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司法解釋明年出臺 為行業發展營造良好法律環境

2020-12-14 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為融資租賃四大支柱之一的法律問題日前有了新進展,最高人民法院相關人士透露,融資租賃司法解釋將於明年年初出臺。
  最高法院在1996年即頒布了融資租賃合同案件的司法解釋,1999年合同法修改時,其中大部分內容被合同法吸收。2003年全國人大報批了「融資租賃法」的立法計劃,2004年開始啟動,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個法沒有露面。2009年全國人大財經委正式委託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的形式來解決融資租賃行業存在的一些法律問題。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就《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徵求意見稿)》向公眾徵求意見。
  業界認為,該司法解釋自啟動以來,最高法院廣泛聽取了各方意見,司法解釋的出臺將為融資租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融資租賃案件多發
  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年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擁有850餘家融資租賃企業,今年以來,整個行業的新增業務合同額達15000億元,全行業的業務規模約為兩萬億元。
  然而,伴隨行業的快速發展,融資租賃案件也成倍增長。據了解,2008年全國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共880件,2009年達1677件,2012年增至4376件。
  業界普遍呼籲,行業發展亟需法律法規的定位與規範。「融資租賃司法解釋的出臺,事實上也是法律審理這類案件的急需。」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劉竹梅說,「遇到的法律問題多了就需要法院給它一個法院適用指導,司法解釋也就起這樣的作用。審判實務也正是行業發展的體現。」
  據介紹,此次司法解釋主要包括五部分的內容,即融資租賃合同的認定和效定;合同的履行和租賃物的公示;合同的解除;違約責任以及有關訴訟時效等其他規定。劉竹梅表示,通過這些部分對融資租賃合同的效力,解除以及後果,融資租賃合同和買賣合同的關係問題,租賃物的清算等問題都作了相應的規定。
  三大問題待解
  從行業反映的問題來看,對於特殊租賃物的界定以及售後回租的法律問題成為焦點。
  「應減少對租賃行業的限制,比如不應以限制租賃物的方式否定融資租賃合同的性質和效力;明確對承租人違約的司法救濟問題。」租賃公司人士普遍反映,雖然租賃公司享有租金和債權,但是實際上一旦出租人支付購貨價款,租賃物交給承租人以後,出租人就處於債權和物權兩頭空的狀態,行使物資自身債權和行使取回權的途徑均非常有限,屬於實質上的弱勢群體,因此迫切需要法律的加強保護。另據了解,在當前中國融資租賃行業中,售後回租業務佔比較大。數據顯示,2012年底,售後回租在金融租賃公司業務佔比高達84%,在內資和外資租賃中佔比也超過60%.
  此外,租賃物的登記公示問題也有待解決。實踐中,由於租賃物始終處於承租人佔有、使用狀態,不能排除承租人作為自有財產向外抵押的情況。由於現行法律沒有對租賃物作出規定,導致抵押權人或者是受讓人可以根據善意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和抵押權,其直接結果是租賃公司收回租賃債權的物權保障落空,租賃物的擔保功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我們看到,在立法沒有就租賃物的登記公示作出明確規定的情況下,租賃公司採取了不同的保護方式,比如在租賃物顯著地方標明用途和所屬人,在央行和商務部相應的系統內對租賃物進行登記,有些公司就直接採取授權承租人將租賃物抵押給出租人的方式,以此來保障租賃物對租賃公司的擔保功能。然而,這些做法在立法上都沒有特別明確的依據。
  直面審判實務
  徵求意見稿對行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實務性問題予以了明確回答。
  對於融資租賃實務中所面臨的諸多售後回租糾紛問題,劉竹梅表示:「此前部分法院反映,在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和出賣人實際為同一主體,且明顯為借貸關係,因而主張否定其租賃性質。」但是,在即將頒布的司法解釋中,基本確認不以承租人和出賣人為同一主體否定售後回租關係。「不過,我們也擔心售後回租會走樣變為貸款,因此地方法院若確定合同為貸款關係的,可按照借款關係處理。」
  但是,在即將出臺的司法解釋中,將迴避房地產等具體的融資租賃業務規範。業界對此頗有爭議。不少公司認為,房地產屬於制度最健全、資產保值最佳的租賃物,限制房地產的租賃,會給融資租賃行業帶來很大的影響。「融資租賃作為一種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的非傳統的渠道,創新能力正是生命力所在,如果限制太多很可能阻礙行業的發展。」業內人士說。但也有分析認為,關於房地產、高速公路收費權、專利權等特殊租賃物的爭議較大,最高院或許是充分考慮到租賃行業情況以及徵求主管部門意見後,迴避對特殊租賃物的法律關係界定。

