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如何?哪些行業崗位多?如何順利找到工作?

2020-12-16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

欄目|大學專業和就業

2019屆全國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數據未能全部完成,2018屆各高校的就業數據已經出臺,就北京地區高校情況來看,就業情況還是比較好的。

如今的大學畢業生,女生多於男生。

根據北京統計口的數據,北京地區高校比較多,各級各類畢業生總數高達23萬餘人,專科畢業生2.95萬人,佔13.05%;本科畢業生11.8萬人,佔52.28%;碩士畢業生6.42萬人,佔28.37%;博士畢業生1.4萬餘人,佔6.30%。

冷絲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2018屆普通高校畢業生中,男生108500人,佔47.95%;女生117771人,佔52.05%。

也就是說,畢業男生多於女生。

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這些畢業生就業情況可以了解到全國大學畢業生的整體情況。

不同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差異並不大,信息產業和教育行業就業人數最多。

如果從不同的學科、專業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學科和專業沒有太大的差異,僅有哲學和法學兩大學科門類的畢業生就業率低一點。其實也很好理解,哲學專業畢業生難找工作,這是事實;法學專業畢業生太多,就業率自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專業與就業情況表

從就業的去向來看,信息產業和教育兩大塊就業的人數最多,這兩大塊相加,畢業生就業比例佔據25%,即四分之一的比例。

製造業、公共管理、金融業、文化體育等行業,它們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去向。

就業去向趨勢圖

同所有人的觀點一致,冷絲認為,大學生的就業需要優先發展,而優先發展包含了大學生本人和高校兩個方面,需要兩方共同努力。

根據很多高校、就業機構的調查數據,大家比較認同的是:15.63%的人有明確的長期目標,53.13%的人表示他們已經計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沒有仔細考慮過,僅有6.25%的人對自己的職業有非常清晰的規劃。

可以看出,大多數人並沒有仔細考慮和規劃自己的職業,人們對職業規劃的關注較少。

這其實就是造成部分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一名大學生如何在就業前夕就確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呢?

確定職業發展的目標——包含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組合。很少人才有明確的長期職業發展目標,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是什麼。

所以,當代大學生首先要進行準確的自我評估和就業機會評估,並根據自身特點堅定職業發展的目標。目標的設定要立足實際,分別設定切實可行的短期職業目標、中期職業目標和長期職業目標,一步一個腳印,逐步走向成功。

在確定職業目標後,將實施職業發展路線的選擇和職業行動計劃的制定。

職業發展路線是採取技術路線,或管理路線,或他們的組合等,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及時調整現狀,制定職業行動計劃。制定職業行動計劃時,可以將職業目標分解為可行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以便根據環境、個體等變化不斷調整,及時跟蹤檢查,根據各個時期的目標採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習效率,發揮潛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高校管理者又該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就業?

高校精準就業服務的核心要義就是根據每個畢業生的求職需求和職業願望,結合每個畢業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和服務,以實現崗位提供與畢業生需求的有效匹配,達到實現雙方價值的最大化。

在國家就業優先戰略下,高校要結合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實際需要,積極探索精準就業的實現路徑,加強就業工作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專業化、專家化、職業化的工作隊伍,以市場營銷理念培育畢業生就業市場,引導高校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的有效結合。

高校還必須定期開展畢業生就業創業狀況研究,主要包括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比較研究、競爭力研究和就業趨勢研究等,準確了解我校畢業生在全國同類院校畢業生中的定位以及各專業畢業生在同類專業畢業生中的競爭力。

冷絲認為,高校一定要將就業作為人才培養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招生計劃的制定、專業設置及課程建設、學生管理緊密相連。

大學校園內的就業指導中心要積極配合教務部門、各人才培養單位開展工作,在用人單位和學校之間營造良好的溝通平臺,及時反饋用人單位對學校人才培養的意見建議,根據市場需求,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相關焦點

