學家劉煜輝等出席活動並發表主旨演講。該策略會以"國祚綿長"為主題,圍繞宏觀經濟、總量、金融工程、TMT、周期、消費、新興產業、海外、大製造、醫藥、金融科技等十大領域展開。
  • 天風宏觀宋雪濤:信用回落但經濟上行 利率會怎麼走?
    (天風宏觀) 摘要 【天風宏觀宋雪濤:信用回落但經濟上行 利率會怎麼走?】社融和經濟同步回升一般對應的是經濟復甦期和流動性收縮期,利率面臨上行壓力。社融和經濟同步回落一般對應的是經濟衰退期和流動性放鬆期,利率面臨下行機會。
  • 荊林波:M型社會理論引發的思考
    2006年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一書中對日本社會進行了系統分析,指出日本社會原來是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的A型社會,現在逐步出現了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的現象,轉變為高收入與中低收入兩個極端階層的M型社會,並且中間有一條絕大的難以逾越的V型鴻溝。
  • 天風證券量化私募杭州專場投資交流會圓滿成功!
    為促進優質私募基金與資方之間的溝通交流,繼11月5日在深圳舉辦了量化私募專場投資交流會後,12月10日,天風證券又與大家相約在美麗的杭州,此次論壇由天風證券主辦、私募排排網承辦、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協辦、寧本諮詢特別支持,現場人氣爆滿,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