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原生態價值觀相關的核心,4500多字詳細講解價值觀的規律,如果你能看完這篇文章,你將會有全新的認知,當你認知到社會的規律後,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現實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混得不如意,主要是價值觀混亂,價值觀混亂就無法認清事物的本質,認知不足就會導致選擇錯誤,一步錯步步錯,就會導致越混越差,也就難以翻身。
電影《芳華》的主角劉峰,因為勤奮努力獲得首長的賞識,首長給予劉峰軍政大學進修的機會,一年進修結業就可以提拔為一級正連,到時候成為幹部馬上就轉變階層,未來前途無量。
劉峰卻主動放棄軍政大學進修的機會,他認為王友泉更需要這個機會,向政委建議把進修的機會讓給他,政委說你就甘心在舞美組,去做做道具釘釘鏡片?劉峰說:我甘心,直接懟得政委無語。
至於劉峰是活雷鋒把進修機會讓給別人,還是因為兒女情長而選擇留下(林峰喜歡林丁丁),是什麼原因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峰的價值觀相當混亂混亂,正是因為價值觀混亂導致他越混越差。
很多人看《芳華》這部電影都感動哭了,認為好人沒好報,都在為劉峰打抱不平,其實並不是好人沒好報,而是因為好人價值觀不到位導致思維混亂,思維混亂就導致選擇錯誤。
其實上級首長以及政委已經關照劉峰了,首長已經點名把進修的機會給劉峰,劉峰放棄時候,政委也在不停給劉峰做思想工作,但劉峰仍然放棄進修機會,這能怨誰?只是怨他自己。
為何會為劉峰打抱不平呢?因為這是從弱者代入角度思考問題,所以都在同情劉峰,但站在強者的角度就不一樣了,站在首長或者政委的角度,我們已經給予劉峰特殊關照,只是他放棄機會而已。
剛開始不接受也沒問題,我們可以做思想工作,但政委親自做劉峰的思想工作,他還是放棄這難道的進修機會,我們除了惋惜也沒辦法,這是劉峰自找的。
劉峰正是因為價值觀混亂,導致做出錯誤的選擇,權力與女人劉峰選擇了女人,選擇女人就會失去權力,失去權力就失去女人,這就是典型的只愛美人不愛江山。
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某些人因為感情問題,不是跳樓就是跳河,而不是正視問題接受現實,為何會分手?分手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問題從不思考,只會自暴自棄,這就是典型的思維混亂。
為何會分手?絕大部分都是因為錢權的問題,既然是錢權的問題那就要努力奮鬥,以改變自身階層,當改變階層見識多廣後,回望昔日的女神,其實也就是一般般而已,以前是仰視現在是俯視。
劉峰不知道失去江山就會失去美人,後來劉峰與林丁丁的事情被其它人發現,林丁丁為了自保而揭發劉峰,正是因為這件事導致劉峰喪失前途,劉峰被自己心愛的女人捅刀子,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所以說大家要明白,權力以及金錢是基石,只有基石牢固才能疊加更多,如果當初劉峰選擇進修,結業成為幹部後,要錢有錢要女人有女人,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認識更高價值的異性。
1、父輩教育: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打地洞,如果父輩的價值觀混亂,就無法教育子女,子女接受不到正確教育,就無法擺脫原生態價值觀的束縛。
例如早幾年流行的讀書無用論,父輩認為讀書沒有用,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掙錢,所以只讓子女讀到初中畢業,識幾個字就讓子女外出打工,以賺錢補貼家用。
職場智謀站在原生態家庭的角度,讀高中讀大學這得花多少錢?讀大學出來還不是要出去打工,還不如初中畢業就讓子女出去打工,這樣還可以省十多萬的學費,而且還可以早點掙到錢。
但他們不知道學歷是敲門磚,擁有高學歷相對容易尋找待遇好的企業,企業好五險一金等福利待遇就齊全,而且前途相對比較廣闊,而學歷低的只能進工廠當流水線工人,或者幹搬磚等苦力活。