  • 明年大學畢業生超過900萬,有哪些新就業崗位?該如何找工作?
    而就業的現實情況是:據統計,近幾年全國範圍內的高校畢業生數量每年以近千萬計的數量呈井噴式在就業市場出現,排除一部分選擇繼續升學或出國的學生,仍有70%到80%的畢業生需要走上就業崗位,在經濟下行,大量天使輪投資企業因缺少資金流而紛紛倒閉的現狀也將對部分就業能力不高的學生帶來就業難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短期內難以有效改觀。
  • 20及21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極其嚴峻,應屆生如何破題?
    據國內外專家分析疫情很可能持續延後一兩年,這就對2021屆畢業生就業形勢更是不言自明。這一點今明兩年畢業生應該要非常理智地認識清楚。由於被疫情耽誤了實習,輪到自己找工作時,就連像模像樣的簡歷都拿不出手,更不用說實實在在的工作經驗了。朋友的兒子在西南某211大學讀法學專業,原本已經確定了3月中旬開始在當地一家律師事務所地實習,但最近接到通知,實習無法落實。可是,實習轉正,恰好是法律專業學生找到心儀工作的最為有效的途徑。現在眼看進入5月了,他十分焦慮,開不了學,沒有實習經歷,怎麼辦呢?
  • 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如何應對?
    人民日報7月21日訊【教育部:】近日,教育部發布通知,各高校要充分挖掘校內資源和校友、行業企業等社會資源,在2020年底前持續向有就業意願的未就業畢業生有針對性推送至少3個就業崗位信息。對離校時未就業,並為後續落實單位的畢業生按應屆畢業生身份及時辦理就業手續。除畢業生自願要求外,還未派遣的未就業畢業生在2020年8月31日前不得派遣。
  • 數據淺談目前環境科學與工程行業就業形勢與畢業生的就業選擇
    先來看看整體情況:北極星數據研究中心根據《2019年求職人才分析報告》(含薪酬報告)中的數據揭示了環保行業就業形勢的一些變化。一、2019年環保行業求職人才同比增加26.8%隨著行業發展,其中高級人才缺口愈發更大,重點體現在研發類和設計類兩類職位。
  • 央視批就業不公平:畢業生無工作如何實現中國夢
    (節目導視)解說:北京不足三成,上海不足三成,廣東不足五成,下降的籤約率是否意味著「最難」就業年?有企業表示,招聘職位的數量也比往年大幅減少了。經濟增長放緩,畢業生總量增加,結構性矛盾突出,三重壓力下,政府又會採取哪些舉措?應屆畢業生 小範:(同學)還有將近一半沒找到,還在找的過程中。
  • 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找工作如何先人一步?
    應屆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詳細來看,大學生就業結構性錯配主要體現在區域機會和流動意向錯配、學歷要求與學歷結構錯配、能力要求與專業背景錯配、企業性質與就業偏好錯配、行業需求與求職熱度錯配、崗位缺口和職業選擇錯配等6個方面。具體來看,「從區域機會和流動意向看,當前東部地區為畢業生提供了51.3%的就業崗位需求,而6月大學生往東部地區投遞簡歷的比重達57.0%,高出前者5.7個百分點。
  • 文科生就業形勢慘?這3個專業很靠譜,畢業就能找到好工作
    文科生就業形勢慘?這3個專業很靠譜,畢業就能找到好工作高中選擇文理分科時,老師們大多會建議同學們選擇理科,因為理科生畢業好就業,而文科生就業形勢相對比較慘,但是出於數學成績太爛,不少同學還是會選擇文科,而考上大學以後也只能選擇一個文科相關的專業了,就業選擇性確實沒有理科生多。
  • 2020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但機遇更多
    但是,又離勝利很遠,我們的大學至今還沒有開學,而大學中,影響最大的就是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尤其是他們的就業。插圖:2020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1.相比2019年,今年大學畢業生至少要多40萬在插圖:一季度GDP下降6.8%疫情中,很多企業裁員、破產,尤其是中小企業,而接納人數多的正是中小企業,受經濟發展低迷的影響,BOSS直聘等其他招聘平臺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新增崗位同比降幅達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哪些專業更「吃香」?
    我們經常說好專業好就業那怎樣才能稱作是「好專業」呢?評判標準肯定包含了就業前景和薪資待遇那麼202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又如何?一、2020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今年由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針對畢業半年後、三年後、五年後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進行了調查分析,報告結論如下:1.畢業生起薪上漲
  • 吉林畢業生就業形勢:就業穩穩 幸福滿滿
    2020年,屬於這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季註定難忘。這一年,畢業生規模、增幅創歷史新高,而以往3月、4月的春季招聘黃金期,也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奏。當眾多學生紛紛感嘆「我太難了」時,吉林省各高校卻開足馬力,千方百計找路子、拓渠道,用一項項務實舉措,為畢業生創造更多實現幸福精彩人生的可能。
  •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疫情後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一、應屆畢業生五一過後,隨著各地防控形勢逐步變好,各大高校畢業生陸續返校,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今年就業形勢比以往更加嚴峻,在疫情的嚴重影響之下,中國各行各業均受到沉重的打擊,Boss直聘等其他招聘平臺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新增崗位同比降幅達到49%,微小企業降幅更多。
