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四集:這個地方的脫貧,秘訣就是一個「涼」字

2020-12-19 新華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四集:這個地方的脫貧,秘訣就是一個「涼」字

八月下旬,八閩大地似烤爐。然而在閩北,卻有一塊清涼之地——政和縣澄源鄉。「18攝氏度的夏天」,是這個平均海拔接近900米的山鄉的一句宣傳語。

政和縣曾是福建的貧困縣,坊間常以「省尾」戲稱,而澄源又是政和縣海拔最高、最偏遠的山鄉。在過去,現在的澄源鄉與附近的楊源鄉、鎮前鎮屬於政和縣下轄的「二五區」,三個鄉鎮地理偏遠且經濟落後,農業缺乏特色,二三產業更是幾乎沒有。每當縣裡別地的人提起「二五區」這個行政區劃名詞,似乎總有些居高臨下的味道。

如何才能實現脫貧?還是要從鄉裡的「劣勢」入手,設法將其轉換為優勢。

「澄源山高路遠,但也因此氣候涼爽宜人,夏季晝夜溫差大,最熱也少有超過30攝氏度的時候。利用這個高山特性,發展特色農業成了我們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在澄源鄉新康村一片數十畝的吊瓜地裡,53歲的村民範昌培正在瓜架下查看自己的致富「元寶」——吊瓜。連片的瓜架上纏繞著翠綠色的藤蔓,在山谷裡形成一片巨大的蔭蔽。一個個飽滿的深綠色吊瓜在藤蔓下掛著,範昌培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喜笑顏開。

2017年,為引導村民脫貧致富,澄源鄉引進了吊瓜產業。澄源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產出的吊瓜子飽滿大粒。吊瓜栽培、打理輕鬆,播種後能夠連續五六年結果,畝產能達300斤,產出的吊瓜子收購價一斤可達20元。看到鄉親們種植吊瓜第一年就有了不錯的收成,範昌培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他購置了耕地機和抽水灌溉機,每臺獲得了數百元農機補貼。此外,新康村也置辦了打瓜機、洗瓜池,供瓜農收穫後進行粗加工。

三年過去了,範昌培將吊瓜種植面積擴大到了90畝。2019年,他種吊瓜的收入達到近三十萬元,再加上原有的幾畝錐慄和茶葉,範昌培的年收入達到三十五六萬元,還榮膺政和縣「致富帶頭人」稱號。如今,範昌培的大兒子已大學畢業成了一名牙醫,二兒子也走上了工作崗位,更多的收入和更小的負擔,讓範昌培今天的日子過得殷實有餘。

同樣得益於高海拔地區涼爽的夏季溫度,澄源種植的茶葉、菌類和茭白、黃瓜、地瓜、葡萄等蔬菜水果也質量上乘。許多蔬菜在南方炎熱的夏季無法種植,在澄源卻能從每年5月到10月源源不斷地輪番產出。澄源的「高山小洋芋」和「紅心地瓜」個頭雖小,澱粉含量卻更高,且鬆軟可口。為保障種植戶收入,鄉政府對這兩類農產品採取了量化種植和兜底收購,大量減少了耕地撂荒面積。

此外,鄉政府還對連片150畝以上、帶動農戶不少於30戶的多利益聯結的蔬菜(吊瓜)基地設施建設予以農業重鎮專項補助。2011年,幾位村民自發成立了巨峰農產品合作社,如今社員已發展到103人。鄉政府還幫助不少貧困戶爭取到每人五萬元的農村信用社低息貸款,鼓勵他們以資金、土地入股合作社。

目前,澄源鄉已建成6000多畝吊瓜基地、9500畝蔬菜基地和2.84萬畝白茶基地,引進涉農企業10家,發展合作社39個、家庭農場9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30餘人,帶動15個村集體和203戶貧困戶從事特色種植。2017年至2019年,全鄉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4124.5萬元;到2019年底,1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433戶1622人已全部脫貧。

通過特色產業發展,將「劣勢」變「優勢」,福建「省尾」山鄉巧用「涼」脫貧,發展之路越走越廣,不僅有力帶動困難群眾增收脫貧,也走出了一條新時代精準扶貧、共同富裕之路。

