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悄然「被入職」?「內鬼」賣信息,而企業只需趁虛而入

2020-08-27 小徐聊教育

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莫名「被入職」。

所謂「被入職」陌生企業,是指個人身份信息被某些企業盜用,進行個人所得稅虛假申報。不良企業用他人信息發一份虛擬工資,目的就是為了逃相關稅費。


發生多起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2014級學生全班40多人,至少有30多名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入職」了公司。原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大一至大四年級共有614名學生可能存在冒用信息。

北京某設計諮詢公司冒用高校25名大學生身份信息進行虛假申報,寧波3家公司冒用779名大學生個人信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部分學生查到工資記錄但並未就職。


信息洩露

學校裡列印店價格低廉,但很多同學沒有注意到,這裡是隱私洩露的高發區。

在列印店裡都曾看到過四級準考證,六級準考證,班級信息這些資料裡包括了你的姓名和身份證號、學號、手機號,你的個人信息就這樣被悄悄地曝光了。

學校統計信息時在全校範圍各種轉發核對:教務處、醫務室等後勤部門在核對學業信息、普通話四級等證書考試、保險等材料時,將帶有學生姓名、班級、身份證號、手機號、家庭地址的表格在各個院系和班級傳閱核對。

學校、學院要求學生們下載app或者聽機構的各種講座,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大家要考各種證書,考公,考研,出國,就業總要參加培訓,導致學生成為這些機構的肥肉。


被入職影響徵信

尚未就業的大學生信息被冒用後,由於到期沒有申請彙算清繳,可能會產生欠稅、無法列印完稅證明等問題。畢業後就業時,用人單位可能會對其應屆生身份和個人誠信產生誤會。

此類處理申訴存在一些困難。在核查過程中,由於涉及多個部門、多個區域,存在權限和地域分布。

當學生信息被冒用或者涉及個人信息洩露時,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社會是個大環境,它可能不會直接改變一個人,但它會影響人們。今天的世界,人們都在追逐利益,而資訊時代的來臨讓他們發現了新的商機,所以我們更加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提高自己的意識。

