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還是「窮人家的孩子更有出息」?

2020-12-17 陽陽心裡話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窮人家的孩子更有出息」這句話越來越懷疑,取而代之流行起來的反而是「寒門再難出貴子」,那麼到底哪種說法更有道理呢?

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的孩子容易出人頭地,那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們不怕吃苦,不怕失敗,堅忍不拔的性格。職場上,這樣的性格是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

再看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愁吃穿,無憂無慮。從小生活的環境就造就了他們沒有成功的欲望。換句話說,他們對於成功的定義也許根本不是什麼出人頭地,而是在其它方面。不能說這樣的孩子就是錯的,只是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想法不一樣。

窮人家的孩子自覺性要比其他的孩子自覺性要強。因為從小耳濡目染看到爸爸媽媽受的苦,看到自己家庭經歷的變遷,就會自然產成一種自覺。我們說「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薰陶」。爸爸跟你說過吃過多少苦的話都不管用,因為爸爸手上戴著一塊兒8萬塊錢的手錶,開著自己的勞斯萊斯,剛下直升飛機對兒子說:兒子,你要吃苦。這根本沒有用!而窮人家的孩子,不用爸爸跟他說要吃苦,要努力奮鬥。

主動的人都是成功率高的人,被動的人都是成功率低的人。被動不是挨打的問題,被動是落後的問題。主動是享受的問題,被動是難受。被動的人不僅是難受的,工作效率也是低的,就像別人拿著鞭子催著他去幹活兒一樣。

為什麼過去的人很大年紀了還要參加考試,因為考取功名以後,立即就會告別貧困了。為了擺脫過去的生活,在工廠裡打工,做成車間主任、做成廠長,就不再回那個小山村了。比如一個女孩子,二姨給她介紹一個村子裡邊錢比較多的那個人,從小上學的時候她就聽說過那個人家裡邊有點錢,好吃懶做,她能和這樣的人過一輩子嗎?她肯定不會回去。想擺脫這種命運的束縛、現實的困境,當要擺脫的時候一切都會發生改變,一個人這種動力是很強大的。

二、寒門再難出貴子

我記得我小時候班上什麼人都有,家裡開公司的公子,副市長的女兒,賣炸糕的老太婆的孫子,殺豬老李的孩子。每個人接受一樣的課本,一樣的老師,一樣的教育。我們根據考試成績去不同的高中,不同的大學。而考試成績,跟他們父輩的背景幾乎無關,只看你是否有天賦是否努力。當然也會有人多出幾萬塊買學校,甚至送孩子出國留學,但那時候,這畢竟是少數。

但現在不是了。中產或中產以上的孩子,從小讀各種培訓班,有文化的父母用心培育他們的孩子,提供他們海外留學的費用。

平民子弟就只能跟自己嗑成績,萬一天賦一般,同時父母無法指導,上好大學的機率微乎其微。似乎可見將來的路:一份勉強餬口的工作,一個望著房價望眼欲穿的青春。二十出頭的時候或許還可以yy一下可能有的未來,工作三五年就被工作和收入打得雞零狗碎,三十歲的時候開始有強烈的焦慮和挫敗感。

隨著高校擴招之後的畢業生陸續進入社會,大學生慢慢由「天之驕子」向有光明、沒前途的「蟻族」進化。體面的工作機會不再是靠個人努力就能獲得,升學、參軍、就業、升遷等人生重要機遇背後越來越充斥著權力和金錢的背影,比例日益提高的機會被金權所壟斷,社會底層出身的大學生們再也難以像十多年前那樣靠自己的奮鬥取得成功,向上發展的通道加速收窄。

開闊眼界的方法無非三種:讀書,旅行,交流。對於底層的低知家庭,旅遊自然是極其難以做到的,且不說沒錢,就算有錢,又有幾人有這個「閒情逸緻」呢?畢竟對於那些人來說,旅遊無非就是一種浪費錢的娛樂活動。至於讀書,我觀察到低知父母群體中一個很普遍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不讓孩子讀閒書:讀好你的數理化課本就行了,還看什麼文史哲!認為「閒書」無用,這也是低知家庭的一個悲哀吧,他們就這樣把自己通往上層的梯子給拆了。