雖然都是打工但起點不同,高學歷的已經贏在起跑線上,當低學歷在社會上吃過沒學歷的虧後,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時為時已晚,雖然說現在可以報考成人教育,但含金量已經沒這麼高了,很多企業招聘都要求全日制。
2、學校教育:
隨著階層開始逐步穩定固化,優質教育資源已經被上層壟斷,普通老百姓要想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就很困難,例如農村的小學與城市的小學,雖然同樣是小學,但師資力量卻天壤之別。
上層從小就接受精英教育,以繼承父輩的產業,而普通老百姓接受的是大眾教育,學校只會根據教材按部就班講課,至於這些知識對學生有沒有用,這個學校可不管。
例如英語,上層學習英語是為了跟外國人打交道與方便做生意,而99%的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出不了國,所以說英語對他們來說就是雞肋,花十幾年學英語反而毫無用武之地,費神費力費財。
另外學英語並不是學語法,也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要在英語環境的氛圍下多聽多說,久而久之就學會了,如果你在美國呆上一年半載的時間,你也可以輕鬆說英語,這就是環境氛圍的力量。
高層只需把子女送到美國呆上一年半載就可以輕鬆學會,而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沒有這個條件,毫無可比性,所以說在教育層面就已經輸了,而且輸得徹徹底底。
另外現在科技發達,一部手機就可以知道天下事,網上經常報導學生打老師的事情,把老師嚇得人心惶惶,對待學生的教育也就沒那麼用心,生怕一不小心得罪家長或者學生。
所以老師也不會幹涉太多,而且因為有未成年人法的保護,未成年人有恃無恐,我打你又怎麼樣?反正又不用坐牢,正是因為有這種心態,如果逼急了學生可能真會打老師,老師也害怕。
為了規避風險,所以上課的時候也就是例行講課,至於能不能學會這就看小孩的自身造化,如果學習好的學生,老師還會用心教育教育,如果是調皮搗蛋的也就不管了,你父母都不管我管啥子?
另外學校教育主要以專業知識為主,所以說我們從小到大學接觸的都是各種專業課程,唯獨人情世故沒教,而人情世故又是重中之重,不懂人情世故就很難在社會立足。
學校要求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到時候考個好大學,大學畢業後就可以找個好工作,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出社會是找不到工作的,所以說培養的都是打工思維。
3、社會宣傳:
社會上各種商家為了利益,就會不斷打廣告以催眠韭菜,為了收割韭菜就會宣傳誤導性的廣告,只有韭菜被誤導才便於割韭菜,正是因為社會上各種錯誤信息大多,各種廣告不停洗腦,導致思維混亂,無法分清事物的本質。
職場智謀舉例分析,例如最常見的健身廣告,健身教練都是美女帥哥,宣傳廣告刻意展示美女帥哥,認大家誤以為只要我去健身我也可以變成帥哥美女,當你去健身的時候工作人員就會步步推銷讓你辦卡。
而且健身卡也不便宜,動不動就成千上萬,工薪階層被收割一把就只能回家吃泡麵,所以就出現坐公交車去健身的情況,另外因坐公交車麻煩去幾次就不想去了,也就被收割了。
或者是平時工作忙整天加班,一下班就想睡覺也就沒心思去健身,這就是健身房的套路。當然也不是說不能去健身,中產以上階層辦卡健身問題不大。
但作為工薪階層首要任務就是努力工作賺錢,平時省點花存點錢首付買個房子,或者是存點錢做備用金以預防中年危機,而不是盲目跟風盲目消費。
其實如果真心想健身,並不需要去健身房,只需要早睡早起順應自然規律,早上早點去附近的公園跑步,同樣可以健身強體,但現在很多人盲目跟風選擇晚上去健身,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錢花了又達不到效果。
今天去健身,明天去美容,後天去旅遊,雖然表面上看很風光,甚至還會自我麻醉,以為過上小資的生活,其實這是被割韭菜,只是韭菜不知道而已,這裡被收割一把,那裡被收割一把,也就很難攢下錢,想翻身就很困難了,當然有錢人除外。
而聰明的人就會把錢攢下來,然後等籌夠首付就可以分期買個房,買了房子就可以在所在的城市立足,每個月就可以剩了房租錢,而韭菜們被收割得差不多的時候,也就只能回老家。