  •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除「搬磚」外,就業如何?
    隨著城市建設和公路建設的不斷升溫,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形勢近年持續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對大多數畢業生來講並非是難事,然而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與國家政策及經濟發展方向密切相關。土木工程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粗放型發展,開始逐步進行升級轉型,朝著精細化的方向邁步前行,因此行業對於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會不會影響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就業前景如何呢?這將是眾多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心頭疑慮。
  • 「一幫一」行動助湖北畢業生順利就業
    為此,4月份以來,教育部啟動實施全國高校與湖北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一幫一」行動,分兩批確定124所高校結對幫扶,通過共享就業崗位信息、共同開拓就業渠道、共用優質教學資源等舉措,助力湖北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
  • 江蘇省人社廳廳長戴元湖提醒:就業形勢嚴峻,有崗位先上
    今年就業形勢嚴峻,促進大學生就業江蘇有哪些招?身患重病求職困難 ,公益性崗位如何解決燃眉之急?今天上午,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黨組書記戴元湖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節目,實時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
  • 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如何?來看看這份報告
    分析:今年應屆畢業生求職面臨哪些問題?報告分析認為,除了因疫情衝擊導致的總量供需矛盾之外,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和大學生的能力與期望之間的結構性錯配,也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從城市維度觀察,新一線城市和四五線城市分別提供了37.5%和11.1%的大學生崗位需求,但在6月份收到的大學生簡歷比重只為35.9%和9.8%,是吸收大學畢業生的窪地。值得一提的是,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為大學生提供了21.4%的工作崗位,但擁有這四個城市戶口的大學生比重僅佔3.5%。
  • 吉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就業穩穩 幸福滿滿
    2020年,屬於這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季註定難忘。這一年,畢業生規模、增幅創歷史新高,而以往3月、4月的春季招聘黃金期,也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奏。當眾多學生紛紛感嘆「我太難了」時,我省各高校卻開足馬力,千方百計找路子、拓渠道,用一項項務實舉措,為畢業生創造更多實現幸福精彩人生的可能。
  • 2020年高校畢業生874萬 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複雜嚴峻
    綜合考慮疫情影響等因素,就業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嚴峻。面對特殊情況,創新推進網上就業服務、大力拓寬畢業生就業和升學渠道、關愛和幫扶就業重點群體、提升就業管理服務水平……4月4日下午2點多,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本科畢業生李燦匆忙結束記者的採訪,奔赴社區志願者的崗位——因為「想為家鄉出份力」。
  • 美國500萬人或將失業,2020屆大學畢業生該如何就業?
    根據預測,今年的就業崗位損失將多達500萬個,經濟產出下降幅度將多達1.5萬億美元。美國的就業壓力一直很大,當疫情碰上熔斷,就業將更加難上加難!國家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國內也不容樂觀,特別是2020年應屆畢業生,可以說今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年?為什麼這麼說呢?
  • 看大學畢業生如何攻克 「最難畢業季」
    原標題:看大學畢業生如何攻克 「最難畢業季」 許多大學畢業生沒能拍一張畢業大合照,也沒有了畢業旅行和「散夥飯」。更為艱難的是,就業形勢從未像今年這樣困難重重。即日起,本報開設「疫情之下畢業季」欄目,通過關注沈城各大高校那些充滿感動與勵志的畢業季,展現畢業生們面對困難和挑戰,不曾退卻、攻堅克難的決心與努力。   受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壓力,被廣大畢業生戲稱為「最難畢業季」。「最難」到底有多難?
  • 他們助畢業生就業乘風破浪
    「特別感謝輔導員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能找到這個工作我特別滿意。」小肖感激地說。畢業班輔導員是做好就業工作「最後一公裡」最重要的人。今年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為了幫助874萬名畢業生落實工作,全國6萬餘名畢業班輔導員主動創新,將工作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開展「雲指導」「雲服務」「雲管理」,確保「就業服務不打烊、線上招聘不停歇」,助力學生求職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