總策劃:嚴文斌

總監製:葉俊東 鄒聲文

副總監製:丁玫 王永前 孫愛東

執行策劃:王新亞 許小丹 潘陽 項開來 孟昭麗

監製:孫愛東

總導演:史勁松

統籌: 侯巖同 王小丹

導演:王福麗

執行製片:熊慶華 袁帥

文稿:王任遠 馬康寧 卜寄傲

攝影:王任遠 葉維榮 周長蘭

主講人: 王任遠

剪輯製作:張初 韋含笑 王福麗

欄目包裝:毛傑 陳宏 陳聞駟

新媒體推廣:蓋藝騰 馬小蘢

項目運營:王小丹 張初

美術設計:焦雲偉

半月談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福建分社

聯合製作

半月談雜誌社出品

相關焦點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十八集:首善之力!北京助力73個旗縣脫貧摘帽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十八集:首善之力!北京助力73個旗縣脫貧摘帽2019年1月22日,位於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正式揭幕,這裡有來自北京扶貧協作的七省區90個縣級地區的4000多種原生態優質特色產品,參與的商品種類繁多:新疆和田的特級玉棗、西藏的藏香藏蜜、青海玉樹的犛牛肉、內蒙古的牛羊肉、河南的野生獼猴桃酒、湖北的丹江水產……在這樣一個365天「永不落幕」的扶貧產品展銷會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三集:新莊換「新裝」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三集:新莊換「新裝」王元明不會忘記三年前的那個早春——剛剛圓滿完成第一任駐村任務,就接到了趕赴新莊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通知。新莊村,曾是寧夏南部山區的一個深度貧困村,全村約三分之一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六集:「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是怎麼建起來...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六集: 「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是怎麼建起來的?故事要從一個叫大北山村的地方說起。2016年,「80後」高世龍從吉林廣播電視臺下派到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可有村民卻說,他一個城裡來的人,能適應農村的生活習慣嗎?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十一集:「海拔兩千三,人均三十三」,曾經...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十一集:「海拔兩千三,人均三十三」,曾經窮困的「海雀」翻身了!地處烏蒙山深處的貴州省赫章縣海雀村,曾是「苦甲天下」的貧困村。20世紀80年代,海雀村森林覆蓋率不足5%,水土流失嚴重,生活在這裡的人一貧如洗。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十六集:貴州大山裡,有一群奔向幸福的「薏...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十六集:貴州大山裡,有一群奔向幸福的「薏中人」進入秋季,貴州省興仁市的村民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間,地裡薏仁米進入收割季。但前幾年,當地相對空缺的產業規劃、零散的營銷渠道、滯後的品牌建設,卻讓這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優勢產品「養在閨中」無人知,也讓當地百姓的收入不盡人意。事實上,薏仁米是興仁市傳統的藥食兼用穀物資源,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如何用好它,讓它真正造福當地百姓,助力當地的脫貧攻堅任務,成為了彼時的一道難題。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十二集:帶著女兒駐村的扶貧幹部,現在怎樣...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十二集:帶著女兒駐村的扶貧幹部,現在怎樣了?在貴州省思南縣,有這麼一位第一書記,她在2018年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走上工作崗位,剛工作沒幾天,組織就委以她重任——前往思南縣塘頭鎮沙壩村任第一書記。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今晚播出第四集《峽谷迴響》
    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是:第一集《一步千年》、第二集《搬出大山》、第三集《不負青山》、第四集《峽谷迴響》、第五集《大江奔流》。第四集中國的脫貧事業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這項改變既是從外到內的幫扶,又是從內向外的奮發,二者有機結合,濃縮在了怒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裡。
  • 黨建與脫貧攻堅互動實踐的理論分析
    實際上,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過程,也是脫貧攻堅實踐促進黨建發展的過程,這就「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2],集中而生動地體現著「我們黨總是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勇於推動自我革命」[3]。因此,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機制中的黨建與脫貧攻堅互動關係及其實踐,具有深刻的理論邏輯、辯證思維和政治內涵,本文嘗試對此作一理論解析。
  • 大江奔流: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第五集今晚播出
    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是:第一集《一步千年》、第二集《搬出大山》、第三集《不負青山》、第四集《峽谷迴響》、第五集《大江奔流》。,包括怒江在內,全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完成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偉大跨越,一個嶄新的怒江正在向我們走來。
  • 延川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推薦全省脫貧攻堅獎的通知