相關焦點

  • 統一法律適用標準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兩高發布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解釋(三)
    本報北京9月13日電(全媒體記者孫風娟)記者今天從最高法、最高檢獲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據了解,出臺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力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的重要舉措
  • 史平武: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法規現狀及發展趨勢
    法規環境建設事關融資租賃行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和守住風險底線,本文在概括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三類法規規範的基礎上,提出四個熱點問題,並對融資租賃法規發展趨勢作出了五點判斷。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由三類法規所規範我國當前融資租賃業務遵從的法律規範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類:第一類,直接述及融資租賃內容的法律規範。
  • 專題研討:融資租賃行業的新監管與融資環境
    12月4日,2020(第14屆)中國融資租賃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以「新格局下融資租賃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為主題,探討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新動能。本屆年會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主辦,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外灘國際融資租賃專家諮詢委員會、零壹財經零壹智庫聯合承辦。
  • 融資租賃行業半年發展「三看」
    儘管外部經濟環境發生變化,行業新規出現更迭,我國融資租賃業在上半年依然保持著平穩發展勢頭。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行業層面,監管趨嚴推動行業加速洗牌,配套的外部發展環境也在持續完善。業務層面,多家租賃公司因疫情錯失的租賃業務在逐步恢復中,同時在變化的環境中做好準備,加快在資本市場發力,以拓寬融資渠道,提升流動性,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 福建出臺《關於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
    關於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這為我省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創造、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指明了方向。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近日出臺《關於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
  • 融資租賃之四十不惑
    融資租賃業與保險業和信託業幾乎同時誕生,但經過40年的發展,從規模上根本無法與那兩個產業相比,至少差一個數量級。40年來可以說融資租賃經歷三起三落(如果近期行業不景氣也算一落的話),許多人開始疑惑:融資租賃真的像書上說的那麼好嗎?這個舶來品適合在中國繼續存在和持續發展嗎?
  • 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釋放企業活力和創造力
    要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繼續發展壯大。」「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從不允許的『尾巴』到一項大政方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理論飛躍,極大地提升了中國民營經濟的地位,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
  • 黨建活動手拉手 業務指導面對面——東疆融資租賃法庭赴三中院研討融資租賃審判業務
    近日,東疆融資租賃法庭與三中院民二庭就融資租賃有關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民二庭庭長張雲玲、金融合議庭全體法官,東疆融資租賃法庭負責人張俊者及部分法官參加。研討以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模式為切入點,對融資租賃案件中應當注意的普遍性
  • 融資租賃外部環境四大角度全解析(PEST分析法)
    以上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為以後整個融資租賃行業恢復活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5年明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鼓勵融資租賃公司積極服務「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中國製造2025」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
  • 汽車融資租賃公司或涉嫌以融資租賃之名行借貸之實!
    而根據銀保監會出臺的《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則明確規定融資租賃公司不得開展發放或受託發放貸款業務。國內現在許多從事汽車回租業務的融資租賃公司實際上做的並不是真正的回租業務,而是通過不登記不過戶,或是不過戶加上抵押登記的方式偽裝成車抵貸。
  • 優化營商環境 福建法院予司法服務保障
    鄭江洛 攝  中新網福州2月28日電 (鄭江洛)為進一步部署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保障和司法保護,28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發布10件司法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和民營企業發展典型案例。
  • 【法律適用】告別24%和36%!最高法:修改完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大...
    對於當事人以預扣利息、租金、保證金或加收中介費、服務費等方式變相提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規避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的行為,按照實際形成的借款關係確定各方權利義務。規範、遏制國有企業貸款通道業務,引導其回歸實體經濟。抓緊修改完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堅決否定高利轉貸行為、違法放貸行為的效力,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 聊民法典77:虛擬融資租賃物,一直不受待見,現在直接定為無效
    在《合同法》立法出臺之時,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遠沒有現在這樣的規模,或者說,也沒有預計到發展的速度。為了統一在審理融資租賃案件中對於《合同法》第十四章內容的司法理解,同時也為了彌補《合同法》立法時的留白,2014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融資租賃司法解釋)。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發布《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嚴格規範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的決定》兩部司法解釋,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 汽車融資租賃助力市場下沉:毛豆新車引領行業規範化發展
    各類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各有優勢,在國內,目前以毛豆新車等網際網路新零售融資租賃平臺,依託科技創新,走在行業的前沿。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研究報告》,2018年我國汽車融資租賃的市場規模約為2255億元,預計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速為20%左右;預計到2021年,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將達23217億元,汽車融資租賃市場規模將達3897億元。
  • 民法典下融資租賃合同修改要點整理
    我們認為,融資租賃合同中存在出租人、承租人和出賣人三方當事人,售後回租模式下,出賣人與承租人為同一人。《民法典》雖規定了融資租賃的一般形態,但並未禁止或限制承租人和出賣人為同一主體的情形。同時,實踐中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直租、售後回租均屬於融資租賃已經成為共識,售後回租模式具有相當一部分比例。從保護交易安全、促進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角度,也應認定售後回租交易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係。
  • 最高院: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附4類風險保護舉措
    本文導讀: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曾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其中提到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涉自貿試驗區融資租賃案件審判情況通報
    隨著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持續發展以及我國航運、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的不斷擴張,市場主體對融資租賃的需求持續增長,融資租賃行業發展勢頭強勁。2018年12月,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制定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進一步促進融資租賃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為自貿試驗區融資租賃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經過七年的發展,上海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全國融資租賃業中資產規模最大、業務種類最全、行業環境最好的區域之一。
  • 2019年中國融資租賃業高質量發展峰會在廣東金融高新區舉行
    2015年以來,我市相繼出臺《佛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佛山市促進融資租賃業發展扶持暫行辦法》等文件,加快融資租賃產業發展。2016年10月正式籤約啟動的珠江西岸裝備製造按揭中心,將我市融資租賃產業發展推向新的發展階段。目前,我市共有各類融資租賃企業及分支機構超過160家,融資租賃企業法人機構27家,法人機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近200億元。
  • 安徽:29條舉措為民企改革發展營造更好環境
    原標題:7個方面29條舉措安徽出臺實施意見為民企改革發展營造更好環境記者從11月27日召開的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