4、近墨者黑:
物與內聚人與群分,你跟什麼人在一起就是什麼人,原生態家庭因為生活困難,父輩為了生活只能外出打工,所以把子女留在老家讓爺爺奶奶帶,孩子就成為留守兒童。
爺爺奶奶因為文化有限,根本無法教育孩子,只是把孩子養大而已,古人有三歲定天下之說,現在科技發達放寬到七歲定天下,也就是說前7歲就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可見前7年教育的重要性。
留守兒童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就有可能會養成孤僻的心裡,心裡自卑就害怕與人打交道,害怕與人打交道就失去很多機會。
而留守兒童因為缺少教育的黃金年齡,所以說原生態家庭想要翻身實在是太困難了,隨著孩子的長大,爺爺奶奶年紀也大了,也就無法管教,慢慢就成為沒人管教的野孩子。
野孩子再不及時管教,就會發展成小混混遊走於社會,什麼打架鬥毆賭博吸毒都有可能發生,如果因為違反法律法規導致檔案在身,這個汙點會跟隨一輩子,這一輩子就完了。
而優秀的家庭很重視教育,而且擁有一套完善的家學,無時無刻不在教育子女,只要子女做錯事就會及時糾正來,子女經過父母二十多年的薰陶教育,出到社會就可以馬上適應社會的規則。
適應社會的規則,再加上父輩的鋪路,就已經遙遙領先於同階級的同齡人。例如父母已經為子女買房買車,子女就不用為房子車子發愁,而沒有房子車子的孩子就得為房子車子奮鬥一輩子,別人的起點就是他的終點。
而沒有家學的孩子只能靠自己摸索,一邊碰壁一邊摸索,腦袋靈光的可能30歲開竅,一般的可以40或者50歲才開竅,反應遲鈍的可能一輩子也開不了竅。
等開竅後也就不再年輕了,錯過職場黃金年齡後就很難有所作為,當然開竅了可以教育後代,如果父輩開不了竅就無法教育子女,子女得不到正確的教育,也就走回父輩的老路。
學校以成績論英雄,誰的成績好就代表誰的能力強,老師們也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學生們就誤以為只要成績好就代表能力強,企業也會喜歡能力強的員工。
職場確實需要能力強的人,但這只限於基層,因為基層是幹具體事務的,所以需要能力強的人幹活,中上層更需要關係以及資源,如果沒有關係以及資源,單單靠能力是很難加薪升職的。
學生們剛進入職場努力幹活,確實會獲得領導的青睞,也有可能很快就被提拔為基層領導,在基層一呆就是數年,無論如何努力就是升不上中層,這時候就會自我懷疑,到底是不是自身能力不行?
明明自己努力工作但就是得不到提拔,這時候就會很痛苦,為了改變現狀就會開始改變方向,一邊摸索一邊試錯,等腦袋開竅摸到規律的時候年齡也大了,也就很難往上升。
學校為何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因為學生成績好就代表學校師資力量強,師資力量雄厚就可以提升排名,這樣就可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就讀,另外學校領導們為了保住飯碗,所以非常重視學生的成績。
因為學校過於強調學生的成績,導致學生們忽略了關係層面,甚至反感走關係,認為走關係是破壞秩序,確實學校是以成績論英雄,但社會是以關係以及資源論英雄,能力在關係前面啥也不是。
學生思維認為我能力強,我是靠能力吃飯的,我是不會看領導眼色的,也不會溜須拍馬,更不會送禮,甚至可能因為價值觀的事情與領導拍桌子。
能力強又怎麼樣?領導可能動力手中的權力拍死你,你再有能力也發揮不出來,這就是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領導就是你的伯樂,千裡馬如果不為伯樂所用,就算是萬裡馬也沒用。
隨著社會階級開始固化,寒門難出貴子,雖然說寒門難貴子,但也不是絕對,只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擁有正確的思維避開社會上各種坑,還是有機會翻身的。
寒門解析:寒門是指寒微的門第,專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並非指貧民階級。但因大部分人的潛意識以為寒門是貧困家庭,所以為了方便理解所以用寒門一詞。
【職場智謀:專注研究分析各種套路,領略套路招式,避免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