    一、推薦目的組織開展全省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旨在樹立脫貧攻堅先進典型,講好脫貧攻堅故事,充分展現脫貧攻堅偉大成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激勵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盡銳出戰、萬眾一心,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撫州市脫貧攻堅書畫展作品集出版(圖)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吳 平報導:日前,由中共撫州市委宣傳部、撫州市文化廣播新聞出版旅遊局、撫州市扶貧辦公室聯合舉辦的撫州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書畫展作品集正式出版。出版的畫冊 吳平提供  為了全面展示撫州市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現全市脫貧攻堅取得的豐碩成果,描繪脫貧攻堅給農村帶來的新變化、新面貌、新氣象,分享廣大人民群眾脫貧後的喜悅心情,撫州市委宣傳部等三家單位聯合舉辦了這次展覽
  • 《學習達人大會》:為青年架起理論連心橋
    今年,節目突破理論節目模式痛點,首創答題式直播、輕辯論闡述、觀察類手法等新形式。理論達人+實踐達人的「兩兩組合」、打卡實踐+現場討論的「兩處場景」、理論專家+實踐專家的「兩相結合」等創新手法,將向觀眾展示真實的事物面貌,揭示真理思想「內核」。
  • 高瞻遠矚謀發展 脫貧攻堅譜新篇
    因此,消除貧困不僅是一個國家發展能力的體現,更是一個國家治理能力的體現。  反貧困實踐困境的理論溯源  傳統的反貧困理論大都忽視了國家治理的重要性,而側重從經濟、社會、個人的發展層面進行分析。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解決了我國脫貧攻堅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中國特色扶貧理論,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遵循。
  • 綠色發展與脫貧攻堅的內在關聯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引領下,我國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之路,「兩山理論」成為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論之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脫貧攻堅的價值追求、目標導向和根本保障
    原標題:脫貧攻堅的價值追求、目標導向和根本保障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中國的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將成功實現消除絕對貧困這個千年夢想。 脫貧攻堅的價值追求:以人民為中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共產黨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貧困」始終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消除貧困,為人民做實事,讓人過上好日子,始終是習近平長期以來的理想和信念。在長期的地方工作中,習近平始終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
  • 【脫貧攻堅】脫貧兒歌唱響農家院壩
    記者在現場看到,活動設有作品欣賞、引你入門、博士問答、鑑評作品、言為心聲等環節,來自羊鹿小學的10名學生現場誦讀了脫貧兒歌,還有「土專家」現場為觀眾講解如何欣賞兒歌特別是脫貧兒歌,最後大家一起對脫貧兒歌進行了鑑賞,並暢談收穫、體會,不知不覺中,兒歌文化和脫貧攻堅已在大家的心中生根發芽。
  • 脫貧攻堅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原標題:脫貧攻堅的「一二三四五六七」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系列重要講話,聚焦「精準」,落腳「精準」,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既具雄渾的歷史高度,又有豐厚的理論深度和生動的實踐維度,是指引我們取勝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
  • 脫貧攻堅的「算數法則」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搞「被脫貧」「數字脫貧」等弄虛作假的現象屢有曝光,脫貧攻堅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這些問題既影響了脫貧攻堅進程和質量,又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扶貧不是一句空口號,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
  • 新莊集鄉:疫情防控不鬆勁 脫貧攻堅不停步
    今年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嚴峻挑戰。新莊集鄉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堅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收官戰「雙勝利」。雨水節氣農事忙,抗疫春耕兩不誤。
  • 立定九霄志志在脫貧,橫下一條心心系攻堅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王華棟同志在思想上服從大局,平時注重理論及業務知識學習,善於總結經驗,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敢於擔當、勇於創新、任勞任怨、成績突出,能夠高標準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任務,作風紮實。王華棟同志歷任盤古鄉二郎村、柏樹莊村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盤古鄉扶貧辦主任,二郎村、柏樹莊村脫貧攻堅工作一直在全鄉名列前茅,鄉扶貧辦工作也得以長足進步,深受鄉黨委、政府的信任及同志們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讚譽和認可。一、堅持認真學習,提升業務能力王華棟同志始終把學習放在重要位置,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刻苦專研業務知識,在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上下功夫。