相關焦點

  • 緣何悄然「被入職」?有「內鬼」賣信息,一些企業藉此偷逃稅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題:緣何悄然「被入職」?有「內鬼」賣信息,一些企業藉此偷逃稅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沒開始工作卻在個稅App上查詢到工資記錄!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莫名「被入職」。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近期稅務部門與公安、教育等部門依法查處了一批冒用個人身份信息涉稅案件,涉及北京、河北、寧波、深圳等地多家企業和部分地區高校學生。
  • 大學生「被入職」一些企業藉此偷逃稅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題:緣何悄然「被入職」?有「內鬼」賣信息,一些企業藉此偷逃稅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沒開始工作卻在個稅App上查詢到工資記錄!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莫名「被入職」。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近期稅務部門與公安、教育等部門依法查處了一批冒用個人身份信息涉稅案件,涉及北京、河北、寧波、深圳等地多家企業和部分地區高校學生。「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信息洩露多指向學校內部。一些企業利用買來的大學生信息虛假申報,藉此偷逃稅。
  • 學生「被入職」凸顯信息保護緊迫性
    來源:中國教育報聽說同學「被入職」,查詢後發現自己也「被入職」。日前,中國青年報和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了陝西、江蘇、重慶等多地大學生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查詢,發現自己「被入職」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和高校師生的廣泛關注。是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被入職」問題頻發,又如何杜絕此類問題值得深思。
  • 大學生「被入職」、「被就業」這種現象須從嚴治理
    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莫名「被入職」。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近期稅務部門與公安、教育等部門依法查處了一批冒用個人身份信息涉稅案件,涉及北京、河北、寧波、深圳等地多家企業和部分地區高校學生。 據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信息洩露多指向學校內部。
  • 230G股民信息被「內鬼」賣:這頭剛開戶,那頭就來電!
    金羊網訊 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萬韜 袁榛陽報導:運營商話費結算系統技術員竟是「內鬼」,用黑客技術批量竊取股民通話記錄,層層轉賣股民電話給薦股公司,甚至還被用於詐騙等下遊犯罪。近期,廣州市公安機關在北京、湛江、深圳、珠海等地同步收網,抓獲犯罪嫌疑人40餘人,源頭「內鬼」2人,繳獲公民個人信息230G。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 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原標題: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來源:新京報網被圓通快遞內鬼洩露的四十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只是龐大信息販賣江湖的冰山一角。1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引起大眾對於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的重視。
  • 大學生「被入職」,背後竟有企業...
    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莫名「被入職」。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近期稅務部門與公安、教育等部門依法查處了一批冒用個人身份信息涉稅案件,涉及北京、河北、寧波、深圳等地多家企業和部分地區高校學生。「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信息洩露多指向學校內部。一些企業利用買來的大學生信息虛假申報,藉此偷逃稅。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來源:新京報網記者:李大偉被圓通快遞內鬼洩露的四十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只是龐大信息販賣江湖的冰山一角。1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引起大眾對於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的重視。
  • 電信聯通「內鬼」倒賣個人信息..
    這起案件中,當地電信、聯通公司的員工竟成了幕後黑手,精準篩選用戶信息倒賣,成為詐騙團夥的「秘密武器」。運營商「內鬼」盜取用戶個人信息販賣給他人,這早已不是新鮮事。每次類似的個案被曝光後,涉事企業均會表態,將從完善制度、健全技術手段等多個方面,切實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但頻頻出現的內鬼,卻一次次讓他們被「打臉」。
  • 「內鬼」偷查快遞單,洩露40萬條公民信息,1元/條打包賣?圓通回應→
    11月17日,針對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一事,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回應稱:已報案,相關嫌疑人於9月落網,堅決配合打擊非法售賣和使用快遞用戶信息的行為。更多關於此案件的信息,以公安機關披露的為準。圓通「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洩露此前,據邯鄲警方通報,邯鄲市永年區圓通物流公司委託人報案稱:其公司員工帳號被本公司物流風險控制系統監測出有違規異地查詢非本網點運單號信息的行為,導致大量客戶隱私信息有可能洩露。
  • 圓通內鬼洩露四十萬條用戶信息,郵政局發聲:一直態度明確
    驅動中國2020年11月18日消息 11月16日,新京報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引起各方關注。國家郵政局對此回應稱,一直非常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對於信息洩露等問題態度一直非常明確,一切以此前公布的政策、表態為準。
  • 物流公司出「內鬼」倒賣公民信息千萬條
    新華社客戶端河北頻道11月13日電(記者範世輝)物流公司「內鬼」把物流系統帳號租給不法分子,不法分子侵入系統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層層倒賣……近日, 河北邯鄲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跨省系列案件。經初步偵查,該團夥涉及買賣公民個人信息1300餘萬條,非法獲利120餘萬元。
  • 陳蠻莊礦喜迎新入職大學生
    8月17日,陳蠻莊礦召開2020年新入職大學生歡迎會。會議現場會上,黨委書記、礦長肖立軍對新入職大學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大家介紹了陳蠻莊礦的基本情況,並提出殷切希望。黨委書記、礦長肖立軍參加會議,並對新入職大學生提出殷切希望立足崗位,踏實工作,把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與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結合起來,迅速完成從學生到企業員工的人生角色轉變
  • 關於企業新入職職工大學生生活租房補貼申領的申請方式
    來信標題 關於企業新入職職工大學生生活租房補貼申領的申請方式。 來信內容您好,我於20年12月在濱州市入職,想申領大學生生活租房補貼,請問應該在何處申領。12-25 17:05:16回復時間 2020-12-25 17:23:02 辦件編號 202012250029852 信件狀態 已辦結 提交對象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信件分類 諮詢 信件主題 其他 信件來源 網上問答(部門信箱) 是否公開 公開 回復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回復內容 您好,2020年下半年大學生生活租房補助申報通知目前還未下發
  • 蘋果公司12名內鬼被捕 科技巨頭難逃監守自盜
    這份文件稱,蘋果公司在2017年共抓獲29個「內鬼」,其中12人被捕受審。不過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這份註明「僅供內部傳閱」的備忘錄,被流傳到了媒體手裡。蘋果公司這番「殺雞儆猴」,顯然沒有起到效果。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遭遇內鬼事件,僅在2017年,蘋果就遭遇了多次洩密事件。
  • 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 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
    來源:新京報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在一條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條上浮現。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獨家獲悉,在由邯鄲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聯合邯鄲市永年區公安局成立的專案組近期偵辦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東窗事發,始於今年8月。
  • 個人信息洩露 防「內鬼」也要管「鍾馗」
    □本報記者李鳳虎前不久,圓通速遞「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引發社會對個人信息保護的關注。不管是網購、叫網約車、點外賣,還是使用APP,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個人信息?12月8日,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調查。個人信息是怎樣洩露的?
  •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 網點直接拍運單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 網點直接拍運單 圓通快遞「內鬼」涉洩露40萬條快遞客戶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偷拍運單,批量調取,「內鬼」稱每天千條信息唾手可得在引起關注的「圓通速遞40萬條快遞用戶信息洩露」事件中,快遞公司的「內鬼」充當了信息竊取者的角色。11月17日,圓通速遞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利用員工帳號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洩。」
  • 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 圓通內鬼洩露信息詳情曝光
    物流公司「內鬼」把物流系統帳號租給不法分子,不法分子侵入系統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層層倒賣……近日, 河北邯鄲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跨省系列案件。經初步偵查,該團夥涉及買賣公民個人信息1300餘萬條,非法獲利120餘萬元。
  • 非法買賣新生兒信息 成都一社區服務中心內鬼被抓
    據四川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副總隊長王志宇通報,2017年度,在打擊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嚴厲打擊非法獲取、販賣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和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從事違法犯罪,重點打擊洩露公民個人信息的行業「內鬼」,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