你是怎樣認為的呢?到底是寒門貴子越來越少,還是努力就會有回報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三國時期,如果沒有曹操的蓋世才華,我們很難想像曹植、曹衝,他們是否依然會有那樣的機會和天賦;如果蘇東坡的父親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東坡是否能夠成為一代文豪。豪門的經濟條件更好,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機會,出身豪門的人,一般情況下視野會更開闊,並且他的興趣、愛好、夢想會更有條件實現。
  • 農村諺語: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是什麼意思?窮人家易出才子?
    三農戶口本農民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編妮妮,現在經常會有人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顯然是和我們農村一直以來就有的諺語:寒門生貴子是相反的,那麼這個寒門生貴子是來自於哪個諺語呢?是說窮人家容易出才子嗎?您聽小編來給您解釋解釋。
  • 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
    因為,據數據統計,我國富人僅佔比3%,中產階級佔比百分之87%,以下都是窮人。之前有一位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比我們父輩那代更難了,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
  • 寒門再難出貴子
    為何豪門貴子那麼拼,寒門卻富養出敗家子?01寒門的孩子富養出以前富二代的毛病。一位從教20年的資深教師說:二十年來,社會深刻巨變,學校裡的頂尖學霸們,也悄然地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最近幾年,升入頂尖名校的學生,大多是家境好的孩子。
  • 勝天半子,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裡?
    曾幾何時「寒門出貴子,白戶出公卿」激勵著許許多多的農家子弟,這讓他們努力奮發圖強,甩掉了貼在身上的「農二代」的標籤。幾年前一部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面的主角祁同偉想著勝天半子的經歷讓人們再次熱議寒門難出貴子。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
  • 不是說的寒門再難出貴子,什麼情況?清華大學生五分之一來自寒門
    為何在當今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下,出現了這麼多寒門貴子?3、足夠強烈的欲望,足夠強大的野心當一個人的欲望足夠強烈的時候,當一個人足夠有野心的時候,他的行動力會是別人的十倍。並不是所有的窮孩子都刻苦努力,但是刻苦努力的窮人家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的求勝欲望和強大的成功者野心的。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光明日報》曾在《「寒門難出貴子」是個偽命題》一文中指出,中國有句俗話,「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今天,我們自然不會為苦難粉飾、亦無須為逆境歌唱。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
    從古到今,各個國家,各個朝代,都是有分層的,都是有階級之分的。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盼望能夠過上好的生活,一步步爬上去!所以自古就有 寒門出貴子這句話!但是現在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了!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我,根據我的見解和經歷,客觀分析一下為什麼寒門難處貴子?1 貧窮的教育資源。 有的人生來命好,出生就是別人的終點。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鄭強:過度自主招生阻礙寒門出貴子自主招生是高校為了發現全能型人才,通過自主命題的方式,在高考之外以降分錄取來招攬人才。一次訪談節目中,鄭強教授被問到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時,他說道,寒門難出貴子在於一項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這項制度存在有其合理之處,但不可濫用這項制度。
  • 他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的是這樣嗎?
    面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我們依然可以淡定的說一句「so what?」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ID:jinrongbaguanv),作者黃明亮。寒門何以再難出貴子?大概一年以前,有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北大才女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決賽演講《寒門貴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有人說,她用四分多鐘的演講讓整個世界沉默。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隨著近日高考成績的出籠和一本二本分數線的劃定,這些考生可謂多家歡喜多家憂。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字子扎心,認為寒門能出貴子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
    社會正解:字子扎心,相信寒門能出貴子的人,大概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寒門再難出貴子」在當今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了。越來越多曾經沉迷於「寒門貴子」幻夢中的人逐漸開始醒悟,當今的社會,寒門出貴子絕非易事!
  • 考上清華大學生,五分之一來自寒門,寒門又出貴子?
    為何在當今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下,出現了這麼多寒門貴子?1、退無可退,只有背水一戰很多農貧地區的學生,從小在苦難的家庭長大,靠著三畝地維持生計。如果他們不好好讀書,能幹嗎?3、足夠強烈的欲望,足夠強大的野心當一個人的欲望足夠強烈的時候,當一個人足夠有野心的時候,他的行動力會是別人的十倍。並不是所有的窮孩子都刻苦努力,但是刻苦努力的窮人家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的求勝欲望和強大的成功者野心的。
  • 寒門難出貴子,我們才更應該感謝高考
    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得主劉媛媛,在「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演講中,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12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一句寒門再難出貴子,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為何現在的人嘴上說著學歷無用,但是還是逼迫著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雖然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相對於而言還是一種公平的人才選拔過程。
  • 為什麼說寒門難出貴子?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現在家庭生活中很大的困擾,這裡專門拿出一個章節討論。在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寒門出貴子,白門出公卿,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大意為,將相本來不是天生的富貴種,貧窮人家的孩子發奮努力,也可以成為棟梁之材,取得一番成就,為家族改變了命運,為社會貢獻了價值。那為什麼有人說寒門難出貴子呢?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考生和家庭,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是資源的差距
    2011年8月一名教師在網上發帖稱,現在成績好的孩子越來越偏向富裕家庭,在網上引起熱議。2017年北京狀元熊軒昂在採訪中也道出了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因為教育資源供給不平衡,中產之上的家庭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是多數人認同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考生和家庭,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 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時代,高考對於窮人階級還有多大意義?
    他們的孩子還不夠分的,這就是如今人們說的階級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是什麼意思,窮人階級都在感嘆我打洞的本領無論有多麼的先進多麼的具有學術性都抵不過出生在龍鳳家庭,因為人家一出生就已在天上遨遊,與奮力打洞的我們何止天地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