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一篇四年前寫的帖子在這幾天又重新火了。
這篇帖子寫的什麼事兒呢?不得不說,這條微信的信息量還挺大的。
首先是過街天橋,下圖是原文:
如何優雅的「過街?
調皮的阿迪阿潔曾經告訴我兩種方法:
▲此為「翹板飛躍法」
▲此為「火箭飛躍法」
可是在我看來,這兩種辦法
都是大寫的扯
據《承德晚報》報導:
從本月開始,我市將迎來一輪大規模集中修路,重點解決影響城市景觀和市民出行的慢性系統不完善問題、制約城市交通不暢的微循環問題、市民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我市將對以下地點進行改造和修繕:
火神廟環島、火神廟港灣式公交站點、旅遊橋西口地下通道
新建3座過街天橋:
桃李街北口天橋、附屬醫院過街天橋和武烈路原鐵路橋天橋
修繕的還有:
步行系統、磬錘峰景區道路、老城區城市道路維修(蓋被)工程、二仙居旱河南路一期、開發東區中路一期
從8月份開始,我市將陸續實施:
車站路人行道板改造、南營子人行道板改造、醫學院至雙峰寺道路拓寬改造、下營房大街和高廟路提升工程、北環路(獅子溝橋至水泉溝隧道)改造工程
新建三座過街天橋?
今天我們從住建局獲得了獨家的詳細消息:
此消息千真萬確。而且除此之外,還有兩座。
▲桃李街北口天橋
計劃10月8日前開工、11月底前竣工
目前進行方案招投標,預計6月底報規劃局。
投資估算600萬元
(上圖為假想圖)
▲附屬醫院過街天橋
正在進行方案設計,委託編制項目建議書
建設內容:鋼製環形過街天橋,
設8處人行扶梯,
寬2.5-3.5米,長200米。
投資估算2500萬元
(上圖為假想圖)
■武烈河鐵路景觀橋
跨武烈路延伸
目前進行方案招投標,預計6月底報規劃局。
投資估算500萬元
■南環路二牛溝天橋
正在與開發企業進行接洽,計劃6月開工建設。
建設內容:橫跨環城南路。主橋長40米
投資估算600萬元
■車站路至小老虎溝人行天橋
北京鐵路局承德工務段實施,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建設內容:天橋跨度40米,寬2.5米,鋼製天橋。
投資估算400萬元
這是2016年5月的新聞。
然而2020年來看,實現的有幾個呢?
我不給大家列了,大家自己說吧。
接著看下一個部分:武烈河要新修的三座大橋。
我們從住建局得到的消息中,
比幾座過街天橋更加讓我們興奮的,
其實是正在前期論證中的幾座新的武烈河大橋。
有幾座?答:三座!
它們分別是…
東園林大橋連接南園路與東園林路的跨武烈河大橋,長220米,寬25米,投資估算5800萬元。
該項目西起南園路與武烈路交叉口,向東跨武烈河,至東園林路,項目全長520米(跨武烈河大橋280米)規劃為城市主幹路,雙向4車道,道路紅線寬25米,其中車行道19米,兩側人行道各3米。起點處與武烈路平面交叉,終點處上跨普樂北路(東環路)至東園林路,修建匝道與普樂北路(東環路)連接。該項目的實施在滿足武烈河排洪需求的前提下,能夠加強武烈河兩岸的銜接,緩解承德大橋、武烈河大橋及南環路的交通壓力,並保證普樂北路(東環路)交通效率,促進南園片區及車站路片區的城市開發建設。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橋涵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電氣工程,投資估算5800萬元。
小熱河大橋連接武烈路與普樂北路(東環路)的跨越武烈河大橋,長220米,寬25米,投資估算8700萬元。
該項目西起都統府大街與武烈路交叉口,向東跨武烈河與普樂北路(東環路)相接,項目全長475米,規劃為城市主幹路,雙向4車道,道路紅線寬25米,其中車行道19米,兩側人行道各3米。該大橋起點處擬建三層立交;武烈路以箱涵形式下穿都統府大街;中間層實現都統府大街與武烈路左右轉交通。該項目的實施一方面可維持小熱河公園景觀完整性,另一方面加強都統府大街與普樂北路(東環路)的交通聯繫,減小武烈路、承德大橋及峰鶴橋的交通壓力、優化老城區的路網結構。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橋涵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電器工程、投資估算8700萬元。
和潤新城大橋從和潤新城小區向東建設跨武烈河大橋,解決該區域武烈河東西兩岸車輛、人員通行問題,緩解偏嶺大橋壓力,投資估算5000萬元。
那麼四年過去了,這三座大橋可否有動工的跡象?
原文說了,這三座大橋還是處於「前期論證」中。
接著看第三件事:地下通道
從我們得到的消息來看,
承德即將對多處路口進行「立體交通改造」
目前,三處工程處於可行性驗證階段。
承德大橋兩端地下通道承德大橋西口十字路口立體交通改造、武烈路與新華路十字路口立體交通改造,建設東西向地下箱涵、形成立體交叉路口。投資估算2500萬元。
該項目位於武烈路與新華路交叉口處,現狀為平面交叉口,擬建設為立體交叉口,武烈路建設南北向地下箱涵、下穿新華路。箱涵斷面10米、雙向2車道。考慮到下穿道路縱坡要求,需改造武烈路垮石洞子溝旱河橋,該項目的實施可有效緩解現狀交通擁堵問題,增強老城區主幹路通行效率。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橋涵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電氣工程、投資估算2500萬元。
府前橋東口十字路口地下通道府前路與迎賓路十字路口立體交通改造,建設東西向地下箱涵,形成立體交叉路口、投資估算2000萬元。
該項目位於府前路與迎賓路交叉口,現狀為平面交叉口,擬建設為立體交叉口,迎賓路建設南北向地下箱涵,下穿府前路。箱涵斷面16米,雙向4車道。該項目的實施可有效提高迎賓路的交通效率,緩解府前路的交通擁堵問題。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橋涵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電氣工程,投資估算2000萬元。
頭道牌樓路口立體交通改造投資估算2000萬元(方案需充分考慮交叉口附近水泉溝旱河,二仙居旱河及頭牌樓位置)
旅遊橋西口地下通道在現旅遊橋西口原民政局賓館一側至德美健康體檢中心建設人行過街通道,投資估算400萬元。原橋梁建設設計方案中有此通道,因民政賓館拆遷問題未實施。
不廢話,直接進入最後一件事兒:康熙爺。
聽說,康熙爺要搬走了……
「火神廟環島改造方案」如下:
2012至2016年,張春華、丁輝、李豔、付宏傑、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全市「兩會」期間多次提出對火神廟環島進行改造。按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意見,根據該節點實際情況,參照清華大學2011年出具的火神廟改造方案,可將康熙大帝銅像移至小熱河廣場,對原有路口進行綜合改造,對火神廟公交港灣一併改建。目前對火神廟環島改造進行方案設計,5月5日前報規劃局,若此方案近期難以實施,建設將火神廟環島周邊4個公交港灣先行改造,投資估算150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清華大學的方案並未通過,康熙爺還是可以留在火神廟的。
上述就是這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說實話在2020年看到這樣的內容,感覺還是挺魔幻的。以至於有網友私下和我說:這怎麼有種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感覺?
然而作為這篇文章的作者,我可以負責的講:
我只是內容的搬運工。
在文章的末尾,我列出了這些內容的出處:
本文所述內容,均來自承德市住建局《2016年中心城區啟動實施的城建重點項目的匯報》。
報告長達數頁,包含「已經推進落地的項目」和「前期論證項目」兩類。通俗的講,前一類項目已經「板上釘釘」,開工日期都已經確定;後一類項目已經立項,還在「可行性論證」中。
這也就是說,有一些項目還有變更內容甚至取消的危險。
不過,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期待……
本次的交通改造方案中的若干天橋和地道,秉承著「發展立體交通,人車分流」、「疏通」的思路;而規劃建造的三座「新武烈河大橋」,能大大加強武烈河兩岸的銜接,緩解承德大橋、武烈河大橋及南環路的交通壓力,並保證普樂北路等幹道交通效率。
那麼,到底什麼是現實主義魔幻呢?
在我看來,「現實主義魔幻」就是四年前的文章結尾依然可以用在四年後:
無論怎麼說,
我們都應該為這些項目說一聲,「我期待著」:
我們期待著這些橋梁和隧道,能順利通過各種苛刻的考試;
我們更期待著這些橋梁和隧道,能發揮其作用,助力承德。
我期待著「承德立體化交通時代」快快來臨。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